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基于稳定性理论,用自适应控制的方法构造了一个同步系统,实现对任意传输信号的及时准确恢复;用此方法对Liu系统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很好地达到同步。将该系统应用到保密通讯中,信息信号和混沌信号相加构成混沌传输信号,在接收端信息信号能被有效复原,仿真研究表明该通信方案确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Rucklidge系统的同步及其在保密通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Rucklidge系统的稳定性,采用非线性反馈的方法构造了一个同步系统.用Lyapunov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误差系统的零点稳定性,在Matlab上进行了数值仿真,给出了系统的同步误差图,结果表明驱动系统和响应系统能够很好地达到同步.对系统的第二变量Y(t)进行扰动,数值仿真表明在扰动下系统仍能很好地同步,说明同步系统具有抗干扰性.然后把该同步系统应用到保密通讯中,信息信号m(t)和混沌变量Y(t)相加成为混沌传输信号s(t),在接收端信息信号被有效地复原出来,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通信方案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CHEN系统的同步及其在保密通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稳定性理论,用非线性反馈的方法构造一个同步系统.用Lyapunov方法从理论上证明误差系统的零点稳定性,用Fortran程序进行了数值仿真,给出系统同步误差图,结果表明驱动系统和响应系统能够很好地达到同步.对系统的第一个变量x(t)进行扰动,数值仿真表明在扰动下系统仍能很好地同步,说明同步系统具有抗干扰性.然后把系统应用到保密通讯中,信息信号m(t)和混沌变量x(t)相加成为混沌传输信号s(t),在接收端信息信号被有效复原,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通信方案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Liu系统的跟踪控制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Liu混沌系统的追踪控制和同步问题及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Liu混沌系统的基本特性.基于Lyapunov稳定性原理,设计出非线性控制器,实现了混沌系统对任意具有一阶导数的参考信号的追踪,并且用这种方法追踪混沌系统的输出信号,实现了2个异结构混沌系统的同步.用混沌掩盖的方法将该同步方法应用于保密通信,用混沌系统的状态变量对信息信号进行加密后,与混沌信号的输出信号一起传送到接收端,发送和接收系统同步以后,在接收端解密恢复出信息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单调快速同步,应用于保密通信可以达到掩盖有用信号的目的,并且可以无失真地恢复有用信号.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滑模控制技术及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研究了统一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设计出一个简单单维控制器,将该制器用于初值不同的统一混沌系统同步控制中,实现了统一混沌系统的同步,在Simulink中编写模块搭建混沌同步仿真系统,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将此方法用于混沌保密通信中,利用混沌信号掩盖实际要传输的信号,在接收端,由同步的混沌系统分离出实际传输的信号,成功地实现了信号的加密和还原。  相似文献   

6.
Rssler混沌同步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混沌的特性,选用Rǒssler系统产生混沌信号.利用混沌同步的保密通信方案,采取混沌掩盖的途径来讨论混沌同步在信息传输中的应用.同时,将保密通信方案进行了仿真,并进行了简单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设计简单、同步速度快、保密程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不同的混沌系统,以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主动控制思想为基础.本文提出了两个不同混沌系统的时滞同步方案,并将其应用到保密通信中.设计了混沌掩盖保密通信方案.将待传输信号与混沌变量相加成为混沌传输信号,在接收端信号被还原出来,最后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求余技术实现超混沌系统高保密通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提出一种新的混沌同步数字加密通信方案,在该方案中,首选将加密系统输出的同步信号数字化,然后将同步信号进行移位并与密匙异或作为传输信号,经公开信道传输到接收系统,接收系统反解出同步信号用于同步,当两系统同步后,将加密系统的混沌信号与信息异或进行保密通讯.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同类加密系统的加密方案相比,该加密方案具有密匙取值范围广,加解密速度快,抗干扰及抗破译性能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以复杂网络为背景,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研究了全局耦合网络的渐近同步,提出了一种全局混沌同步方案,并在同步的基础上研究了节点之间的保密通信,用混沌遮掩的方法将该同步方案应用于保密通信,将有用的信息信号调控到混沌系统的状态变量中,与混沌信号一起传送到接收端,发送系统和接收系统同步以后,在接收端恢复出信息信号。最后以Chen系统为节点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采用脉冲同步理论解决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并利用脉冲同步方法构造超混沌脉冲同步系统.根据同步渐进稳定性条件作为前提对系统进行数值仿真.采用同步误差的线性反馈作为脉冲信号,结合谱半径的稳定性定理采用合适的脉冲周期对系统进行了同步仿真实验.实现了超混沌系统的同步.并以正弦信号为例进行了信号传输的实验,进一步在加入白噪声的情况下考察了其同步效果.仿真效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抗噪能力,是对传统同步方法的改进和优化,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构造一个具有复杂混沌吸引子的非线性混沌自治三维系统,对该系统的基本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系统的分岔图和Lyapunov指数谱图,并且通过电路验证了吸引子的存在性.根据线性反馈同步理论对新系统进行同步控制,以Multisim为仿真平台构造出基于混沌系统的保密通信电路.通过加入随机白噪声干扰,观察还原信号的失真程度.仿真结果表明,在小强度噪声干扰下,混沌信号仍然能够完成对信息的有效掩盖,实现了由理论模型向现实应用的转化.  相似文献   

12.
应用概率统计方法对混沌信号进行非相干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基于概率统计的方法, 采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 斯公式, 在Chaos Shift Keying系统的接收端重构发射端混沌映射, 实现混沌信号的非相干检测. 在系统的发送端, 根据所发送的二进制信号对混沌映射系统进行分叉参数调制, 由于混沌信号对参数条件的敏感性, 所以在不同的参数条件下混沌信号有很大不同, 在接收端采用概率统计方法, 对信号发生的概率进行计算, 根据事件发生概率的不同判断接收到的数字信号. 理论推导和计算机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基于混沌变步长保密通信系统,该系统能有效抵御基于自适应同步控制方法的攻击。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方案是有效、安全的。优于基于固定步长混沌系统的加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CNN的混沌参数扩频调制数字保密通信系统。发射时,将CNN混沌输出作为载波,用每个待发送的数字信息信号对CNN多次迭代运算中某一参数在其混沌区域进行相同的调制,实现了参数扩频调制。接收时,利用CNN混沌的发生规则通过简单的信号处理运算恢复出原来的有用信号。由于不需要进行混沌同步,系统实现更简单。分析和仿真表明,文章提出的CNN混沌参数扩频调制通信系统具有极高的保密性能,并且由于采用了扩频处理,误码率远低于传统的混沌参数调制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5.
非自治异结构混沌系统同步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非自治控制思想、异结构广义投影同步和Lyapunov稳定性定理,构造控制器使得2个异结构的混沌系统在短时间内实现同步,证明了混沌同步的稳定性,并将此同步系统应用到掩盖保密通信中.MATLAB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混沌系统能够实现稳定地同步,且在保密通信中,有用信号均能从接收端有效地恢复出来.  相似文献   

16.
分段移位相关延迟键控混沌通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相关延迟键控(CDSK)混沌通信方案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沌键控调制方案——分段移位相关延迟键控(SSCDSK)。作为一种多进制调制方案,SSCDSK将延迟信号等分成M个信号段,根据传送的M进制数字码元,将M个信号段循环右移n(0≤n相似文献   

17.
串联型罗仑兹混沌遮掩保密通信电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串联型罗仑兹混沌数字信号保密通信电路系统.该系统利用串联同步罗仑兹混沌电路进行信号混沌遮掩保密通信,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只需传送一个叠加有传送信息的混沌信号即可实现高质量保密传送信息.模拟实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传送数字信号时接收端可无失真地恢复所传信号.  相似文献   

18.
一种保密通信系统混沌信号产生器的设计及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发送端与接收端混沌信号产生器“不对称”的保密通信方案.基于误差反馈同步原理,发送端与接收端各自设计带有不同特定辅助网络的混沌信号产生器;接收端获取了发送端混沌系统的参数、特定辅助网络的结构和传送信号的构成情况,才可以重构混沌系统并设计相应的辅助网络,从收到的信息中提取用于加密的混沌信号,解调出信息.仿真结果表明,发送端与接收端特定辅助网络的设计加强了保密通信系统的保密性,且系统具有较好的噪声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