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久前,在北京推出一份上乘的大众科普杂志《Newton科学世界》。可以说这在我国科普媒体界带来巨大的冲击波。这个冲击波给我们的启示就是:面对市场能不能办好一本高品位的科普杂志?我们回答是:“能,但有困难。”只要克服了困难,那么就可以创造人间任何奇迹,办好一本科普杂志也不例外。记得抓年代初,上海有一本《科学画报》,当时印数每期都超过百万大关。一次我去南京出差,某研究所的几个研究人员提出要我设法在上海为他们代订《科学画报》,说在南京订不到,请我帮忙。为什么那时候的《科学画报》这么吃香呢?原因有三:一是科…  相似文献   

2.
《世界科学》问世以来,已接近20周年。在这20年的岁月中,我的医学科技生涯和她结下了不懈之缘。我既是她创刊以来的忠实读者,又是她多年的友好译者。从读者走上译者的人生之路,是《世界科学》选题的新颖、立题的别具一格、报导的迅速、译文的优美洒脱,开阔了我的视野,萌发了我成为《世界科学》译者的进取心。然而更使我醉心于《世界科学》杂志的原因,是我的医学情报专业,需要我及时吸取世界最先进的医学科技知识。我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地阅读着《世界科学》,从中得到了不少教益,也获得了非常满意的回报。纵观《世界科学》开辟的栏…  相似文献   

3.
<正>德国科学是现代世界科学体制化的"原型":19世纪,威廉·冯·洪堡领导的大学改革,倡导大学的一个目标是推进创造性知识,研究应该是教师的必要活动。科学在大学中体制化,大学成为科学的家,研究成为大学教师的角色行为。英国思想史家约翰·梅尔茨在《19世纪欧洲思想史》中就赞叹:"(德国)大学系统,不仅教授知识,尤其重要的是,它教授研究。"科学在德国大学的生根和发展,直接促进了德国科学的繁荣,诞生了推动现代科学革命的一批璀璨  相似文献   

4.
《世界科学》创办已近20周年。20年来,世界科学》终于成熟了。为了不忘广大读者、译者、著者的厚爱,我们决定在1997年举行“我与《世界科学》”有奖征文活动。征文要求:写出“我与《世界科学》”交往中一件不平常的事;受《世界科学》上某篇文章的点拨而在科研中的收获;阅读《世界科学》的感受、心得;《世界科学》是怎样成为你的良师益友的。一句话,写出你的个性,写出你的光彩,写出你的收获。所写内容务求真实,不要虚构。征文字数:以2000字左右为宜。来稿请注明“我与《世界科学》”栏目。征文作者请注明你的年龄、职称、职业、职…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理科教师,酷爱自然科学,喜欢订阅科技方面的报刊杂志,关注世界科学技术的新动向,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利于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新型人才。《世界科学》是我所订科技杂志中最为最捧的杂志,从第一次发现她到现在,已经有8个年头了,每年必订,每期必读。近两年来,逐渐长大的儿子也成了《世界科学》的忠实读者,我还向周围的同事、朋友以及学生推荐,大家都认为该杂志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给人以启迪,收益匪浅。《世界科学》是一份层次较高的科学杂志,不是一般的科普读物,她充分体…  相似文献   

6.
爱心与厚望     
我是在80年代中的一次偶然机会看到《世界科学》杂志的,从此,我对它可谓“爱不释手”,订阅《世界科学》已12年,这期间,读《世界科学》已成为我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到月初,我如果看不到新一期的《世界科学》,好像失去什么重要之物那样不自在。记得去年4月份的《胜界科学》被邮递员遗失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试着《世界科学》编辑部去了一封信,说明情况,希望能卖我一本。我很快地就收到了我所要的刊物,并附有编辑同志的一封信,信中表示,感谢我对《世界科学》的厚爱和支持,免费赠送我这本《世界科学》。通过这件事…  相似文献   

7.
《世界科学》创刊15周年科学家发言摘录夏禹龙(本刊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世界科学》杂志办刊15年来,尤其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可谓是惨淡经营。但可喜的是,15年来,《世界科学》杂志在办刊的方针上始终坚持自己的宗旨.力求在中国普及与传...  相似文献   

8.
我是个没有进过理科专科学校的普遍读者,却不乏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曾天真地想,要是能将数、理、化、生、天文、地理等等一切科学都贯通该多好啊。但由于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这是不可能的。在许多学问面前,在懂得一般的科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了解别人的研究成果而知道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主流趋势,这是可能的。我发觉,在浩如烟海的书籍杂志中,《世界科学》满足了我的这一要求,我读《世界科学》连续有10年了。读了《世界科学》以后,觉得它把我引进了一个不平凡的科学世界。因为它是在认识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让我们都爱《世界科学》一位读者给我们来信.说他十分喜爱《世界科学》。原因是他从《世界科学》上学到了许多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理论和知识。他拜《世界科学》为师,据他说已有13年了。这位读者叫薛广振,原是沈阳航空学院航空系的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一家研究所从事...  相似文献   

10.
特约编辑的功劳《世界科学》的正式编辑人员只有3人,能按时完成编辑出版任务,虽然有自己的尽心尽职尽责,但与特约编辑的工作是分不开的。确切地说,他们为《世界科学》立下汗马功劳。我出差外地,与同行们谈起编辑工作,他们不相信《世界科学》只有3位编辑人员。我告...  相似文献   

11.
告读者     
《世界科学》杂志到明年就满十年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学召开,在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主旨下,本刊和其他一批科学、科普杂志应时而生。近10年来,《世界科学》在数以千万计的海内外读者的关心、扶助下,在中国的大地上,为科学技术的新思想、新观点的传播尽了一份力量。它在海外,同享有盛誉的Nature,American Scientist,Die Umschau等十多份外文期刊始终保持交换关系,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的阅览室里亦有《世界科学》陈列;在国内,我们杂志的订户数以万计。而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时常与我们保持联系的热心的译者和读者更难计其数,这是堪可自慰的。  相似文献   

12.
叶铭汉  戴念祖 《科学》2004,56(6):30-34
笔者在《吴大猷论科学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改革》(见:科学,2004,56(5):30)一文中介绍了吴大猷关于科学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改革相关的问题,本文介绍他关于大学、大学教育和高考种种问题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正>《世界科学》联合“澎湃新闻”平台,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下,共同策划“走近科学”栏目,对获得国家及上海市科技奖励的成果进行科普化报道。本篇围绕2020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与功能的系统性研究”展开,该奖项由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刘志杰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获得。  相似文献   

14.
《世界科学》已渡过了20岁生日,值此之际,对它的成长过程,作一点回顾,以增进广大热心的读者对它的了解,也算是一种有意义的庆贺吧!写到这里,也许先要回答一个读者可能有的疑问:每期目次页上不是都明白无误地写着“1978年创刊”,怎么今年又变成本刊20岁的生日了呢?这是因为1978年创刊,是把由上海科技情报所主办的本刊前身——名为《世界科学译丛》的不定期刊物——一并算在里面的。作为定期刊物的《世界科学》则是从1979年才开始出版的。不管怎么说,本刊确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经过10年“文化大革命”的自我封闭,不仅中国的…  相似文献   

15.
40年前,在党和国家向全国人民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我们的这一全国性的科普期刊《知识就是力量》(以下简称《知力》)应运诞生了。 《知力》一露头角,便以它那完全崭新的面貌,丰富多采又引人入胜的内涵,生动活泼的描述,美妙的、拟人化的插图迅速引起了向科学进军的、渴望学习新鲜科技知识的广大党政军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的瞩目和兴趣。因而在创刊的初始时期,《知力》的印数便达到了  相似文献   

16.
狮子真相     
2009年,我们随同动物学家克雷格·帕克一同去坦桑尼亚赛伦盖蒂国家公园探究狮子的世界。帕克是美国明尼芬达大学的生态学家,也是世界知名的狮子专家。  相似文献   

17.
尹国兴 《科学》1999,(9):53-55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是人类一切科学认识的归宿.而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物质支撑,其存在和发展亦遵循唯物辩证法的一般规律。科学与技术不是一码事,但也不是两码事,它们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割不断彼此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十九、二十世纪生物学的发展.也符合这一朴素的辩证逻辑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到孟德尔的遗传法则再到摩尔根的《基因论》,  相似文献   

18.
冈子 《科学之友》2007,(8A):24-25
说起“电子人”,人们可能会想到不少科幻电影,可是英国的一位科学家却通过身体力行,将幻想逐步变为现实。原本由人类设计、制造,用以服务人类的人工智能机器最终反戈一击,控制了人类,这不仅已经成了科幻电影惯用的情节,也反映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发展所产生的忧虑。然而现在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电子人”,他靠自己的意志控制了机器--他就是前不久《新西兰先驱报》所报道的现年57岁的英国雷丁大学科学家凯文·沃里克,他是英国颇具争议的控制论专家和思想家,现在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人”,即一部分是人,一部分是机器。 在沃里克看来,“电子人”将是电子时代人类发展的趋势,也是科学价值的体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老读者,我热烈祝贺《世界科学》创办20周年。趁这次征文活动表达我对她的热爱感激之情.并衷心祝愿她越办越有魅力。我是1985年见到《世界科学》的,1986年我就订阅她,至今已经整整10年了。订阅她是出于我对科学的关心和热爱,也是工作需要科技知识,由于她质量不错,所以我一年又一年地订阅,从没有间断过,别的杂志我很多是订阅一阵又不订了,唯独这一世界科学”10年来我没有停订过。10年来的阅读,对我工作和个人科学素养提高都帮助极大。因此我十分喜欢和重视这本杂志。尽管目前由于我国国民科技素质还不高,大家对科普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传播科学知识,功德无量──《世界科学》创刊15周年科学家座谈会3月2日,《世界科学》创刊15周年科学家座谈会在上海隆重举行。出席座谈会的科学家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沈允钢、匡定波、嵇汝运、戴立信.中青年科学家洪国藩、赵寿元、陈元光、卫志明、朱世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