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主席在科学大会上对于“创新”意义的高度概括,振聋发聩。 创新(Innovation)与发现(Discover)不同,它主要不是对自然现象新的发现和认识,而是人们有目的的一种创造行为。包括文化艺术创新,科学思想、方法的创新,技术与工业创新,经营与管理创新,政治、军事与经济战略创新等等。 迄今为止,人类所拥有的物质和精神文明都是人类创新成果的历史沉淀和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永不止息的创新活动正创造着人类现代文明和更加灿烂的明天。 本文着重讨论与当代经济发展关系最为直接、影响也最为广泛和深远的现代技术与工业创新之典范——先进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2.
路甬祥 《自然杂志》1996,18(4):191-19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江泽民主席在科学大会上的讲话,1995年5月26日),创新(innovation)与发现(discover)不同,它主要不是对自然现象新的发现和认识,而是人们有目的的一种创造行为,包括文化艺术创新,科学思想、方法的创新,技术与工业的创新,经营与管理的创新,政治、军事与经济战略的创新等等。迄今为止,人类所拥有的物质和精神文明都是人类创新成果的历史沉淀和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永不止息的创新活动正创造着人类现代文明和更加灿烂的明天。本文着重讨论与当代经济发展关系最为直接,影响也最为广泛和深远的现代技术与工业创新之典范——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这一概念是美国于80年代后期首先提出的,然而其概念的进化和创新技术要素的形成、集成和发展是渐进的,对历史作一简要回顾将有助于我们对先进制造技术本质和特点的理解,有助于对其发展趋势和基本要素的把握,有助于制订和实施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典型的教科书和科普读物往往将历史上的科学错误清扫至地毯之下。只有成功才被提及。这常形成误导,令人们以为科学进步的结果只是源于几个有着离奇见解的天才的工作。终于,我们拥有了一本专门致力于研究科学错误的著作:《杰出的失误:从达  相似文献   

4.
科普需要美术 现在崇尚知识、向往科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科普已经成为生活、生产之必需。 为了提高全民素质和实现科教兴国的国策,需要大力推进科学普及,科普既需要深刻的思想和严肃的科学精神,也需要文艺的手法,才会有可读性,才会有趣味,才会引人入胜,收到实际的效果 科普读物的形象化是科普读物的重要特征和组成部分。缺少形象  相似文献   

5.
迷人的基因     
光着眼于科学知识普及的科普读物己没有太大的生存空间了。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花笔墨去阐明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应是明智之举。《迷人的基因——遗传学往事的文化启迪》(以下简称《谜人的基因》)试图表达的也正是科学精抻与人文精神的大贯通,力图通过遗传学往事的追忆,让读者得到科学文化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的振兴必然使科普读物的繁荣接踵而至.在东京任何一隅的小书店里,科普读物可以同色情杂志和连环画一争高下.在书店的书架上至少陈放着七种畅销的科普杂志,并排放着的还有一些计算机读物和两三种学术性较强的科学杂志.这种现象还是最近的事.目前每月总销售量达七十五万的六种畅销杂志中没有一种是在1981年前问世的. 科普读物的勃兴是以《牛顿》(Newton)杂志为先导.该杂志以美国全国地理杂志和地球杂志为蓝  相似文献   

7.
科学史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历史学科。可以认为亚里士多德是这门学科的创始人,他把科学史当作他的科学方法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来使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科学史越来越重视这一点上,可以看出科学史的这一作用仍然是成立的。西方科学的历史为西方科学发展的本质提供了宝贵的线索,而这种本质应当是把西方科学移向其他文化的指南。但是,科学史也是一门很新的科学。虽然自从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就已经有了各种科学的历史,但是在20世纪以前没有综合的科学史学,而以科学史作为一  相似文献   

8.
创新文化与创新社会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50多年前,英国“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李约瑟在其巨著《中国古代科学与文明》留下的“李约瑟难题”,即“中国古代有杰出之科学成就,何以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讨论至今尚无定论,然而,大量相关的研究成果都直指中国近代科技创新背后文化环境这一潜在的深层次的因素。类似的问题与讨论很多:杨振宁教授一句“中国大学办得很成功”,立即引起了相当多的议论;每年诺贝尔奖颁奖时节,国人总要习惯性地表现出“既爱又恨”的复杂心理。毋庸置疑,创新文化是一个国家跻身世界民族强林的“身份证”,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持续创新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力支撑,其实质是科学文化与人文创新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植物也有情感”的论调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种科普读物上。植物真的有情感吗?在浩瀚的植物王国中,什么才是真正的秘密?  相似文献   

10.
《知识就是力量》2005,(11):80-80
环保读物是科普读物中非常重要的一大类。不过,除了介绍环保知识和环保理念的普及性读物之外,实用性的环保读物也许更为重要。这里所说的实用性.既可以指那些具体地指导人们如何以环保的方式来生活和工作的图书.也可以指如何以参与实践的方式来学习、体验和掌握环保的知识、技能和理念的著作。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最精华的地区,从国会大厦到华盛顿纪念碑之间,排列着许多巨大华丽的博物馆建筑群,上文提到的美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字航博物馆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已经使你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几乎这所有的十几座博物馆都是属于史密松学会的,它的总部就是在林荫道旁的一座棕色古堡,是一座哥德式古典建筑。今年正是它150周年纪念。它在传播知识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史密松学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综合体和科学文化机构。就拿美国来说,在华盛顿特区还有两大科学文化团体可以和它相比。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创立于184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和工程学会联合会,附属的学术团体近300个。但是它没有史  相似文献   

12.
读者群的可喜变化毕东海《世界科学》作为一本高级科普读物,她的读者群基本上是大学文化水平的科研人员、大学师生以及少量的科技管理干部、一般人员很少订阅本刊,所以印数偏少,这也是t世界科学》亏损的原因。因为印数少,成本也就高了。大凡科技期刊都面临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按照创新驱动力的不同,全球创新型城市建设可以有工业创新驱动、服务创新驱动、科技创新驱动、市场创新驱动、政府创新驱动、文化创新驱动、合力创新驱动等不同模式。我国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可以根据发展阶段和自身优势,综合运用多种创新驱动模式。全球创新型城市建设受到历史、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和科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多种建设模式。最常见的是按照政府和市场不同组合方式,划分为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和混合型发展模式。还有按照规模和地位的不同,划分为世界创新中心城市、区域创新中心城市和非核心创新城市;按照主导产业不同,划分为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模式、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模式和创意产业创新模式;按照文化背景的不同划分为单元文化创新模式和文化交融创新模  相似文献   

14.
综观科学发展史,每一次科学创新都导致科学理论体系的重建,使科学达到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与进步。那么,是什么推动了科学创新?除其他因索外,科学工作者的叛逆思维是一个最重要的内在因素。何谓叛逆思维?科学上的创新实践表明,叛逆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定型模式和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领域和新的客体的思维方式。它不迷信原有的传统观念和经典信条,对既定事物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体现  相似文献   

15.
知力之友     
犹如苦海中的救命船 我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从上初中时,我就如饥似渴地寻找一切可以找到的科普、科幻读物来充实自己,但相互比较时,我最喜欢贵刊。我认为贵刊的最大优点是内容覆盖面广,栏目构思巧,其中的《科学与幽默》、《当代爱迪生》最精彩。这两个栏目诱导、提示读者如何捕捉思维火花,寻求最佳方案。这对于我这样天天不得不往脑子里强塞知识的学生,真如苦海中的救命船。启迪读者如何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去思考,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思考,从获取知识,变为获取能力,这是贵刊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出色之处,这在我能看到的科普读物中只此一家。但这种可爱的“思维体操”的比重还是小了一点。 专栏文章也相当好。像金涛先生的“古文明巡礼”,李元先生的“访美见闻”,郭正谊先生的“中外江湖古今谈”都非常好,有连续性,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在一起写,适应时代要求,也体现了现  相似文献   

16.
书虫影迷     
《亲近大自然》环保读物是科普读物中非常重要的一大类。不过,除了介绍环保知识和环保理念的普及性读物之外,实用性的环保读物也许更为重要。这里所说的实用性,既可以指那些具体地指导人们如何以环保的方式来生活和工作的图书,也可以指如何以参与实践的方式来学习、体验和掌握环保的知识、技能和理念的著作。像后一类实用性的环保普及著作其实并不多见,除了国内已有的一些环保教材之外,过去出版过的较好的著作,有《与孩子共享自然》等译作。由于我们的环保教育还没有正式地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程,也由于环保教育在研究基础上的薄弱,特别是…  相似文献   

17.
夏冰 《科学通报》1958,3(15):479-479
7月18—24日,江西省第一次科学工作会议在庐山举行。这是一个动员全省人民向科学技术文化大进军的会议。会议的目的是,通过总结,交流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根据生产大跃进的需要,研究和制定科学工作的规划,从而掀起一个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新的高潮,使全省的科学技术文化工作更好地为生产大跃进服务。这是一个声势浩大的会议。出席会议的一共有一千余人,其中有劳动摸范、生产能手、创造发明家、  相似文献   

18.
李喜先 《科学》2015,(2):38-41,4
知识创新驱动发展乃创新之首,是获得永续智慧之源,是提高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共同基础,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核心战略。在一般意义上,反思即反复思考以认识事物,这是达到最高级认识形式的必经之路。只有进行文化反思,才能引致深层次的认识,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再觉醒。文化反思唤起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中华文明灿烂辉煌,但历史事实却容易使我们产生疑惑:近代科学未能在中华大地上产生。  相似文献   

19.
从科学史的视角来探究科学的发生发展,不仅可以一窥科学历程的全貌,还可以对科学概念的演进、科学理论的兴衰、科学思想的进步、科学方法的完善以及科学文化的传播作深入细致的考察。吴以义先生在海外学习研究科学史数十年,深谙其旨趣。他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科学革命时代以及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比较交流等方面,著有《从哥白尼到牛顿:日心学说的确立》《海客述奇:中国人眼中的维多利亚科学》等多本专著,立意、文笔俱佳。本刊酝酿多年的"科学史专栏"终于启动,给大家带来了吴先生探讨"氧化"概念的开篇之作。本栏目会向更多科学史家约稿,读者们可以在历史的语境下更加立体地理解科学,欣赏科学。  相似文献   

20.
科学首先作为文化而存在。好奇、爱美是人的天性。由于好奇与爱美,才求真、求一,才有了科学的简单性、和谐美。也是出于好奇与爱美,才出现了艺术。在科学探究中,在艺术创造中,人类为自然寻找秩序、觅得规律,也为自己增益智慧、找来美感、制定规范。科学之长河,从发源高山直到归入大海,都首先表现为文化。有位名人曾经说过:“科学是一个文化过程。”著名科学史教授戴维·林德伯格说:“犹如人类所有的创造,科学理论也是文化的产物;而文化在形成科学方法和科学理论的内容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历史研究揭示得格外清晰。”科学是文化的产物,科学的历程就是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