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02例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情况,并采用Logistic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率为45.4%,术后2年内复发转移率73.7%,2~5年复发转移率21.9%,5年后复发转移率4.4%;单一复发转移占83.2%, 多部位复发转移占16.8%.单因素分析显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与肿瘤大小、原发灶部位、癌细胞分化程度、大体分型、癌细胞授润深度、辅助化疗、术后病理、TNN分期有关,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后显示肿瘤大小、辅助化疗、TNM分期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大部分在术后2年内,以单一复发转移为主;肿瘤大小、TNM分期及辅助化疗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影响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2例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情况,并采用Logistlc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率为45.4%,术后2年内复发转移率73.7%,2-5年复发转移率21.%,5年后复发转移率4.4%;单一复发转移占83.2%,多部位复发转移占16.8%。单因素分析显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与肿瘤大小、原发灶部位、癌细胞分化程度、大体分型、癌细胞浸润深度、辅助化疗、术后病理、TNM分期有关,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后显示肿瘤大小、辅助化疗、TNN分期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大部分在术后2年内,以单一复发转移为主;肿瘤大小、1NM分期及辅助化疗为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生育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复发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162例,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者70例为观察组,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者9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妊娠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并对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术后妊娠率为83.7%(77/92),复发率为17.4%(16/92);观察组术后妊娠率为84.3%(59/70),复发率为15.7%(11/70).两组患者术后妊娠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 3,0.080 5,P=0.919 3,0.776 6).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术前产次、肌瘤数目、肌瘤大小以及肌瘤分型是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而年龄、BMI、肌瘤数目以及术前产次是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率无明显影响,但不能显著改善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为术后综合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5例实施肝癌根治性切除术,且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肝细胞癌的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对18项潜在的可能影响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组术后早期复发82例(42.05%)。早期复发组的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5.9%、22.5%和13.3%,对照组相应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95.3%和77.7%,两组生存曲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825,P〈0.001)。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白蛋白浓度、术前碱性磷酸酶浓度、肿瘤病灶数目和手术中输血量是影响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结论根治性切除术后容易复发是肝细胞癌的生物学特性之一,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术前碱性磷酸酶浓度、肿瘤病灶数目、手术中输血量是影响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27例胃癌根治手术或姑息手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最终78例完成本实验,其中51例患者术后胃癌复发或发生转移癌,27例未发生胃癌复发或转移癌.观察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术前、术后及术后6个月的MMP-9的变化.发现胃癌术后MMP-9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复发病例MMP-9水平则明显升高,与未复发病例相比有显著性差别(P<0.05),达到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无瘤生存期(DFI)的临床因素.方法通过对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确定可能影响复发性卵巢癌患者DFI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首次术后残余病灶直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化疗疗程之间DF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首次术后残留病灶直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化疗疗程多因素分析结果 P分别为0.03,0.04,0.35,0.72.结论首次术后残余病灶直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化疗疗程是影响卵巢癌的危险因素;首次术后残留病灶直径、临床分期是影响复发性卵巢癌妇女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血液中氨基转移酶、白蛋白、胆红素及体质指数(BMI)水平与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31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151个月;应用Cox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各指标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 (1)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胃癌晚期Ⅲ+Ⅳ(P0. 001)、DBIL3. 4μmol/L(P=0. 026)、ALB40 g/L(P=0. 033)、ALT (男性50 IU/L或女性 40 IU/L)(P=0. 024)。(2)异常水平的ALT(P=0. 048)、AST(P=0. 045)、DBIL(P=0. 02)及ALB(P=0. 002)分别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不良因素。结论研究发现ALT和A/G的水平与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相关,并验证了AST、ALB、DBIL和BMI的水平也可影响其生存预后。由此提出:临床医生可参考以上术前指标为患者设计最佳个体化治疗方案,为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复发的因素,根据复发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以期降低其复发率.以21例食管癌根治术病理切缘阴性而在术后3~33个月内发现吻合口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比较不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术后辅助放疗后的复发率,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与肿瘤的恶性程度高、期别晚及手术范围不足等因素相关.术后纵隔区放射治疗未见改善吻合口复发的发生率.复发后适宜地采取手术或放射治疗,可以使少部分病人获益.  相似文献   

9.
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血清胃蛋白酶原(SPG)与胃癌的研究进展资料显示胃癌患者血清PG Ⅰ,PG Ⅰ/Ⅱ比值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下降,胃癌术后复发与转移患者血清PG Ⅰ,PGⅡ明显升高.研究认为血清PG含量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胃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ID3决策树算法原理,分析了汽车评测数据,提出了应用决策树来处理汽车评测问题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训练数据的信息增益来构建评测模型,并通过对评测模型的查找来完成其它数据的分类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决策树来处理汽车评测问题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克服横断面型数据的不完整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合成分析的早期肺癌风险预测模型.收集247组来自医院的患者数据进行实验,使用合成分析法结合肺结节良恶性判断结果、吸烟史、家族病史等肺癌危险因素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实验表明,未纳入影像学良恶性分类结果的合成分析模型的准确率为83.20%,而纳入影像学良恶性分类结果的合成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术前血清乳酸脱氢酶/白蛋白比值(lactate dehydrogenase albumin ratio,LAR)与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生存期之间的关系。通过收集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0日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743例,采用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分析研究了LAR与进展期胃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单因素分析发现高LAR组患者的OS及PFS均较低LAR组缩短(P 0. 05),Cox多因素分析发现高LAR(P 0. 05)、T4期(P 0. 05)是进展期胃癌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而高LAR(P 0. 05)、T4期(P 0. 05)、年龄60岁(P 0. 05)是进展期胃癌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见术前LAR是进展期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上可用来增加预后判断精确性,进一步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评估山区公路交通安全风险等级,制定安全风险管理对策,有效使用道路安全保障资金,采用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建立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法的道路风险评估模型。结合贵州省兴义市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现状,从道路因素、天气因素、交通运行、交通设施等四个方面进行数据采集并分析评估公路各路段安全风险等级。在分级结果上,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路段采取相应交通安全改善措施,以提高山区公路风险管理水平与交通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4.
Interleukin-1 polymorphism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gastric cancer   总被引:190,自引:0,他引:190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 variety of clinical outcomes including gastric cancer and duodenal ulcer disease. The reasons for this variation are not clear, but the gastric physiological response is influenced by the severity and anatomical distribution of gastritis induced by H. pylori. Thus, individuals with gastritis predominantly localized to the antrum retain normal (or even high) acid secretion, whereas individuals with extensive corpus gastritis develop hypochlorhydria and gastric atrophy, which are presumptive precursors of gastric cancer. Here we report that interleukin-1 gene cluster polymorphisms suspected of enhancing production of interleukin-1-beta a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both hypochlorhydria induced by H. pylori and gastric cancer. Two of these polymorphism are in near-complete linkage disequilibrium and one is a TATA-box polymorphism that markedly affects DNA-protein interactions in vitro. The association with disease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interleukin-1-beta, which is an important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and a powerful inhibitor of gastric acid secretion. Host genetic factors that affect interleukin-1-beta may determine why some individuals infected with H. pylori develop gastric cancer while others do not.  相似文献   

15.
大肠癌微转移肿瘤标记物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癌在我国发病率高且预后较差,根治术后仍有近30%的患者死于肿瘤复发,其原因与微转移的发生密切相关.选用敏感性的检测方法和特异性的标志物检测大肠癌微转移对患者的复发、预后和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内涝分析采用的计算模型缺乏实地勘测数据,准确性难以验证这一问题,将实地勘察结果与雨洪模型的建立过程相结合,以合肥高校校园为例进行了实地勘测、模型构建和模拟结果分析。通过构建基于实测数据的SWMM模型,模拟不同降雨重现期情景下的地表径流、节点溢流等情况,结合实地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了导致校园发生内涝的具体因素。可推广应用于城市其他易涝区的研究,具有一定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术中区域动脉灌注联合腹腔缓释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胃癌根治术中经肿瘤的主要供血动脉灌注含5-氟尿嘧啶和丝裂霉素的生理盐水灌注液,术毕将5-Fu缓释剂植入肿瘤病灶区域、吻合口周围及淋巴回流区等区域。对照组术中不进行腹腔内干预性治疗。结果两组术后复发及转移率、3年和5年生存率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胃癌术中区域动脉灌注联合腹腔缓释化疗应用于临床,疗效肯定,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型无人机系统的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针对大型无人机专用机场的选址研究已然成为极具前瞻性的课题。本研究根据大型无人机的运行特点,将大型无人机机场选址的复杂影响因素按其重要性和选址阶段性归纳为限制性因素、风险性因素、经济性因素三个等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熵权-TOPSIS模型、p-中值模型相集成的的综合选址方法。首先,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获取出多个满足限制性因素的初选址区域;其次,利用熵权-TOPSIS模型从初选址区域中筛选出风险较小的预选址区域;然后,利用p-中值模型从预选址区域中确定经济性较好的终选址区域。通过对面向支线物流的大型无人机机场选址的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极大地提高了选址的时间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