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明国 《科学通报》1985,30(5):371-371
辽北红透山大型铜锌矿是在1958年发现的。由于长期以来没有认识矿床类型及成因,一直未能在我国寻找到同类矿床。据近几年的研究,确定红透山铜矿应属太古代绿岩带型硫化物铜锌矿床(芦文江,阎鹗等,周继微)。在本文研究的7个矿区中,含矿岩系的酸性火山岩(红透山组)的稀土元素(下简称REE)和不含矿的石棚子组酸性火山岩完全不同,与国外同类矿床对比也具普遍意义。这就为寻找红透山式铜锌矿床提供了一种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丁林  周勇  张进江  邓万明 《科学通报》2000,45(14):1475-1481
由3期火山岩和两期风化壳构成的鱼鳞山复合堆积物为了解高原夷平面的形成过程及环境提供了难得的条件。通过火山岩及风化壳地球化学、^40Ar/^39Ar和K/Ar年代学的研究,揭示风化壳形成在干旱、半干旱的亚热带环境,时代为30 ̄24Ma,羌唐地区的夷平面最后定位于20Ma左右。形成在干旱,半干旱的亚热带环境。时代为30 ̄24Ma。羌唐地区的夷平面最后定位于20Ma左右。  相似文献   

3.
对江西龙南黑云母花岗岩风化壳中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REE的含量、分布及迁移规律的研究发现: 风化过程中的主要矿物学变化为长石→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埃洛石→硅铝土. 活动性元素为Na, Ca, Si, P, V, U, Sr, 而Ti, Al, Fe, Sc, Th, Zr, Hf保持稳定. 除Zr/Hf, Nb/Ta, Th/Sc, Zr/Nb和Sm/Nd外,其他微量元素比值都发生了变化. REE和Y在剖面内重新分布,风化样品稀土配分模型在继承母岩特征的同时,发生了一系列分异. 总体而言,化学风化程度是影响风化剖面中矿物成分、主要和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的关键因素,在根据沉积物矿物和微量元素分布研究源区特征时,应充分考虑到源岩化学风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马英军  刘丛强 《科学通报》1999,44(22):2433-2437
对江西龙南黑云母花岗岩风化壳中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REE的含量、分布及迁移规律的研究发现: 风化过程中的主要矿物学变化为长石→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埃洛石→硅铝土. 活动性元素为Na, Ca, Si, P, V, U, Sr, 而Ti, Al, Fe, Sc, Th, Zr, Hf保持稳定. 除Zr/Hf, Nb/Ta, Th/Sc, Zr/Nb和Sm/Nd外,其他微量元素比值都发生了变化. REE和Y在剖面内重新分布,风化样品稀土配分模型在继承母岩特征的同时,发生了一系列分异. 总体而言,化学风化程度是影响风化剖面中矿物成分、主要和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的关键因素,在根据沉积物矿物和微量元素分布研究源区特征时,应充分考虑到源岩化学风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大水沟碲矿床中碲矿物的复杂出溶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大水沟碲矿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唯一独立碲矿床,作者在对该矿床进行矿物学研究过程中,发现在楚碲铋矿中包含许多细小的蠕虫状、线状或细长条状出溶矿物,这是首次在碲矿物中发现如此复杂的山溶现象,笔者将楚碲铋矿+细小出溶矿物区域称为复杂出溶带.本文在对其作了较详细研究后,对其成因提出初步见解.1 矿床地质简介大水沟碲矿床位于四川省石棉县境内,主要出露于扬子地台西缘大渡河韧性剪切带中,围岩系一套变基性火山岩.目前在大水沟矿区初步查明有13条矿脉呈NNE向排列,明显受断裂控制.辉碲铋矿为最重要的碲矿物,其他碲矿物有楚碲铋矿、碲铋矿、硫碲铋矿等,伴生的硫化物主要为磁黄铁矿、黄铜矿等.  相似文献   

6.
冯雨周  陈华勇  肖兵  初高彬  郑惠  沈灿 《科学通报》2023,(10):1217-1229
古城矿床为华南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同时富含轻重稀土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矿体位于粗粒黑云母花岗岩风化壳中.褐帘石是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中一种重要的副矿物(占比约为0.09%(vol)), U-Pb年龄分析结果显示其结晶年龄为102.8±4.3 Ma.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原生褐帘石具有富轻稀土的特征,其轻稀土、重稀土和轻稀土/重稀土比值分别为179778~189429、2165~4595 ppm(1 ppm=10–6m3/m3)和41~84.这些原生褐帘石轻稀土含量约占全岩轻稀土总量的97%,为古城矿区轻稀土元素的主要来源.褐帘石结构与成分分析指示,稀土元素的存在会导致其晶体结构中稀土元素与氧原子构成的化学键键长增加而键强减弱.在被岩浆-热液流体交代时,这些化学键发生破裂,进而导致轻稀土元素会被淋滤出来并进入到热液流体中,并在随后主要进入了氟碳钙铈矿中.综上,褐帘石被交代后形成氟碳钙铈矿的过程中轻稀土元素发生了活化、迁移和富集,且在该过程中轻稀土元素之间发生了分馏.本研究表明,原生褐帘石被热液流体交代有利于轻稀土元素的富集成矿,但对重稀土矿化的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7.
金成伟 《科学通报》1984,29(6):365-365
西藏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区中新生代岩浆弧的火山岩类岩石学,主元素岩石化学在某些论文中已有所叙述。本文主要讨论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区中新生代火山岩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点。元素系采用仪器中子活化法测定,样品采自本区中新生代各喷发阶段具有代表性的火山岩类,即念青唐古拉地区的侏罗白垩系的属钙碱系列的玄武岩(N-1)和安山岩(N-3)和冈底斯地区的白垩系安山岩(5-92),晚白垩-早第三系的流纹岩(5-51)和偏碱性的  相似文献   

8.
方涛 《科学通报》1994,39(21):1982-1982
白云鄂博矿床位于内蒙古中部,是世界著名的铁、铌、稀土超大型矿床,一直为国内外地质界所瞩目,随着地质工作的深入开展,对矿床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但在矿床成因、成矿时代等问题上仍有很大的分歧.以往人们对矿区白云岩和铁矿物的氧、碳同位素组成做过一些工作,本文试图从稀土氟碳酸盐矿物碳、氧同位素组成这样一个新的角度,对矿床形成过程做一些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阿尔金茫崖地区早古生代蛇绿岩的Sm-Nd等时线年龄证据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岩石化学研究表明,阿尔金茫崖地区基性火山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稀土配分均为LREE略富集型,Th/Ta比值接近1,Nb/Y为0.34-0.62,Ti/Y为310-443,Ti/V为37-62,Zr/Bn为9.4-2.4,Sr/Rb为12-80,Nb/Th为7.7-16.8,显示了E-MORB或OIB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白云鄂博矿床流体包裹体中稀土矿物的发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奕汉 《科学通报》1995,40(20):1870-1870
白云鄂博矿床是一个稀土、铁、铌元素共生的矿床,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来源、多阶段、多成因的综合性矿床.它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处于华北地台与内蒙古海西地槽交界附近,矿体赋存在中元古白云鄂博群的白云岩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和帚状;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矿床矿物种类繁多,组合复杂,已经查明的矿物有140余种,涉及硅酸盐类、氧化物类、碳酸盐类、硫化物类、硫酸盐类和磷酸盐类等11个矿物大类,其中以前3种为主.矿区工业矿物有Fe-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Nb-铌铁金红石、锯铁矿、易解石、烧绿石;REE-独居石、氟碳铈矿、氟碳铈钡矿等;在地球化学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富∑Le贫Y、富Nb贫Ta、富Th贫V和富Ba贫Sr.  相似文献   

11.
陈蕾  李建威 《科学通报》2014,(15):1437-1445
黄钾铁矾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硫化物矿床风化壳中常见的表生矿物.对表生黄钾铁矾进行精确的40Ar/39Ar定年和H-O同位素组成分析,不仅可以直接限定大陆化学风化和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的时间和历史,而且可为区域古气候演变和构造隆升等重大地质事件提供关键信息.本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地区白银矿田折腰山块状硫化物矿床风化壳中表生黄钾铁矾进行了40Ar/39Ar年代学和H-O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初步研究,为祁连山地区新生代古气候条件的分析提供新的资料和思路方法.折腰山矿床的表生黄钾铁矾主要有两种产状:一种是赋存于风化壳顶部坡积物中的块状黄钾铁矾,另一种是风化壳中切割容矿岩石的脉状黄钾铁矾.块状黄钾铁矾具有板状晶形,K2O含量为8.21wt%~8.31wt%,两个样品的40Ar/39Ar年龄分别为41.2±0.4和37.1±0.3 Ma,对应的δD值分别为-156‰和-133‰,δ18OSO4值为2.5‰和2.6‰.脉状黄钾铁矾具有六方双锥状晶形,K2O含量为2.44wt%~2.72wt%,两个样品的40Ar/39Ar年龄分别为3.3±0.1和3.2±0.1 Ma,对应的δD值为-160‰和-158‰,δ18OSO4值是2.5‰和2.8‰.黄钾铁矾的40Ar/39Ar年龄和H-O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白银矿田折腰山矿床至少在始新世中期就已隆升到地表并接受了长期的化学风化和矿床的次生富集,其中晚始新世和晚上新世的2次风化事件记录了白银地区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2次相对湿润的气候,且晚上新世比晚始新世的温度低.对祁连山地区硫化物矿床风化壳年代学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进一步系统研究有可能为祁连山和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以来的构造隆升、气候变化和矿床次生富集等重要地质事件提供制约.  相似文献   

12.
孙海田 《科学通报》1994,39(14):1343-1343
中条山地区钾质火山岩系主要在铜矿峪铜矿南和北峪短轴背斜核部出露,地层归属绛县群,时代有早元古宙和晚太古宙两种不同认识.岩石特征和性质表明二者为同一火山地层层位.火山岩系具有十分明显的双峰态特点,由变质基性绿泥片岩、黑云片岩和变钾质流纹岩组成.K_2O含量变化于1—10%  相似文献   

13.
周作侠 《科学通报》1981,26(9):551-551
本文依据斑岩铜矿中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研究,并与其它铜矿类型对比,初步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根据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划为三种类型:地幔原生岩浆岩源型,如基性和超基性岩铜镍矿床,与蛇绿岩套有关铜矿床等,其硫同位素比值特征与陨石值类似,表明未受到污染;地壳混合岩浆岩源型,如中基性、中酸性岩浆岩有关斑岩铜矿,以及与火山岩有关铜矿,硫同位素受到污  相似文献   

14.
在四川南坪县著名的九寨沟风景区附近隆康、塔藏一带发育一套含中-基性火山岩的砂板岩、碳酸岩及放射虫硅质岩沉积.该套地层在1:20万漳腊幅区调报告(1978)中被归属于中三叠世,称之为扎尕山群;四川  相似文献   

15.
武定迤纳厂Fe-Cu-REE矿床Sm-Nd同位素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耀民  涂光炽  胡瑞忠  石学法 《科学通报》2005,50(12):1253-1258
通过典型矿床-武定迤纳厂Fe-Cu-REE矿床中矿石及萤石稀土元素特征和Sm-Nd同位素体系的研究, 对昆阳群稀土富集及矿化时代进行了限定. 研究表明, 成矿期呈浸染状紫红色萤石中稀土总量 高, 强烈富集轻稀土, 正Eu异常; 成矿期后脉状浅绿色萤石中稀土总量低, 相对富集重稀土. 成矿期萤石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539±40 Ma, εNd(t)=-4.6; 矿石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617±100 Ma, εNd(t)值为-3.2. 表明矿床形成于中元古代早期, 成矿物质来源于富集地幔, 矿床成因为火山喷流-同生沉积. 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中元古代稀土大规模爆发成矿可能与当时大陆边缘裂谷环境产出的富碱非造山型岩浆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利用阴极发光、LA-ICPMS和SHRIMP定年技术, 对南天山北缘缝合带东段的榆树沟蛇绿岩地体中两个麻粒岩相变质基性火山岩样品中锆石进行了内部结构、微量元素组成分析和原位定年. 所获得的变质锆石年龄分别为392±7和390±11 Ma, 代表了该蛇绿岩块体经历麻粒岩相变质改造的年龄, 揭示南天山洋在泥盆纪早期即开始向北俯冲.  相似文献   

17.
白云鄂博钡稀土氟碳酸盐矿物的新产状及其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学明 《科学通报》1999,44(9):984-989
对产于白云鄂博碳酸岩岩墙中的钡稀土氟碳酸盐矿物的化学成分,稀土配分和连生关系作了研究,观察到了氟碳铈钡矿与氟碳钡铈矿,以及氟碳钡铈矿和黄河矿的体衍生构造,它们直接形成于碳酸岩浆的结晶作用,这些矿物的稀土配分型式与矿床赋矿白云石大理岩中的相应矿物十分相似,暗示其有成因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粤西大降坪黄铁矿床热水沉积硅质岩特征及稀土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乾 《科学通报》1992,37(17):1588-1588
热水沉积岩是海底喷气-热水沉积矿床的重要标志之一.大降坪黄铁矿床的热水沉积硅质岩具有有别于矿区其它岩石的特征和稀土模式,为该矿床的热水沉积成因提供了证据. 一、硅质岩产状及主要特征 大降坪黄铁矿床是产于粤西震旦系浅变质岩中的层状硫化物矿床.矿区地层岩性以千枚  相似文献   

19.
武当山群、耀岭河群及基性侵入岩群是南秦岭出露规模最大的前寒武纪地质单元组合, 对采自武当山群的5件火山-火山碎屑岩、2件耀岭河群火山岩和1件基性侵入岩体样品进行了锆石原位LA-ICP-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方法U-Pb同位素定年. 结果表明, 武当山群的形成时代为(755±3) Ma (5件样品年龄值的加权平均值, MSWD=0.47, 95%置信度, 下同), 而耀岭河群火山岩和基性侵入岩群分别为(685 ± 5) Ma(两件样品年龄值加权平均值, MSWD=0.36)和(679 ± 3) Ma(MSWD=1.6)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相同. 所获年龄均明显小于早期多数文献的报道值, 武当山群和耀岭河群火山-沉积岩地层的时代分别对应于峡东剖面的莲沱组和略早于南沱组. 岩浆岩中捕获锆石显示, 南秦岭武当地区存在与扬子克拉通内部和陆缘区时代相同的830~780 Ma岩浆事件记录, 指示了区域内存在晋宁期基底岩系或来自扬子克拉通北缘晋宁期物源区沉积物, 表明新元古代时期南秦岭武当地区是现今扬子克拉通北缘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王东方 《科学通报》1984,29(14):872-872
辽东是我国前寒武系地层出露较好的地区之一。本区太古界变质岩系属于高级区岩系,清原群、鞍山群古陆核由云英片麻岩、长英片麻岩。含辉石的斜长角闪岩、磁铁紫苏麻粒岩、二辉麻粒岩、斜长角闪片麻岩等组成,夹条带状含铁建造。除云英、长英片麻岩等外,多数岩石可恢复为基性-超基性镁铁质喷发岩。从早元古代开始,骤然扩大了水圈,辽河群下部还有一些酸性火山岩(下辽河亚群或宽甸群),从辽河群中上部开始,沉积建造占优势,在区域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