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改善二氢杨梅素的脂溶性,扩大其应用范围,采用乳化法,以吐温-80为乳化剂,正丁醇为助乳化剂,大豆色拉油为油相,制备W/O型微乳液.确定了吐温80-正丁醇-大豆色拉油-水的微乳液的最佳组分配比为3∶11∶5∶1.3.考察了该微乳体系对二氢杨梅素的增溶效果,结果表明在该体系中,二氢杨梅素的溶解度由18.6μg/mL增加到528.5μg/mL.二氢杨梅素微乳液在动植物油脂中的抗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微乳液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且强于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TBHQ.  相似文献   

2.
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脱脂葡萄籽为原料提取原花青素,选择了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对亚油酸体系的保护、以及对猪油自氧化的抑制等三方面对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定,同时考察了原花青素与合成抗氧化剂的复合使用效果及与有机酸、Vc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原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清除O2-.的能力,其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率可高达91.5%;其对亚油酸抗氧化的最适范围是在pH值为7.0的环境中;0.03%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接近于0.01%BHT,0.02%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优于0.01%茶多酚,0.01%原花青素与0.01%PG的复合使用效果最佳,可使猪油的货架期在20℃下由8.5个月延长到23.9个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DPPH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的测定,确定了二氢杨梅素固体脂质颗粒的抗氧化能力;滤纸片法测定了二氢杨梅素固体脂质颗粒对细菌和霉菌抑菌性能.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固体脂质颗粒较二氢杨梅素的DPPH清除作用略高,二氢杨梅素固体脂质颗粒的羟自由基体系清除作用高于二氢杨梅素、Vc的清除作用,当质量质量浓度为0.08 mg/m L时对于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可达到80.89%,二氢杨梅素固体脂质颗粒与Vc的还原力接近,抑菌试验结果显示,二氢杨梅素固体脂质颗粒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对青霉和黑曲霉抑菌效果不明显,对大肠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的平均抑菌直径分别为14.1 mm和12.4 nm;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青霉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是7.5、15、60 mg/m L,对黑曲霉几乎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植物中探寻能够清除自由基的天然抗氧化剂是目前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研究了新疆藜科植物叉毛蓬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本研究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法提取叉毛蓬中的有效成分,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再分别以DPPH、邻苯三酚自氧化和FRAP三种抗氧化活性分析方法对乙醇粗提物及各段提取物进行抗氧化评价,且与阳性对照抗坏血酸(AA)和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叉毛蓬不同溶剂提取物均有清除DPPH自由基、O2-·自由基的能力,也有一定的还原能力,但均弱于阳性对照AA和TBHQ。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能准确测定木瓜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法,通过探究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测定时间段、缓冲液pH值、邻苯三酚浓度和反应温度对自氧化速率的影响,建立了测定木瓜SOD活性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最佳应用体系;通过建立的木瓜SOD活性检测方法优化木瓜SOD提取条件。结果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最佳测定条件为:检测波长319nm,测定时间范围3.5min,缓冲液pH8.20,反应温度25℃,邻苯三酚浓度4.5mmol/L。木瓜SOD最佳提取工艺为: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超声功率600W、超声时间20min浸提木瓜SOD,丙酮分级沉淀法纯化木瓜中的SOD,最终所得SOD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活性为529.72U/mg。结论 建立了能准确测定木瓜SOD活性的检测方法,并筛选得到木瓜最佳SOD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OP-10存在下,Cr(Ⅲ)与溴邻苯二酚红及二安替比林甲烷所组成的三元体系的协同显色反应.在优化条件下,Cr(Ⅲ)与溴邻苯三酚红及二安替比林甲烷形成组成比为1:2:4、摩尔吸光系数为6.02×104的三元离子缔合物(λmax=578um).本文还对二安替比林甲烷的协同显色作用及Cr(Ⅵ)与溴邻苯二酚红的反应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四种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420nm法)与邻苯三酚/DTT终止法测定SOD酶活力,结果基本一致,其转换系数(CC)为1.03;改进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325nm法)、微量邻苯三酚/Vc终止法测定SOD酶活力与420nm法差别较大,其转换系数分别为2.51、5.51.在测定SOD酶活力时,可根据不同的测定方法采用转换系数进行校正;实验表明:终止剂维生素C(Vc)和二硫苏糖醇(DTT)对SOD酶活力的测定无影响;325nm法与Vc法灵敏度较高,可用于SOD活力较低的样品.  相似文献   

8.
张亚琴 《科技信息》2011,(36):116-116
本文研究了在HCl介质中,溴邻苯三酚红(BPB)与KBrO3之间的氧化褪色反应,该反应在常温下即可发生,且为快反应,Se(Ⅳ)能明显阻抑溴邻苯三酚红与KBrO3之间的氧化褪色反应,且Se(Ⅳ)的浓度与两体系吸光度之差△A(△A=A(阻抑体系吸光度值)-Ao(非阻抑体系吸光度值))成线性关系,且△A在30分钟内几乎没有变化,体系稳定,反应允许在一定时间内测定其吸光度值,从而建立其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硒的新方法。本方法简单、选择性好、可用于大蒜、黑木耳中硒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适于测定SOD活性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Cu-ZnSOD(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根据天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部位结构设计、合成的一些模型化合物(the models of SOD,MSOD)活性。测试结果表明:Cu-ZnSOD和含Cu(Ⅱ)、Fe(Ⅲ)、Mn(Ⅱ、Ⅲ的SOD模型化合物随浓度升高,有的对邻苯三酚氧化表现为负抑制(即促进邻苯三酚氧化);另一部分化合物在较低浓度表现为抑制,较高浓度表现为负抑制的交替变化;或抑制率的无规则变化。本文对出现负抑制的内在根源进行了探讨,鉴于邻苯三酚自氧化的复杂反应机理;含Cu(Ⅱ)、Fe(Ⅲ)、Mn(Ⅱ、Ⅲ)SOD模型化合物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和Fenton反应催化活性,及MSOD中金属离子的Lewis酸性,不宜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溶血与凝聚检查法检测见血青总皂苷体外溶血活性, 以及用DPPH自由基法、水杨酸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 总皂苷在012~06 mg/mL范围内未表现出溶血作用, 但出现了红细胞凝聚现象; 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与BHT相当, 其IC50值为017 mg/mL; 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较Vc弱, 且在0025~0475 mg/mL浓度范围内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在酸催化下,用对苯二酚和叔丁醇合成了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它是一种食用新型抗氧剂。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各种反应因素对产率的影响。指出在物料比对苯二酚:叔丁醇:催化剂:溶剂为1∶1∶1.2∶2.9(mol),反应温度为90℃时,总共反应2.5小时,TBHQ得率最高,可达55%以上。  相似文献   

12.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抗坏血酸的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溴酸钾氧化甲基橙体系催化动力学测定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反应动力学规律,实验表明:反应对甲基橙为一级反应,对维生素C也是一级反应,并求得了相应的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13.
梁承红  金靓婕  孙晓伟 《河南科学》2014,32(7):1204-1207
为考察天然抗氧化剂迷迭香的抗脂质过氧化性能,以大豆油为脂质来源,AAPH为自由基引发剂,鲁米诺为发光试剂,构建化学发光体系,并简要探讨体系部分条件的优化.应用优化的化学发光体系,通过与合成抗氧化剂TBHQ的对比,考察抗氧化剂的浓度和反应温度对迷迭香抗脂质过氧化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与国家标准的过氧化值(POV)碘量滴定法的实验结果的对比,考察化学发光法的方法可靠性.实验建立的化学发光体系AAPH的浓度为40 g/L,鲁米诺的浓度为1.0×10-4mol/L,p H为9.此体系下的实验表明迷迭香的抗脂质过氧化性能优于同浓度的TBHQ,且具有热稳定性.化学发光法与碘量滴定法的实验结论一致,表明构建的化学发光体系可靠.  相似文献   

14.
利用超声波辅助乙酸乙酯提取青黛中靛玉红,考察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对油脂氧化的抑制效果,并与柠檬酸和Vc作比较.用乙酸乙酯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10(g/mL),在40 W超声功率、13 kHz超声频率及250 W加热功率的条件下超声50 min,提取率达到0.12%.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能增加植物油的抗氧化能力,相同条件下对油脂的抗氧化效果强于Vc、柠檬酸.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测定油脂过氧化值(POV值)的方法,以维生素C(Vc)为对照,用藏药蓖齿虎耳草乙醇提取物对3种食用油脂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藏药蓖齿虎耳草乙醇提取物对三种油脂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将甜荞、苦荞粉碎后乙醇浸提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其黄酮粗提物的得率分别为1.39%和2.76%,粗提物中黄酮含量分别为0.589%和3.22%.以BHT和Vc为阳性对照,研究两种荞麦黄酮粗提物对植物油和动物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两种荞麦黄酮粗提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性能,其中苦荞黄酮粗提物在两种油脂中的抗氧化性高于BHT和Vc.  相似文献   

17.
In the present work,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 was used to decorate graphene nanosheets to obtain a novel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electrode material for supercapacitors.The fast redox reactions between hydroquinone and quinone generate pseudocapacitance.Graphene layers which have adsorbed TBHQ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o construct a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Through this network,electrolyte ions can easily access the surface of graphene to generate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ance.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have shown that using TBHQ as a redox modifier of graphene can obtain a maximum value of 302 F g-1 and provide a 51% enhancement in specific capacitance.Furthermore,excellent rate capability and cycling ability are achieved using the TBHQ-decorated graphene nanosheet electrode.  相似文献   

18.
以油茶蒲为材料,采用响应面法结合Box-Behnken 实验设计,对热水法提取油茶蒲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考察提取时间、温度、液料比3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初步探究油茶蒲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85 ℃,液料比32 mL g-1时,多糖提取率最佳,为10.49 ± 0.21 % (n=4).在浓度0.6 mL g-1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到90%,总还原能力在1.4 mL g-1时与同浓度Vc效果相近,表明油茶蒲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重结晶、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分离全缘叶蓝刺头(Echinops integrifolius Kar.et Kir.)根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化合物抗氧化活性.从全缘叶蓝刺头的根中分离15个化合物,鉴定了胡萝卜苷(1)、原儿茶酸(2)、原儿茶醛(3)、咖啡酸(4)、东莨菪苷(5)、breynioside A(6)、龙胆酸(7)、5,7,4'-三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8)、矢车菊黄素(9)等9个化合物.对其中部分化合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3、4、7表现出优于阳性对照Vc的自由基清除作用,IC_(50)值为2.177、0.844、0.800、1.434 mg/L,阳性对照Vc的IC_(50)值为3.629 mg/L.化合物3~7均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化合物2、3、4、7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