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非个性化”理论是艾略特诗歌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艺术情感、传统、客观对应物三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核心概念。“诗不是表现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受“非个性化”诗论的影响,新批评派提出了诗歌“本体论”。“非个性化”诗歌理论在理论发展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意象派的情感表现观是建立在对浪漫主义表现说积极扬弃的基础上的。它否定了浪漫派视诗歌为诗人自我情感的载体的理论, 提出诗歌创作是诗人从情感抒发的心理需求出发, 对个人情感进行一系列组织驾驭, 使之转化为具有激发普遍化审美情感功能的审美启示物的动态过程; 而诗歌欣赏则是读者在观照作为审美对象的诗歌文本中获得某种审美情感的过程。这样, 意象派诗论就在承认情感价值的前提下, 将形式上升为诗歌的本体, 从而把理论立足点真正从道德转到艺术, 从庸俗社会学转到美学。本文试图对意象派的上述观点进行较全面的梳理和剖析, 并通过与浪漫派、象征派和唯美派的比较, 指出其理论上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潘文亚 《科技资讯》2006,(17):180-180
诗歌是情感的外化世界,情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造成了诗歌破译的感应化.情绪化特点,使得这种鉴赏活动常常处于无序和无常状态,让学生陷入不着要领的茫然和困惑。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都透露了这种无奈。笔者试着从审美过程入手,浅析古代诗歌的鉴赏。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语文教学是情感性很强的工作,特别在诗歌、散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散文在品读中领悟情感,诗歌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实现情感教育,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作为茶陵派宗主的李东阳,在其流派成员中享有很高声誉,这不仅是因为他身居显位,更是由于其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吸引了派中成员争相仿效。在李东阳创作生涯中,他的诗歌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居首位。李东阳诗歌的情感取向主要是:闲适平和中的郁郁之气,逸情怡乐中的悯世情怀,日常情感中的真切自然和委曲求全中的苦闷心态。从其诗歌的情感取向可知,他既有对台阁体的继承与模仿,又有对台阁体的纠偏与抗争,其诗歌成就在明代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曹操的诗歌以豪迈奔放见长,但豪迈奔放的诗风中蕴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构成了曹操诗歌的情感基调。本就曹操诗歌忧患意识产生的原因及其在诗歌中的体现等作些论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论述了华兹华斯诗歌中,诗人以自我情感为主线的创作风格。诗人通过“自我”的表现方式,使读者产生共鸣,最终达到自我情感与普遍情感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8.
李商隐诗歌在艺术上的特别之处,那就是诗歌语言技巧的精细绵密,情感表达方式的纡徐含蓄,结构布局的敛约回环,意境的深邃朦胧。文章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诗歌赏析是实施审美教育的一条渠道,文章从简介古代诗歌美的特征,激发学生审美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赏析,驶遣想象,感受意境,熏陶审美情感;引导学生写赏析文字,培养审美理性认识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古代诗歌赏析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典诗歌是中西经典文学中最早出现的艺术样式。经典诗歌的教育要通过经典叙事诗的欣赏而明确“诗情”、经典诗歌的教育要通过经典抒情诗的欣赏而明确“诗情”、经典诗歌的教育要通过经典咏物诗的欣赏而明确“诗情”、经典诗歌的教育要通过经典朦胧诗的欣赏而明确“诗情”和经典诗歌的教育要通过抓住情感的线索而运用诵读、经典诗歌的教育要通过找出情感的燃点而运用诵读、经典诗歌的教育要通过区分情感的烙印而运用诵读和经典诗歌的教育要通过感知意象的营构而进入意境、经典诗歌的教育要通过借助想像的展开而进入意境、经典诗歌的教育要通过再现“景象”的方式而进入意境和经典诗歌的教育要通过领略跳跃性的字句而紧扣语言、经典诗歌的教育要通过品味含蓄性的字句而紧扣语言、经典诗歌的教育要通过琢磨奇颖性的字句而紧扣语言等几个方面的论述,基本上体现了经典诗歌的教育策略,用以指导欣赏者来欣赏经典诗歌,无疑有助于又好又快地培养出“求真”、“向善”、“崇关”的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云计算--实现概念计算的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云理论是实现概念的定性值与数字的定量值之间自然转换的有力工具.本文在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概念计算(也叫简化计算)的云计算方法.概述了云模型与不确定推理;给出了计算的逻辑描述,将计算过程抽象成为推理过程;运用机器学习的方法,给出了计算云化的过程,并且采用不确定推理的方法,给出了云的计算过程;简单阐述了云化计算的系统实现.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云计算环境下新型服务模式的引入以及虚拟化技术的使用为信息安全带来一系列新的安全隐患问题, 对公共云的安全性进行研究。从用户安全目标数据安全性和云服务可用性及性能两方面入手, 全面分析公共云面临的安全威胁。设计了公共云安全参考框架, 提出从用户管理、 数据安全、 数据中心软硬件安全和控制权转移引发的安全问题加强公共云安全性。最后对云安全评估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 该结构能整体提高公共安全性, 抵御各类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13.
扩展的正态云发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态云模型是一种最基本的云模型,用于定性概念与定量描述之间的不确定性转换.根据实际定性概念的含义,可扩展为三角云、半正态云和正态组合云.将云模型的数字特征期望理解为函数或图形,提出函数云、分形云等扩展云模型.给出各种扩展云模型的云发生器算法,有效地扩大地云模型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不同的云层厚度采用不同的去云方法,弥补了不同去云方法的欠缺;并详细研究了同态滤波法、替补法等在MODIS影像中云的去除效果,提出基于图像融合的方法对无云区数据进行了还原,保证了无云区信息不改变,去云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数字化移动应用层次的不断提高;校园中文档存储共享需求突显.为了解决如何构建校园私有云并与当前公有云存储并存的问题,通过实践应用,提出并实现了基于高校自身管理、应用特色的私有云存储的解决方案.该方案重点是在高校私有云存储的用户组织管理,云存储后端及Swift对象存储的改进,以及一种智能云数据更新的客户端技术方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以云计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云计算与网格的区别,研究了国内外图书馆应用云计算的成果,并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重点阐述了云计算为图书馆带来的新变化,探讨了图书馆云计算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了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形式,并探讨了云计算技术对交通运输领域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8.
云计算与图书馆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计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云计算与图书馆的若干关系,在基于国内现有的云服务研究成果与实践的基础上,从图书馆的角度,分析了云计算的基本理论,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探讨云计算与图书馆的关系,重点阐述了云计算对图书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云计算的发展历程及其核心思想,探讨了云计算对于图书馆整合及其运营与创新的重要性,分析了云计算使用中的安全和隐私问题,论述了云计算在降低碳排放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云安全”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对时下IT行业最热门的名词"云安全"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剖析,进一步的解读和剖析"云安全"的本质,展望"云安全"对网络安全所带来的革命性的颠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