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子尽管“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但对现实生活中的成败利钝,是非曲直包括政治民心,不持漠然与超然的态度。他的不满与反叛不是简单的不合作,而是治国安民思想的根本决裂与彻底重建。老子自觉地探索了治国安民的独立存在和经验可证的客观规律,使其治安思想向普遍真理的高度攀升。老子把人的治安能力从虚幻和主观力量规约之中解放出来,又在客观和现实的支配力前为它重新确定了位置,限定了范围,规定了价值取向。老子的治安思想不仅在宏观上确立了“道”的规律性地位,而且在“道”的指导下,于微观中建立了具体的操作机制与程序,构成了独特的治安之术与技巧,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2.
和谐是中西哲学史上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亦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道家始祖老子的和谐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将其与西方传统和谐思想进行对比和反思,剖析道家自然和谐型社会和谐理论,剔除其与当代社会现状之间不和谐之处,对探求与当下社会发展及人自身发展相契合的新的社会和谐思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钟嵘《诗品》有着鲜明的诗学批评祈向。其反对矫饰,提倡以真、朴为美;以味评诗,引申言不尽意说,追求味之无极的诗蕴;反对声律,倡导诗歌自然发生,保持诗之真美。这些诗学观念,展现了清晰的道家思想痕迹。  相似文献   

4.
主客问答是汉代散体大赋独特的内部结构特征,其来源可追溯到先秦,与纵横家的关系尤为密切。汉代散体大赋的主客问答结构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论辩技艺,而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能方便而又策略地实现讽谏和颂美,是汉代经学与汉代散体大赋联姻的极其重要的媒介。  相似文献   

5.
主客问答是汉代散体大赋独特的内部结构特征,其来源可追溯到先秦,与纵横家的关系尤为密切.汉代散体大赋的主客问答结构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论辩技艺,而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能方便而又策略地实现讽谏和颂美,是汉代经学与汉代散体大赋联姻的极其重要的媒介.  相似文献   

6.
法家主张"定分明法"而重君,黄老道家主张"道生法"而重民,秦汉间政治流变的过程说明了立法当以民为本。但是法家法治的工具理性在国家治理模式中有优越性,汉初道、法合流,是中国古代社会"王霸杂之"治理模式实践性的开始。  相似文献   

7.
论儒家、道家与《周易》的和谐美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秦时期的儒道两家以及《周易》是“和”学思想的主要代表。这三者的和谐美学思想有其相通之处,但又各具特色,特别是《周易》的和谐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最高成就。本文就这三者的和谐观的异同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世说新语》及相关材料中魏晋士人的言行故事可以看到,魏晋时期谈玄成为风尚,而玄学正是以道家老庄思想为根底的,道家思想对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贾琪 《科技信息》2010,(32):272-272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中医治未病包含未病先防、防微杜渐、既病防变等方面的内容。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把“疾病的防治重心前移”。本文系统阐述了“治未病”的科学内涵及在生活中的养生理念,继承和发扬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对提高中医防病治病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管子》从治国、强国的目的出发 ,提出以法治国的思想 ,它围绕立法、执法、守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管子》的法观念具有超时代的价值。《管子》“公国一民”、“颁法”思想体现了法的严肃性。既在于法的内容 ,又在于执法程序的严肃性 ,具有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  相似文献   

11.
西汉前期,朝廷多方面为加强专制皇权而努力,着力神化皇权,主要力量用于消灭异姓王,削弱同姓王。《淮南子》从另类角度,提出了与主流社会不同的国家理论与法制思想,被皇帝视为叛逆,制造了一次惨烈的文字狱。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中国古代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作了简要回顾和梳理,并同时将之与现代化依法治国的内核作一比较,以期能扬弃和借鉴部分古代传统法律文化,古为今用,以便能完善现行法治,推进依法治国之进程。  相似文献   

13.
早在春秋时期,管子就已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思想。他提出,法应当成为天下人共同遵循的礼,主张把法看成是评判是非的标准;法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空洞的法律条文,且法的有效施行要求执行法律的统治者公正无私、信赏必罚;法为治平之术,法能兴功立事。虽然管子的思想受到当时时代条件的局限,但深入挖掘其法制思想内涵,对于我们现今以法治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创作中喜欢用"三"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道家的宇宙模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从尚"三"特征出发,探讨沈从文创作的影响,本文考察道家文化从而进一步挖掘沈从文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浙江在南宋之前的道教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道士、宗派领袖和思想家,一大批籍贯不是浙江的道教学者、思想家也往往长期在浙江传道、讲学,他们及其思想构成了浙东学派诞生的部分前奏和思想背景。在南宋之后,又出现了众多宗师、学者,他们在道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思想构成了浙东学派发展的思想背景。受其影响,浙东学派的诸多大家的思想中杂有道家、道教的成分或有鲜明的受道家、道教影响的痕迹。同时,道家、道教的影响使得浙东学派形成了一些独到的特点和富于特色的面貌。从这一角度出发,本文认为,浙东学派思想博杂,其所重之史学与儒学有一定的距离,浙东学派这一概念的地域性与学术思想性要实现统一有一定的困难,而浙西的思想史也需要研究,故建议把浙东学派扩展成为“浙学”。  相似文献   

16.
《文选·赋》"物色"类选录了宋玉《风赋》、潘岳《秋兴赋》、谢惠连《雪赋》与谢庄《月赋》等四篇作品。萧统是从先梁赋的"整体"中选出此四赋的。四赋入选《文选·赋》"物色"类的原因大致有三:内容上,意蕴丰厚,生命情怀强烈;形式上,文采斐然,结构巧妙;评价上,均得到先梁士人的好评。探讨《文选·赋》"物色"类选文原因,有助于推进...  相似文献   

17.
以精神分析理论中“本我”、“自我”及“超我”等三种人格构造分析了《棋王》中主人公王一生在面对“吃”与“棋”的生活问题背后的精神状况。通过探讨王一生对于“吃”与“棋”的态度背后的深层心理状况,挖掘了王一生的“吃”与“棋”二者背后的隐秘联系。二者的相互影响塑造了王一生的道家文化人格,揭示了这种人格对于我们当下生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根据此书对道家自然观的阐述,从中古科学史上探索其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论语》中包涵有“天”或“天命”、“天道”,以及“天下”、“天子”、“天禄”等概念。其中的“天”,既有能让四时在其中运行、百姓在其中化育生活的“自然之天”,又有具备道德、命运等判断和掌控能力的“主宰之天”。孔子与其弟子顺天安命、以天为最高准则,而又重人事胜过重天。这是先秦儒家主张仁治、礼治的一种体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天的认识。它与《论语》中的其它思想一起,共同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毕生篇幅最大的著作。小说塑造了一位道家的女儿姚木兰形象。姚木兰生长于富家,从小受道家信徒父亲姚思安的影响,容忍宽大、亲切和霭,她崇尚老庄、歌笑自然,留连山水。在林先生的笔下,活脱脱一个值得老庄先贤们称道的“典型女性”。道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已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姚木兰受道家影响,但时代却给她印上了新的痕迹,使她走向社会,走进了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组成的抗日洪流当中。这正是小说中姚木兰形象的蕴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