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与《新制诸器图说》版本之流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目验了20多个版本的邓玉函、王徵的《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和王徵的《新制诸器图说》的基础上,比对了不同版本的版式、文字内容、图等方面的异同,并进行了校勘,从而基本上厘清了两书的版本流变,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1627年成书于北京的《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和成书于1626年的《新制诸器图说》在1628年首先由武位中合刻于扬州。汪应魁广及堂翻刻了武位中刻本。1631年,吴氏西爽堂在汪应魁本雕版上剜刻修版,再次合印两书。在此三个底本的基础上,先后衍生出《古今图书集成》本、《四库全书》本、来鹿堂刻本和《守山阁丛书》本,以及若干抄本,包括梅文鼎在1686年订补的抄本。《守山阁丛书》本和《古今图书集成》本因被多次影印而在19-20世纪流传颇广。不同版本的刊刻者、编者对内容有所改动,这反映了他们的印书、编书的目的和兴趣。初刻本中的疏漏大多被以后的版本承袭,有的校订者修订了错误,但也可能增添新的误解。这些版本在传播西学知识方面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2.
《古韵标准》的版本本来比较多,但不少人只谈丛书本,否认单行本存在的事实。通过对《古韵标准》的各主要版本及其版本特征的考证,说明《古韵标准》不仅有单行本,而且是先有单行本,后有丛书本,并非"世未有单行者"或"都见于丛书中"。同时对毫无版本信息的馆藏本,进行比对、考证,并根据书中的避讳等情况,认定其为嘉庆年间郑炳文刻本。  相似文献   

3.
成书于西汉成帝时期的《别录》一书,是由学者刘向在校书工作之余编制而成的,在中国目录学史上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别录》一书中叙录文的创作体例对后世目录学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也为后世目录学著作中各大类、小类序的写作体例提供了创作启迪。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张元济、陆费逵等人利用新兴的出版技术,辑印大型古典丛书,有效地保存和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而现当代王云五等人编印了"文白并行"体例的《学生国学丛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沿用此例,寓古典文化的传承于普及之中。近代以降,西方人编撰出版了多套"古典语言体例"和"古今双语体例"的大型古典学丛书,如果说前者与文言体例的《四部丛刊》等颇相类似的话,那么后者就与"文白并行"式的《学生国学丛书》等也颇有共性。为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重视对古典著作的系统性的互相译介。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互相渗透、融合及交叉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学科中一门很受人们关注和重视的综合性学科.由著名的经济学家、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首席顾问马宾教授主编的,以反映和介绍我国软科学应用及理论研究重要成果为主的“中国软科学丛书”,正由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丛书是一套层次较高的综合性研究型丛书,她及时反映和推广我国科技、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改革与发展中急需的、对时代实践有重要创新的软科学研究成果,以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软科学在我国的发展.该丛书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国内软科学界众多著名专家学者的广泛支持,每种书都由直接从事相应课题研究的知名专家撰写.该丛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先进性、新颖性、广泛性和权威性.本次陆续与读者见面的是“中国软科学丛书”第一批规划的八种书.它们是:《软科学在中国》、《多维灰色规划》、《长江经济开发论》、《区域科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海洋开发战略》、《农业经济系统分析》、《领导行为研  相似文献   

6.
小易 《科技智囊》2014,(9):78-79
<正>这段话的原意是:上古用结绳记事以治理天下,后世圣人,改以契刻文字,百官藉以治理政事,万民藉以稽察国事,这大概取象于《夬》卦。逐字来看,"上古",黄帝、尧、舜以前的时代,即伏羲、神农时代。"结绳",用绳子打结。"治",治理、管理、统治,也有天下太平的意思。"后世圣人",即黄帝、尧、舜。"易",改变、更改、替代的意思。"书契",一指上古时代的文书。《尚书·序》说:"书者,文字。契者,刻木而书其侧,故日书契也。"二是指契约之类的文书凭证。"百官",古指公卿以下的众官,后泛指各级官吏。"察",明察、知晓、分辨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淳化阁帖>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部信而有征的法书丛帖,其优长与缺失并存.明代草书大家王铎对<淳化阁帖>有着独到的见解.王铎经长期书法生涯淬砺而形成的独到的"如灯取影"、"不规规摹拟"和"拓而为大"的临摹创作方法,是他草书不断汲取<淳化阁帖>菁华和形成审美个性风格的高明手段.<淳化阁帖>中张芝、二王等法帖是王铎草书个性风格之源.  相似文献   

8.
有清一代,私家刻书现象蜂起,以刻书为荣的官宦学者比比皆是。清代两湖地区私家刻书主要有以下基本特点:仿宋元影刻之风盛行;刊刻经史著作和名儒著述是两湖地区私家刻书的大宗;丛书辑刻此起彼伏;力刻乡贤著述,编纂、刊刻乡邦文献;延请精工良匠写刻雕版;以写刻为主流。清代两湖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清统治者振兴文教的政策和官员、士绅、文人学士的倡行,清代两湖地区学术繁荣,学术人才辈出和良好藏书风气的传承以及教育事业的兴盛和家学的发展,则是两湖地区私家刻书昌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有清一代,做为文臣之极的大学士,在由协办实授后,皆兼院或殿阁之名,如洪承畴在顺治元年被授予大学士后,所兼院名为内秘书院.再如和珅在乾隆五十一年实授后,所兼殿名为文华殿,大学士刘墉实授后,依例亦应兼某一殿阁之名,然按现有材料来看,刘墉的阁名却有两个,一个是以1979年、1989年版《辞海》为代表提出来的“东阁”之名;一个是以《清史稿》为代表提出来的“体仁阁”之名.主张“东阁”之名的有以下书籍:《中国书法论著辞典》、《潍坊古今人物》、《潍坊文化通鉴》.主张“体仁阁”之名的有以下史料与工具书:《清实录》、《清史列传》、《清七百名人传》、《清鉴纲目》,1947年3月版《辞海》合订本、《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I)、《山东文化通鉴》等.这样以来,刘墉所兼阁名就出现了以下三种可能:一是东阁与体仁阁本是一回事,只是名称不同而已;二是刘墉曾先后兼过二阁之名;三是刘墉只兼其中一阁,另一阁名则为谬指.现逐条分析如下:一、东阁与体仁阁是否是一阁二名?笔者认为:东阁与体仁阁决非一回事,不仅名称不同,而且出现的早晚也不同,如欲辨明此点,只要回溯一下清院阁之沿革即可水落石出.  相似文献   

10.
读史偶拾     
南宋亡于厓山小释 读《元史》,记述南宋的灭亡说:“甲戌,张弘范将兵追宋二王至崖山寨,张世杰来拒战,败之,世杰遁去。广王昺偕其官属俱赴海死。获其金宝以献。” 上述所载十分简略,亦不如《续资治通鉴》为完整。《续资治通鉴》说:“巳未,宋主迁往新会之厓山。……而厓山在新会县南八十里大海中,与石山对立如两扉,故有镇戍。张世杰以为天险可守,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