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常见有毒、易燃气体有机物检测设计了一种便携、快速的检测系统,可以实现混合气体的各个成分含量检测.可在井下复杂气体环境中正常运转,并对待测气体进行物质识别与定量.在混合气体识别过程中利用气相色谱的分离效果对复杂待测物进行物质分离,通过分离作用使得混合气体中不同物质之间检测间隔发生转变.使得在同一时间流出色谱气体只有一种,各个气体流出具有一定时间间隔,达到对混合气体的分离作用.后续气体流经传感器阵列进行物质识别,由于不同传感器对于同种物质具有不同响应特性,通过多个传感器互相组合,互相弥补,最终达到气体检测的要求.传感器测量到的信号数据经过模式识别算法对气体进行参数进行识别,通过识别算法获取混合气体中各项参数状况.通过与标定物质参数进行互相比对,进而实现混合气体中的物质识别.可实现井下气体内甲烷、乙烷等危险气体的检测,经过对多种对混合待测气体进行实验测试,验证了本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任波 《科技资讯》2015,13(4):76
随着油井开发的不断深入和钻井技术的不断提高,地下油层深度的不确定性以及地层结构的复杂性也突显出来,石油管柱及工具将承受源自地下急剧变化的外载荷等,这就使得油田机械性能的现场考验变得更加严峻。因此很有必要对石油机械(井下部分)现场投入使用前进行室内模拟加载实验,以便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对油井机械作业现场环境的考察,对实际工作参数的具体量化,设计一套试验井加载装置,从而对工作机械在实际使用中提供可行性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释煤矿井下在进行瓦斯测定时,光波干涉瓦检仪和热催化瓦检仪检测结果不同,使得工程技术人员对井下瓦斯浓度不能准确把握,从而产生安全隐患。通过在新柳煤矿井下测点分别使用光干涉瓦检仪和热催化瓦检仪对瓦斯含量进行测定,并采集对应测点气体对其进行色谱成分分析,从而确定两种仪器的误差。再根据分析不同气体对光波的折射率,找出光干涉瓦检仪的误差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修正方法,最终得出影响新柳煤矿瓦斯检测结果不准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采气井口是油气田开发的关键设备,现对其进行气密封性能检测,检验和控制质量,直接关系到安全环保和油气田资源保护。对采气井口水压密封检测和气密封性能检测进行总结,并结合超高压气密封检测装置研制情况,重点对如何建立高压气密封检测装置,如何进行水压密封检测和高压气密检测,以及提高采气井口气密封性能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贾强 《天津科技》2015,(1):36-38
气体传感器又称"气敏传感器",常用的气体传感器主要用来检测可燃、有毒气体。其种类繁多,按所用气敏材料及气敏特性的不同,可分为半导体式、固体电解质式、电化学式、接触燃烧式、高分子式等种类。由HS-3C核心元件设计的酒精浓度测试电路可以用来测试驾驶员、其他风险作业人员是否饮酒或探测乙醇的浓度;用M008设计的气体浓度检测电电路可以检测多种可燃、有毒气体;由QM-N5核心元件设计的煤气浓度检测电路不仅用于煤气,几乎可以检测所有常用可燃气体。  相似文献   

6.
开发了一种轻便型多功能钢丝试井绞车,作为油田试井或录井专用装置应用于油田作业,可配合不同的井下仪器进行井下测压、井下测温、测井斜度、井底取样、探测砂面等井下作业。该型绞车主要由机架、滚筒机构、刹车机构、计量装置、排丝机构、手摇机构、滚筒离合器等组成,最大提升能力8 k N,适用于深度不超过3000 m的油井,根据生产现场需要可选用直径为2.0~3.0 mm的录井钢丝进行试井作业。该型绞车空载总质量不到80 kg,本体部分总质量不超过65 kg,二人就可搬运。实践证明一台运载车可移运多台该型绞车且不用现场等待,而且动力源取得便利,特别适用于山地、丘陵、沙漠、河道、村庄、农田等不利于大型移动工具到达的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7.
气测录井是钻井中发现和评价油气显示层的重要技术手段.现行气测录井是从架空槽、架空管末端或缓冲罐对钻井液进行脱气,由于钻井液在井口与空气接触时发生级次脱气,不同成分的气体不同程度地逸散到大气中,气侧测量值与地下岩层含气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依据气测资料评价油气显示层的可信程度不足.在防喷器和架空管之间引流,膜分离脱气,红外或微型色谱检测气体成分,结合定时取样全脱分析测定脱气效率,可以准确计算地面含气量,合理估算地层含气量,为科学评价油气显示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油水井在修井过程中,由于出现各种故障或井下事故。特别是在发生井下卡钻或落物事故后,会使油水井的生产不能正常进行,严重时还会使油水井报废,给油田的生产和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因而分析井下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妥善处理井下事故,对维护油田生产和提高作业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井下事故的类型可分为,工艺技术事故、井下卡钻事故和井下落物事故三大类型。处理时,可按造成事故的原因、事故的性质、井内现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文 《科技资讯》2013,(7):150-151
变压器、电抗器干燥,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使用加热方式,使得变压器内部的水含量以气体的形式挥发出来,使得变压器内部、变压器油等含水率降低到不影响使用的要求,也就是说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
矿山主排水系统是采矿生产工程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水工作直接影响着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矿山主排水系统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近年来,正由原来的水泵司机手动控制逐步向远程控制和无人自动化控制过渡,这样就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排水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保证设备运行和井下作业的安全.而按照现有对矿山主排水系统安全检测检验的要求,就不能全面地对自动化控制的主排水系统进行安全性能的检测检验,必须增加对自动化各个环节的重要参数的稳定性、关联性、兼容性和可靠性进行检测检验确认.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检验检测工作的严谨性和实效性,公正客观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了我国现有油气田特点和开发建设中面临建设安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分类比较目前油气田现场安全急需的H2S气体传感器就原理、特点及现行发展状况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基于调制吸收光谱原理的激光传感技术,并展望了气体传感技术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利用聚类算法找出新的攻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进了利用聚类算法查找孤立点的算法,提出在应用到入侵检测的过程中应该结合领域知识、考虑数值性质,这样可以提高检测质量。通过对收集到的网络数据的属性进行计算,找出其中的孤立点,可以使得检测系统在不需要手工编码和标识的训练数据前提下就能检测出攻击。最后通过比较多组实验数据,提出了一种比较有效的检测策略。  相似文献   

13.
页岩气大规模压裂作业过程中,以压裂泵为代表的压裂装备的安全性、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体压裂作业的顺利进行.考虑到复杂工况及作业环境对振动分析的影响,且设备内部不便安装振动传感器,可引入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运行状态的监测.由于页岩气压裂设备外部壳体较厚,加之内部液体的降温作用,使得泵头体等常见故障区域温度表征不明显.针对此问题...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球团内部和气体与球团之间的气-固反应同时发生的双向气-固反应概念.找到了反映双向气-固反特性的两个特征参数并通过含碳球团在CO2中的还原实验进行了验证.在特征参数中,双向气-固反应临界速度用来表示使气体与球团之间的反应停顿所需的球团内部气-固反应的最低速度,可以测量和计算求得.在球团内排出的气体干扰下的双向气-固反应扩散系数,可以从临界速度和球团内气-固反应速度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5.
煤矿企业在进行井下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水害问题,这些问题会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因此,在进行井下探放水之前,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并且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安全防范措施,才能保证井下作业的安全。在进行探水巷道开挖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开挖作业的安全,而且要严格地遵循技术要求进行放水作业。因为当前很多煤矿企业在进行井下探放水的过程中,并没有重视施工安全,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煤矿企业必须要重视这项作业。该文就煤矿井下探放水措施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对油田井下作业来说,高效的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不仅能有效的改善生产状况,还能提升工作效率及效益,因此对该模式的探索至关重要。该文通过对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的理论分析及讨论,探索出一系列改进与加强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模式的方法,缓解了由于技术水平及工艺水平的局限导致的油气田开采与外界发展条件不相适应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大,各煤矿企业都加大了开采的力度,在开采的过程中也加强了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和推广,其中就对电焊安全操作的技术应用进行了改进,从而实现了增大产量的目标.在井下作业中,电焊是必不可少的作业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所以,煤矿企业要想达到生产的完全,就必须提高电焊安全技术操作的水平,确保井下作业安全、有序的进行.技术人员在电焊维修之前,要充分作好准备工作,将电焊所用到的材料和工具及时运送到施工的现场,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安全施工的顺利进行.该文通过对井下电焊技术安全应用的过程进行分析,从而去探索电焊技术安全操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经常会与可燃气体接触,为了防火灾、爆炸于未然,我们需要在作业环境中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以此来防止危险事件发生。由于环境或者是质量的原因,我们需要对报警器进行定期的检测,以此来消除安全隐患,本文从检测方法技术,与行政两个方面对可燃气体报警器的计量检定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热法结合后期热处理技术制备了Au/ZnO多孔纳米片,并对其气敏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Au/ZnO样品是由厚度约一二十纳米的多孔纳米片组成;气敏性能测试发现,在紫外光照射下Au/ZnO多孔纳米片结构对NO_2气体具有室温响应,检测限为100ppb。Au/ZnO传感器对100ppb NO_2气体的响应时间是21.5s,恢复时间是7s,灵敏度是1.25。当NO_2气体浓度增加到50ppm时,Au/ZnO传感器的灵敏度增加到138.3,是纯ZnO传感器的2.9倍。分析认为,Au/ZnO优异的室温气敏性能是由于在紫外光照射下材料内部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对以及Au颗粒的催化作用。本论文为高性能、低功耗室温气体传感器的构筑提供了一种简易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煤炭低温自燃指标气体的浓缩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煤矿井下采空区内遗煤早期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指标气体因浓度低往往难以准确检测。引入气体浓缩技术,使井下气流中的指标气体得以富集浓缩。解决了由于烃类气体,尤其是烯烃气体因为浓度低而影响其作为预测煤炭自燃状态指标气体的灵敏度问题。使乙烯的初始检出温度下降了60℃,丙烯下降了90℃。同时对在不同温度下指标气体的生成量和烯烷比进行测定,根据其变化规律可以确定煤体的热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