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宋倩 《科技信息》2013,(12):172-172
言语行为作为语用学,尤其是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焦点,也是研究交际能力的一种基本要素。道歉作为常见的言语行为经常会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本文以言语行为实现模式的跨文化研究(CCSARP)模型为基础,分析了国外领导人关于道歉策略的选择问题,更能使读者理解由于文化差异及社会地位差异而采用的不同的道歉策略。  相似文献   

2.
李燕 《科技资讯》2006,(9):198-199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文章对男女大学生道歉策略的选择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女性更倾向于使用道歉语以及复杂形式的道歉语;女性更倾向于使用多种道歉策略,通常使用一个基本道歉策略和其他道歉策略。而男性则更倾向于使用简单的道歉策略,通常使用一个道歉策略。  相似文献   

3.
礼貌,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不同文化中具有文化差异性。在英汉礼貌准则的理论准则上就存在异同,在语言文化中的差异表现在称赞语、自谦语、致谢与道歉语、称谓语、禁忌语和委婉语等方面。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礼貌用语的异同,揭示它们的语用差异,可以进一步理解礼貌用语的这种文化差异性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道歉是人们交际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道歉的含义,道歉的种类以及中美道歉表达法的异同这三方面内容的分析,初步探讨跨文化交际中道歉的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5.
浅谈中美跨文化交际中道歉语的使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锦生 《龙岩师专学报》2002,20(2):61-63,65
道歉是人们交际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道歉的含义,道歉的种类以及中美道歉表达法的异同这三方面内容的分析,初步探讨跨文化交际中道歉的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道歉是典型的情感表达类言语行为。道歉的生成及理解过程,即某种情感态度表达的过程。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语料库中检索到的日语道歉实例,解读并归纳其情感态度表达的类型。研究显示:除了普遍存在于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后悔,日语道歉还存在罪恶感、耻感、不安、娇宠①**等多种情感态度,且不同情感态度的表达会影响判断该道歉是真诚的道歉,还是工具式的道歉。  相似文献   

7.
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批评言语行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言语行为之一。中西方国家由于文化模式,思维定势的不同,人们在实施批评言语行为时使用的语用策略也存在差异。了解英汉批评言语行为语用策略的异同,能帮助第二外语学习者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从而提高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批评行为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英文道歉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企业道歉信和个人道歉信中人称使用的对比分析,探讨人称系统在道歉信中的人际功能意义。由于道歉主体不同,对人称的使用也有所差别。人称的正确、合理使用可以帮助道歉主体表明其身份、态度以及拉近与道歉客体的关系,实现其道歉目的。  相似文献   

9.
刘凤军 《科技信息》2007,(13):160-160,121
礼貌,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不同文化中具有文化差异性。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的准则。通过从问候语、敬语、祝福语、道歉语等方面,对中西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进行分析对比,说明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和载体,要想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应该充分了解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及语用差异,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邀请言语行为是言语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Suzuki(2009)对美国大学生邀请言语行为的调查研究结果为依据,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邀请言语行为在中美不同文化环境下的运用情况,尤其是在邀请策略的话语结构等方面有哪些相似点和差异性。研究发现在中美不同文化语境中,邀请言语行为的基本序列存在相似性,但在策略使用的具体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120名泉州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使用听力策略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对听力策略认识比较少,总体使用频率较低;在对听力策略的使用偏好上不同性别的学生差异不显著,不同年级间有一定的差异;平常掌握的词汇和习语不足,不常听英语,英语综合能力不高,是造成听力困难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对听力教学和策略训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涛 《科技信息》2010,(8):I0157-I0157,I015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则丰富了语言本身。猪和狗这两种动物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涵义,人们也因此对它们产生不同联想,英汉双语中有关猪和狗的习语也各具特色。为了在翻译中能更好地译出源语,实现跨文化交流,泽者应考虑其文化差异。本文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探讨,研究英汉双语中有关“猪”和“狗”的习语,以文化差异的角度探索此类习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信念、倾向、态度等的系统观念,起着影响行为取向、评价原则、评价标准的作用;是话语交际的出发点和先导。由于不同种族或国家的不同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文化传承及不同的生活习俗,在话语交际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自然有差异。文章以壮英称呼、打招呼与道别、感谢与道歉等日常用语为例,探讨其语用文化语境背后蕴藏的价值观差异。  相似文献   

14.
当代翻译研究中的一大突破就是把翻译放在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即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是一客观事实。翻译中如何处理这些差异,就成了热门话题。对翻译中不同层次的文化因素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态度:文化移植和文化翻译。相应地,就是采用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英汉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丰涛 《科技信息》2009,(11):187-187,16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中最积极、活跃的部分,词汇反映了特定的社会文化。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造成了词汇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本文以动物词语为例,从同一动物词语在英汉语言中具有相同、相异的文化涵义和不同动物词语具有相同的文化涵义这三方面来进行其文化内涵差异的比较。通过比较,人们能够进一步了解英汉动物文化差异,提高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敏感性和语言使用得体性意识。  相似文献   

16.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媒介,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换信息的主要手段.但是文化差异无处不在,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颜色词语在英语和汉语中存在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使用差异,这反映了英汉民族不同的文化特点,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委婉语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有效的语言形式,其主要语用功能有回避忌讳、避免粗俗、表示礼貌和尊敬等。不同社会或不同民族在文化价值、敏感性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会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注意到不同文化的差异,正确使用委婉语。  相似文献   

18.
刘畅 《科技信息》2010,(21):I0287-I0287
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可以说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不理解不同民族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就很难进行跨文化交际。一方面,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一部分,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另一方面,它是文化中相对稳定的部分。人类价值观中有一些共同的方面。例如人的本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时间焦点、人们之间的关系等。然而,由于文化的不同、民族的差异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人们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9.
运用定量研究方法,以100名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对他们的英语写作策略进行了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写作策略的运用情况及其与写作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SPSS统计分析发现:(1)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运用了多种策略,其中补偿策略运用得最频繁,其次是记忆策略,用得最少的是社交策略。(2)写作水平不同的学生在使用记忆、认知、补偿、元认知以及情感策略时有显著差异。擅长写作者在使用这些策略的频率上显著高于不擅长写作者,但是两组学生在社交策略的使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核心因素。企业在跨文化营销中 ,必须重视不同文化背景中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 ,采取适应性营销策略 ,但企业也应认识到 ,文化是可以相互影响和借鉴的 ,企业可在一定程度上促成文化的变化 ,创造需求 ,因此 ,企业在采取“存异”策略时 ,也应重视“求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