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以往的供应链协调模型没有考虑交易信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从交易信用和订购批量限制的角度研究供应链协调的模型.研究发现交易信用合同能激励供应链成员的行为,合理设置合同参数可以完全消除双重边际化现象,实现供应链协调.在实现协调的供应链中,零售商的利润没有受到损害,供应商的利润得到改善,供应链的总利润达到系统最优,研究给出了协调合同的参数设定方法,供应链总利润改善的最小订购批量限制参数的范围以及供应链系统实现帕雷托改善的信用期限参数的范围.最后对考虑交易信用的合同的效率和灵活性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控制模型优化的贝叶斯博弈方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上各企业间活动的整体集成,协调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关系,供应链系统中的供应、生产、销售基本环节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基于贝叶嘶博弈分析了企业间的关系,设计了生产商、销售商委托代理模型的分析机制,其中生产商即委托人的目标函数是利润最大化,销售商即代理人的激励条件是不低于最低销售利润,有效地协调和控制供应链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使整个供应链效率最优,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需建立相应的供应链优化机制的运作模型,以实现供应链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结合供应链分析模型研究的现状和ATO(assemble to order)型供应链企业的特点,建立了供应链联盟生产规划与库存协调集成决策经济模型,该模型包括战略层子模型和运作层子模型两部分.战略层子模型以供应链整体增值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来确定各层企业的生产计划;运作层子模型,在战略层确定的生产合作计划的基础上,来实现协调多层供应链成员企业生产周期或批量的目标.此外,还从合作博弈的角度证实了模型博弈核心解的存在性这样模型确定的生产合作计划可保证联盟整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智能体的供应链协同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讨论了基于多智能体的供应链框架 ,在框架中由智能体代表供应链上的企业 ,以智能体的方式强调供应链企业间的竞合机制 ,设计一种多智能体的供应链模型 ,研究智能体结构以及多智能体系统的组织方式和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5.
以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间的供应链博弈为中心,分析了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博弈,得出供应链合作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提出了供应链合作中的投机行为及相应的惩罚机制,以及促进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供应链合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供应链参考模型中基于智能体的库存管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SCOR模型(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和Agent(智能体)技术,研究了Agent系统在SCOR模型中的应用,并进一步探讨了在多Agent系统环境下,供应链中节点企业内部的库存控制和企业间的库存合作,提出了一种新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结合供应链运作的特点,从指派博弈的角度分析了供应链企业的合作战略.将供应链整体设计经济模型向多层拓展,得到了一个最大化联盟利润的多层供应链整体设计经济模型,并证实了模型中合作博弈核心解的存在性.研究表明:供应链联盟核心企业在联盟内部供应链成员企业生产成本和意愿支付的基础上指导其合理地安排合作关系,可以使得供应链整体收益达得到优化.而且,由于此合作战略符合合作博弈核心,其实施进一步提高了供应链联盟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供应链网络的风险分析与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供应链中各企业内部、企业间合作关系及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来考察供应链的风险,并分析了各类风险的出现概率和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程度.采用模糊评价的方法确定风险出现的概率以及影响程度,并用两者的乘积来表示该风险因素的大小,最后,将上述各值相加之和作为整个供应链的可靠度.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客观地比较不同供应链之间风险的大小,为企业供应链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基于信号博弈的供需双方委托代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供应链企业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委托代理问题,从供应链的核心--买方-供应商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供需双方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运用信号博弈的思想分析了买方和供应商的行为,并探讨了影响不同博弈均衡的因素和条件,为提高企业对供应商产品质量确定的效率和准确性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基于合作对策的供应链利益分配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集成化供应链的环境中,通过成员间的合作竞争达到供应链的整体绩效,是供应链管理成功的关键.因而建立成员间的利益协调分配机制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合作对策的理论结合线性规划的方法来建立供应链管理的利益分配模型,并给出求解方法,为解决供应链的利益协调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单一电商和单一第三方物流企业构成的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中,针对分散决策时的”双重边际化”现象,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期权实现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调.推导出电商的最优物流服务订购决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最优物流能力投资决策以及实现协调时期权价格与执行价格的表达式.进一步得出了获得协调同时能够实现双方收益帕累托改进的期权契约参数的集合,通过讨价还价理论确定最终可以实施的期权契约.  相似文献   

12.
以加工企业、代理商和超市组成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回购契约下短生命周期产品供应链的协调问题.首先针对供应链系统的全局协调,提出契约参数需要满足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契约参数的进一步约束实现了系统的完美协调;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得出如下结论:三阶层供应链的回购契约下,上游企业给予下游企业的回购价格与批发价格成正比;上游企业的回购价格将影响系统完美协调的实现;在高风险市场,上游企业是实施该契约模型的积极倡导者.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方法没有考虑销售商需求的模糊性,且只以供应链其中一方的利益为核心建立物流中心农产品供应链,无法保证供应链各方利润最大化。为此,提出一种新的模糊需求条件下物流中心农产品供应链协调方法。在集中决策下,供应商与销售商按照农产品市场模糊需求与销售商以自身利益为核心完成独立决策。通过分段线性形式表示销售商利润函数,建立供应商期望利润函数。在进行协调的过程中,把集中供应链决策结果当成分散决策模型协调的依据,对供应链双方承担风险进行研究,获取价格契约、滞销补贴契约、成本分担契约,实现供应链协调,使整个农产品供应链利润达到最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使物流中心各方利润增加。  相似文献   

14.
研究随机需求下零售商存在资金约束时的供应链协调问题.在内部融资模式下,以供应链成员的期望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函数,求得供应链实现协调的条件.在内部融资下使用收益共享契约,可以使零售商实现无资金约束时的最优订购量,提高供应链各方的期望收益,同时可以协调融资后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利润分配问题.探讨了参数变化对供应链协调的影响及协调条件.  相似文献   

15.
收益共享契约下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的协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收益共享契约对供应链的协调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突发事件造成市场需求分布函数发生变化的特点,即市场需求变化比较大时,由于供应商的成本结构将发生比较显著的改变,基准的收益共享契约将不再发挥协调作用。按照收益共享契约要求供应商和销售商共同分担风险和收益的属性,本文设计了两阶段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的收益共享契约模型。  相似文献   

16.
在考虑随机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收益共享­价格补贴联合契约模型,可以实现简单的三级供应链系统协调.但突发事件所引起的市场规模剧烈变化,会造成供应链环境不稳定,进而影响到节点企业的正常运行,打乱其原有的生产计划.为此,文章给出了突发事件下的供应链优化应急策略,并改进了原联合契约使其具备抗突发事件性.最后运用数值算例来验证收益共享­价格补贴联合契约的有效性,并对供应链系统的总利润在其各成员间如何分配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三级供应链的收益共享契约协调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在由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中,需求不确定且与价格有关的条件下,收益共享契约对供应链的协调问题.建立了满足渠道协调的条件和供应链内各企业实现双赢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在不影响供应链总利润的前提下,契约参数的合理选择可以实现各企业的双赢,且在合理的范围内契约参数的大小与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针对零售商风险规避下单一供应商产出不确定、制造商产出确定和零售商需求不确定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系统,建立了基于CVaR准则下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协调模型.比较了集中、分散和风险规避模型的特征,给出了基于收益共享的供应链契约协调机制.分析了产出和需求不确定性对供应链成员期望利润和决策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说明了收益共享契约协调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对于风险规避下不确定三级供应链系统,运用收益共享契约可以使分散的期望利润达到集中决策的水平,最终实现三级供应链系统协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of Loss-Averse Newsvendor with Contract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is paper studies a supply chain model in which a single supplier sells a single product to a single retailer who faces the newsvendor problem. The retailer is loss aver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production quantity with decentralized decision making with a wholesale price contract is less than that with centralized decision making. The supply chain can achieve channel coordination with buy back and target rebate contracts. With buy back contracts, the supply chain system profits can be allocated arbitrarily between the supplier and retailer. A new kind of contract, the incremental buy back contract, gives similar results as with the buy back contract. The advantages and drawbacks of these three types of contracts are analyzed with numerical examples.  相似文献   

20.
针对供应链合作中,合作伙伴的抗风险能力及风险偏好对供应链优化与协调的影响,提出了反映供应链及合作者的抗风险能力及决策者对风险偏爱程度的条件乐观期望利润的概念,并引入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实力型供应链优化与协调问题的研究.建立了随机需求下实力型供应链的条件乐观期望利润模型、基于条件乐观期望利润的最优订购量模型及协调供应链的最优收入共享契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抗风险能力对供应链协调、最优订购量、最优批发价格及供应链合作的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