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铜仁市1961—2014年共54a的10个国家气象站资料,2010—2014年5a铜仁市196个乡镇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铜仁市暴雨、洪涝的时空气候变化特征;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采用统计相关、回归分析方法,结合致灾因子、地形地貌、水库河流、灾情资料,开展铜仁市的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指数研究,最后基于sufer软件绘制完成铜仁市的暴雨洪涝灾害区划图。结果表明:铜仁市的暴雨发生期为3—11月,集中在5—8月;暴雨与大暴雨的空间分布大体分布相似,西北部的德江和东北部的松桃是2个高频中心;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总体上市西部重于东部,北部重于南部。  相似文献   

2.
从历史文献中提取明代(1368-1644年)江淮流域人口大量死亡事件,构建10a尺度的事件频次、县次和广度序列,复原了人口大量死亡事件的时空及致灾因子特征,并分析事件与气候的耦合关系.结果 表明:①明代江淮流域人口大量死亡事件共847次,自然灾害是影响人口大量死亡事件的主要因素且以旱灾、疫灾、水灾和潮灾为主;②人口大量...  相似文献   

3.
以2018年8月山东寿光洪涝灾害为例,根据应急响应阶段救援队伍重点关注的承灾体灾情对象,以区域洪水淹没历时为致灾因子强度指标,采用灾情指数法构建了一种用于辅助洪涝灾害应急救援决策的洪涝灾害灾情动态应急评估方法—应急灾情指数法,包括:1)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获取8月21—25日山东寿光洪水淹没区域动态提取结果;2)基于淹没历时,结合人口、土地利用类型和道路等基础地理数据,计算应急灾情指数;3)利用应急灾情指数对洪涝灾害淹没区域的灾情实现应急动态评估.结果表明,本次洪涝灾害过程中,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为淹没区西部的口子村、东北部的南宅科村、李家营村、李家湾村和东部的佛屋村,该区域是此次洪水事件中应急救援的核心区域,并利用网络灾情对评估结果进行验证.本文提出的基于应急灾情指数的洪涝灾害灾情动态评估方法的评估结果良好,评估精度较高.研究结果以期为洪涝动态评估提供方法参考,并为寿光市洪涝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数字     
<正>833万人1月22日上午,应急管理部在国务院新闻发布厅召开自组建以来的首场新闻发布会。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孙华山介绍,应急管理部2018年累计启动47次应急响应,成功应对超强台风"山竹"、山东寿光洪涝灾害、内蒙古汗马森林火灾、川藏边界4次堰塞湖等重大自然灾害,妥善处置了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等,探索建立了应急响应专题会商机制,形成了救援扁平化组织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江西省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运用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选用灾害诱因、受灾体承灾机能、灾害潜藏环境及防灾减灾效能等四个指标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借助GIS平台对江西省洪涝灾害风险性指标进行计算,得出了江西省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显示,江西省洪涝灾害风险度较高的县市区主要分布于赣东北地区,风险度较低的县市区主要位于赣南地区及赣西北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6.
以EM-DAT(OFDA/CRED国际灾害数据库)为主要数据源,在分析洪涝灾害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亚太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0年,亚太地区洪涝灾害呈明显上升趋势,每次洪涝灾害造成的死亡人口和经济损失也呈现上升趋势;(2)在空间上,东南亚发生洪涝灾害的次数最多,南亚和东亚洪涝灾害造成的死亡人口最多,东亚地区洪涝灾害造成的受灾人口和经济损失最大;(3)亚太地区41个典型国家中,中国和印度发生洪涝灾害的次数较多,但每次洪涝灾害造成经济损失最高的国家为朝鲜,造成死亡人口最多的国家为尼泊尔;(4)近年来,亚太地区在防洪减灾能力方面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但南亚地区和朝鲜、尼泊尔、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仍需全面提高防洪减灾能力,以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人口死亡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福建暴雨洪涝灾害时空格局与减灾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福建省灾害性气象年鉴和气候影响评价资料,采用洪涝灾害致灾因子(Zy)灾情(年均灾次)指标,应用Mapinfo7.0技术,编制福建洪涝灾害时空分布图.结果表明:福建洪涝灾害年际变化大,并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内群发性强;空间分布不均,Zy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闽南的漳州沿海,闽中的德化、永春、安溪、南安和闽西北的南平、邵武、武夷山等地,灾情高值区却集中分布在除福州、厦门以外的东部沿海,致灾与成害空间分布不太吻合,体现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能力对洪涝灾害的影响.针对洪涝灾害时空分布特征,提出福建应该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并重,加强洪泛区风险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洪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彭媛漪  张玲玲 《河南科学》2022,(12):2023-2030
城市洪涝灾害应急管理水平提升已成为国家防洪安全的重大需求,也是国内外关注研究的前沿热点和重点领域.然而,传统的灾害管理模式制约着我国城市洪涝灾害应急水平的发挥,城市洪涝灾害应急管理还面临着应急管理资源有限、应急管理主体割裂、应急管理组织缺位、应急管理过程失衡等困境.在“多主体-全过程”视角下,以危机缩减、危机预备、危机反应、危机恢复四个过程为着力点,研究城市洪涝灾害应急管理框架的构建,探讨政府、社会组织、公众各参与主体在应急管理各阶段的行为措施,从建立灾害风险数据库、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强化预警和响应一体化管理、全面防汛部署与执行、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实施科学的灾后评估等方式入手,实现城市洪涝灾害应急管理多主体-全过程联动.  相似文献   

9.
<正>3月1日起,我省正式施行《湖南省实施〈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办法》(下称《办法》)。3月1日,省应急管理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办法》进行详细解读。《办法》是立足我省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省情,贯彻落实《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的地方性法规。省应急管理厅党组成员赵军表示,制定出台《湖南省实施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办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提供的1961—2017年间90个地面气象观测台站的逐日降水量,进行西南片区(四川、贵州、云南和重庆市)洪涝灾害时空变化特征的分析,再挑选其高、低值年与大气环流的关系进行讨论,最后制作高值年与低值年的差值图与相关系数图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南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主汛期6—8月,但5月和9月也不容忽视,其中7月是洪灾发生次数最多的月份,8月其次;近57年来,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发生的洪灾次数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而20世纪90年代整体呈下降趋势;小波分析主要存在8~9 a的年际周期变化和17 a左右及32 a左右的年代际周期变化;西南地区的洪灾高发区主要在四川盆地以东至贵州北部一带、贵州西南部和云南南部边缘地区,低值区主要在西南地区西北部;洪涝灾害与其高层、中层和低层的环流形势有较好的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季稻洪涝灾害的变化规律和风险分布,本研究利用该地区1961~2011年气象观测资料和1980~2011年一季稻发育期资料、面积产量数据,以累积湿润指数为基础构建灾害辨识指标,分析了一季稻洪涝灾害的时空变化;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和承灾体暴露性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完成了风险度区划。结果表明:(1)近51年长江中下游一季稻洪涝灾害年际变化显著,除重度洪涝外均呈增加态势;大部分地区灾害发生频次为30~90次,高发区在湘鄂交界西部地区。(2)一季稻洪涝灾害发生概率高值区在长江沿岸地区和浙江东南沿海地区,达30%以上;灾损率为3.2%~5.2%,大致呈阶梯分布,从东到西逐渐减小;大部分地区种植比率低于10%,江苏省的种植比率明显高于其他省;风险度分布大致以长江为轴,由长江沿岸向外逐渐递减,最高值出现在湖南石门,达0.24。  相似文献   

12.
研究自然灾害分布特征对自然灾害防御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收集并整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00—2018年的自然灾害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整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灾害类型,然后分别从灾害发生频次、死亡人数、经济损失等方面揭示了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简要分析了各类灾害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1)洪水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其次是干旱、地震、风暴和流行病.2)从时间分布来看,20世纪初期是自然灾害的多发期,灾害发生频次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特征,灾害死亡人数大幅波动减少,经济损失呈现不同幅度增长.3)从空间分布来看,南亚区和东南亚区灾害发生最为频繁,主要灾害构成为洪水和风暴;中国灾害经济损失数值最大、死亡人数最多,主要致死灾种包括流行病、干旱和洪水;灾害经济损失最严重的国家是塔吉克斯坦,其绝对经济损失较低,但占国民生产总值比值最大.4)年代际灾害发生频次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异,因灾死亡人口分布较为集中,近年来受灾严重区域有向北转移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利用蚌埠市1952-2012年雷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保证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气候诊断方法,分析蚌埠市近61a雷暴的气候变化趋势、初终日分布、突变和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蚌埠市雷暴日数年际变化较大,平均雷暴日数总体呈略下降趋势,夏季雷暴日数下降趋势最明显;雷暴有很强的季节性,集中出现在4-9月份,以7月份出现最多;雷暴初日普遍在3月中旬,终日普遍在9月下旬,雷暴初终日年际间差异大;雷暴日数呈先升后降的气候变化趋势,显著突变年份是1980年;雷暴日数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存在2-4a、10-12a以及准16a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近日发布5件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据了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均已编制完成;各地还结合实际编制了专项预案和保障预案;许多市(地)、县(市)以及事企业单位也制定了应急预案。至此,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专业救援人员高效进行灾场评估、幸存者搜救、行动方案制定和应急医护处理等应急响应能力,从中国地震应急救援的响应机制和行动特征出发,将实训功能设计与安全韧性分析相结合,通过强震仿真模拟实验分析对比了不同工况下建筑物灾损特征及触发机制。总结归纳了常见地震灾场场景,根据有限元模拟结果揭示了幸存者在灾场中的潜在分布规律,为地震应急救援训练的结构支护训练、搜索营救训练、竖向转运训练、倾斜楼梯训练、高空营救训练和临时营地搭建训练等实训功能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与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姜磊 《江西科学》2021,39(3):490-494
利用江西省2016—2020年酸雨和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对江西省近5 a酸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江西省近5a酸雨污染程度逐年减轻,空气中的酸性气体整体浓度逐年下降.各酸雨等级之间层次清晰,各等级酸雨出现次数呈现出随酸雨等级由弱至强逐级递减的特征,且各等级酸雨出现次数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江西省酸雨频率属于酸雨频发级别,且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酸雨频率地域分布清晰,呈现出南北地区高、中部地区低的特征.江西省未出现特重酸雨区,酸雨区时间分布特征明显,除2016年外,按季分布特征为第1、第2、第4季度属轻酸雨区,第3季度为较轻酸雨区;按月分布特征5—9月为较轻酸雨区,其余月份为轻酸雨区.从设区市层面来看,仅2016年在南昌和鹰潭两地出现了特重酸雨区.空气中的酸性气体SO2和NO2的总浓度呈逐年递减的特征,特别是SO2浓度较2016年下降幅度达48%,是影响江西省酸雨污染逐年减轻的主要因素,2020年ρ(SO2)持续下降,ρ(NO2)出现逆势增长,意味着江西省酸雨类型也可能发展为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正时事·民政部1.8月2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入夏以来严重旱灾给受灾群众造成的生活困难,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协助和指导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2.8月22日-23日,第二次金砖国家灾害管理部长级会议在印度乌代布尔举行,国家减灾办常务副主任,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庞陈敏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会议由印度内政部主办,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等金砖机制成员国灾害管理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3.8月24日,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立国  相似文献   

18.
徐延欣 《甘肃科技》2022,(15):37-42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地域狭长、地形复杂,具有较强的局地气候特色,汛期内暴雨空间分布也是具有鲜明差异。每年汛期内(5—9月份),其降雨总量为一年中最多,且占比最大,同时也是暴雨天气集中出现和易发时段。利用肃南县近10年降水逐日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肃南县近10年汛期暴雨时空分布规律特征。结果表明:汛期内降雨量总体呈现中东部多、西部少的空间分布型,降雨最大值区域均稳定在康乐镇东部、马蹄乡和皇城镇中西部一带,最小值区域均稳定在祁丰乡北部和明花乡一带;出现的暴雨频次,以7月份出现最多,5月份为最少,且暴雨易发地区在祁丰乡东部至大河乡、康乐乡中东部至皇城镇西部一带。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灾区社会经济发展,政府提出"加速灾后恢复速度,提前完成恢复重建"任务。然而灾后恢复速度的提高与灾后救助力度关系密切,在制定"提前完成"的目标时,也需要考虑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与资金预算能否支撑目标的实现。为此,该文以武汉市2016年7月6日期间暴雨洪涝灾害对各行业造成的直接损失为基础,建立符合经济学机理的间接经济损失动态评估模型,并以间接经济损失为中间纽带,构建7种恢复速度目标与灾后救助资金之间的定量关系,评估"提前完成"所需救助资金及其对恢复过程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①恢复重建目标由提前两个月(10%)完成提高至九个月(50%),救助资金将由5.4亿增加至110.1亿元,增加近20倍。但当目标提前五个月(30%)起,武汉市经济系统受益于救助资金,其防灾减灾能力将得到可持续性的提高。②武汉市政府140亿实际防洪救助投资使此次灾后恢复时间由一年半提前至半年,对减小隐藏于产业关联背后的间接损失、提高经济恢复能力作用显著。结果表明恢复速度不仅是时间概念,更存在力度概念,在追求恢复速度的同时,应结合救助资金预算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合理、高效的灾后恢复重建目标,保证救助力度能够支撑这一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利用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资料,对1949—2018年北上热带气旋(NMTC)的主要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近70年来,NMTC的频数呈略增加的趋势,进入关键区的NMTC频数随年代总体呈略减少趋势;②北上时段集中在7—9月,8月份最多;③NMTC在整个生命史中,最多的是超强台风,进入定义区后,强热带风暴占比最大,强度在台风以上的NMTC,首次登陆地点一般在浙江及以北地区;④进入关键区以热带风暴为主,强度维持台风级别的NMTC,首次登陆地点一般在山东及以北地区;⑤70年间进入河北地区的NMTC共有8个,其强度与其初次登陆时的强度没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⑥对河北造成的影响是远距离NMTC与中纬度西风槽相互作用主要产生暴雨洪涝灾害,而近距离或受其直接影响,风灾可能更多;⑦NMTC造成的风暴潮若与天文大潮叠加,则潮灾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