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乃至社会稳定的大局。农民收入增幅下降,其原因有:农产品产量与价格对收入增长的制约;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减慢;城镇化进程滞后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受到限制等。解决问题的思路是: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以保障农产品的价值实现和价值增值;抓住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机遇,搞好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2.
郭爱芳 《科技信息》2007,(35):147-147
我国十三亿人口,九亿在农村,农民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方针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本文通过对我过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本文试图就农民收入增长的现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粗浅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4.
经济转轨时期财政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978-2002年间中国财政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结果显示:在经济转轨时期,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029 6、 -0.101 3,财政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在此基础上,文章就调整财政涉农政策,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农民人力资本视角的中国农民收入增长宏观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农民收入是目前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一项任务,而制度供给对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是边际绩效递减的。长期来看,从农业及农村内部去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可能性越来越小。指出了农民自身素质即农民人力资本是认识和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切入点,并试图在制度供给因素之外,建立起农民人力资本这个长期的影响因子与中国农民收入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提高农民收入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收入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中心议题。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持续减缓,不仅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而且已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应通过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等方法和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分析了2001年~2017年间忻州市经济水平、农民收入、城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期内农民收入对经济水平、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经济水平对城镇化有微弱的负向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三者任意两者间都存在正向相关性,而且三者的共同作用均会对单个因素产生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贫困地区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限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利用相关分析法研究了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因素。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城乡发展政策与体制等都对区域城镇化水平有重要影响。解放思想,摒弃不合理的政策与体制,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非公有经济发展的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因势利导,发挥优势,走工业化道路,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这种转移对于农村经济增长究竟表现出何种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该文将CGE(可计算一般均衡)理论引入到这一问题的研究中,综合劳动力数量、农户消费、农户收入、农业GDP等多种要素构建了CGE模型.针对东、中、西3大地区的实际情况设定实证研究假设条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所带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带动了农业GDP增加,抑制了通货膨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村地区的制造业、建筑业、交通业、旅游业及其他产业都有促进作用,并且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广泛而复杂的,而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往往是渐进且不易被人察觉的。随着三峡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造成了三峡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消亡,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严酷现状。如何在三峡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已经成为社会科学和民族文化研究领域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农民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大群体,“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工作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近几年,政府出台了众多相关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是涉及“三农”的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以安徽省为例,优化柯布.道格拉斯生产模型,借助该模型,分析了1999~2011年间农民人均净收入与农民财产性收入、农业贷款规模、农业占GDP比率和农村金融发展率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得出了农民人均净收入与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揭示了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按照国家西部开发战略规划,西部开发的核心是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指标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国家对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是构建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本文基于西部城市旅游业发展视角,对旅游业促进西部城镇化建设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和条件,从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3个方面对旅游业促进西部城镇化建设进行研究,最后以昆明市为例,提出了城市旅游业推动西部城镇化建设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投资决定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决定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文章采用安徽省1993—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以农村劳动力教育年限、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为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教育年限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提高有显著正效应。文章提出提高提升安徽省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浅谈基于化肥价格上涨情况下农民收入的增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它综合反映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对保持农村稳定,实现小康目标,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从东西部农民收入计量经济分析,解析了农民收入与化肥之间定量关系,基于化肥价格上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17.
唐生明  罗勇  吴圣才 《科技信息》2007,(27):294-294
中部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而没有城镇化,就没有真正的工业化。就中部地区县域范围来说,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相互制约,工业化引起产业结构的转变,并通过这种转变带动城市化。  相似文献   

18.
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呈滞后态势 ;思想观念、资源条件、交通环境、体制与政策等因素制约着广西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加快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在于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建立科学的农村城镇化的资源积聚机制 ,进一步改善交通环境 ,调整和改革与城镇化过程有关的体制与政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探究普惠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方法 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农业和非农业的两部门生产函数与理论模型,系统诠释普惠保险通过影响农民收入增长进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其次通过建立中介效应模型结合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普惠保险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结果 普惠保险对农业和非农业生产部门劳动力的工资收入均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扩展分析发现:普惠保险通过农民收入增长的中介效应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具有区域异质性,其影响在西部更显著;越是经济欠发达、产业结构不完善的地区,普惠保险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显著。结论 普惠保险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0.
赵丽 《韶关学院学报》2013,(11):145-149
利用2005-2011年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城镇化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产业结构、经济实力、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水平、城镇建设水平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城镇化的地区差异.其中,产业结构因素对城镇化地区差异的解释力最强,是导致差异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