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抒情诗的情感特性、思想题材、审美意象、创作手法受到古代道德文化的规定,其写作表现为从属于古代道德文化的本体论形态。这种本体论形态导致了中国古代抒情诗的主流偏重于诗歌的教化功能和功利性审美情感,并且使个人化抒写表现为异质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2.
严羽与华兹华斯的抒情诗论在中西方抒情诗史上都极具代表性,他们对诗歌抒情性的强调具有返本开新的意义,都对抒情诗的情感、情与理的关系及语言特点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3.
英语抒情诗中隐性衔接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运用韩礼德与哈桑的衔接理论,并借鉴牛保义(1998)有关隐性衔接方式的论述,去探讨英语抒情诗歌中常见的一些隐性衔接方式。本文认为英语抒情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别,其隐性衔接方式体现在语言的不同层面,如:语音层、词汇语法层和语用层等。对这些不同层面上不同衔接方式的把握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诗歌语言变异的理解,加深对诗歌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现代诗学理论为指导,从独特的美学分析视角,将唐湜40年代现代抒情诗划分为浪漫抒情诗、玄思诗、人物诗、社会诗等4种类型,并分析、概括其不同的审美特征,从而揭示了唐湜现代诗的创作个性及其所体现的九叶诗派流派特征。  相似文献   

5.
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其早期抒情诗以幽婉轻柔的笔调,深邃的意境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本篇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春愁秋恨的情感抒发,以及音乐美诸方面来讨论冯至早期抒情诗的美感。  相似文献   

6.
丘特切夫在其抒情诗中,对俄国抒情诗的抒情方式进行了变革,采用了变换的多角度抒情,既有第一人称主观式角度、第二人称对话式角度、第三人称客观式角度,又有这三种人称每一人称的变化运用,还有多种人称变化式角度,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复杂、细腻。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运用韩礼德与哈桑的衔接理论,并借鉴牛保义(1998)有关隐性衔接方式的论述,去探讨英语抒情诗歌中常见的一些隐性衔接方式。本文认为英语抒情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别,其隐性衔接方式体现在语言的不同层面,如:语音层、词汇语法层和语用层等。对这些不同层面上不同衔接方式的把握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诗歌语言变异的理解,加深对诗歌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政治抒情诗在我国现实生活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对政治抒情诗的特质及政治抒情诗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的状况、成绩、不足和特殊作用作了简要的论述,并针对当前诗坛政治抒情诗的状况,对当代政治抒情诗发展、繁荣的五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栗亮 《皖西学院学报》2011,27(6):108-111
俄罗斯白银时代著名诗人叶赛宁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抒情诗,其中相当多的作品都描绘了女性或是由女性形象升华后的意象。归纳起来,主要有恋人形象、亲人形象及升华后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其笔下的恋人形象与诗人传奇且丰富多彩的爱情经历密切相关;亲人形象主要是关于他的母亲和妹妹,寄予了诗人浓烈的亲情;还有部分女性形象经过升华具有了象征的意义,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乡村、祖国的热爱之情,凝结了他对底层人民的人道主义关注。通过诸多女性形象的展示,可以观察诗人的抒情诗创作与内心世界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抒情诗是萧衍父子诗文里的大宗,反映在他们的创作中大体有别离送行的流连哀思、男女之情的哀婉闺怨、家国之忧的沉郁深致这三类。其中送别诗中的意象运用、爱情诗中的情景交融和述怀诗中的悲剧意蕴共同构成他们抒情诗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优秀的政治抒情诗不仅具有时代性,更具有永恒性。它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政治传声筒,更是时代精神和人民情感的扩音器,能以潜在的力量使后世读者与当世读者一样获得艺术感染和人生启迪。郭小川和贺敬之被称为当代政治抒情诗的两面旗帜,"十七年"时期他们以深重的历史感和民族化、群众化的风格逐渐走向成熟。"十七年"政治抒情诗彰显出强大的教育功能,并推动了诗歌民族风格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屠格涅夫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大人物,他早期创作的抒情诗作品虽然数量有限,鲜为人知,但对其后来很多伟大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屠格涅夫早期抒情诗分为田园诗,爱情诗和政治诗,从写作背景,诗歌内容等方面分析其特点及对作家本人后继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及《山海经》时,一般认为这本古典著作所描述的奇山、异草、怪物、神灵、神话等多属荒诞无稽之谈。实际上,这些所谓的“荒诞无稽”恰恰反映出了古代中国人的宗教观念,体现出中国古代宗教的一些典型特征。今天,我们从比较宗教学的角度出发,对该书中这些宗教特性加以分析、探讨,并研究其与古代萨满教的异同问题,当会对中国古代宗教的形成、发展及对古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认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宗教是人类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不可避免的理智的迷误,它从产生之日起、就给予人类社会以巨大的影响。不同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对适应于各自民族的宗教哲学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而位于四川重庆郊县的大足石刻,则是对中国古代宗教哲学的世俗化理解和艺术化表现。一、大足石刻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宗教哲学世界观从本质上讲,大足石刻所表现和宣扬的是唯心主义人性论和神秘主义的伦理观。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中,唯心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包村与阿释,往往是与神秘的宗教神学结合在一起的。大足石刻开凿于晚唐,经五代至南来而成,其内容反映的主题就是…  相似文献   

15.
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政治抒情诗,既是50年代颂诗中政治抒情诗的发展,又是当时国内外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与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样式,我们在新的历史高度将这些诗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类型进行考察,能得到全新的启悟与感受。  相似文献   

16.
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政治抒情诗,既是50年代颂诗中政治抒情诗的发展,又是当时国内外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与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样式,我们在新的历史高度将这些诗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类型进行考察,能得到全新的启悟与感受。  相似文献   

17.
爱米莉·狄金森是19世纪美国文坛的重要诗人,她的艺术风格自由、现代,想象力丰富,对生命的追求热情、执着,她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抒情诗。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雕塑具有独特的民族个性和艺术风格,反映在题材选择以动物而不是人物造型为主的特点上,与中国古代观念世界有着深刻的精神联系。从一般思想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以祖先崇拜为内容的巫觋宗教,视宇宙与人为一体的自然宇宙观,人鬼合一的知识信仰等等,都曾以不同方式对中国古代雕塑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些古老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不只是与古代雕像形成互动,而且还以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左右了数千年来中国古代雕塑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从意境要领的来由出发,从历代学者对于“意境”的看法中归纳出对于“意境”的独到见解。接着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中国抒情诗歌意境的创造手法。  相似文献   

20.
杨骚是“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对于他的诗,过去现代文学史很少评述。考察杨骚抒情诗的内容和形式,是别具一格的“鹰燕”之歌。他遵照鲁迅对于新诗的意见,向外国文学和民间文学学习,给“左联”诗坛吹来清新朴素的诗风,对于今天新诗的建设也有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