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民族药丽江獐牙菜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民族药丽江獐牙菜(SwertiadelavayiFranch)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别。结果:详细描述了丽江獐牙菜的生药性状、横切面构造、粉末特征及理化鉴别的研究结果。结论:所得结果可以为生药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丽江獐牙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狭叶獐牙菜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别。结果:详细描述了狭叶獐牙菜的生药性状、横切面构造、粉末特征及理化鉴别的研究结果。结论:所得结果可以为生药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狭叶獐牙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云南两种香茶菜属植物灰岩香茶菜与淡黄香茶菜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为其鉴别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的方法。结果:两种香茶菜属植物根的横切面及粉末显微特征有一定差异。结论:实验结果可为其生药鉴定、质量标准的制订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假朝天灌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及理化鉴定的方法。结果:详细描述了假朝天灌的生药性状、横切面构造、粉末特征及理化鉴别的研究结果。结论:所得结果可为该生药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鉴定獐牙菜亚族植物(包含常用藏药"蒂达"(藏茵陈))的基原植物,实现对贮藏药材的标准化鉴别.本研究利用核基因ITS片段和叶绿体rbcL、mat K和trnH-psbA片段对獐牙菜亚族25种50个个体进行DNA条形码研究,结合4个候选条形码及其组合的种内、种间距离分布及物种鉴别率评价其在獐牙菜亚族植物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核基因ITS片段不仅在单片段中鉴别率最高(80%),包含ITS片段的候选条形码组合的物种鉴别率均为100%,考虑mat K+ITS组合对种子植物的物种鉴别效果更好,推荐双条形码组合mat K+ITS为獐牙菜亚族植物的标准条形码.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獐牙菜中齐墩果酸的含量,为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獐牙菜中的齐墩果酸含量,色谱条件:ZORBAX SB-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90:10),检测波长207nm,流速1.0ml·min-1,柱温为室温.结果:测定观赏獐牙菜中齐墩果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2.4%,重现性实验s为1.58%,符合定量分析要求.分别测定了6种獐牙菜中齐墩果酸的含量:观赏獐牙菜(S.decora)2.34mg/g,宾川獐牙菜(S.binchuanensis)2.43mg/g,丽江獐牙菜(S.delavayi)1.97mg/g,紫红獐牙(S.punicea)2.89mg/g,狭叶獐牙菜(S.anguslifolia)4.39mg/g,日本獐牙菜(S.japonica)3.69mg/g.结论:本次实验说明这些獐牙菜中都含有保肝成分齐墩果酸,且狭叶獐牙菜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7.
蒙药材悬钩子木的生药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悬钩子木生药鉴定体系.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一般理化鉴别法及紫外光谱线组法.结果:积累了悬钩子木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一般理化反应及紫外光谱线组的特征和数据.结论:本实验的方法可作为悬钩子木的真伪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青海川西獐牙菜的色谱指纹图谱,色谱条件: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乙醇:0.04%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260nm.通过比较,发现川西獐牙菜样品的9个主要共有峰,可作为鉴别青海川西獐牙菜药材的主要依据.对13批青海川西獐牙菜进行了相似度计算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可用于青海川西獐牙菜药材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獐牙菜苦苷(Swertimarin)是龙胆科(Gentianaceae)獐牙菜属(Swertia L.)植物中的主要药用成分之一。大量研究表明獐牙菜苦苷具有多种药用活性,文章对从西南獐牙菜中分离得到的獐牙菜苦苷进行乙酰衍生化反应,采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对产物进行分离和鉴定,确定主产物为:2'',3'',4'',6''-四乙酰基獐牙菜苦苷。  相似文献   

10.
民族药响铃草的生药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开发利用民族药响铃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定。结果:响铃草为豆科植物假地蓝CrotalariaferrugineaGrah的全草,详细描述了其生药鉴定特征。结论:实验结果为该药的开发利用、鉴别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獐牙菜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综述近几年獐牙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以确定后期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方法:系统查阅近10年的国内外有关獐牙菜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结果:獐牙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口山)酮类、环烯醚萜类、三萜类、黄酮类等,其所含化学成分具有保肝、抗炎、降血糖、抗氧化、抗疟等多种生理活性.结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该属植物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川西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川西獐牙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聚酰胺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川四獐牙菜的脂溶性部分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3,7,8-三甲氧基[口山]酮;1-羟基-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1,7,8-三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口山]酮.  相似文献   

13.
油松毛虫是油松的毁灭性食叶害虫。基于多年的调查研究,揭示了油松毛虫在泽州县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并提出了人工、化学、生物、营林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内蒙古植物志》第五卷唇形科五种植物的学名进行了订正: Schizonepeta deserticola H.C.Fu et Ninbu 应为S.annua(Pall.)Schischk., 作异名处理; Scutellaria rehderiana Dials应为S.alaschanica Tschern; Lamium album L.var. barbatum Franch. et Sav. 应为L.album L.; Clinopodium chinensis (Benth.) O.Ktze 应为C.chinensis (Benth.)O.Ktze subsp. grandiflorum (Maxim.) Hara; Dracocephalum fruticulosum Steph. subsp. psammophilum (C.Y.Wu et W.T. Wang) H.C.Fu et Sh. Chen 应为D.fruticulosum Steph.  相似文献   

15.
何顺志 《贵州科学》1992,10(2):56-60
近年来我们整理中药资源普查采集的药用植物标本,对部分误定的标本进行了订正,从中发现贵州省地理分布新记录属2个(Aruncus Adans.,Gleadovia Gamble et Prain),新记录种和变种共14个,和一个新变种正安械(Acer davidii var.zhanganense S.Z.He et Y.K.Li),均入药;为研究贵州植物区系、药用植物资源及再版《贵州植物志》时提供资料,并为研究全国植物区系、植被区划及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内蒙占境内花葱属(Polemonium L.)进行了分类学研究。1980年出版的《内蒙古植物志》第五卷收载了花葱属植物1种,经作者整理与研究后,现知内蒙古有本属植物4种、1变种。其中1新种:——Polemonium sumushanense G.H.Liu et Ma;1新变种:——P.chinense(Brand)Brand var.hirticaulum G.H.Liu et Ma。作者编写了分种检索表,并对分类学上有争议的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18.
测定了鱼胆草的氮、磷及10种微量元素(K、Ca、Na、Mg、Fe、Mn、Pb、Zn、Cu、Cd)的质量分数,分析了各元素在鱼胆草各器官内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器官中的元素质量分数有显著差异,Ca、Na、Mg、Fe、Mn、Zn在叶中质量分数最高;K在茎中质量分数最高,N、P、Cu以根中质量分数最高.大多数元素在茎中的质量分数最低.同时还对其药效与微量元素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整理和鉴定,有革螨12科20属32种,其中省区新记录14种。包括厉螨科Laelapidae西宁下盾螨Hypoaspis xiningensis Ma et Lin, 2009(西藏自治区新记录);湖南下盾螨Hypoaspis hunanensis Ma et Zheng, 2000(云南省新记录)。镰螨科Blattisocidae帕尔巴特手绥螨Cheiroseius parbatensis Evans et Hyatt, 1960(西藏自治区新记录)。裂胸螨科Aceosejidae半裂北绥螨Arctoseius semiscissus(Berlese, 1892)(山西省新记录)。寄螨科Parasitidae邓氏寄螨Parasitus tengkuofani Ma, 1995(西藏自治区新记录)。囊螨科Ascidae安氏囊螨Asca anwenjui Ma,2003(西藏自治区新记录)。胭螨科Rhodacaridae单刺枝厉螨Dendrolaelaps unispinatus Ishikawa,1977(北京市新记录);匈牙利拟枝厉螨Dendrolaelaspis hungaricus Hirschmann et Wisniewski,1982(山西省新记录)。美绥螨科Ameroseiidae越南美绥螨Ameroseius vietnamensis Micherdzinski,1965(西藏自治区新记录);印度新曲厉螨Neocypholaelaps indica Evans,1963(西藏自治区新记录)。犹伊螨科Eviphididae果洛蜣盾螨Scarabaspis guoluoensis Liu,Gu et Ma,1992(西藏自治区新记录)。植绥螨科Phytoseiidae伪新小绥螨Neoseiulus fallacies (Garman,1948)(西藏自治区新记录);装饰新小绥螨Neoseiulus ornatus (Liang et Ke,1984)(西藏自治区新记录);芬兰真绥螨Euseius finlandicus (Oudemans,1915)(西藏自治区新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