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城市空间要素、交通空间、交通方式和交通模式的关联性,探讨城市交通问题的综合解决策略,研究伦敦、香港、洛杉矶和库里蒂巴的城市与交通发展模式、经验和各种具体途径,分析在昆明城市发展与交通空间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围绕交通空间进行的昆明城市空间整合的策略与方法,为城市发展和交通改善提供理论、实证和策略上的指导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城市交通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一个环保世纪,环境问题是新时期城市发展的首要问题,城市交通发展必须遵循这一原则,把发展无污染的"绿色交通"作为基本政策和目标.选择正确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成为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文章解析了城市绿色交通的涵义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以马鞍山市为例,对马鞍山市交通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宏观上论述了实现城市的绿色交通,必须制定完善的政策保障策略和交通方式策略.  相似文献   

3.
侯勇 《科技信息》2010,(25):I0338-I0339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交通拥挤问题在各大城市甚至一些中小城市日益凸现,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表面上看是道路建设跟不上城市交通量的剧增,其实质是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不合理。因此,解决交通拥挤不能就交通论交通,从经济策略角度探求合理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解决我国城市交通拥挤的经济策略。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泉州城市空间发展现状和交通现状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协调关系.城市交通就像是城市的命脉,控制着城市的发展.为了使城市的轨道交通完美地融合到城市空间之中,使得对它们之间的互动协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结合泉州市城市空间发展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自身线网层次结构、和其它交通方式协调、景观环境要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城市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和轨道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类似工程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方鑫  苏继会 《工程与建设》2011,25(3):311-313
城市的急速发展带来很多诸如交通、环境等城市问题,巨大的交通压力凸显了城市的结构性缺陷.针对国内部分城市目前正在快速发展的城市高架道路和即将进入城市的轨道交通,文章从交通属性和对城市空间的影响等多方面对其进行对比,以合肥市为例探讨交通立体化模式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得出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动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银川市以私驾出行为主的交通模式引发了诸多的城市交通、生态等问题,低碳交通、绿色出行发展需求日益强烈.通过对银川市近5 a私驾出行比率、交通碳排放清单和城市空间结构的梳理研究,认为目前依靠单纯的城市空间外延增长、城市道路系统优化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交通需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加剧.提出从城市规划多尺度角度考量、构建银川市低碳交通系统空间配置模式.从城市空间规划战略、土地利用紧凑发展模式、土地混合利用、交通空间设计、构建多元化网络化城市交通系统和加强城市交通管控等方面探讨建设银川市低碳交通模式,从而促进城市低碳交通和绿色出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浅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交通拥挤正迅速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我国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意义、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阐述,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强调了适用于我国的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鞍山如何借助区位、交通、产业等优势发挥更重要作用.探讨鞍山在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地位、城市空间的拓展与重构、城市功能和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等问题.明确了鞍山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向,提出构建鞍山-海城组合城市将是鞍山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新市区的建设,鞍山最终形成 "一城多心"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鞍山如何借助区位、交通、产业等优势发挥更重要作用。探讨鞍山在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地位、城市空间的拓展与重构、城市功能和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等问题。明确了鞍山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向,提出构建鞍山-海城组合城市将是鞍山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新市区的建设,鞍山最终形成"一城多心"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0.
胡继元 《河南科学》2010,28(4):485-490
从欠发达地区主体性的视角出发,以云南省城市经济区为例,运用经济学分析手段,深入研究欠发达地区经济与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指出该地区发展的地方资源依赖性与产业同构性.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产业同构性与互补性辩证统一、空间邻近以及依托交通走廊的整合原则,将云南省8个基层城市经济区整合成三大经济整合区,通过城市经济区空间整合,云南省基本形成了以昆明为核心的三大增长轴,形成了内联外引的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11.
通过旅游城市的复合型交通的不同阶段特征和特点的分析,对国内外旅游城市空间与城市交通组织的作用机制及开发模式进行综述,从而得出未来旅游城市空间与城市交通组织的开发模式发展趋势将是通过时空耦合动力系统发展机制和动态耦合动力系统发展模型。  相似文献   

12.
昆明城市化进程动力机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昆明城市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用灰关联法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分析了影响昆明城市化进程的动力机制,根据昆明市存在的问题、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快昆明城市化进程的有力措施,为制定昆明持续、高速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池砚 《天津科技》2006,33(3):52-53
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城市综合症”与城市交通问题,在阐明地下交通综合开发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模式,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文中分析了交通建筑在目前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指出在我国现阶段中交通建筑的发展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同时围绕交通建筑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城市与建筑发展的趋势性问题,如交通建筑将大量建设、交通建筑的综合化与大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大城市交通立体化和城市立体化的趋势等。随着我国经济与城市的发展,私人小汽车的发展将对城市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停车问题将日益突出。中国各城市的交通模式与交通建筑模式将拉开距离。  相似文献   

15.
城市发展规模与水平、模式离不开城市区域资源环境本底条件,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城市规划必需的基础研究.建构了城市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路线、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发现:昆明都市区发展受到可利用土地资源的约束最为严重,其次是洁净水资源量和水环境容量的硬性约束.并提出昆明都市区应走产业高级化和轻型化、城市扩展的外延性网络化与内涵生态化发展模式.该模式为昆明城市的发展与规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城市发展带来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综合运用元胞自动机、多维驱动力分析和情景分析方法,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系统。建立了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尺度上的驱动力量化和耦合作用函数。通过识别驱动力变化与城市空间发展特征的关联性,解决了元胞自动机模型参数的时间效应问题。结合情景分析方法,确定城市不同发展情景下的参数取值,进而对未来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系统模拟。4种预测情景的用地总量分别为220.32km2、253.28km2、231.52km2、310.52km2。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受经济增长、空间管制政策等驱动力影响明显,同心圆、组团式发展模式的用地集约水平较高,沿主要对外交通轴线带扩展模式的用地扩张问题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西安城市绿色交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构建西安城市绿色交通的策略。方法运用绿色交通、城市空间结构、郊区化等理论方法。结果西安城市交通问题的显现随着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居住郊区化,机动车辆的不断增加,道路容量不足和管理技术低效等原因产生;分析显示西安城市交通拥堵具有其特定的时空特征。结论西安城市绿色交通体系构建的策略主要有:以人为本构建城市交通体系、适度和合理使用小汽车,重视土地利用规划的合理性、合理布局立体停车场、整合郊区单位班车资源。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延绵带、城市与城市之问地带的发展问题,不仅影响到城市空间拓展的形象,更影响到城市边缘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本文中,通过分析城市边缘区的“病态”,我们引入城市规划边缘的“秩”与“序”的概.念,并提出创建城市空间拓展的生态模式理念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城市空间的集中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效率,分散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生态质量。以公共交通导向的开发(TOD)模式为指导,在传统的站点处进行高强度开发,可通过层次分明的轨道交通线网系统重构现有城市空间结构,使站点之外的地区实现低密度高质量的生态发展。为实现这一城市空间新结构化过程,从流量规律角度揭示了TOD模式的基本特性,分析了其推动与实现机制,构想了该模式下的城市空间开发策略与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20.
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中心城区规划编制内容中明确提出:"确定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布局,落实公交优先政策".通过对城市中心区土地利用特征的分析,提出以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地下综合体开发模式,强调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模式相结合并协调发展.具体分析了地铁与城市地下综合体结合的发展模式和TOD与城市地下综合体结合的发展模式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