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发现身体"是传统形而上学终结和哲学转向标志。身体不再是笛卡尔灵与肉对立意义上的身体,而是物质与精神、工程学的技术哲学与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汇聚、整合的契合点。技术阐释的身体维度研究要实现从解释世界向改造世界的转变,就要借鉴马克思主义人的社会存在、技术实践思想,从马克思主义技术思想中汲取更多思想养料和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4,(13):64-65
<正>暂停生命一位资深医师最新研究出"紧急身体保存和复苏"程序,他承认这相当于暂停患者生命,患者的血液被非常冷的盐溶液代替,身体所有细胞活动性减缓,接近停止。也就是说,它非常像身体重要系统的减缓开关,医师利用生命暂停时间"修复身体故障"。记忆植入机器当中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人类的灵魂将  相似文献   

3.
正血液是滋养身体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组织和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也会出现一些"垃圾",如果它们不能被及时"清理",就会造成血液不清洁,变得黏稠,流通不顺畅,从而影响健康。这时,不妨通过一些餐桌上的血管"清道夫"来辅助身体清理血液垃圾,为身体做个大扫除。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文化传统以及医学传统会形成不同的身体认知,因此,并不存在统一一致的身体观。蒙医关于身体的模型可分为三个层次:身体的物质层面;身体的生命要素;身体运行的基本原理。显然,蒙医学对身体的理解与现代生物医学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我们很难确切地说谁对谁错、谁优谁劣,因为它们本来就分属于不同的范畴,所针对的也并不是同一个"身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医学是多元的,而身体是被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文化下的医学所建构的,因此,也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5.
文彬 《科学大观园》2012,(16):61-61
古生物学家在对罗马尼亚喀尔巴阡山脉南部发现的动物化石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罕见的史前巨型精子。据古生物学家布莱恩-斯维克特介绍,介形亚纲动物长有分节的身体,身体被坚硬粗糙的外壳包围,它们在全世界各地的咸水和淡水环境中占据地盘。在此次研究的案例中,这种叫做"Cypria ophtalmica"的淡水介形亚纲动物的后代居然还存活在我们身边。"Cypria ophtalmica"的化石并不是非常古老,事实上,它们正  相似文献   

6.
在空间意义上,身体生态既指人的身体与外部环境的生态匹配以及对其所处环境的生态适应,也指身体内部环境的有机性和健全性;在时间意义上,身体生态指身体超越"自在"状态而进入"自为"状态。"身体生态"危机是现代生态危机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现代社会,身体常常因技术的过度控制、改造和重塑而成为"驯服的身体",具体呈现为生产的身体、消费的身体和有毒的身体。消解"身体生态"危机,就客体角度而言,需要不断凸显技术的身体维度和身体意蕴,对于技术本身以及通过技术介入而控制和改造身体的行为进行合理规制;就主体角度而言,需要建构基于全面性身体感觉和身体需要的"生态自我"。  相似文献   

7.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7):103-106
地质史上大量证据表明:大灾变导致大绝灭,推动大进化。没有大灾变,就没有生物的大绝灭和物种大繁兴。灾变导致的环境变更、物种绝灭既为新物种创造了新的繁衍空间,给更高级的生命让出生态位,也导致其后物种的辐射状发生,快速增加了物种的多样性;证明灾变与物种的绝灭和繁荣相辅相成、交互发生,且不是遵循一种"渐变进化模式",而是遵循一种"灾变进化模式"。正是灾变这股"地狱之火"孕育了地球上多姿多彩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自社会生物学、进化心理学兴起以来,"进化伦理学"就受到了广泛关注。许多研究者都热衷于用进化力量来为道德或道德能力提供解释。然而,研究者们在该理论的正当性问题上始终难以达成一致。其中一些分歧源自"进化伦理学"一词意义上的含混不清。为解决该问题,我们至少应当进行以下两类区分:1)对生物学和生物哲学中"进化论"之不同含义的区分;2)对不同层面"进化伦理学"的区分,包括:描述性进化伦理学、规范性进化伦理学、进化元伦理学。这些区分将帮助研究者们对进化伦理学有一个更清晰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从身体现象学的视角看,体验者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的临场感并不单单依靠外在的技术手段得以实现,影响体验者临场感的关键在于"身体场"的运作。这一运作过程涉及身体空间、身体意向性与身体的习惯三方面的重要作用。正是由于它们的共同作用,才使体验者能够将虚拟现实空间感知成一种为他而存在的"生存境域"。这一"生存境域"既保证了体验者在其中所获得的体验具有第一人称被给予性,同时具有生存的情境性,由此,使体验者获得了一种活生生的临场感。临场即意味着身处在某种生存性的境域之中。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和探讨进化论时,我们一般都会得到这样的观念:生物的进化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从低级到高级不断演化发展的过程。因此,进化就是进步的观念似乎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当今学术界,一些生物学家和哲学家,像威廉姆斯、古尔德等人,对这样的观念提出了挑战。他们或者认为,达尔文本人反对把进化等同于进步,认为进步的观念是一个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是主观的;或者从生物进化的事实说明,生物进化事件具有偶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生物进化无所谓进步。随着古尔德等人的著作被翻译到中国,国内相当多的学者接受了古尔德的思想,反对进化等同于进步,甚至认为,把"evolution"翻译为"进化"本身就是错误,主张用"演化"代替"进化"。本文研究认为,古尔德反进步论的论证都是有问题的;生物进化的事实说明,进化虽然有时可能会退化,但总的趋势上,进化就是进步。  相似文献   

11.
从现代心灵哲学的观点看,虚拟空间中的心身关系问题是一种"随附性生活"问题。由于网络化生存状态是基于"身体不在场"而实现的,这就注定了虚拟主体的心灵与互联网世界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虚拟实在世界的心身关系的理想在于心灵与身体的齐物合一。在本质上,虚拟化就是心灵、身体与互联网和谐同一的社会映射及文化表征过程。  相似文献   

12.
梅洛-庞蒂的经验生成观是对经验主义和理智主义的客观经验观的反叛,强调经验生成的感知基础.本文通过详细分析梅洛-庞蒂思想中的身体感知观和经验观,探讨身体感知在经验的产生和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指出身体感知是自我与世界及他人联通的基本方式,经验是在身体感知加工过程中的产物,因此经验生成的方式与身体的基本感知方式密切相关,这表...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人们都无视身体的认知功能和价值,只把认知归功于大脑。其实,正是人的整体性身体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身体场、知觉场、实践场、身体的意向性、认知冲动、探索行为、身体的感知力、认知的超越功能、概念化和范畴化作用等身体要素、身体智能和身体思维,一起构成认知和才智的源泉。因此身体才是人类从事社会实践、获得知识、创造历史的根本,只有把人的身体放在第一位,才更有利于推动人的认知活动。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笛卡尔的心物关系问题等同于身心关系问题,虽然笛卡尔在本体论上对精神性思维(心)和广延性物体(物)做了根本的区分,但是,笛卡尔也从一开始就一直都在坚持一种身心统一论的观点,甚至他还把身心的统一体置于一种本体论的高度,并且把它和思维、物体看成是同样不可怀疑的、最确定的原初概念。由此,笛卡尔的身心关系问题就远远不是简单的心物相加和弥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工程回望人的历史,人们会发现诸多工程和身体经验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这一点正在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本文通过回顾与身体经验关联的古今之绝唱的工程,并通过反思祛身体化的工程,尝试为现实的工程之思提供一种可能的视点。  相似文献   

16.
浅析"生态"内涵及主体的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详尽论述"生态"内涵以及主体的演变过程.阐释了"生态"的内涵经历了由"关系论"到"和谐论"、"生态"主体从生物有机体到人类的演变历程以及相关原因.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argues for a more rigorous distinction between body extensions on the one hand and incorporation of non-bodily objects into the body on the other hand. Real re-embodiment would be a matter of taking things (most often technologies) into the body, i.e. of incorporation of non-bodily items into the body. This, however, is a difficult process often limited by a number of conditions of possibility that are absent in the case of ??mere?? body extensions. Three categories are discussed: limb extensions/prostheses, perceptual extensions/prostheses and cognitive extensions/prostheses. For each category, a distinction between extensions and incorporations is proposed, and the conditions of possibility for real incorporation are discussed. These conditions of possibility differ in each category, but in general they ask for radical or fundamental alterations not only in the motor and/or sensory or cognitive constitution of a human subject, but also in his or her subjective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18.
技术创新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其首要目标就是追求超额的商业利润,因而技术创新主体也是一种“经济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他们从事技术创造的动力源泉。技术创新作为一项外部性效应非常明显的技术经济活动,要使它能够获得持续而又强劲的利益驱动,就必须要有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来确保创新者的私人受益率接近社会受益率,理论与实践都证明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发技术创新主体动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The main suggestions and objections raised by Don Ihde and Charles Lenay to my ‘Technology and the body: the (im)possibilities of re-embodiment’ are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On the one hand, I agree that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whole body experience and to further resisting Cartesian assumptions in the field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philosophy of cognition. On the other hand, I explain that my account in no way presupposes the myth of ‘natural man’ or of a natural, delineated body from before the fall into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20.
自洛克以来,对个人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的心理说明一直是种重要理论,依照这种理论,我们可以设想不同个体“互换身体”的情况,并且这种情况对心理说明提供了支持。当代学者伯纳德·威廉斯(Bernard Willianrs)对这种理论提出质疑,认为在说明个人同一性问题时,身体要素必不可少。威廉斯的质疑通过反驳互换身体的例子展开,本文将对威廉斯的反驳作出回应,指出该反驳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什么在说明我们的存在时,身体的必要性可能并不像威廉斯认为的那样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