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晁豪 《河南科技》2008,(3):13-13
清丰县依托六塔、韩村、仙庄区域站,通过入村举办新型农民培训班、科技入户指导,开通24小时技术热线,建立科技书屋,刨建科技黑板报,发布网络信息等多种途径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截至目前,清丰县区域站共举办培训班420余期,入户指导6000余人次,接通农民求助电话1500个,建立科技书屋72座,帮助农民发布致富信息2500多条,有效地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2.
剑锋 《河南科技》2005,(12):10-10
中国杰出青年农民的评选宗旨在于为全国的青年农民树立榜样。鼓励他们做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3.
王海辉 《河南科技》2007,(13):13-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上,更体现在文化生活上.新农村建设的主人是农民,享受建设成果的也是农民.转变他们的观念,提高他们的素质,满足他们的需要,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也是根本点.河南是农业大省,9700万人口中近70%生活在农村,因而,培育新型农民在河南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4.
<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上,更体现在文化生活上。新农村建设的主人是农民,享受建设成果的也是农民。转变他们的观念,提高他们的素质,满足他们的需要,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也是根本点。河南是农业大省,9700万人口中近70%生活在农村,因而,培育新型农民在河南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具体规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实现这一伟大历史任务,迫切需要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落实《河南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1—2020年)》精神,促进我省新农村建设,提高我省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科学素养,河南省科技厅举办的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农村科技培训第二期已于2008年12月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7.
内乡县养免协会以供应优良品种,上门技术指导,搞好销售服务等方式服务新农村建设,使全县近5000户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惠及亿万农民的伟大事业,又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为了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最根本的就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河南科技》2006,(8):5
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一号文件"的形式正式发布."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10.
“想致富,学技术”。眼下,河南省汤阴县农民白天在田间辛勤劳动,晚上去化大院或农校学习技术,农村出现了农民争先学科技知识,当致富先锋的新气象。目前,该县已有2万多名农民掌握致富本领,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大显身手,成为汤阳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孟州市为加快农民增收步伐,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新型农民,把实现农民“脑袋、钱袋一起富”当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该市科技局坚持以市培训中心为龙头,以乡村科技信息服务站和农村科技示范园区为基础、科技示范户为骨干,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宣传、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实现全民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为了这项伟大战略任务的完成,以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农业科普期刊要自觉承担起支农惠农信息传播的重任.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深入采访报道,拓宽服务领域,精诚服务新农村建设.现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报刊宣传实务的经验,试述新形势下农业科普报刊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适应当前农村发展需求而提出的重要举措,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广大农民生产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本次选取莱芜市莱城区杨庄镇小埠头村的房屋建设为调查对象,对其中的成绩和问题进行探讨,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房屋改造与管理提出建议,希望新农村建设之路可以越拓越宽。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社会现代化转型重要内在动力来源之一,是统筹应对当前“三农”问题及实现新农村建设长效发展的最优选择,对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由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型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5.
赵云周 《河南科技》2006,(15):15-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具体规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实现这一伟大历史任务,迫切需要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6.
《河南科技》2007,(5):I0001-I0008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加速先进适用技术向农业和农村的传播,宣传和表彰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时代农民,河南省科技厅开展了“2006年河南省十佳科技致富能手”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清丰县农技推广区域站坚持科技入户和农民培训两结合、两促进,先后在全县建立了63处农民科技培训基地、53处农家书屋,深入开展站村共建活动,在三个区域站都建立了科技联系点和帮扶示范户。清丰县农技推广区域站成为全县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快致富的大学校。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而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中,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应着重抓好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农民占我国总人口的大多数,可以说我国农民这一主体的环境权享有状况直接反映了全国环境保护的发展水平。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研究和探讨农民环境权的保护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民环境权的现状,以及加强对我国农民环境权保护的措施。希望全社会都能清醒地意识到,在社会转型时期,加强对农民环境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为农民环境权保护的有关立法和实践提供些许理论基础,以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深,新形势下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具有难度大、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以及与农民利益紧密相关的特点。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能够维护农民合法利益,积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新形势下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