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重要作用的分析,结合工作实际,从职业文化建设的角度,阐述高职医学院校班级职业文化的内涵,强调了班级职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高职医学院校班级职业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从突出医学职业的特点,增强校园职业文化氛围,共创职业文化平台,注重职业素质教育,突出班级文化活动的职业内涵,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作用等方面加强和改善高职医学院校班级职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彭英姿  邹丽君 《科技信息》2013,(19):205-205,259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越显突出的社会热点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重要原因是部分毕业生职业素质缺失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如何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已成为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对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研究的文献中,本文主要针对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高职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拓展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这几部分内容将有关学者的文献和观点进行了整理和归纳。  相似文献   

3.
赵翠敏  孟少武 《科技信息》2011,(20):I0005-I0006
本文基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了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目标,构建了职业素质教育评价模块,使职业素质教育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心智特点,科学化、全程化设计教育内容。通过教育平台的搭建、特色活动的开展,科学、规范、合理地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论素质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素质教育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学生成长及就业的重要作用,以及二者的内在联系;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在素质教育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建素质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机融合的平台,即:校企合作精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基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融合。经过三年的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试验班毕业生在应聘面试中,尤其是在职业岗位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信任和重用。  相似文献   

5.
宋玉 《科技信息》2011,(3):303-303,329
本文旨在探讨知识经济时代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面临的困境,分别从高职教育地位观念、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环境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五大挑战。  相似文献   

6.
广东信息网络互联平台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九八年八月三日至六日,浙江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一行四人对广东省信息网络互联情况进行了调研.会见了广东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徐志彪副主任等有关领导,并参观了广东省信息中心和广东省信息网络互联平台交换中心,听取了有关技术人员的介绍.这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和掌握兄弟省市的信息网络建设和互联情况,吸取经验、教训,促进我省信息网络互联工作.本调研报告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广东省信息网络建设情况;第二部分为广东省信息网络互联平台的建设情况,第三部分分析比较我省和广  相似文献   

7.
黄道友 《咸宁学院学报》2014,(4):209-210,215
构建完备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包括人文素质教育整体规划,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体系建设,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高职校园文化中如何体现职业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磊 《科技信息》2009,(33):312-312
本文主要探讨了关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体现职业性特点的问题,文中先从职业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怎样突出职业素质教育特色方面论述了校园文化建设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意义,接着进一步围绕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建设.阐述了作者对于体现校园文化建设职业性特点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智慧校园建设是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重要部分,在新业务和新技术的驱动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智慧校园平台应拥有完善的应用服务能力和良好的开放拓展能力及安全性.高校智慧校园平台体系可以从架构设计、服务体系、安全体系三个维度进行设计,这一思路将为高校智慧校园平台建设的精准落地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以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实例,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意义、原则和内容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为高职院校专业教育提供价值导向,能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要按照"系统、切近、互补、全程"等原则进行构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分为显性课程体系即第一课堂教学课程体系和隐形课程体系即第二课堂课程体系、第三课堂课程体系和校园环境课程体系,四个部分功能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实现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