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游客网络日志及评论研究游客对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利用网络文本收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评价和感受,已成为旅游形象研究的重要途径。利用百度、谷歌等各种搜索工具进行检索以及根据设定的目标条件对游客关于曲江旅游景点进行评价的网络评论和网络日志进行分类、筛选和分析,最终符合条件的文章有82篇,评论2908条。对网络日志和评论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建构了三个分析类目,探索游客对曲江景区整体形象的感受,从而明确曲江景区在游客们心中满意程度的高低,并为曲江旅游景区的升级和发展提供参考,完善以网络文本为数据来源的旅游形象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旅游与互联网的联系愈加紧密,网络评论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网络评论反映了游客对景区的印象和看法,是景区形象的重要反映.而负面评论则体现了景区的负面感知形象,对于景区发现问题,改善管理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论文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携程旅行网上关于大连圣亚海洋世界的网络负面评论进行研究,将评论内容进行结构化处理,形成景区总体体验、核心吸引物、具体场馆与项目和经营管理4个一级类目和对应的19个二级类目,根据各类目的负面评论单元的数量与主要观点,归纳得到游客感知的圣亚海洋世界景区负面形象,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最后提出突出景区特色、提升表演品质、加强场馆维护与完善管理的建议.通过探索海洋表演类景区负面形象的主要感知因素和形成原因,丰富了景区形象研究的内容,也为该类景区形象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经济的到来,游客们更加关注旅游体验,本文采用BERT文本情感分析模型以及网络文本分析方法,以苏州拙政园景区为研究对象,爬取并整理携程网中游客对景区的评论信息.利用Python软件建立改进的BERT情感分析模型,训练集与测试集M值达0.94,同时针对负面评论信息使用社会和语义网络,分析游客的旅游体验特征,对景区存...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收集各大旅游网站游客点评,利用文本分析法研究五台山风景区整改前后游客满意度差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整治后游客对景区餐饮、住宿、交通、游览配套设施、导游服务以及员工服务的满意度总体上高于整治前,但在服务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另外,在景区整治前后,游客对景区风景和卫生条件都比较满意,而对门票和管理比较不满意.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对策,为经营者和管理者进一步做好景区整改工作和提升景区竞争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宗教文化属性的调节作用,本文以崆峒山旅游景区为例,收集389份网络问卷调查数据,基于期望差异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了游客期望、感知价值和感知质量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游客期望负向影响感知价值、感知质量和游客满意度;感知价值和感知质量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宗教文化属性对游客满意度与游客忠诚度有显著调节作用.建议在崆峒山景区高质量发展建设中重视普通游客(弱宗教文化属性游客)的期望管理,满足特殊游客(强宗教文化属性游客)的信仰需求,打造具有宗教文化色彩的旅游项目来提升游客满意度.本研究对崆峒山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与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景区网站评价中的文化属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的文化本质属性决定了任何为旅游服务的建设都必须注重其文化属性,景区网站在国内旅游在线服务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景区网站建设和评价中,除了关注其经济属性外,也应关注其文化属性。关注景区网站文化属性可以从景区文化展示、游客信息收集、双向互动交流和旅游文化保护四个方面来具体操作和实施。  相似文献   

7.
网络点评真实地反映了游客对景区的实际感知,是研究景区发展的重要资料来源。通过收集游客游览完天堂寨景区后的点评资料,从中筛选出负面点评信息,使用扎根理论对负面点评信息进行分析,将其归纳为5个核心类属、11个小类。从旅游体验、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安全、旅游环境5个方面对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余洁  王明康 《河南科学》2013,(10):1827-1832
通过构建济南市趵突泉景区游客满意度分析模型,运用SPSSl6.0分析软件对近300份有效样本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对该景区的游客满意度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趵突泉景区的满意度主要体现为5个感知维度,并且呈现出景区社会文化、游览舒适度、旅游吸引力、旅游服务、旅游设施依次递减的分布特征.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建议景区开发多元化多层次的泉水旅游产品,完善景区服务设施,优化景区旅游环境.  相似文献   

9.
游客满意度的测评,对于旅游企业导入游客满意经营战略、了解游客的需求和期望、提高景区的旅游服务质量和综合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贵阳市游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通过提取出影响游客满意度的3个原因因子,构建由3个维度15个项目因子组成的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推导出了贵阳市游客满意度的多元线性方程,经计算满意度得分为68.01,据此提出游客满意度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10.
研究宗教旅游景区游客与香客的旅游行为有利于宗教旅游景区对其不同细分市场进行开发与管理。以衡阳回雁峰景区为例,采用深度访谈法和观察法收集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了宗教旅游景区游客与香客的旅游行为在游览线路、游览景点、不同类型景点的游览时间、寺庙内的活动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旅游网站的景点评论进行情感分析,综合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领域本体构建技术,准确把握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和需求;将群体智慧和个人偏好有效地结合,为游客出行制定合理的个性化推荐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推荐策略能够有效地将碎片化的游客评论数据转化为对其他游客出行地选择的辅助信息,提高了游客获取旅游知识的效率,真实地反映游客的旅游感受,为游客景点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网络评论作为创新切入口,从蚂蜂窝旅游网上获取40家国家森林公园的口碑数据,对其游憩功能变化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近些年游客对森林公园的游憩感知和游憩功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需求也更加丰富与复杂。基于此,提出了传统森林公园从景区导向逐步转型为旅游者需求导向,从资源依赖型逐步转型为资源利用型,从观赏为主转型为体验为主的森林游憩活动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地旅游形象在吸引潜在游客、提升目的地竞争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通过采集游客在西安发布的微博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和ROST词频分析软件深入分析了国内游客对西安旅游形象的感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游客对西安旅游形象感知集中在代表性景区,整体形象感知,游客情绪等.整体上游客对西安旅游形象感知良好,但也存在负面感知,其关键影响因素表现在天气、交通、景区人多等方面.运用微博数据对西安旅游形象感知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相关管理部门明确西安旅游形象的定位以及针对性地实施旅游形象提升工作.  相似文献   

14.
通过网络文本收集九华山游客对宗教旅游体验的评价和感受,运用挖掘数据手段,得到游客感知宗教旅游体验的丰富程度,已成为宗教旅游研究的重要途径.以安徽九华山为例,将游客点评网站文本数据作为样本,使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提取九华山宗教旅游体验的高频特征词,了解九华山宗教旅游体验的内容和主题;运用内容分析法,建构分析类目,探索游客对九华山宗教旅游体验的感知;对宗教旅游体验进行评价,了解九华山在游客心目中形象的优劣程度.为九华山宗教旅游体验的完善和提升提供依据,完善了以网络文本为数据来源的宗教旅游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搜集游客对华清池《长恨歌》的1 901条在线网络评论,基于扎根理论和文本内容分析法研究文化实景旅游演艺的游客感知.研究发现,游客对文化实景旅游演艺的正面感知因素主要包括演出实景、表演水平、历史文化、视觉特效、接待服务5个方面;游客的负面感知因素可分为5个核心类属和10个子类;对于学界所关注的文化创意性和文化真实性却被网友忽视而未出现在点评之中;同时,针对游客的负面感知评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能为文化实景旅游演艺游客满意度和景区形象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16.
以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岛为研究区域,提取旅游服务设施的兴趣点(POI)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厦门岛不同旅游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由于旅游住宿与旅游景区的空间布局较为吻合,研究选取旅游日(2019年5月1-4日)和工作日(2019年3月11-15日)的浮动车数据,通过缓冲区分析选取旅游住宿影响范围内的浮动车出发地-目的地(OD)数据,并进一步构建旅游住宿与游客出行时空的耦合度模型.结果表明:旅游服务设施(除交通枢纽外)在空间上表现为沿景区集聚;旅游住宿与餐饮的空间布局与旅游景区的布局基本吻合,购物中心、文化娱乐与交通枢纽的空间布局与旅游景区的布局存在差异;旅游日相比工作日耦合度的分布区域范围较广,耦合性较好的区域在旅游日主要集中在重要的交通枢纽及主要景区,部分景区可能存在旅游住宿供大于需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以各大旅游网站游客在线评论数据为依据,借助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运用词频统计分析、情感分析、内容分析法,探讨近五年呈坎景区游客情感特征时间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游客积极情感倾向显著,积极情感随年份推移波动下降,消极情感随年份推移小幅增长;淡旺季区分不明显,热点事件易引起旅游者情绪高涨且影响力较强;积极情感中游客对呈坎古村落徽文化认可度较强,突出其特色鲜明的整体形象;存在大量价格敏感受众,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经营混乱等诸多问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8.
分析酒店评论数据可以挖掘游客的关注点、意见、建议、情感倾向等有价值的信息.结合对酒店评论数据进行主题挖掘和情感分析的交叉研究,提出一个包含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主题挖掘、情感倾向研究及可视化分析的集成框架.以Tripadvisor网站上北京地区50家五星级酒店的5万余条中文评论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LDA主题挖掘,同时基于酒店领域扩充情感词典,判定评论文本三元情感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主题和情感的交叉分析.研究结果可降低潜在游客购买决策的风险,也为酒店管理者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和营销策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景区及餐饮领域的在线评论数据分析,拓展评论大数据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范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行业竞争步伐的加快,景区同质化发展日益严重,不少5A景区存在游客重游率低的问题.基于此,该文以武汉市5A景区为例,选取2019年湖北省游客满意度调查数据作为数据来源,运用SPSS软件进行频数、方差、因子、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等,探究游客满意度对目的地重游意愿的影响机制.得出结论如下:1) 游客对武汉5A景区满意度评价指标可划分为娱乐活动、购物体验、就餐体验等8个维度,游客满意度最高为旅游资源,满意度最低为景区价格,各维度总体上看均为正向评价;2) 在景区满意度多维度评价体系中,除了总体满意度外,娱乐活动、旅游资源、景区价格、景区配套设施等4个维度的评价与游客重游意愿显著相关,且相关程度依次降低;3) 游客总体满意度、旅游资源、景区配套设施、景区价格等满意度评价对重游意愿有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依次减小,娱乐活动满意度对重游意愿有负向影响;4) 虽然游客对于景区各维度满意度大多较高,但其总体满意度尚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最后,论文还结合当前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游客的需求变化,对疫后武汉市5A级景区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企业为了达到所提供产品与消费者需求的高度契合,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用尽各种方法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满意度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花果山景区的实地调查,运用IPA分析方法对连云港市花果山景区的游客满意度进行了测评研究,得出该景区该景区目前急需在门票、旅游商品价格、景区咨询服务及投诉处理等方面提出整改,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