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2004~2010年北部湾防城港近岸海域的水质监测数据,对北部湾防城港近岸海域的海水环境参数变化与水质状况进行评价。检测海水环境参数: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溶解氧、石油类和重金属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北部湾防城港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总体良好,存在的主要超标因子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其中北仑河口主要受到无机氮污染,防城湾主要的污染物是活性磷酸盐,珍珠湾水质较清洁,市政排污、养殖排污和工业排污是防城港近岸海域的主要污染来源。近岸海域化学需氧量、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其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年均值增长较快,由此说明北部湾防城港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程度正逐步加大,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对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状况的早期预警,构建了近海水环境早期预警模型。首先在布点优化过程中,提出了模糊物元分析法与k-means空间聚类算法相结合的方法,以突出区域监测站位的水环境状态特征,同时兼顾监测站位的空间地理位置等因素;其次,采用突变级数法,以分叉集方程的归一化公式,计算优化监测站位的水环境质量突变状态值,避免了模型中的人为赋值等不确定因素。应用所建模型,选择江苏近海水环境为实例进行预警分析,结果表明,各站位的预警值与水质评价结果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天津近岸海域水体富营养化和无机氮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倩  周晶 《天津科技》2007,34(3):93-94
利用1996—2004年天津市近岸海域水质监测结果,分析了天津近岸海域水体营养化状况和主要污染因子无机氮的污染状况及特征,提出天津近岸海域水体无机氮污染严重,海水盐度对无机氮浓度产生一定影响,富营养化突出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曹妃甸近岸工程海域无机氮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多种插值与趋势分析方法,研究并分析了近6年无机氮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指出应开展有效的区域入海污染源管理与削减工作,同时加强近岸海域工程建设的论证与管理,保证近岸海域水环境生态质量向好发展,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对于掌握工程海域无机氮分布状况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可为近岸海域环境管理与工程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根据2016年4个季度的12个站位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水质单因子质量指数评价法对铁山港海域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总结出铁山港海域的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铁山港海域主要符合第一、二类水质标准,所有监测站位均能够满足所在海洋功能区的环境保护要求,但有降低水质等级的趋势,因此建议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发展海洋生态产业,改善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6.
研究海域水环境容量是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础,控制和减少陆源污染是改善近岸海域环境状况的根本之策,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该文选择福建省湄洲湾海域为研究区域,通过调查湄洲湾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环境质量状况监测,估算该海域环境容量,得到该海域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为该海域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保护和进一步改善近岸海域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北仑河口近岸海域生态健康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北仑河口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分析,评价该海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方法】根据2011年11月对广西北仑河口近岸海域海洋的调查结果,采用《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中的河口及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对该海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水环境健康指数、沉积环境健康指数、生物残毒健康指数、栖息地健康指数、生物健康指数分别为11.73、10.00、9.00、10.00、14.24,海域生态系统健康指数为54.97。表明,北仑河口近岸海域水环境和沉积环境都处于健康状态,未受生物残毒污染,而栖息地和生物指标分别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虽然水环境判定为健康状态,但其健康指数已接近亚健康标准阈值,且已呈现富营养化。【结论】综合5类评价因子的评价结果,判定北仑河口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处于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8.
以杭州湾南岸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1997年、2007年和2015年杭州湾海域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计算并对比各年份水动力场。从高潮位、漫滩流和流速大小三个角度来分析杭州湾大范围、累积的围垦工程对杭州湾南岸的影响。结果显示,特征点高潮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抬升,自西往东呈降低趋势;围垦工程导致杭州湾南岸漫滩流特性有所减弱;大部分南岸近岸海域涨、落急流速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南岸近岸海域涨急流速有较为明显的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5年3月~10月间珠海近岸海域N、P营养盐的监测资料,分析了赤潮多发期该海域N、P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海域进行了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在赤潮多发期,珠海近岸海域水质N、P污染严重,表层海水DIN指标劣于Ⅳ类海水标准2.4~5.7倍,明显呈现高N、低P的污染特征;该海域氮磷营养盐随月份和空间的不同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近岸海域受径流影响较大,同时也受到生物化学过程的影响;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结果为:珠海近岸海域在赤潮多发期为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化海区。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湄洲湾环境监测站于2009年8月对环三都澳近岸海域进行了4个航次的调查监测。通过对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富营养化指数评价法、有机污染指数评价法对该海域水质状况进行现状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水质状况较好,但已开始受到污染,必须对有机污染加以控制。通过分析评价,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为环三都澳区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涂子欣 《科技信息》2012,(18):373-374
本文根据2008~2010年对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入海河口(漳江河口)及其输入海湾(东山湾内)的监测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入海河口污染物输入对近岸海域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河流陆源相关污染物输入量越小,所对应的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越好,水质状况有明显变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固相萃取-GC/MS联用分析海水中的19种多氯联苯的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1.0%~4.8%,加标回收率为93.1%~103%,精密度和准确度高。2016年,应用该分析方法对中山市近岸海域水中19种多氯联苯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中山市近岸海域水质良好,近岸海域水体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上处于良好的状态,但部分区域存在一定的多氯联苯污染。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2013—2017年夏季(8月)深圳近岸海域水质监测数据资料,采用营养质量指数法对深圳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评价,并建立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分别对该海域2018年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化学需氧量和叶绿素a含量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利用营养质量指数法对2018年深圳海域富营养化水平进行预测,同时根据预测结果对深圳海域营养盐结构进行分析,识别东西部海域的富营养化限制因子,据此提出富营养化水平的改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13—2017年深圳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水平一致表现为西部海域偏高,东部海域偏低的特征,其中珠江口海域在5年间的平均富营养化水平最高,其余依次为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2018年富营养化水体基本出现在西部海域,东部海域整体富营养化水平较低,已贫营养水平为主。富营养化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西部海域,其中茅洲河口与深圳湾海域富营养化风险尤为高,建议在上述区域进行富营养主要因子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管控,以期降低富营养化发生概率。针对东部海域沙头角湾和坝光海域表现为中营养水平的情况,建议对上述海域进行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防治,以达到保持海域营养水平现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广西廉州湾地处河口地区,藻类暴发性增殖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探究广西廉州湾藻类增殖的规律,本研究根据藻类暴发性增殖现象时存在溶解氧、pH值、叶绿素同步升高或降低的特征,对2015-2020年廉州湾海域运行的自动监测站和赤潮现场监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廉州湾藻类暴发性增殖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南流江、西门江至大风江入海口的近岸海域,暴发的频次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不同季节来看,冬季和夏季发生的频次较高,但藻类增殖现象的持续时间基本未超过7 d。藻类增殖现象发生的频次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可能与南流江上游环境整治有关,反映出入海河流水质改变对近岸海域的直接影响。因此,持续保持陆地污染源科学有效的管理对廉州湾的生态环境保护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天津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生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详细地研究了天津近岸海域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生态类群及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各季节硅藻门占绝对优势,种类组成以广温广盐近岸种为主,浮游植物的平均细胞丰度以8月份最高,5月份次之,再次之为10月份,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丰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空间分布特征,其变化与温度和氮营养盐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5—2020年乳山近岸海域春、夏季调查资料,对比分析6年间大型底栖生物的种类数、生物量、丰度、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乳山近岸海域春、夏季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15种,其中多毛类50种,软体动物20种,甲壳动物36种,脊索动物5种和其他类群4种.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占总种数的92.2%,三者构成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为72.11 g·m-2,平均丰度376个·m-2,生物量以软体动物居首位(31.47 g·m-2),丰度以多毛类占第一位(224个·m-2).从生物多样性年际变化来看,2016—2018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明乳山近岸海域存在轻度污染,其他年份为清洁海域.在6个调查年份中,共出现了20种优势种,优势种年际变化较大,多次出现的优势种只有7种,对研究区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乳山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向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占比均衡转变.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4年~2008年兴化湾近岸海域的监测调查资料,采用水质单因子质量指数评价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水平法对兴化湾近岸海域水体营养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并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对兴化湾近岸海域近5年的富营养化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已受到有机污染,并呈现出高富营养化状态,同时受到氮限制;有机污染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富营养化指数呈不显著上升趋势,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具有高度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了解粤东南澳岛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和总磷(TP)的分布情况及污染状况,为该海域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实验以粤东南澳岛近岸海域3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TOC、TN和TP的含量及分布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TOC、TN和TP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基于表层沉积物中TOC和TN的摩尔比值探讨其有机质的来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表层沉积物中TOC、TN和TP的富集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南澳岛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TOC、TN和TP含量分别为0.180%-0.920%、0.006%-0.210%和0.015%-0.059%,表现出南澳岛南北两侧高、东西两侧低,南澳岛以东由岸及海,含量逐渐降低的分布特征;与国内相邻海域相比,南澳岛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TOC、TN和TP含量处于较低水平。根据TOC和TN摩尔比值推断,南澳岛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以海源和陆源混合输入为主。南澳岛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未受TOC和TP污染,但大部分区域受到TN污染;40.6%的表层沉积物处于较清洁及以上水平,59.4%的表层沉积物为轻度污染到中...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4年~2008年全省近岸海域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污染防治和近岸海域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连云港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水平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营养状态指数法,并结合CN/CP的潜在性富营养化划分方法,以2012年5月~2013年2月连云港近岸海域4个季节的水质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该海域4个季节的富营养化水平及CN/CP的关系,同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连云港近岸海域水体基本呈富营养状态,4个季节的富营养化指数的平面分布特征基本相同,主要表现为近岸高、离岸低,由沿岸向离岸方向逐渐降低的趋势;4个季节的富营养化指数均值秋季EI(2.06)春季EI(1.58)冬季EI(1.53)夏季EI(1.42),富营养海域的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富营养程度较严重的区域主要位于排淡河口和灌河口附近海域.(2)连云港近岸海域4个季节均处于磷中等限制潜在性富营养水平,不同季节CN/CP比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夏季(138.1)、春季(110.7)、秋季(86.3)、冬季(65.1).(3)连云港近岸海域富营养水平与盐度、pH和溶解氧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陆源径流对该海域海水的富营养化水平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