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根据最新发表的核能谱数据,计算锕系区核素的两准粒子转动惯量。简单叙述转动惯量的奇偶差,并详细分析了造成准粒子激发带转动惯量之间的关系Rod和Rexp不符的物理机制,进而揭示堵塞效应的重要影响及BCS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用Bohr-MottelsonI(I+1)展开四参数转动谱公式系统分析了A-190,150区的超形变转动带,结果表明,四参数和ABCD公式能够相当好地描述上述两个区的超形变带,若干核第二类转动惯量J^(2)的理论计算值能较好地符合实验提取值;A-190区超形变带的四参数数值关系并不支持Harris公式及ab公式的理论预期值,但相对而言,ab公式的理论预期值与实验提取修理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3.
利用Harris的运动学转动惯量公式J(1 ) =2α + 43βω2 对 190区 5 6条超形变带的J(1 ) 实验提取值进行了拟合 ,并指定了它们的带首自旋和计算了动力学转动惯量J(2 ) 。发现所有这 5 6条超形变带J(1 ) 和J(2 ) 的计算值都与实验提取值符合得非常好 ,1 94Hg(1,3)和1 94Pb(1)的自旋指定值也与实验测定值一致  相似文献   

4.
采用处理推转壳模型哈密顿量的粒子数守恒(PNC)方法详细分析了A~190区典型的奇奇核194T1的六条超形变转动带转动惯量随角频率变化的规律.特别对奇奇核双重堵塞效应对转动惯量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微观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根据PNC计算结果,分别指定了194T1的六条超形变带的阻态.转动惯量随转动频率的变化,主要来源于高N闯入壳(中子N=7,质子N=6)的贡献,而其它大壳对转动惯量的贡献基本上不随转动频率变化.  相似文献   

5.
用处理对力的粒子数守恒方法分析了 1~ 190区奇奇核晕SD带194  T1(1a ,1b)转动惯量随角频率变化的规律 .计算中同时考虑了单极对力与Y2 0 四极对力 .实验结果在计算中得到较好的重视 .特别是转动惯量变化的微观机制 (包括中子和质子的各大壳以及各单粒子能级的贡献 )在计算中得到极为清楚的展现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量子群SUq(2)提供的能谱公式和ab公式 ,导出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 ,并对稀土区和锕系区的偶偶核转动惯量进行了计算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Tb和Dy同位素超形变带的Harris公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Harris公式对 15 0区Tb和Dy同位素 37条超形变带运动学转动惯量的实验提取值进行了拟合 ,发现其中 2 0条超形变带 ,不仅 J(1 ) 的计算值与其实验提取值惊人地符合 ,而且由J(1 ) 拟合所定出的参数算出的动力学转动惯量J(2 ) 也与其实验提取值符合得很好 ,表明这些超形变带 ,用Harris公式指定其能级自旋是合适的 ,特别是1 52 Dy(1)带 ,由Harris公式指定的带首自旋是 2 6 ,更符合物理事实  相似文献   

8.
章利用量子群SUq(2)提供的能谱公式和ab公式,导出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并对稀土区和锕系区的偶偶核转动惯量进行了计算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利用锕系偶偶核及与其紧邻的奇A核转动谱,计算了锕系偶偶核基带及与其紧邻的奇A核基态的转动惯量。结果表明,转动惯量存在系统的奇偶差。讨论了这种奇偶差存在的原因。并通过计算锕系偶偶核两准粒子和四准粒子激发带的转动惯量比值Rexp,详细分析了造成准粒子激发带转动惯量之间关系R的实验值与理论预言值不符的原因,并探讨了有关物理机制,进而揭示堵塞效应的重要影响及BCS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σ*和介子对中子星转动惯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并考虑重子八重态n,p,Λ,∑-,∑0,∑+,Ξ-,Ξ0, 对慢旋转中子星的转动惯量进行了计算. 研究发现,考虑σ*,介子的作用后中子星的转动惯量I增大了,中子星的转动惯量和质量的峰值均增大,并且其所达到峰值时所对应的中心能量密度εc也都增大了.  相似文献   

11.
利用Bohr-MottelsonI(I+1 ) 展开的四参数转动谱公式 ,系统分析了A - 1 90区超形变带。利用所得的四参数A ,B ,C ,D对转动谱的两参数ab公式和三参数abc公式的收敛性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四参数数值关系不支持ab公式和abc公式的理论预期值 ,但相对而言 ,更接近ab公式的理论预期值  相似文献   

12.
用Bohr-Mottelson的两参数、三参数和四参数公式对150区30条超形变带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公式都能较好地拟合150区超形变带的E2跃迁谱,而且带首自旋的确定基本一致.大部分带Bohr-Mottelson的三参数数值关系符合ab公式的理论预期值,小部分带的三参数数值关系符合Harris公式的理论预期值.一半以上带的四参数数值关系与ab公式的预期值接近,而与Harris公式的预期值偏离较大.表明两参数ab公式比Harris公式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相对论对称性在原子核的壳层结构及其演化中扮演重要角色.探讨超形变核态的相对论对称性,利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计算超形变核态的结合能、单粒子能级,提取单粒子能级的自旋和赝自旋能量劈裂,分析这些能量劈裂与原子核形变及自旋和赝自旋双重态量子数间的关系,进而研究超形变核态的自旋和赝自旋对称性及其随形变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超形变核态的自旋和赝自旋对称性与双重态量子数和形变都相关.  相似文献   

14.
Bohr-Mottelson转动谱公式的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Bohr-Mottelson的I(I+1)四参数展开式分析了A~150,190偶偶核超形变带和锕系、稀土区偶偶核正常形变转动带.由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出参数,讨论参数之间的关系,发现ab公式、abc公式和Harris公式的预言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但相对而言,ab公式、abc公式的预言较好.而且超形变带的参数关系和正常形变带相似.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转动谱理论若干问题的最新进展 ,并以Bohr-Mottelson的I(I+ 1 ) 展开转动谱公式为例 ,分析了它们对于正常形变带以及超形变带的能谱拟合 ,参数关系和自旋指定等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16.
^86Zr及稀土区三轴超形变带自旋值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Becker等人的角动量与转动频率的二参量公式和吴崇试,曾谨言的二参量转动谱公式,分别对^86Zr的SD1,SD2,SD4,^163,165,167Lu以及^171Ta,^173Re的三轴超形变带作最小二乘法拟合,并对以上各三轴超形变带的自旋值作了评估。  相似文献   

17.
生防菌株A-29分离自山东省科学院中试基地内的番茄根际土中。利用通用引物27f和1492r扩增A-29的基因组DNA获得1492bp的16SrDNA序列片段,登录号为EU430264,同源性与直丝紫链霉菌(Strep-tomyces viridocyaneus)YIM30997(AF513223)达98.9%。生理生化特性测定中,除吲哚反应和木糖利用2项不同外,其它指标A-29与S.viridocyaneus完全相同,故将菌株A-29鉴定为S.viridocyaneus。菌株A-29的无菌发酵滤液具有广谱抗性,在PDA平板上对供试的8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黑斑链格孢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半径为7.0mm。分别利用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浸提法提取发酵上清液中的活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提取液进行定性分析,菌株A-29各提取液中可检测到的化学成分种类主要有:有机酸类、酯类、苯及其衍生物、烷烃、酮类、杂环化合物等,结合文献报道:上清乙酸乙酯提取液中可能的活性成分为:(S)-(+)-2′,3′-Dideoxyribonolactone、2-Vinyl-9-[3-deoxy-.beta.-d-ribofuranosyl]hypoxan-thine;上清二氯甲烷提取液中可能的活性成分为:2-(Phenyl-piperidin-1-yl-methyl)-cyclohexanol、10-Methoxy-nb-.alpha.-Methylcorynantheol。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季铵盐A-1催化二氯卡宾与环己烯的加成反应,考察了不同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产物7,7-二氯双环[4.1.0]庚烷收率的影响.在优化反应条件(即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5h)下,以季铵盐A-1为相转移催化剂,产率可达94.0%.实验证明,季铵盐A-1的催化活性要优于其它短碳链的季铵盐和聚乙二醇,并且在分离过程中不乳化,使产物易于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9.

利用Davydov-Filippov模型导出的转动谱公式,分析了190区偶-偶Hg,Pb和Po同位素的E2跃迁谱,得到了四极形变β和非轴对称度γ参数,结果表明:偶-偶Hh,Pb和Po同位素的四极形变是主要的,非轴对称度γ形变也对能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