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14MeV中子的(n,~3He)反应截面的系统学特性作了研究,并得列了反应截面随不对称参数(N—Z)/A的增加而缓慢下降的趋势.在对实验数据分析、评价和拟合的基础上给出了一套经验参数.利用导出的系统学经验公式计算了一些核素的(n,~3He)反应截面,与实验结果比较符合较好.最后讨论了(n,~3He)反应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将中子输运方程、热弹性力学方程和反应堆动力学方程耦合在一起,根据球型快中子脉冲反应堆理论计算和理论设计的需要,编制了功能齐全的计算机程序。从爆发脉冲的实际过程出发,以预加反应性为关键参量;考虑了反应堆活性区外反射中于效应,增加了模拟缓发中子项。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解决了以往脉冲功率分布和半高宽度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偏差大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钼的天然同位素较多,活化后的γ谱复杂,给用活化法测量~(97)M_0(n,p)~(97)N_b快中子反应截面带来了很大困难,以前虽然有多人曾经测量过~(97)M_0(n,p)~(97)N_b 的反应截面,但大多数只测量了个别能量点的数据,这些现存的数据分散较大,国内尚未见有报道,且钼又是核聚变的结构材料之一,所以精确测量~(97)M_0(n,p)~(97)N_b反应截面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用活化法测量了13.40~14.79MeV 中子能区的~(97)M_0(n,p)~(97)N_b 反应截面并和所能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理论计算核反应截面的重要意义,利用选择共振隧穿模型对^15N(p,α)^12C的反应截面进行计算.调出了核势的实部和虚部分别为:-15.43Mev和-1050.7kev.理论计算和实验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得很好,这说明了选择共振隧穿模型是计算有明显共振峰的核反应截面的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5.
应用光学模型系统分析了~(6,7)Li的快中子散射资料,入射能量分别为4.83—15MeV(对~6Li)和7—15MeV(对~7Li),分析的资料包括总截面、弹性积分截面和角分布,所得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所用的光学势为包含了面吸收和自旋轨道耦合项的Woods-Saxon型势。我们取实部(氵弥)散参数和面吸收深度为入射能量的线性函数,其它势参数均取为是能量无关的且对~6Li和~7Li还取为是一样的。发现实部(氵弥)散参数随入射能量增加而缓慢地减小。  相似文献   

6.
实验测量了能量为38A MeV的16 C在12 C靶上的反应截面和去中子截面.利用有限力程Glauber模型进行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16 C主要为芯核(14 C)加价中子(2n)的双核子晕核,其中价中子主要分布在2s1/2轨道上.该实验进一步在更低能量下获得实验数据并和Glauber模型计算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活化法分别以~(56)Fe(n,P)~(56)Mn和~(63)Cu(n,2n)~(62)Cu反应截面为标准,测量了14.61Mev中子的~(64)Zn(n,2n)~(63)Zn反应截面,其值分别为190.1±5.3mb和196.3±7.7mb。又以~(27)Al(n,P)~(27)Mg反应截面为标准,测量了14.13Mev、14.61Mev和14.85Mev三个能点的~(64)Zn(n,2n)~(63)Zn反应戡面,其值分别为116.0±8.7mb、189.4±14.2mb和197.2±14.8mb。活化生成核发射的γ射线用高纯锗(HPGc)γ谱议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活化法以~(27)Al(n,α)~(24)Na 反应截面为中子注量标准,测得的14.9 MeV 中子~(65)Cu(n,2n)~(54)Cu 和~(46)Ti(n,p)~(46)Sc 反应截面分别为9334±32和297±10mb,测得的14.62MeV中子~(63)Cu(n,α)~(60)Co 反应截面值为42.3±1.5 mb.单能中子由 T(d,n)~4He 反应获得,中子能量是用铌锆截面比法测定的.在文中还把本文的结果与其他一些作者的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从13.4MeV到14.9MeV中子能区用活化法相对93Nb(n,2n)92mNb的反应截面,对148Sm(n,p)148mPm、144Sm(n,p)144Pm和150Sm(n,α)147Nd三个反应截面的初步测量,并将所得结果和已有数据进行了比较.中子能量是用铌锆截面比法测定的.  相似文献   

10.
用中子活化法和离线γ能谱测量技术对2.8MeV中子引起的~(232)Th(n,γ)~(233)Th反应截面进行了测量.2.8 MeV强流中子由D-D中子发生器获得,中子注量率的波动通过测量伴随~3He粒子得到;中子的平均能量通过~(64)Zn(n,p)~(64)Cu和~(115)In(n,n′)~(115m)In的反应截面比得到.γ能谱采用低本底高分辨率高纯锗伽马谱仪进行测量.实验结果与已发布的截面数据及评价核数据库ENDF/B-Ⅷ.b4、JENDL-4.0u+和CENDL-3.1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利用模型程序TALYS-1.8对~(232)Th的中子俘获反应激发函数曲线进行理论计算,并与实验数据和评价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收集了~(181)Ta(n,2n)~(180m)Ta 反应的全部实验结果,并用统一的衰变纲图进行归一.在评价的基础上,用正交多项式程序拟合.最后给出从(?)能(7.6758MeV)~20MeV的激发函数推荐值.  相似文献   

12.
以14 MeV快中子引起的52Cr(n, 2n)51Cr反应截面的测量为例,研究热中子俘获反应对相应的快中子(n,2n)反应截面测量的影响.为比较热中子俘获反应50Cr(n, γ)51Cr对相应的快中子52Cr(n, 2n)51Cr反应截面测量的影响,在对样品包镉和不包镉两种情况下,分别测量了14 MeV中子引起的52Cr(n,2n)51Cr反应截面.单能中子用T(d, n)4He反应获得,中子通量用监督反应93Nb(n, 2n)92mNb测量,而中子能量通过93 Nb(n, 2n) 92mNb和90Zr(n, 2n) 89m+gZr截面比法测定.将本实验结果与尽可能收集到的其它作者发表的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用115Mev~(11)B 束轰击~(36)Ar 产生两核子转移反应,用固体探测器望远镜在θL=8°处测量了反应产物的能谱,观察到~(38)k 的3~ ,7~ 和5~ 等三个能级.对有关的单核子转移反应用 DWBA 进行了计算,以检验束缚态和光学模型参数.用壳模型计算了有关核的谱幅度.最后,假定反应机制是顺序转移的多步过程,用耦合反应道理论(CRC)计算了截面.理论截面与实验截面比较的结果表明,顺序转移可能是该反应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实验利用束流衰减法测量了43.7AMeV丰中子核17B与C靶反应的总截面σR=(1724±93)mb.用零程Glauber计算,假定17B具有核芯15B和两个价中子结构,输入GG和GO密度分布,计算的激发函数曲线与该实验数据很好符合,输入描述稳定核双参数Fermi密度分布,不能得到与实验数据符合的结果,表明17B是核芯15B 2n的假定是合理的.并且中子密度分布表现较大空间扩展-晕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最高束流能量为290 A MeV的~(12)C核诱发铝靶核反应射弹碎裂电荷变化反应总截面及碎片粒子产生分截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射弹碎裂电荷变化总截面及碎片粒子产生分截面在误差范围内与束流能量无关,核碎裂电荷变化总截面计算结果与Bradt-Peter公式及PHITS,NUCFRG2理论模型预测值一致,碎片粒子产生分截面值与NUCFRG2理论模型预测值一致.  相似文献   

16.
用活化法以^93Nb(n,2n)^92mNb反应截面作为中子注量的标准测量了13.5—14.8MeV中子引起的^203Tl(n,2n)^202Tl的反应截面值.14MeV中子由T(d,n)^4He反应得到,中子能量通过^93Nb(n,2n)^92mNb和^90Zr(n,2n)^89m+9Zr截面比法测定.测得了分别由(13.5±0.3),(14.1±0.2),(14.8±0.3)MeV中子引起的^230Tl(n,2n)^202Tl反应截面值分别为(1829±83),(1884±109),(2016±105)mb.并与其他人的测量结果和JEFF-3.1评价数据库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归纳了十字形H_(10)~■—H_(10)~°模式变换器的设计原则和要点.作为例子,设计了一个二公分的这种变换器.特别是对最复杂的第二段采用了简化轮廓线的设计方法,从而使加工不仅变得较为容易而且也获得了较好的结果.文章还指出了如何选择变换段的长度以避免在工作频带内出现反射峰.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理论计算11B(p,α)2α核反应截面的重要意义.利用选择共振遂穿模型对11B(p,α)2α的核反应截面进行计算.调出了核势的实部和虚部分别为-54.6Mev和-257.4kev.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值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的很好,进一步说明选择共振遂穿模型是计算有明显峰值的核反应截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集团模型和少体理论基础上,采用折叠模型方法和相同的Λ-Λ势和Λ-α势,给出了各集团间的相互作用势,并计算了双Λ超核Λ6ΛHe和Λ10ΛBe的基态结合能和集团间的均方根半径,得到的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