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选取河南省洛阳重渡沟村、焦作岸上村、新乡郭亮村、信阳郝堂村等4个具有代表性乡村旅游景区(点)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维度,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游客感知价值维度与游客满意度、游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包括乡村美食与特产、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乡村环境与服务设施、乡村基础设施、乡村景观5个维度;乡村环境与服务设施和乡村基础设施对游客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乡村美食与特产、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对游客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意向有影响但不显著,乡村景观与游客满意度和游后行为意向则呈负相关关系.在讨论的基础上为河南省乡村旅游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构善于游客满意度与忠诚度的假设模型以及二者之间的回归方程。以南昌市凤凰沟风景区为例,进行描述性统计、信度与效度分析、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游客的不同特性对其参与农业休闲的满意度以及忠诚度呈现不同的差异性;游客"心理"以及"美学"两个层面的满意度对游客的忠诚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游客在"教育"、"社会"、"放松"、"生理"四个层面的满意度对忠诚度并不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依据研究发现并归纳结果,从注重旅游商品的开发与营销、针对游客特性进行目标市场营销、提高服务品质以增加游客满意度等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供相关从业单位在发展江西省凤凰沟风景区的旅游决策、设施建设、未来规划等做参考。  相似文献   

3.
 推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是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释放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通过梳理国家层面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以制度改革为核心、以经济开发为核心、以贫困区域为核心、以精准为核心的贫困帮扶以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融合5个发展演变历程,在深入探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和继起性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构建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衔接机制。立足凉山彝族自治州实际情况和已有文献研究的区域划分标准,将其划分为河坝聚落区、山坡聚落区、二半山聚落区、高半山聚落区4个区域,根据区域特性提出乡村振兴差异化推进路径。从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夯实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分区分类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完善乡村振兴与其他发展战略的衔接路径4个方面探讨了配套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高级别景区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以西南地区4A级及以上景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析西南地区高级别景区空间分布及乡村振兴响应研究.结果显示:1)西藏高级别景区空间分布类型为均匀型,其余各省是集聚型;2)空间密度特征主要呈现核状分布,以川中成都、渝中为第一级聚集核,贵州-贵阳、凉山和云南-昆明为第二级聚集核,其他地区则为第三级聚集核;3)西南地区高级别景区空间关联以正相关为主;4)西南地区高级别景区空间分布格局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影响显著,其中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地区经济、交通水平和民族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其高级别景区空间分布产生影响;5)西南地区高级别景区与乡村振兴发展存在着显著相关关系,且其相关乡村振兴指标与高级别景区的响应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创新对于乡村振兴的作用是全方位的,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支撑。本文分析了江苏省东海县的农业发展概况,提出了院县共建、以县为主、设置专项、打造平台、示范推广、整体推进的主要建设思路,明确了"一区两体三工程"的主要任务,并从加强组织领导、共建科研团队、设置专项资金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工作的建议,以期为以农业科技为核心的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智慧农业可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能为传统农业注入新的血液,必然也会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数字经济的发展与智慧农业紧密相连,为实现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携手共进,需要找准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之间的“契合点”。在分析智慧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动因、模式和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农业实现路径,以期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开展凤凰沟风景区园林植物种类调查,分析园林植物在景区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景区内植物种类丰富,有86科149属220种,蔷薇科、槭树科、木兰科、禾本科、山茶科、木犀科、豆科为优势科,常绿与落叶比例为91:84,彩叶树和观花类植物品种丰富,为景区观花、观色品牌及优美环境创造了条件。针对景区存在的景观集中单一、植物配置不合理、水体景观效果不强、景观养护技术需提升等现象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与发展平台,二者相辅相成.结合案例探索了乡村旅游新的发展路径,如地方政府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发乡村旅游商品、建设科技小镇,探究科技助力乡村旅游商品开发路径;以云南冰岛村"冰岛茶叶"品牌建设,探究乡村旅游农产品品牌建设路径;分析西藏拉萨市达东村"景区带村"模式经验,探究提升乡村居民获得感路径等.剖析了乡村旅游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科技助力乡村旅游商品开发、加强乡村旅游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居民获得感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与发展平台,二者相辅相成.结合案例探索了乡村旅游新的发展路径,如地方政府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发乡村旅游商品、建设科技小镇,探究科技助力乡村旅游商品开发路径;以云南冰岛村"冰岛茶叶"品牌建设,探究乡村旅游农产品品牌建设路径;分析西藏拉萨市达东村"景区带村"模式经验,探究提升乡村居民获得感路径等.剖析了乡村旅游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科技助力乡村旅游商品开发、加强乡村旅游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居民获得感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业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也提出了挑战.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职业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业高职院校发展水平的高低、涉农专业发展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高职院校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招生困难、培养...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为了探究安徽省大别山红色旅游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开发路径,以大别山革命老区独山镇为例,选取了17个评价指标,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等方法揭示了影响红色旅游区满意度水平的主要因素。游客对红色旅游区的感知可分为基础设施、景区环境、软件设施3个主因子。研究发现认同度最低的是景区环境,影响游客满意度最为显著的是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整体感知评价中评分最低的是市场秩序。基于以上发现并结合实地考察结果,提出了独山镇红色旅游区的发展路径,为助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加速安徽省融入长三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网络点评真实地反映了游客对景区的实际感知,是研究景区发展的重要资料来源。通过收集游客游览完天堂寨景区后的点评资料,从中筛选出负面点评信息,使用扎根理论对负面点评信息进行分析,将其归纳为5个核心类属、11个小类。从旅游体验、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安全、旅游环境5个方面对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民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逐步提高,生态型景区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载体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研究生态型景区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鉴于此,文章以广州4大生态型景区为研究客体,以旅游者为研究主体,以40 000余条游客评论语句为基础,结合扎根理论与Nvivo的研究方法,遵循扎根理论的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分析生态型景区的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并建构概念模型.本研究发现了影响生态型景区游客满意度的33项主要因素,提取涵盖了33个初始范畴的5个主范畴,建构了由“出游期望—出游行为-核心吸引物体验-开发管理水平-游客评价”5个维度组成的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揭示了出游期望和出游行为是概念模型的前提条件,核心吸引物体验和开发管理水平是最核心的两项影响因素,游后评价是游客旅游最终的结果体现.本文认为,未来生态型景区的建设与发展应注重引入核心吸引物,结合游客偏好定位景区主题形象,并赋予一定的市场宣传,是景区实现市场供给平衡的前提;结合市场发展趋势提高景区的服务水平,维护生态环境、控制游客规模、合理配套设施是其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理论上为旅游者与生态型景区二者的供给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景区社区一体化是在保障社区原有权利和功能的基础上,结合景区的吸引物与服务功能,创造旅游收入来实现乡村振兴。以西江千户苗寨景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景区社区一体化模式的发展路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该模式的发展基础是景区与社区空间位置的融合,关键是社区功能与景区功能的融合,核心是传统治理与现代管理的结合,景区同社区形成良好的"契约关系",以期为类似的景区社区一体化区域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和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针对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过程存在的模糊性与随机性问题,提出加权多属性云模型度量方法.首先,以多属性满意度云对待测目标进行粒度细化,即将满意度分为直接满意度与间接满意度;其次,对满意度云的多属性综合与多路径合并,得到待测目标的最终满意度云;最后,将得到的评测结果与基准云进行对比,得出最终评测结果.结果表明:长白山景区游客直接满意度等级为较高,间接满意为中等偏高,综合评测结果为游客满意度较高.其中直接满意度评测结果表明了长白山景区游客的感知与体验程度,而游客间接满意度体现了长白山景区在社会上的声誉与影响力.研究结果可为景区管理及营销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丁力  杨晶 《甘肃科技》2022,(14):1-3+7
乡村旅游不仅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措施之一,也是作为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对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发展有效融合提供了方向。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也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及挑战。文章以平凉市崆峒区为例,在研究崆峒区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和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崆峒区乡村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植被与旅游活动之间关系的长期状态或者演变趋势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尚不够深入.基于空间信息技术,以国家首批重点景区-庐山景区为例,采用长时序Landsat影像,提取景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NDVI变化特征,结合游客空间分布(腾讯区域热力图)与游客规模(游客人数)等旅游活动相关数据,分析了旅游活动对景区植被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空间上,随着距核心景区距离的增加,植被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核心景区建设活动、主要景点的游客活动以及景区周边的发展,不利于景区植被的生长;旅游活动较少区域,植被生长较好.时间上,庐山景区植被由2个先降后升、期末回升水平低于期初水平的变化过程组成,整体呈下降趋势.第一个变化过程主要与景区内的开发建设和林木类型演变有关;第二个变化过程主要与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进入快速增长期、生态环境持续处于“透支”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8.
以发布在2020年排名前3的最受欢迎在线旅游APP及新浪微博上且内容涉及10个重庆市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14 275张游客照片为研究对象,利用质性分析法及图片内容分析法,借助Nvivo 11和Ucinet 6,通过统计游客照片中景观元素类别出现频次及景观元素出现频次,解读出游客偏好拍摄的景观元素类别为旅游支持系统类、自然风光类、动植物类和建筑类,其中与酒店民宿相关的景观元素和与植物相关的景观元素最受欢迎,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也是拍摄重点.通过构建节点共现网络,解读出乡村景观中游客最偏好拍摄具备能提供旅游支持条件且植物丰富特征的景观、现代风格的酒店民宿建筑、传统风格的景区设施建筑、造型奇特的景区设施建筑,以及与植物组合出现的设施设备和装饰小品等.根据研究结果展现出的乡村旅游游客关注重点,对乡村精准把握旅游建设要点提出了建议,为确定特色资源保护利用方向和乡村景观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宗静婷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3):51-51,86
本文通过对洽川风景名胜区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和景区外围农业资源的了解,在分析了开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旅游重要意义分析及在景区外围开展的条件和优势后,认为完全可行,同时提出在开展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关中是我国重要的帝陵遗产汇集地,研究其游客体验对旅游学科发展及当地旅游产业开发有着推动作用.本文选择选择关中秦、汉、唐等朝代著名帝陵景区,就关中帝陵景区游客体验设计19个问题对在此旅游的游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不同游客群体的游客体验差异较大,2)影响游客体验的因素可划分为"旅游吸引力核心因素"、"旅游消费辅助因素"、"旅游服务软实力因素".最后提出了关中帝陵景区游客体验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