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YSI6600型水质多参数监测仪在太湖藻类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YSI 6600型水质多参数监测仪对太湖藻类密度进行监测,发现蓝藻在水中呈垂直分布。选取不同水深对太湖藻类密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水深0.5m处的藻类密度监测数据较能反映水体中藻类密度的实际情况,以此制定了太湖蓝藻水华状况评价及水源地藻类应急处置级别推荐标准(试行)。最后提出了YSI 6600型水质多参数监测仪在监测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2.
在水污染控制工程中,为了监控水污染的排放情况以及提高水处理装置的工作效率,保证水处理效果,必须对水质参数进行迅速、准确的在线监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水质参数在线监测系统.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水质参数检测仪表的选择、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实际应用表明,这种检测系统能够实时检测水质参数,准确提供水质质量的状态信息,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线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在线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的日益完善和成熟.建立在线水质自动监测站已成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对本辖区内水体水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的主要手段。通过在线水质自动监测站提供的水质监测数据.政府的相关部门可以及时掌握本辖区内水体的水质状况、预警预报重大或流域性水质污染事故、解决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事故纠纷、监督总量控制制度落实情况、排放达标情况等。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沙湖纳污口水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国内外有关湖泊水环境状况的研究,对湖北大学纳污口(排入沙湖)和沙湖水质进行实验监测研究,分析沙湖各水质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湖北大学纳污口所排污水水质作了定量的评价,以及应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沙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湖北大学纳污口所排出废水的各项主要指标均超标,特别是氨氮(NH3-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cr)指标均严重超标;(2)沙湖水体的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总氮(TN)、总磷(TP)等指标严重超标,有的已达Ⅴ类、甚至是劣Ⅴ类水质,这与沙湖的功能区划的Ⅳ类水质不相符合;(3)沙湖中总磷(TP)平均浓度与生物量的代表参数叶绿素a(ch1 a)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4)沙湖水体已达中度富营养化,水质情况比较差,尤其是枯水期的富营养化程度明显比平水期、丰水期严重.  相似文献   

5.
张亦飞  王靓  先南 《科技资讯》2011,(19):73-73
本论文在了解目前国内外水质监测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水质的主要参数的测量原理及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以单片机为核心器件,进行了各水质参数传感器的选择及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对我国进行基层环境与水质监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5日生化需氧量(简称BOD5)是水质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衡量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实际工作中典型监测水样结果的分析,指出采用稀释与接种法测定水样的BOD5时,必须在采样前对各类水体及污染源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淀山湖微量水质参数卫星高光谱遥感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质参数总磷、总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pH等是表征湖泊水质的重要指标,利用遥感技术可对其进行大范围定量监测,掌握水质参数的实时变化动态.以淀山湖为研究对象,利用HJ-1A卫星HSI高光谱遥感数据,分析了这些水质指标与单波段反射率、不同波段之间反射率的比值以及不同波段之间反射率的差值之间的相关关系,给出最佳波段组合.建立了9个水质参数与水体光谱反射率之间的估算模型,并对淀山湖水体的9项主要水质参数进行估算,可为基于HJ-1A卫星的水环境业务化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弱水动力情势下的水体水温分层是普遍的自然现象.为了研究澜沧江不同水深水库的水温分层与溶解氧垂向分布的关系,于2017年6月(丰水期)、2018年1月(枯水期)对小湾、漫湾、大朝山和糯扎渡4个中游水库(样点实测水深172 m、46 m、53 m、105 m)相关环境因子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小湾和糯扎渡水体出现分层,深度大、水体滞留时间长(142.66 d、158.58 d)所表征的表底能量输入差异大、水体更新慢为分层主要成因;而漫湾和大朝山水体深度小,水体滞留时间短(8.66 d、8.18 d),水体未出现分层.因分层明显,空气对底层水体的复氧受阻导致小湾水库、糯扎渡水库溶解氧浓度垂向差异较大,甚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倒V"分布模式,在温跃层区域出现温跃层溶解氧极小值(MOM)现象;而漫湾、大朝山等混合型水库因无分层,物质垂向交换频繁,溶解氧垂向差异不大.MOM区域的溶解氧和浮力频率N~2呈显著负相关.大浮力频率表征的密度分层可能导致沉降有机物质停留时间较长,同时对溶解氧扩散的阻隔都是MOM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龚增荣 《科技资讯》2009,(11):85-86
从给水管网水质监测技术的分类,给水管网水质监测中重要的物理、化学、生物监测指标及其意义,监测点数量和位置的优化选取,监测系统数据的处理和传输,水质监测模型五个方面介绍了给水管网中水质监测技术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了建立给水管网水质监测系统的原则和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水质自动监测目前还是初步应用阶段,投入很大,管理费用高.阐述了利用H-ADCP与常规五参数水质测定仪来实现水量、水质实时在线监测,并对该系统的安装、数据采集与处理进行了介绍.H-ADCP流量监测仪已在广东水文监测工作中得到应用,实现了实时水量在线监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泉州山美水库水质分布特征与富营养化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近年水质监测结果,着重研究山美水库库区及进水水质分布特征。评价和预测库区富营养化程度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从入库、库区至出库的表层水体,除pH之外,DO、CODMn和BOD5浓度呈递减趋势,入库前后浓度降低尤其显著;而TN、N03^2--N和TP浓度除入库前后有所降低之外,其他呈递增趋势。现状水体富营养化水平为中营养;预测2010至2015年,水体富营养水平由中营养向中富营养状况过渡。  相似文献   

12.
万家寨引黄工程供水水质实时监测系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引黄水质监测的现状,论述了实时在线水质监测对保证引黄水质安全的重要性,探讨了建设水质实时监测系统的初步方案,以期准确、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保证引黄水质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我校实验废水水质情况调查和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一年来对我校有关实验楼排水水质的监测结果,确定了十一个污染参数,采用综合污染指标,评价了水质.其中对pH 污染指数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本文还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防止水质污染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基于PLC的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应用上位机软件对采样系统进行监控,完成从水样采集、处理到监控的流程.现场试验及应用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能够满足水质监测的指标规定,实时监测水质参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山西省渔业资源及渔业生产现状,分析了山西省水质污染情况及渔业水质现状,着重探讨了对3个水库的渔业环境监测及评价,并在研究水质监测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水质监测,对水质监测的重要参数——化学耗氧量的主要测定方法作了简介和评述。  相似文献   

17.
水污染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的限制逐渐凸显,提高水质监测预警能力可以为水污染防治提供极大的助力。分析现有的水质监测预警领域研究热点问题、技术方法等的演变发展趋势可以为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参考。本文以水质监测、预测、预警为主题,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剖析了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对未来研究提出建议。结果表明:领域内的热点问题包括富营养化、溶解有机物、重金属污染、黑臭水体等,ANN技术与SWAT模型受到最广泛的应用。国内对致病菌的监测与溯源、气候变化影响等问题关注不足。未来的研究热点可能为剖析多维水质监测指标内部联系,并基于高频数据、多维数据对水质时空变化进行模拟预测。  相似文献   

18.
西安城市供水多水源水量水质联合优化调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西安市严重缺水的供水形势及实际情况,对西安市两个主要水源建立了动态确定型多目标非线性数学模型,并从水量水质两方面对其进行约束;应用了先进的、专门用来求解大型数学模型的计算机软件—GAMS,使得模型计算速度快、精度高、通用性强;采用了垂向水温分布公式,在水质约束中很好地描述了水库的垂向水温分布形态,精度高、规律性强,并且公式中的参数可用多种途径估算;最后,得出27 年各月的水量水质参数,供管理者和决策者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9.
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综述了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和水质监测的进展情况,对目前水质监测的站网、监测项目、监测方法进行了总结,阐述了传统及非传统水质监测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提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显微图像处理在藻类分类计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忠  吴沿友  秦松  赵玉国 《贵州科学》2006,24(3):25-27,30
水体中藻类与水质状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根据藻类综合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被监测水体的水质状况做出评价.传统的藻类监测是由专业人员在显微镜下通过肉眼检测水体中藻类种类及个体数目.本文通过对水体微藻的显微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出了藻类显微图像分类计数新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