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约瑟的生平及其贡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英国杰出的生物化学家,研究中国科学文化史的权威和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李约瑟博士最近逝世。他的逝世对中国和中国人民而言是重大损失,我们因此科学史和中英友好事业的贡献。特别讨论了他从三十年代以来对中国文化的皈依过程和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意义。还指出,李博士的形象和精神为我们提供一个现成的学习榜样。  相似文献   

2.
刘科(科技哲学专业讲师):我们只是在“自言自语”吗?作为一项事业的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在我国发展得如火如荼。我们有自己的全国性和地方性的研究会;有自己的专业性学术刊物;有自己的十多个博士点和四十多个硕士点;有一门自然辩证法方面的公共政治课在全国的广大理工科硕士生与博士生中讲授……我们的群众基础很庞大,我们的发展势头也很  相似文献   

3.
林瑞思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22):F0002-F0002,1-3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的漫漫长路上,他用严谨和勤奋诠释着自己的责任和信念。20年寒窗苦读,他成长为我国自己培养的首位从事甘蔗研究的博士,为他从事“甜蜜”事业奠定了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聘请杨振宁博士为名誉研究员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博士近年来十分关注中国科学史研究事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工作进展。在第七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筹备期间,杨振宁博士是第一位复函表示与会...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7,(5):09-10
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11个重点领域中,有8个重点领域与建设事业密切相关,尤其是“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第一次作为完整的领域列入国家科技规划,为“十一五”和今后的建设事业科技工作科学地确定了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是邓小平批示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40周年。一直以来,研究会的工作推动了中国自然辩证法事业的发展。目前,"自然辩证法"正处在学科建设的重要时刻。作为我们这一代人,追溯历史,展望未来,了解自然辩证法学科的来龙去脉无疑是承上启下的责任与担当。非常幸运,我的身边刚好有一位自然辩证法的老前辈———中山大学哲学系的张华夏教授。张教授不仅是伴随我国  相似文献   

7.
金泉林牢记他的导师——著名力学家王仁院士“别离开工程,世界上有作为的力学家都有长期的工程经历”的教诲,从大学本科到博士研究生,他的专业始终是固体力学。他认为力学发源于工程,服务于工程,并在工程中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科学史中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之间的张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许多论文和书籍讨论了科学史中的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的分歧,在其中我只提及文献[2,3,7,11,12,15,20]。我认为我们是需要弄清什么是科学发展的“内”,什么是“外”。我同意Lelas的意见:所谓的“内”与“外”取决于系统如何划分。那么科学系统又是什么呢?一般认为科学这种系统既可视为一种认识现象,也可视为一种社会现象。笔者感兴趣的是作为知识的科学,而不是作为社会性事业(institution)的科学。所以,本文将讨论作为一种知识的科学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1986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B.Barber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作的讲  相似文献   

9.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代表们、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全体会议暨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一些领导同志出席大会。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名词委主任卢嘉锡同志将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在大会召开之前,我们收到了宋健、卢嘉锡、吴阶平、钱伟长、朱光亚和周光召等领导同志给会议的题词,使我们深受鼓舞,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名词统一事业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也显示了我们的事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今天,我们还很高兴地邀请到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科技、文教、新闻、出版界的各位代表,这体现出社会各界对科技名词统一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巨大支持。在这里,我代表全国名词委并以大会名义向他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天,京丰宾馆专家云集、群英荟萃,全国名词委第三届委员会的全体委员和各界专家欢聚一堂,共商科技名词统一大业,这是我们全国名词委的一次盛会。在座的有不少专家是第二届委员会委员,还有许多专家参加过我们的名词审定工作,我代表大会向各位对科技名词统一事业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这次全体会议的主要议程有四项:(一)总结第二届委员会工作;(二)讨论第三届委员会工作计划;(三)讨论、修订《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条例》和《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和方法》;(四)交流各学科名词审定工作经验,探讨审定工作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我们完成好这次会议的任务,将会推动科技名词工作取得更大的发展。各位代表,今天的大会对于我们来说有着双重意义。一是全国名词委第三届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它将在科技名词统一事业中发挥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二是隆重纪念全国名词委成立十周年,它标志着我们的事业正在迈向新的里程。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各位领导人题词,各位嘉宾、各位委员和代表出席这次隆重的集会,都为我们的十周年纪念活动增添了极大的光彩和喜庆。我相信,这次会议将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在总结前十年经验的基础上,科技名词工作将会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回顾全国名词委走过的十年历程,我们有理由感到自豪。十年来,我们从无到有,事业在持续发展,队伍在不断壮大,至今已组建了49个分委员会,全国有1700多位知名专家、教授、学者加入了我们的行列,他们在科技名词规范化的田园中辛勤耕耘,孜孜以求,赋予科技名词以新的生命力和光彩。十年中所取得的成就,标志着我们已翻开中国科技术语统一史上新的篇章。我们的全国委员会也有了新的发展: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为59人,第二届为81人,我们这一届达到96人。这届委员会的组成涵盖了更广泛的学科,显示了我们的事业在不断扩展前进。特别值得高兴的是这届委员会中增加了两位香港地区的委员,实现了前两届委员会未能实现的愿望,这必将对九七年香港回归祖国后的科技名词统一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第三届委员会中少数民族委员和语言学家委员也有所增加。这样,全国委员会的组成更加广泛,更具代表性和权威性;同时,这也是我们的事业更加兴旺发达的象征。我们这一届全国委员会继往开来,将把前两届委员会开创的事业推向前进。我们一定要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在认真总结前人积累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研究我国科技名词发展方向,不仅要在实际工作中有大的作为,还要在学术理论上有深入研究;不仅要使原有学科结出更丰硕的成果,还要有计划地开辟一些新学科领域,对不断产生的新科学技术概念给予命名并公布试用,使我们的工作更加适应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反映出当代的科学水平,真正使科技名词工作发挥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各位代表,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语言统一的重要性及其在交流中的作用。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就曾提出过“书同文、车同轨”的主张,把语言统一作为国家强盛的重要基础和象征。今天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类的知识总量成几何级数地迅速增长,新词汇、新术语伴随着新理论、新研究成果大量产生,因而我们所肩负的任务也更艰巨、更复杂,更有意义。在此世纪之交,全球已进入信息时代,高新技术正在迅猛发展,这预示着一场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建立规范的科技名词数据库,实现科技信息现代化,成为发达国家显示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因而统一科技名词,应用规范术语,对于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显示出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这种形势下,全国名词委要承担起这项历史重任,统一科技名词,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进步,并努力向国际化方向连接,使我国的科技名词工作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为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步伐,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历史性贡献。预祝大会获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相似文献   

10.
<正>被誉为"深海女王"的西尔维亚·厄尔博士从20世纪60年代起,作为少有的女性海洋学家参与到海洋保护事业中。到1977年,已经累计在海底进行了7000多个小时的研究工作,是多项世界潜水纪录的保持者。西尔维亚创的Sylvia Earle Alliance/Mission Blue,旨在为全球海洋保护建立一个足够大的"希望之地"网络来保持和重建海洋。同时,身为国家地理学会驻会探险家的西尔维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13,(11):14-15
最初提出"假性衰老"概念的美国癌症中心辛克博士认为,只要尽力挽救,一切都还来得及。同时,辛克博士和他的同事总结了最让人迷惑的14个衰老假象。据此专门采访了12位相关专家,给出专业的逆转假衰对策,同时希望在"假衰"带来的警钟下,我们能重新调整自己的生活,让真正衰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头发的颜色与发型,还是脸上的面相与神态,第一眼看到克莱夫·詹姆士博士,总感觉与经典影片《卡桑德拉大桥》中的乔纳森·张伯伦大夫多少有些相似。不过与乔纳森大夫的神经外科专业不同,克莱夫·詹姆士博士有自己专注的领域——转基因作物。作为ISAAA(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创始者的克莱夫·詹姆士博士,每年都有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编制全球转基因作物年度报  相似文献   

13.
态度的魔力     
关于态度,我们会有说不完的话题,一个良好的态度的建立,是我们生存的一项必备素质。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实验,证实了态度的魔力。态度是一件奇妙的东西,它会产生神奇的力量。若干年前,罗伯特博士在哈佛大学主持一项为期六周老鼠通过迷阵吃干酪的实验,其对象是三组学生与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个层次的教育都有很大的进步,例如在2005年我国的初中入学率达到95%,高中入学率达到50%,大学入学率达到21%。但是在面对成绩的同时,为了中国教育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我们不应该忽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基础教育投入过低,教育经费分配不合理,职业教育滞后等等,我认为,这些问题背后,是中国教育的理念偏离。是教育部门的教育指导方针在构思和执行中出现了背离。  相似文献   

15.
1985年4月25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记载着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诞生,也预示着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开创了新的纪元。2005年4月25日,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这一天,标志着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走过了20年光荣的历程,也昭示着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的发展和成熟。回首往事云烟,仍然声闻于耳,依旧历历在目。1978年3月,中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祖国大地迎来了一个科学的春天。科学发展事业的蓬勃兴起,也唤醒了沉寂多年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当年,中国科学院原自然科学名词编订室的几位工作人员,联名拟写了恢复和建立科学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的书信,送呈至当时主管中国科学院工作的方毅副总理的手中,很快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国务院领导的亲自关怀中,在中国科学院和原国家科委的直接领导下,经过了几年的辛勤筹备,全国科技名词委终于迎来了这一天,把自己的名字与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永远联结在了一起。回溯20年走过的道路,我们有理由引以骄傲和自豪:20年来,我们建立了61个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2000多位科学家加入了我们的行列,科技名词规范化园地早已是满园春色;我们陆续公布了66种科学技术名词,已初步建立了科技名词体系,为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开展了20多个学科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两岸专家的辛勤工作已结出累累硕果;我们一直保持同国内外有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在各相关领域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20年来,我们经历了几度风雨,也迎来了无限春光,更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岁月的历练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和科学文化,她包含着科学民主、求真务实、开放创新、敬业奉献的文化理念和深刻内涵。这一科学文化成为广大名词工作者的理想和信念,成为我们涓涓不竭的力量源泉。在纪念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深深地怀念为名词委的建立和发展呕心沥血、擎旗领航的老一代领导人严济慈先生、钱三强先生、卢嘉锡先生,我们深深地怀念为科技名词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作出卓越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我们心里也时时思念着那些正在为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默默耕耘、辛勤工作着的广大专家、学者。我们20年来取得的成就中,将永远铭刻着他们的名字,闪烁着他们思想和精神的光芒。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年了,我们带着20年的丰硕成果,也带着更加宏伟的奋斗目标,正在迈向新的里程。我们相信,明天将更美好!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6.
李约瑟难题的逻辑矛盾及科学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引言李约瑟 (J.Needham) 博士曾提出一道著名的难题:中国古代有杰出之科学成就,何以“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尽管李约瑟博士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尚未杀青,他本人关于这一难题的最终解答也还未面世,但国内外学术界却已是众说纷纭。早在1932年,中国大陆就专门召开了有关李氏难题的学术讨论会,会后结集出版了《科学传统与文化——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的论文集;在历届国际中国科学史的学术会议上,李氏难题也常常是议题之一;中国的《自然杂志》甚至别具一格地以李氏难题征答的活动,作为对李约瑟老博士90华诞的献礼,而李老博士本人也应约寄上了他的一篇“征答”……李氏难题  相似文献   

17.
<正>取消博士在学期间必须发表达到基本要求的论文的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在很大程度上给在读博士候选人松了绑,解除了负担。据报道,清华大学近日发布了《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其中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唯一依据的规定引人注意。这个规定意味着博士学位授予,将不再以博士在学期间发表的达到基本要求的论文作为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这个有关"硬性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研究人员通过对美国1200户家庭中的尘埃样本进行分析,发现我们家中的室内尘埃中,包含着约9000种不同的微生物。影响家中室内尘埃的细菌和真菌种类的因素有:家庭的地理位置、家庭的成员以及家里饲养的宠物。研究人员指出,尽管少数微生物可能会导致疾病或者引起过敏,但绝大多数微生物对健康都没有影响,有些甚至有益健康。作为该项研究的负责人,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博士诺亚-菲勒表示:"这是我们在生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团队在对数百个数据进行了开创性分析之后得出结论:人类处在对海洋及海洋动物造成前所未有的大破坏的边缘.新研究的合著者、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生态学家道格拉斯·J·麦考利(Douglas J.McCauley)说:“我们可能就坐在重大灭绝事件的悬崖上,但我们仍有时间来避免灾难.”麦考利博士和同事还发现.与陆地相比,海洋绝大部分依然保持完整,仍然有足够旺盛的生命力,可以恢复健康的生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种设备的检验事业也有了巨大发展,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经济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新安装的锅炉不断增加,老旧锅炉做不到完全的更换。修理改造及检验任务繁重,市场潜力巨大。我们须努力完成定期检验任务,严把锅炉检验质量关,为锅炉修理改造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