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渤海地区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与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分析模型, 开展了环渤海地区1990年和2008年的经济发展、粮食生产、社会保障、生态保育及综合功能的分级评判。结果表明: 2008年, 经济发展功能一级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唐地区、沈阳都市区、胶东半岛、鲁中地区、城市辖区及周边县域; 粮食生产功能一级区主要分布在辽宁中部平原、鲁西平原、太行山山前平原和海河冲积平原; 社会保障功能与经济发展功能指数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 生态保育功能强势区集中分布在辽东山地区、辽西北低山丘陵区、冀东北山地丘陵区。与1990年相比, 环渤海地区县域多功能均呈现上升趋势, 其中经济发展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迅速提升; 粮食生产功能提升幅度较小, 粮食生产重心进一步向平原农区集中; 生态保育功能变化不显著, 北部山地丘陵区的生态保育功能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重点调研了河南省九个处于不同地貌、气候、土壤类型区的工业和矿业城市后,发现处于该省中部地区山前平原的工业重镇郑州市、处于豫西山地缘山前平原的煤城平顶山市以及南阳盆地区工业重镇南阳市酸雨出现的频率较大,且较严重;处于豫北太行山东麓的山间小盆地中的两个煤城——鹤壁和焦作酸雨极少出现洛阳、新乡市则偶有出现.到1987年为止,开封和安阳等市尚未监测到酸雨现象. 调查表明,尚未发现酸雨对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有不良影响.但1987年郑州地区发生的严重树木虫害,据重庆市监测部门反映,恐与酸雨有关,值得研究;冬季,郑州市有雾且有烟尘弥漫不宜扩散,人眼有刺疼感.尚须继续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GIS、遥感、面访式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法,以不同地形条件下三个典型村庄为例,分析平原、丘陵和山地典型农村空心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空心村差异化整治提供借鉴,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研究结果表明:安阳县山地区农村空心化率最高,丘陵次之,平原最低,分别为49.33%、31.23%、21.99%;影响农村空心化程度因素的作用力关系是:经济因素>土地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建议在空心村整治过程中,山地区迁村并点,恢复自然生态为主;丘陵区合理规划,引导农村居民点集聚发展为主;平原区加强村内合理规划布局,着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河南科学》2017,(10):1702-1707
选取2004—2014年河南省粮食生产数据,基于结构调整的视角,对促使河南省粮食增产的各因素贡献率进行测算分解.结果表明,粮食单产水平提升是河南省粮食增产的主要贡献因素,但其存在年际间的波动性;播种面积则是保证粮食增产更为稳定持久的贡献因素;结构调整虽能通过挖掘作物间的单产差来促使粮食加权单产的提升,但其对粮食总量增产的贡献率较低,且以粮食增产为导向的结构调整模式,进一步加大市场的供需矛盾.因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各类作物单产水平,是保证河南省粮食长期以来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依靠市场需求导向来适度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是解决河南省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河南省省级、地级市和县域尺度粮食产量变动的因素贡献, 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模型开展1980-2010年间粮食产量变动的因素分解研究。结果表明: 1) 在省域尺度上, 河南省粮食产量增加5437.1万 t, 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粮作比例和粮食单产的贡献分别为-175.4万、1165.7万、-573.4万和2871.6万t; 2) 从地级市看, 粮食单产效应和复种指数效应全部为正值, 耕地面积效应和粮作比例效应基本为负值, 地级市间各分解因素效应的差异显著; 3) 县域粮食生产“东高西低”的分异格局明显, 4个因素贡献的县域差异显著, 粮食单产效应叠加上复种指数效应促使豫东多数县域粮食总产量的显著增加。防止耕地快速“非农化”与非粮化以稳定耕地面积和粮食作物面积比例, 同时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和粮食生产要素投入优化策略, 是提升河南省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中南部农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5和2006年沿横贯河北省中南部的北纬38°带,分别在低山丘陵、山前平原、低平原和近滨海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区,采集灌溉机井水样分别为24,120,71和44个,并分析水样中的硝态氮含量.结果显示,河北省中南部农区浅层地下水硝态氮总体上达到了饮用水标准,没有发生大面积污染,但硝态氮含量空间变异很大;地下水埋深及施肥量对地下水硝态氮含量都有明显的影响;低山丘陵区硝态氮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13.39 mg/L;山前平原区含量其次,平均含量为4.03 mg/L;低平原及近滨海平原区含量最低,平均为0.41 mg/L;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部分样点硝态氮含量超过饮用水标准,地下水污染明显,需要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渭河平原区陕西省扶风县为例,依据自然等级和利用等级与抽样样点指定作物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耕地产能核算模型,核算了扶风县耕地产能.结果表明:2009年扶风县理论产能为70.45万t,可实现产能为50.06万t,实际产能为32.65万t;理论产能单产为17 836.05 kg/hm2,可实现产能单产为12 243.72 kg/hm2,实际产能单产为7 592.59 kg/hm2;理论利用强度为0.685;可实现利用强度为0.622;理论潜力为5 593.5 kg/hm2,可实现潜力4 653.265 kg/hm2.在空间上,理论单产、可实现单产和实际单产从南向北呈现明显阶梯状分布,南部平原区乡镇单产最大,中部高原区各乡镇单产居中,北部山区乡镇单产最小.未来,南部平原区和中部高原区乡镇是粮食增产的重点区域.影响扶风县耕地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干旱、水价及其粮食作物的品种等.  相似文献   

8.
太行山南缘的构造特征、区域演化史及应力场一直是众多学者所研究的热点。豫西焦作北山地区位于太行山背斜的东南方向,太行山山前大断裂由此穿过,造成该地区构造特征的复杂性。在对豫西地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野外构造现象调查,分析了豫西焦作北山地区构造的几何学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区的构造演化史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豫西焦作北山地区构造现象比较复杂,区域构造以断裂构造和宽缓波状褶曲为主,伴随发育许多拖曳褶皱、推覆构造、次级小断层等构造现象。显著的地貌标志、构造标志和地层缺失等地质现象都印证了凤凰岭断层的存在;研究区构造演化主要受燕山期的太行山背斜和凤凰岭大断层的控制。该研究完善了太行山南部山前断裂发育特征及其演化的基础地质资料,并对豫西地区构造控矿规律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东部平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不同构造单元、不同时代的天然地热流体,其水化学特征及成生环境有较大差异。本次采用稳定同位素数据研究地热流体来源、迁移特征;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数据,研究地热流体年龄。结果表明:①河南平原区地热流体主要源于大气降水且多为滞留古水;②不同时代热储之间水力联系微弱;③同时代热储赋存的地热流体年龄,山前区远小于平原区,揭示其由山前向平原迁移。  相似文献   

10.
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生产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累积分布函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系统地分析2015年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产量的空间集聚特征, 并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18个因子对黄淮海地区及不同类型县域粮食产量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 提炼出主导因素, 得到如下结果。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产量呈现“低值集聚、高值离散”的特征, 并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同质集聚性。其中, 显著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豫东南、皖北和苏北地区, 显著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地区和山东临海县域。综合考虑空间约束和粮食产量分布差异, 将黄淮海地区分为粮食高产区、中高产区、中低产区和低产区4个类型区。18个因子对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产量的影响不一, 主要表现为双因子增强型和非线性增强型。其中, 高产区的主导因素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化肥施用量(折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 属于社会经济及要素投入作用型; 中高产区的主导因素为耕地面积、区域人口、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业机械总动力, 表现为综合作用型; 中低产区的主导因素为耕地面积和化肥施用量(折纯), 表现为地理环境及要素投入作用型; 低产区的主导因素为植被指数、耕地面积、第一产业增加值、化肥施用量(折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 表现为综合作用型。针对不同区域的研究结果, 提出不同的粮食增产增收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运用熵权TOPSIS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法,通过指标体系构建,对河南省返乡农民工创业环境进行定量评价及空间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县域创业环境整体偏低,42.41%的县分布于创业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值的低值区.(2)河南省返乡农民工创业环境冷点地区主要分布在豫南南阳市和驻马店市部分县/区、豫东周口和商丘两市,呈"U"形空间格局.(3)从全局系统来看,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和劳动力资源状况是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主要制约因素.从局部系统来看,返乡农民工创业环境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特征显著,各子系统对河南省边缘地区影响程度较大.针对豫西山地丘陵区、豫南南阳盆地和桐柏山—大别山山地丘陵区和豫东平原地区的返乡农民工创业环境优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0,(2):100-105
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的高低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度的研究至关重要.采用产业基尼系数、区位熵指数等研究方法,选取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测算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并构建区域产业集聚度竞争态模型,分析各省辖市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河南省旅游产业整体集聚水平降低;各省辖市之间旅游产业集聚度差异显著;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的竞争态势空间分布不均,豫西、豫北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水平较高,其他地区集聚水平较低.最后,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对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GIS的支持下,构建河南省贫困人口空间数据库,对河南省贫困地区的分布特征、贫困人口空间分布的集散程度、贫困区域划分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1)河南省贫困地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南多北少,西南、东南多而中部少的特点;(2)河南省贫困人口在周口市、南阳市分布最为集中,新乡市分布最为分散;(3)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表现出相似值之间的空间集聚,并且在总体上趋向集中;(4)豫中、豫西、豫北、豫南、豫东五大地理区域的贫困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豫南和豫东地区贫困程度最为深刻;(5)根据各地市的贫困程度状况,可以利用Jenks自然断裂法将河南省划分成4个贫困类型区:基本脱贫区、低度贫困区、中度贫困区、高度贫困区.  相似文献   

14.
以河北省县域为研究对象,选取指标采用指数和法计算相对贫困度,分析研究区贫困分布特征。并基于DEM和统计数据,从自然条件、土地利用、社会经济、人类发展能力等四个子系统选取选择21项因子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致贫原因。结果表明:(1)河北省相对贫困程度高和较高的县域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太行山的北段、燕山山区和黑龙港部分县域,相对贫困程度较低和低的县域以山前平原为主;(2)自然因素对贫困的影响具有基础性,是致贫因素,亦是河北省坝上和山区贫困发生的主要原因;土地利用、社会经济、人类发展能力对贫困的影响具有直接性,为减贫因素,是脱贫后可持续发展应考虑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京津冀地区171个县域为研究单元,利用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1994,2000,2006和2012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借助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揭示2000和2012年县域农业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果。1)县域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不均衡,空间分异显著。京津唐地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但近年来北京所辖区县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较慢,高高集聚单元数明显减少;石家庄市周边出现新的高高集聚类型区;张家口、承德、保定和邢台所辖多数县域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2)县域农业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并且两极分化趋势不明显;4个年份中,县域农业劳动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性,但空间集聚程度减弱。3)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结果明显优于普通最小二乘法。171个县域各控制变量的参数估计结果和回归系数均不相同,县域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驱动因素呈现非均衡联动的局域性特征,其中,上期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最显著。因此,应结合县域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现状和影响因子的效应,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优化和提升区域农业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6.
<正>清丰,这个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小县城,从未像现在一样急于用科技让这个县城沸腾起来。领导干部走村驻户,专家教授亲临指导,农民变成了科技强将,一颗颗燃烧着希望、期盼着收获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经济学视角,运用加权指数模型测度河南省18地市2005-2013年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探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空间集聚特征,其中空间聚集的态势在减弱,地市间差异逐渐缩小;(2)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空间二元结构未发生根本变化,其中豫西地区与豫东地区局部空间正相关显著,豫西地区是"高-高"聚集区,豫东地区是"低-低"聚集区;(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省域尺度上呈现非典型的中心-外围分布特征,但在区域尺度高中低发展水平呈现动态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构建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转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探究河南省县域经济与乡村转型发展水平的空间特征及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河南省县域经济空间分异明显,中西部地区为经济增长热点区.欠发达农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升,部分县域由冷点区转化为次冷点区.(2)河南省县域乡村转型空间相关性显著,县域经济和乡村转型发展水平空间分布不一致.乡村转型热点区分布在中部农区和豫西南部分县域,县域经济增长中心为乡村转型的次热点区和次冷点区.(3)河南省县域经济和乡村转型发展水平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耦合空间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对两者耦合的制约作用较为明显.(4)结合人均GDP划分出低水平耦合型、拮抗型、磨合型及协调型4种类型,超过80%的县市经济发展与乡村转型处于耦合状态.  相似文献   

19.
借助TOPSIS模型、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系统分析河北省县域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空间特征、关联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支撑。结果表明:1)2013年河北省县域农业机械化水平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方向性和地形分布差异:中南部偏东平原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北部偏西地区次之,西部丘陵区发展滞后;2)县域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特性,区域趋同性比较明显,河北南部以高高集聚(HH)类型居多,北部以低低集聚(LL)类型居多;3)与OLS模型相比,GWR模型在揭示农业机械化水平空间非平稳性方面具有优势。在研究所选的自变量中,地形因子对县域农业机械化的影响较大且均为正向,耕地经营规模和种植结构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有正有负,但整体上为正。建议在高原县域采取适度增加耕地经营规模,调整作物种植比例等措施提升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在平原县域通过改变其他经济因素来提高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县域经济格局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原理,运用GeoDa及ArcGIS软件,对福建省各县域经济格局的时空演变过程进行了全局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趋势,县域经济格局两极化趋势明显(经济发达的县域和经济不发达的县域分别在地理空间上集聚),并且这种经济发展水平的集聚趋势在不断加强;自1989年以来,福建省县域经济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县域经济重心由西北内陆地区向东南沿海地区转移;福建省欠发达地区集聚的范围要比发达地区集聚的范围大得多;未来几年内,福建省县域经济格局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