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无机微粒表面接枝有机高聚物 ,制备出新一代复合材料 ,在许多行业具有极为广泛的用途。文章介绍了无机微粒滑石粉 /PMMA接枝物的合成和表征 ,探讨了引发剂的质量分数、单体及滑石粉的质量分数以及反应温度等对 PMMA在滑石粉表面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在接枝滑石粉表面存在着 PMMA。  相似文献   

2.
在无机微粒表面接枝有机高聚物,制备出新一代复合材料,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文章主要研究了滑石粉/PMMA接枝物的合成和表观动力学测试,采用膨胀计法研究了接枝聚合反应表观动力学,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单体用量、无机微粒滑石粉用量及反应温度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且测定了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3.
引言乙烯类单体(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脂、丙烯腈)与天然橡胶的接枝共聚研究,早在本世纪的三十一四十年代间已经开始。近十多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发展很快,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过去的工作多偏重于用乙烯类单体对天然橡胶的接枝改性,以得到优异的橡胶制品。由于橡胶链是极为柔软的碳链高聚物,故它可用来对那些硬链的脆性较大的碳链或杂链高聚物进行改性,这样的研究课题量近年来已引起人们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4.
合成烯丙基甘油醚(AG)作为一种新型双羟基偶联剂用于聚氨酯(PU)与丙烯酸酯聚合物(PAC)的改性材料。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等对其进行表征。研究偶联剂AG和HEA与PU预聚体和丙烯酸酯单体的反应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偶联剂(AG和HEA)与PU反应温度的升高,异氰酸酯(NCO)的转化率逐渐增加;使用AG为偶联剂时,PU和AC未发生接枝反应;使用HEA为偶联剂时,明显发生了预期的接枝反应。当n(HEA)∶n(NCO)1时,随HEA用量增加,PU与AC的接枝率逐渐增加;当n(HEA)∶n(NCO)1时,继续增加HEA用量PU接枝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与三单体固相接枝物的等温结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接枝法合成聚丙烯(PP)与3种单体(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的固相接枝物,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接枝物的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镜研究固相接枝物的等温结晶行为,采用Avrami方程研究固相接枝物的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接枝物的Avrami指数n和PP的相近,在0~3之间,说明接枝物存在混合式的成核生长方式.接枝支链充当异相成核剂,提高了成核速率,降低了结晶活化能;同时,接枝支链阻碍了PP基体的结晶进程,延长了接枝物完成结晶的时间.PP和PP接枝物结晶参数的拟合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说明Avrami方程能有效地描述三单体固相接枝物的等温结晶行为.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一种丙烯酸系单体——丙烯酰胺与可溶性淀粉,以水为反应介质,在硫脲(TU)—H_2O_2氧化还还引发体系的引发作用下,接枝共聚。简要地介绍了引发剂、单体、温度等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以及接枝效率的影响。介绍了其水溶液对手抄纸强度增强的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7.
弱酸型阳离子交换纤维PVF-g-AA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γ-射线预辐射接枝共聚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弱酸型阳离子交换纤维PVF-g-AA,分析了温度、时间、单体浓度、交联剂以及预辐照剂量和辐照后PVF的保存时间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反应温度为50—60℃、单体浓度15%一20%、共聚时间60min时,接枝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制备无规聚丙烯和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方法,并着重讨论了接枝共聚合反应条件对丙烯酸接枝量的影响,即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对丙烯酸接枝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苯丙多元接枝水性环氧共聚物的制法.讨论了以环氧树脂为母体,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及苯乙烯为接枝单体的自由基接枝聚合.结果表明:当接枝温度为90~95℃,甲基丙烯酸含量为22%(占总单体质量分数),中和度为110%时,所得环氧树脂一苯丙单体接枝共聚物水分散稳定性最好.红外光谱分析证实接枝产物的存在;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接枝共聚物的水分散体的粒子形态及大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等离子体引发单体接枝聚合对聚合物的表面改性.选取聚乙烯为聚合物底材接枝丙烯酰胺,研究了接枝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反应温度愈高,接枝率愈大,当反应温度达到溶液的沸点时,接枝率急剧增大;随着单体浓度的增大,接枝率几乎呈现出线性增长的趋势;接枝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溶剂对接枝反应有较大的影响.当体积比R(R=V(H2O)/V(CnH2n+1OH))为零(即选用醇作为单一溶剂)时,选用乙醇和异丙醇作为溶剂时,接枝率不为零,而选用甲醇作为溶剂时,接枝率为零.在相同体积比情况下,选用(醇+水)混合溶剂时接枝率的变化规律是:(异丙醇+水)≥(乙醇+水) >(甲醇+水).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了丙烯酰胺单体接枝到聚合物薄膜样品表面.  相似文献   

11.
从金叶槐的嫁接过程中砧木和接穗的选择、嫁接、嫁接期的养护管理、成活后期养护管理等各个环节上介绍了金叶槐的嫁接技术,对提高金叶槐的嫁接成活率和成品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实验小鼠遗传检测的皮肤移植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监测的皮肤移植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尾部皮肤移植方法与背部皮肤移植方法同样可靠,而且此方法操作简便,包扎时间短,便于观察。  相似文献   

13.
泰国甜角嫁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元江干热河谷引进的泰国甜角开展嫁接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嫁接方法、嫁接时间、切砧高度、砧木类型、砧木龄级、接穗年龄、接穗位置和天气条件等因子对嫁接成活率有明显影响.嫁接方法宜采用技术简单、操作方便的切接法,其平均成活率75.0%~76.4%;嫁接时间宜选在3~4月;用半年生切砧苗作砧木,切砧高度在20~40 cm比较适合;接穗的位置效应明显,宜选1年生枝的基部和中部枝段,带1~2个腋芽的穗段为优;此外,天气状况对嫁接成活率也有显著影响,以阴天或雨后晴天嫁接为宜.采用常规管理技术,嫁接后3个月可育成甜角嫁接苗进行造林.  相似文献   

14.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固相合成以及酸酐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增加聚丙烯 (PP)极性的方法很多 ,最常用的是熔体接枝法 ,但是它的最大缺点是无法得到高接枝率的极性 PP。该文研究了马来酸酐 (MAH )固相接枝 PP的方法 ,通过对反应方法的优化得到了接枝率较高的 MAH接枝 PP。与通常采用的熔体接枝法进行对比 ,固相接枝法是一种有效的得到高接枝率 MAH功能化 PP的方法。分析了 MAH固相接枝PP产品中酸酐含量 ,将滴定法和红外分光光度法结合 ,通过线性拟合得到了定量分析测定酸酐含量的工作曲线与公式 ,可用于快捷表征酸酐功能化聚丙烯中的酸酐含量  相似文献   

15.
PVA接枝纤维增强水泥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别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 ,通过接枝反应向 PVA纤维表面引入带有极性羧基基因或酰胺基团的支链 ,考察了 PVA接枝纤维对其增强水泥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未接枝 PVA纤维相比 ,PVA接枝纤维增强水泥材料的极限弯曲强度明显增大 ,增幅可达 30 % ,而其弯曲模量、屈服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几乎没有变化 ;随着接枝率的增大 ,PVA接技纤维增强水泥材料的极限弯曲强度减小。  相似文献   

16.
阻燃聚合物接枝率表征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一种表征聚合物表面接枝率的新方法研究聚合物阻燃性能与接枝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束预辐照方法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接枝,以基材单位面积上接枝单体的量来表征接枝率,对质量法和面积法表征接枝率进行比较,对其极限氧指数进行测定,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和熔融接枝技术制备了可反应性相容剂HDPE-g-ITA和HDPE-g-(ITA co-St),借助气相色谱和热重分析技术,确定了熔融接枝工艺和工艺参数。应用红外光谱分析了接枝物的化学结构,证明熔融接枝过程中部分羧基脱水生成酸酐;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测定结果表明,衣康酸(ITA)的接枝能力较马来酸酐(MAH)强,引入第二单体苯乙烯(St)对提高ITA的接枝率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3个槭树品种嫁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紫果槭、岭南槭、长柄紫果槭3个槭树品种嫁接适期、嫁接方法及其配套管理技术的试验及其分析,结果表明:紫果槭、岭南槭、长柄紫果槭3个品种对砧木三峡槭的亲和力差异性较大,其中紫果槭最好,嫁接成活达80%以上;3个品种嫁接成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紫果槭、岭南槭、长柄紫果槭;3个品种秋季的嫁接成活率均高于春季;砧木的移植有利于提高春季紫果槭嫁接的成活率;套袋保湿能提高嫁接的成活率;绑扶固定措施能对嫁接苗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可提高嫁接的成苗率,且有助于嫁接苗形成一个较好的树型。  相似文献   

19.
嫁接技术主要有劈接法,靠接法等,可根据不同植物的形态和特征等属性选择适当的嫁接方法,以利于植物的再生长。对嫁接技术提高植物抗冷能力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作为一种提高部分茄类和瓜类植物抗冷能力的应用技术,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研究嫁接提高瓜类和茄类植物抗冷能力的机制,主要是增加了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降低了质膜透性,改变了植物内可溶性蛋白质、糖类的含量,增加了保护酶活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