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网技术的不断提高,电力体制的改革和厂网分开都对电网的调度运行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提高主站技术人员工作效率,解决自动化主站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的突出矛盾,本文分析了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画面遥测和遥信信息量快速查错方法,以及自动化系统失效时自动化系统主站、通讯系统和厂站设备故障定位,自动化主站SCADA或EMS故障的快速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2.
梁材 《科技信息》2011,(1):357-357
当前,众多变电站已采用自动化技术实现了无人值班,这样,就要求以大量的电网实时信息及数据的准确传输为支持。如何保证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能准确无误的接受变电站综自设备的远动信息,并且实现对分站进行远程遥控等操作,这就不仅要保证通信通道的畅通,而且要保证主站与分站通信规约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和接口的相互匹配。  相似文献   

3.
林帆 《当代地方科技》2010,(18):108-109
按照广东电网公司提出的计量自动化主站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的要求及广东电网公司计量自动化系统主站技术规范,本文简要介绍了潮州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建设。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采取"分层分布式"电网中,如何在变电站端根据集控站、地调和省调对变电站信息的不同需求实现一发多收对遥控、遥调等操作的总体设计原则,及由调度主站下令至集控站,集控站实现具体操作功能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兰文锐 《甘肃科技》2002,18(5):16-16
1 引言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取代或更新常规变电站是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可是要将常规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全部更新是不可能的。白银供电局为达到推进电网技术进步和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收益的目的 ,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 ,只能对常规变电站进行“四遥”改造。改造后的变电站必须既具备先进的“四遥”功能 ,又不能影响原来有人值班变电站的基本功能。为积累经验和逐步推广 ,首先对 110kV王家湾变电站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2 调度自动化系统设置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重新定义了数据库 ,修改了工作站画面 ,在前置机上增加了DNP3.…  相似文献   

6.
马骁 《科技资讯》2012,(34):12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电力事业的发展速度,电网规模随之日益扩大。变电站是电网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电网的运行可靠性。目前,在计算机、通信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完善的同时,变电站继电保护逐步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其在变电站中的作用也随之凸显,利用继电保护能够有效地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基于此点本文就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技术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7.
许冠竑 《广东科技》2007,(10):82-8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从早期的RTU模式到今天的主流综合自动化模式,其变化在于站控层数据采集发送及相关控制,由原来点对点的二次电缆硬接点模式转化为更先进的网络广播模式,根本的远动上送控制却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通过远动采集单元采集相关数据处理上送,并接收调度指令进行相关操作.笔者从多年的维护中总结心得,觉得现行的远动处理模式技术上很成熟,但从维护实用的角度讲,由于受通讯、规约、调度端主站系统、厂家产品不同等因素制约,维护使用起来并不方便,由此作为整个综合自动化系统枢纽的远动,其陋病就凸现出来.本文从日常维护的经验出发,设想取消远动系统,把变电站端的监控系统直接搬到调度主站端,实现监控、远动及主站系统三者有效统一,并分析利弊,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高毅 《科技资讯》2013,(23):132-132,134
变电站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关系着整个电网的安全,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使电站的运行变得更为安全,这就关系到在电网建设和日常的运行当中对电网的监测设备以及监测技术的应用。重点提出了XLPE电缆在线监测这种电网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近几年来大规模的电网改造过程中,大批的变电站由原来的有人值守变电站逐渐改造成为无人值班站,原有的RTU站也逐渐改造成为综合自动化站。随着综合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的大量使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由于设备的内部质量和外部因素等原因,仍不可避免地还会出现故障,如果我们认真对待变电站综自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争取把隐患及早消灭在摇篮中,那么系统就能更加健康正常的运行。本文总结了多年综自系统维护的经验,介绍一些综合自动化系统日常运行维护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庄颖丹 《广东科技》2014,(16):76-76
随着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变电站的日常操作更加频繁,之前通过人工进行电压无功调节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电压无功自动控制系统(AVQC)可以实现电网电压无功自动控制,提高电网电压合格率,改善电网的电能质量,降低电能损耗。因此,加强电压无功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对我国的电网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安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对变电站内的设备进行统一的监控、管理,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实时信息交换、信息共享,提高了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因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直接决定了变电站的安全和稳定。本文论述了变电站监控系统的运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该文结合了变电站新建和改造以及调度主站新建或升级后,变电站设备接入时传动实验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基于规约应用技术实现双向仿真主站、厂站。在完全遵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厂内联调验收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实现联调计划、联调项目等内容。提出了"基于双向仿真技术的新建子站自动校核",该技术应用可以快速验证变电站实际参数配置(或者实际运行参数)和主站录入数据的一致性,快速排查隐患配置。极大地提高了变电站投运的实效,同时将有效减轻我们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保证我们快乐健康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近几年来大规模的电网改造过程中,大批的变电站由原来的有人值守变电站逐渐改造成为无人值班站,原有的RTU站也逐渐改造成为综合自动化站.随着综合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的大量使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由于设备的内部质量和外部因素等原因,仍不可避免地还会出现故障,如果我们认真对待变电站综自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争取把隐患及早消灭在摇篮中,那么系统就能更加健康正常的运行.本文总结了多年综自系统维护的经验,介绍一些综合自动化系统日常运行维护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马鸿 《科技信息》2011,(13):758-758
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趋复杂,对电力系统的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一大批地方及企业自备小型供热发电机组相继投产,成为电网的组成部分,以前传统的保护方式已不能适应发展电力信息化的要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成为小型电厂的选择机技术改造的首选。本文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基本构成、实现的功能、事故异常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对初次接触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人员,从理论上对该系统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5.
浅谈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锋 《广东科技》2008,(8):115-117
本文简要介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有关的技术要求和基本的功能配置,介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和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新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林奋 《广东科技》2008,(18):134-135
广东电网的高速发展,对变电站和电网运行人员的电气设备操作技能和事故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的培训设备也应适应电网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主流变电站及电网仿真培训系统的分析,从系统构成的模式上进行比较和选择。并结合广东电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广东电网500kV变电站及电网仿真系统开发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蒋福全 《广东科技》2012,21(11):82-83
着电网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电网末端变配电设备越来越多,箱变因其显著的优点,已成为新时期最为需要的一种配电设备的建设主体。在传统的箱式变电站的基础上,构建智能化系统,发展新型智能化箱式变电站,提升技术性能,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控制,达到管理先进,节能降耗的目的,将具有深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述了电网广域测量系统主站功能和结构以及主站软件的监测与分析功能,给出Prony算法拟合效果的评判指标,同时阐述将matlab工具箱中Prony算法与C++Builder混合编程的方法,最后利用广域测量系统主站软件对仿真数据进行分析及评判,找出系统的主导振荡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一种实时故障监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的电网自动化运行和管理已达到了较高水平,但对中继保护设备的监测、系统故障的自动分析和管理较为落后。为此,本文采用分层设计的思想设计了一种基于220kV变电站的实时故障监测系统。由于采用分模块独立开发,所以减少了监测系统中不同层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耦合性和扩展性。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很好的解决数据传递的完整性,使主站和子站的自动化维护质量和管理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20.
广安220KV代市变电站是四川电网的重要枢纽变电站之一,是川渝电网、广安电厂、华蓥山电厂与四川电网,广安电网与达州电网的汇接点,电气规模较大,也是广安电业局辐射网络的主要电源点。本文结合广安220KV代市变电站运行方式及现状,分析了该电站旁路开关代主变开关运行时存在保护死区的问题,主要就解决方法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