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新型的大孔球状聚氯乙烯与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反应,合成多乙烯多胺树脂,并研究了多乙烯多胺树脂对Au~(3+)、Ag~+、Hg~(2+)、Cu~(2+)、Zn~(2+)、Pb~(2+)、Cd~(2+)等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多乙烯多胺树脂对Ag~+、Hg~(2+)的吸附容量较高,吸附率也较高,分别达97.1%和98.4%,对Cu~(2+)的吸附容量次之,对Zn~(2+)、Pb~(2+),Cd~(2+)的吸附容量较低。该树脂对Hg~(2+)、Ag~+的吸附选择性较好,对Au~(3+)的动态吸附率达98.2%。因此多乙烯多胺树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珍珠岩为吸附剂,经NaOH溶液改性后,进行Cd~(2+)、Cu~(2+)和Zn~(2+)的吸附实验,研究吸附剂碱改性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碱改性后珍珠岩对Cd~(2+)、Cu~(2+)和Zn~(2+)的吸附去除率明显高于未改性的珍珠岩.在重金属离子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改性珍珠岩对Cd~(2+)、Cu~(2+)和Zn~(2+)的吸附率分别为54.15%,96.34%和48.69%;未改性珍珠岩对Cd~(2+)、Cu~(2+)和Zn~(2+)的吸附率分别为18.41%、29.31%和15.98%.碱改性吸附剂对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以对Cu~(2+)的去除最佳,吸附去除容量大小为Cu~(2+)Zn~(2+)Cd~(2+).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一种新Zn~(2+)的荧光探针2-羟基-苯甲酸(2-羟基-萘-1-基亚甲基)-酰肼(P3),该探针Ag~+,Al~(3+),Bi~(3+),Cd~(2+),Co~(2+),Cr~(3+),Cu~(2+),Dy~(3+),Eu~(3+),Fe~(3+),Hg~(2+),K~+,Mg~(2+),Mn~(2+),Na~+,Ni~(2+),Pb~(2+),La~(3+),Sm~(3+),UO_2~(2+),Th~(4+)和Zr~(4+)等多种离子的存在下,对Zn~(2+)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探究了探针P3识别Zn~(2+)的最佳条件,建立了一种荧光检测Zn~(2+)的方法。其结果表明在pH值为7. 36,φ(CH_3OH)=10%及φ(H_2O)=90%的体系中,Zn~(2+)浓度在1~9μmol/L范围内,探针的荧光强度与Zn~(2+)的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y=40. 333x+10. 323,R~2=0. 99),其检出限0. 045 6μmol/L。同时,研究了P3与Zn~(2+)的作用模式,提出了荧光机制。  相似文献   

4.
《河南科学》2017,(5):793-797
研究了去除有机质前后河流沉积物(CK、QC)对重金属Cu~(2+)、Cd~(2+)、Zn~(2+)的吸附行为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对Cu~(2+)、Cd~(2+)、Zn~(2+)的吸附量均随着加入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去除有机质后,河流沉积物对Cu~(2+)、Cd~(2+)、Zn~(2+)的理论最大吸附量较原河流沉积物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降低了36.60%、16.58%和25.52%;沉积物对Cu~(2+)、Cd~(2+)、Zn~(2+)的吸附过程适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描述(P0.001);有机质的去除,可导致沉积物对Cu~(2+)、Cd~(2+)、Zn~(2+)的吸附率下降;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可适合用来描述Cu~(2+)、Cd~(2+)、Zn~(2+)在沉积物上的吸附过程(P0.01),表明以化学吸附为主.原沉积物CK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为Cu~(2+)Zn~(2+)Cd~(2+),去除有机质后沉积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农业废弃物稻秆和稻叶为原料,以尿素为催化剂,采用一步法制备了磷酸改性的稻秆和稻叶生物吸附剂,并利用SEM、EDS和Zeta电势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稻秆和稻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磷酸基团被成功地修饰在稻秆和稻叶表面。在静态实验条件下,探究了磷酸改性稻秆和稻叶对Pb~(2+)初始浓度、吸附时间、酸度及双组份体系中Cd~(2+)、Zn~(2+)、Cu~(2+)、Ca~(2+)等干扰共存离子及其初始浓度对Pb~(2+)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稻秆和稻叶对Pb~(2+)的吸附量分别提高了3.6倍和4.5倍,对Pb~(2+)的吸附可在30 min达到平衡,吸附最佳适用pH范围均在4.0-5.5,共存离子实验结果表明,Cd~(2+)、Zn~(2+)和Cu~(2+)对铅离子吸附的干扰不大,Ca~(2+)的干扰较小,改性吸附剂可望用于含铅废水的处理中。  相似文献   

6.
金属离子的欠电位沉积能显著改变被沉积表面的电化学性能,在电催化和金属电沉积的研究中颇受重视。本文在研究有机物吸附对多种金属离子(Cu~(2+),pb~(2+),Ag~+,Cd~(2+),Tl~+和Hg~(2+))欠电位沉积影响的基础上,对欠电位沉积在痕量Cu~(2+)分析中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是一种较灵敏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生物絮凝方法高效净化重金属废水并回收重金属离子以便循环利用的研究正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研究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K02菌株制得的微生物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Pb~(2+)、Zn~(2+)、Cd~(2+)、Cu~(2+)和Cr~(3+)的吸附与解吸作用.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各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发现该吸附剂对单一金属离子的吸附可在2 h内达到平衡,10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时吸附量的60%;对5种金属离子的吸附率均随吸附剂用量增加而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对Zn~(2+)的吸附率在p H值4~7的范围内均较高,但对Pb~(2+)、Cd~(2+)、Cu~(2+)和Cr~(3+)的吸附率受酸性影响较大;设置的起始离子浓度会显著影响吸附率.在对混合金属离子的吸附中,该吸附剂能同时吸附上述5种金属离子,并显示出对Pb~(2+)较强的选择性,吸附率能达到90%以上.采用草酸、草酸铵、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和硝酸钠对吸附后的吸附剂进行解吸,发现草酸对Cu~(2+)解吸效果最好,解吸率能达到42.238%;EDTA-2Na对Pb~(2+)解吸率能达到64%以上.试验结果为该菌在处理重金属污染废水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铁锰氧化细菌(Leptothrix discophora)可氧化铁锰离子使其成为高价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生成的生物锰铁氧化物有较高的金属离子亲和力.本文主要研究了生物铁锰氧化物对Cu~(2+)、Zn~(2+)、Cd~(2+)、Ni~(2+)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生物铁锰氧化物对Cu~(2+)的吸附效果明显好于Zn~(2+)、Cd~(2+),吸附率最高达90%以上.对等温吸附过程进行Freundlich方程拟合,相关系数可达0.9以上.  相似文献   

9.
天然棉纤维经碱化、磺化、溶解得粘胶液,按一定比例加入致孔剂CaCO_3,采用反相悬浮再生法,制备了大孔球形纤维素(PSC).经SEM对其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平均孔径为7.78μm.大孔球经环氧化后接枝三乙撑四胺,制备了一种多胺型大孔球形纤维素吸附剂(PSC-TVTA),利用正交设计、效应曲线分析等方法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为:0.3 g环氧化的大孔球(PSCE)中加入三乙撑四胺0.7 m L、溶剂为质量分数20%乙醇水溶液30 m L、催化剂无水Na_2CO_30.25 g、50℃下N_2氛围中反应7 h.吸附实验表明:Cu~(2+)、Pb~(2+)、Zn~(2+)和Ag~+在各自的最佳条件下得到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8.87、29.22、13.34和48.71 mg/g.吸附剂对Cu~(2+)、Pb~(2+)、Zn~(2+)和Ag~+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Cu~(2+),Hg~(2+),Pb~(2+),Zn~(2+)等数种金属离子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离子在试管中产生的Liesegang环与单个金属离子产生的Liesegang环对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观察发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混合金属离子产生的沉淀环可彼此分离,且原子量越大的金属离子其沉淀环迁移速度越快。分析得知:在金属离子产生周期性沉淀过程中,沉淀环具有半透膜性质,离子透过规律是反应阴离子CrO_4~(2-)比反应阳离子快;阳离子则是原子量越大者透过速度越快,即Pb~(2+)>Hg~(2+)>Zn~(2+)>Cu~(2+)。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介绍以淀粉、甲醛、苯酚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淀粉水解成D-葡萄糖,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与苯酚合成酚醛树脂胶粘剂,合成胶粘剂的粘结性能与未改性的酚醛树脂胶粘剂相比较,没有多大变化,而且减少甲醛的用量,降低了成本。本课题拟用淀粉部分取代甲醛合成淀粉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甲醛用量、淀粉用量、pH等因素对样品性能的影响,找出最佳工艺配方。  相似文献   

12.
两性蛇笼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强碱I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宠树脂,采用丙烯酸在笼中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弱酸弱碱型蛇笼树脂,研究了笼树脂交联度、引发剂用量、丙烯酸用量对蛇笼树脂离子阻滞容量、残余阴离子交换量、残余阳离子交换量以及分离性能的影响,找出了罗好的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合成的蛇笼树脂显示了较好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3.
水和温度对树脂锚杆锚固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弄清煤矿巷道围岩渗水严重或局部巷道温度升高地段,通用树脂锚杆锚固力往往低于理论计算值的原因,结合现场观测,在实验室通过自行设计的装置研究了一定温度范围内以及室温时钻孔流水和钻孔内积水两种情况下,水对树脂锚杆锚固力的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当孔壁渗流水不大时,树脂锚固剂在搅拌过程中,通过摩擦挤压作用,能够堵住某些裂隙出水点,但是一些分散到树脂胶泥中的水滴,会影响锚杆的锚固力;而当钻孔内水量较大,甚至有压力的喷水,树脂锚杆锚固力会大大下降;另外,孔壁温度的升高也会降低树脂锚杆的锚固力.孔壁内水的存在以及孔壁温度的升高是降低通用树脂锚杆锚固能力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珠状苯乙烯系大孔树脂吸收含间苯二酚、甲醛、三聚氰胺及致孔剂的混合物在树脂孔隙中进行缩聚反应,可制得珠状大孔互贯的含有酚羟基和氨基的两性树脂DHFA-8,该树脂对焦糖、葡萄糖、桉蜜的脱色效果优于D85树脂和通用1号脱色树脂。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 What are resin catalyst hybrids? There are typically two types of resin catalyst. One is acidic resin which representative is polystyrene sulfonic acid. The other is basic resin which is availed as metal complex support. The objective items of this study on resin catalyst are consisting of pellet hybrid, equilibrium hybrid and function hybrid of acid and base, as shown in Fig.1~([1-5]).1Introduction: What are resin catalyst hybrids ?There are typicallytwotypes of resincatalys…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NK-107等8种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发现NK-107树脂对皮质醇及其类似物有较高的吸附量和洗脱率,NK-107树脂重复使用5次的平均总吸附量及皮质醇的吸附量分别为50.8mg/ml和27.7mg/ml;平均总洗脱率及皮质醇洗脱率分别为83.0%和85.1%.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共聚工艺制备丙烯酸/环氧/氨基树脂水性罩光涂料,所合成的涂为的贮存稳定性、耐盐雾性、光泽度与丰满度等性能无有显著提高,是适用于电冰箱蒸发必器电镀材料使用的一种高装饰、高性能的水性罩光涂料。  相似文献   

18.
磁性阴离子变换树脂的化学转化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化学转化法成功地制备了磁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影响所制备树脂质量磁化率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最适制备条件,并对这类磁性树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化学转化法制成的磁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磁性强,对碱液相当稳定,且树脂的交换容量基本不受磁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氨基吡啶树脂作为螯合树脂和超亲核催化剂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大孔吸附树脂A_(IA)的骨架主要是由丙烯酸酯和衣康酸双烯丙酯组成,它有好的吸附能力和淋洗性能.A_(IA)树脂按照Freundlich方程吸附VB_(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