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顾丽君 《河南科技》2013,(11):173-174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污水处理能力的提升,污泥问题已成为日益突出并亟需解决的潜在风险和环境问题。对污水处理污泥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处理处置,是实现污水处理最终目标的必要措施,笔者根据多年实际工作情况,总结了常见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并结合无锡实际情况提出了本地适宜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海口市白沙门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运行经验总结,结合海南的特点,提出适于海南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及发展方向.首先,在海南利用厌氧消化工艺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处理具有天然的优势,消化产生的沼气的综合利用可减少污水处理厂对厂外电能的使用,符合国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产业政策方向;其次,污泥处置方面,近期应结合海南省大力发展的热带高效农业积极进行农业综合利用处置,长期可结合其他行业的发展规划考虑污泥垃圾混合焚烧、污泥火力发电厂混合焚烧、污泥干化后卫生填埋等长远处置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污泥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对环境的影响举足轻重。【方法】本研究基于污泥的处理处置方式,分析污泥用于卫生填埋、土地利用和制备建筑材料等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出推行污泥建材化利用的必要性。以近年来污泥的处理处置技术为例,结合我国国情和污泥特点分析了污泥的处理技术、处置措施和发展趋势。【结果】结果表明,污泥可以用于烧制水泥、砖和陶粒,改性处理后能替代混凝土中的细骨料。【结论】污泥建材化利用既可以减少污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又可以使污泥变废为宝,解决我国建材资源短缺的问题,具有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4.
污泥是伴随污水处理而产生的废弃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营养物、重金属、致病菌和病原菌。如果任意排放和投弃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如何妥善地处置污水处理厂污泥,并将其转化为新的资源变废为宝,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目前主要的含镍污泥处理处置方法,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房凯文  曹宪周 《河南科技》2020,(16):131-134
污泥处理由于高成本和对环境、人体健康造成的威胁,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污泥干燥技术及设备技术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以给今后污泥处理装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污水经过生化处理后会产生大量污泥,即使经过浓缩处理,含水率仍高达98%,体积很大,难以消纳处置,必须经过脱水处理,提高泥饼的含固率,以便于运输及减少污泥堆置的占地面积。大部分焦化厂生化处理后产  相似文献   

8.
随着"限塑令"政策的升级,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研发和推广成为当下热点.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可降解塑料,有着无限的潜力.利用剩余污泥来生产PHA,不仅节约成本,还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再利用.本文主要针对污泥厌氧发酵以及菌种合成PHA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阐述当前剩余污泥发酵液产PHA的研究进...  相似文献   

9.
污泥含水率高会导致其运输和处理成本过高,为了降低其含水率,探究吸附剂调理对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通过污泥比阻、毛细吸水时间测定实验,分别对选用的5种典型吸附剂进行污泥调理实验。结果显示,硅胶、沸石、中性氧化铝、活性炭的最优投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5%、0.3%、0.4%、0.2%,聚丙烯酰胺最优质量浓度为20 mg/L,其中沸石为最优调理剂。研究表明吸附剂调理对污泥脱水性能能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研究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进水基质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网板式SBR反应器处理校园实际生活污水,考察了进水基质对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过程的影响。通过试验对比实际生活污水与试验室人工合成生活污水对好氧颗粒污泥快速颗粒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合成废水培养出的颗粒污泥处理效果与实际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相当,进水基质不同并不会明显影响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其稳定性,但是由于校园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种类丰富,有机负荷较大,取用方便。从实际可行的角度出发,人工模拟合成废水成本较高,因此以校园生活污水为培养基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并运行研究比人工模拟合成废水进行培养研究更有说服力和实际意义且可操作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污泥停留时间(SRT)及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厌氧反应器处理低温污水效能的影响。实验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处理低温(15℃)合成污水,发现甲烷产率、单位甲烷产率及COD去除率均随SRT的延长(由20至80 d)而提高。出水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浓度、多糖与蛋白质的比例随SRT的延长而提高。HRT降低时(由12 h降至6 h),COD的平均去除率由85%提高至93%,甲烷产率增加。出水中厌氧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及SMP浓度分别由15增至30 mg.L-1及32增至50 mg.L-1。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浓缩污泥厌氧消化的能耗,优化消化反应器的运行方式,考察了不同搅拌时间和水力停留时间下的浓缩污泥中温消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20 d时,稳定运行的各反应器pH值在6.9~7.5之间,碱度在2 060~2 656 mg·L-1之间,单位体积浓缩污泥日产气量和有机物去除率分别为:5.37mL·mL-1和...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重点将有机肥NY525标准2002版和2012版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其不同之处,并简要分析了修改和调整的原因及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速度及稳定性问题,研究了网板式SBR反应器结构以及系统内曝气量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在反应器内架设直径为16cm、孔径为8mm、孔间距为5mm且水平串联的网板,其中网板间距为20cm,在不同的反应器中保证网板及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反应器内的曝气量.试验结果表明:加设网板的SBR反应器内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较传统的SBR更为快速稳定,颗粒粒径可稳定在3.0~5.0mm之间,且对TP、氨氮、COD等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0%以上,提高了5%;当网板式SBR中曝气量保持在0.5m3/h时,颗粒形成及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新型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基于反硝化除磷理论的双污泥工艺(A2N工艺),分析了传统双污泥工艺的优点和影响因素.摒弃了固有工艺流程冗长,基建费用过高;工艺出水氨氮过高等缺陷.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的双污泥工艺,缩短了工艺流程,提高了出水水质.改进后的工艺不仅可以解决同步脱氮除磷的问题,而且可用于再生水的生产.目前该工艺正在小试中,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6.
针对香青兰水分逆境下的生理特性与香青兰最经济、合理用水的问题,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淹水逆境(WS),正常浇水(CK),中度干旱逆境(MD),重度干旱逆境(DS)四个处理.结果表明,WS处理的气孔开张度较对照高60.33%;DS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低53.1%;DS处理的水势较对照低71.16%;WS处理的可溶性糖比对照高36.09%.通过比较不同水分胁迫逆境处理对香青兰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可确定香青兰具有一定抗旱性,但淹水与重度干旱逆境严重影响香青兰的生长与观赏性.  相似文献   

17.
在序批式反应器中,水平放置孔径8 mm、直径68 mm的网板,利用网板改变流体条件,成功培养出稳定均匀的好氧颗粒污泥.研究网板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性能的影响,并考察常温下颗粒污泥对COD、NH4+—N、TP的去除性能,分别为90%、87%、83%,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如何能快速形成好氧颗粒污泥,在不同的SBR反应器内分别加设网板直径为16cm和6cm,孔径为8mm,孔间距为1mm的水平网板,并在此基础上改变反应器的高径比(H/D),分析了网板及H/D对好氧颗粒污泥快速颗粒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加设网板的条件下,H/D≥75∶7时可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而H/D=1∶1时不能形成好氧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19.
周书贤 《河南科技》2023,(3):109-113
【目的】预测地貌参数研究未来发展趋势,为地貌参数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和CNKI期刊文献为数据来源,采用数理统计和文献计量方法对2000—2021年国内外地貌参数的研究现状与前沿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关键词突现情况表明国内外都将构造地貌作为研究热点,区别在于国内更注重改进地貌参数在流域地貌研究中的算法及模型,而国外更关注地貌参数在地貌学研究中的综合应用。【结论】未来研究趋势为地貌参数结合多学科共同研究构造运动—地形地貌—气候变化系统、优化地貌参数算法模型、利用地貌参数类比分析月球等太阳系星体地貌成因及发育机理。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某含煤焦油废水倾倒环境突发污染事故成功处理的主要经验。暴露了处理过程中应急监测方法繁杂耗时、应急机制不完善和工程专业力量薄弱等不足。建议加强区域含煤焦油废水风险管理,发展收集处理服务产业,预防事故;强化事故应急组织管理、培养专业队伍,开展专项科研;进行专项事故应急处理案例评价交流,提高应急预案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