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间接液化系统中用PSA法回收氢气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煤间接液化制清洁燃料系统尾气中回收的氢气可作为加氢工段的原料气.用变压吸附(PSA)法回收氢气实现了工业废气的再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作为大规模气体分离的常用方法,PSA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操作简便等特点.通过建立多组分气体分离的数学模型,用有限差分法进行计算,对煤间接液化制清洁燃料尾气中氢回收的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程序通过10次循环后达到稳定状态.通过对模拟数据的分析比较,总结了吸附床出口产品气浓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详细分析了化工领域内广泛应用的单组分和多组分气体吸附模型的特征、演变历程,以及储层孔隙介质-气体吸附体系的特点,提出了储层孔隙介质气体吸附模型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储层孔隙介质气体吸附模型研究的基础是储层孔隙介质气体吸附等温线的实验测试,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完成现有单/多组份气体吸附模型的储层孔隙介质气体吸附适用性评价,才能建立起完全包含储层孔隙介质吸附体系的所有特征的新模型。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煤吸附常数及其放散初速度与混合煤样质量比变化的关系,采用流体力学的理论知识,分析了动力粘性系数与气体压力之间的关系,并按照不同的质量比制作出混合煤样.运用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对硬煤和软煤处于不同质量比条件下混合煤样吸附甲烷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孔隙气体压力随孔隙气体粘性系数而变大,而且在软煤质量和其上部硬煤质量近似相等时,吸附常数a及放散初速度ΔP达到最大值,吸附常数b达到最小值.这一发现充分说明了在这种情况下,煤体对甲烷的吸附量及其压力均达到最大值,一旦扰动此类煤体,便会形成很大的压力梯度,发生大量的瓦斯涌出.  相似文献   

4.
水松纸生产中有机尾气净化回收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有机尾气净化回收技术中的活性炭吸附法、冷凝法、变压吸附技术、膜分离技术现状进行了综述 ,结合曲靖市麒麟福牌印刷有限公司水松纸生产中乙醇、甲苯、二甲苯等尾气处理工程实际运行情况 ,探讨了以活性碳纤维为吸附材料对乙醇等有机尾气的净化回收方法、回收流程  相似文献   

5.
王鹤  马彪 《科技资讯》2013,(35):83-85
通过对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中的吸收法、吸附法、冷凝吸附法及膜分离法等工艺特点的分析,对其运行效果进行比较,在把握行业动态,对各种油气回收技术在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严密的论证,为油气回收技术的应用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活性炭固定床上氯苯气体的吸附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氯苯气体在活性炭固定床上的吸附过程。对不同温度下氯苯在活性炭中的吸附特性进行了测定,并用过热蒸气对活性炭吸附的氯苯进行了脱附回收。采用线性平衡吸附体系的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得到了活性炭吸附氯苯的总传质系数和吸附带长度。结果表明:吸附温度升高时,总传质系数减小,吸附带长度增大。根据模型计算得到的穿透曲线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用电镀法在多孔硅表面沉积ZnO薄膜,制备了氧化锌/多孔硅复合薄膜气敏元件,对元件进行了乙醇、丙酮等五种有机挥发性气体敏感特性的测定。实验结果显示:元件对不同的有机气体的敏感度有差异,这与有机气体的官能团有关系。元件对乙醇、丙酮的敏感性很高,是氧化锌/多孔硅复合薄膜气敏元件对气体分子的物理和化学双重吸附增大了吸附分子的量,还给元件提供了很大的比表面积和气体传输通道。  相似文献   

8.
煤岩体吸附膨胀变形与吸附热力学的参数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吸附容量法测试了不同煤样对CO2,CH4,N2的吸附性能参数,基于所提出的孔隙介质截面吸附润湿长度概念和孔隙结构模型、表面物理化学及弹性力学原理,导出了吸附膨胀应力和应变理论计算公式,并讨论了吸附常数、温度、气体压力、煤岩体比表面积、气体分子吸附截面积等参数对它们的影响·这些公式比现有的公式应用范围广,能方便计算不同约束条件下的吸附膨胀应变和应力·研究还表明煤岩体比表面积和气体吸附分子截面积越大,气体吸附量、煤岩体的吸附膨胀应力及应变越大·  相似文献   

9.
用活性炭为吸附剂处理含Cr(Ⅵ)电镀废水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利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舍铬电镀废水方法,通过试验找出了最佳吸附条件,确定了吸附荆的用量;吸附时间以及试液pH值对铬去除率的影响;得出了活性炭对铬的吸附等温方程式;对铬的回收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将CO2注入不可采煤层进行封存(CO2-ECBM)能在封存CO2的同时回收甲烷,因而是一项具有良好前景的CO2处置技术。CO2或者CO2/N2混合气注入煤层后在煤层中运移涉及到多组分气体在煤中的吸附、多组分气体以及气、水两相在煤层中的扩散渗流等过程。基于上述过程,建立了考虑煤基质吸附气体后的膨胀效应、能够描述多组分气体在煤层中吸附/解吸扩散渗流过程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数值解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与已有的模拟结果比较表明建立的模型是可靠的;利用该模型研究了煤层渗透率、不同气体差异性吸附膨胀系数、煤对CO2/CH4的吸附比、以及注入气体组成对于CO2封存以及煤层气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CO2-ECBM项目的场地条件选择以及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石墨烯的发现过程以及这种材料独特的网络状孔隙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表面活性等性质,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石墨烯对气体吸附方面的研究进展,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研究了石墨烯对CO2,NO2,NH3等气体的吸附性能,验证了石墨烯对气体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将石墨烯作为气敏材料用于气体传感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根据总尺寸不变多孔固体与气体反应机理,综合考虑气体与固体之间的化学反应和物理扩散对吸附的影响,建立了高岭土吸附重金属蒸气的通用模型,重点研究吸附剂对重金属的吸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吸附剂颗粒中尺寸对化学反应速率和转化很大影响,小颗粒吸附剂的化学速率相对要大,且在相等的时间内吸附剂的转化率相对要高。  相似文献   

13.
液氮温度下用分子筛13X在自行设计的单塔变压吸附装置上进行氢氘同位素气体的分离研究,考察了流量、压力与吸附床长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在气体总压0.40 MPa、总流量63.86 cm3/min与吸附床长度1.0 m时氢氘分离因子可达到1.27.结合平衡吸附和动态分离之间的差异,表明吸附法能够有效分离氢同位素气体的机理是基于动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吸附法油气回收处理技术及吸附剂的特点进行了介绍,从理论上计算了装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吸附热引起的床层温升,论述了吸附热对装置的影响,提出了防止吸附热积聚过多而采取的措施并对其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5.
在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固体化工产品的储运过程中,由于品种多、数量大、仓储场地不足、出入库批次多、设施落后的特点给企业仓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出入库装卸作业过程中由于产品破损而引起的库耗、导致经济效益流失的问题已逐渐成为企业仓储管理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以兰州石化公司化工储运厂的仓储管理实践为例,介绍了仓储管理中降低库耗、降本增效的成功经验,对同行业的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直到目前为止,用气体吸附的方法测量固体的表面积还是最可靠的方法,测定固体表面对某种气体(或蒸汽)的平衡吸附量的实验可用二种方式进行:静态法和流动法,静态法需要有复杂的高真空装置和低温设备。因此,最近几年来又发展了比较简便的所谓流动法,流动法如同静态法一  相似文献   

17.
注入增产法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美国Amoco公司开发的注入增产法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方法,为此笔者在研究煤对二元气体吸附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注入增产法的基本原理。结果表明,煤对常见气体的吸附能力由强到弱为: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氢气;煤对二元混合气体总的吸附及对甲烷的吸附均符合Langmiur方程,但在CH4+H2或CH4+N2的吸附系统中,对H2或N2吸附时吸附量与压力之间不遵从此关系式,而在CH4+CO2吸附系统中,煤对CO2的吸附量和压力之间的关系仍可用Langmuir方程定量描述;注入增产法提高煤层瓦斯抽放率是通过注入其它气体使煤对甲烷的吸附量减小来实现的,且注入N2优于CO2。  相似文献   

18.
硅胶作为工业上常用的高活性吸附材料,目前应用在很多领域。硅胶颗粒内部具有的多空隙结构,使得其对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汽或气体中的有机物质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硅胶吸附饱和时,可以根据其不同类型采用不同工艺进行再生,使其恢复活性,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目前,工业上常将硅胶用作气体干燥剂和物品防潮剂。对硅胶再生及其在化工催化剂、中药提纯、食品干燥、高精电子、污水处理、啤酒提纯、高级涂料、高级化妆品等工业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活性炭纤维对气体中乙醇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活性炭纤维作为吸附剂,吸附气体中的乙醇,吸附实验是采用鼓泡法进行的,以高纯氮气为载气使乙醇饱和蒸气通过吸附柱,对影响活性炭纤维吸附性能的活性炭纤维用量、吸附时间、入口气体温度等因素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为活性炭纤维净化乙醇废气的工业应用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0.
市政污水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生物法、化学法、磷酸铵镁结晶法和吸附法的除磷效果和产生的问题,并重点阐述了吸附法除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吸附法具有吸附剂成本低廉、吸附专一性好、可回收磷的优点,吸附法除磷将是今后市政污水消除磷污染和回收磷资源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