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王钰 《科学通报》1965,10(12):1116-1116
在广西地区,郁江组以上的中泥盆世地层,过去统名为东岗岭组。1959年王钰、俞昌民编写“中国的泥盆系”时,分析了广西、云南、湖南、四川各地中泥盆统的化石组合,感到各地剖面的对比常存在矛盾,因而怀疑广西的东岗岭组与郁江组之间,或者有一个间断,或者有一套过渡性的岩层,于是提出中国南方中泥盆统似可三分的建议。在全国地层会议上,经过讨论,认为证据尚不充足。因此,1961—1964年,我们曾三次组队,分别到东岗岭组的标准地点——广西象州县东约2.5公里的东岗岭及武宣县二塘和北流等地(图1),详测剖面,细  相似文献   

2.
王尚启 《科学通报》1983,28(4):234-234
广西南丹罗富地区的上泥盆统榴江组出露完好,主要为硅质岩、泥岩、泥灰岩和扁豆状灰岩或条带状灰岩,以产远岸滞流海环境下的浮游或游移生物群落为特征,属典型南丹型沉积。通过近几年来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表明,自中泥盆统罗富组上部开始,直到下石炭统同车江组,均保存有丰富的浮游介形类化石。仅上泥盆统榴江组就可以划分出8个带和1个组合。  相似文献   

3.
王钰 《科学通报》1964,9(11):1013-1013
广西中东部的泥盆系,发育完整,化石丰美,是研究我国泥盆系的主要地区之一。1959年全国地层会议时,曾经提出:必须在广西中东部进行更详细的野外工作,合理地解决下列三个问题,即:1.海相下泥盆统的确实性质;2.中泥盆统建阶,应两分抑或三分;3.“四排页岩”的时代。同时指出,解决了这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则其他地区泥盆系的对比,也将容易着手,更有助于各省地质图的编制。1960年后,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曾组织专题队,赴广西的贵县、横县六景、鹿寨四排、象县东岗岭、武宣二塘一带,测制剖面,采集化石。本文仅就那高岭组的时代以及郁江组的分层,提出一些初步意见,以供参考,并希指正。  相似文献   

4.
李延河 《科学通报》1994,39(22):2112-2112
秦岭泥盆系发育于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之间的秦岭古生代陆缘裂谷之中,近东西向展布,为一套沉积巨厚的类复理石建造,其中蕴藏有丰富的铅锌多金属矿床,区内矿床均产在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细碎屑岩的过渡部位.矿体呈层状和似层状产出,并与地层同步褶曲.矿床的直接容矿岩石为一套含铁白云石和菱铁矿的硅质  相似文献   

5.
山东昌潍古新统侯镇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经荣 《科学通报》1989,34(24):1882-1882
山东昌邑、潍县和寿光一带的第四系覆盖区(图1),经石油钻孔揭露,油区现称为孔店组的这套地层自下而上分为:孔3、孔2和孔1段。孔3段为厚层玄武岩和安山岩,夹紫红色泥岩或砂岩;孔2段以灰色、深灰色泥岩为主,夹泥质粉砂岩、泥灰岩、油页岩、炭质泥岩或薄煤层,中部普遍见砾岩或含砾砂岩层;孔1段为紫红色泥岩夹棕红色砂岩。  相似文献   

6.
王钰 《科学通报》1964,9(11):1017-1017
广西中部的四排页岩是冯景兰于1929年创立的一个地层单位,所采化石经张席禔鉴定,认为时代属于早泥盆世。1934午,乐森璕把张氏鉴定的标本与徐瑞麟所采同层的新材料,带到德国研究。乐氏(1938)分四排页岩为两个化石带,认为可以和德国莱茵区的寇布兰兹阶的上部相当。近二十年来,地质工作者接受了这种观点,都把四排页岩视为我国南方海相下泥盆统的标准地层单位。1955年,王钰研究广西郁江组腕足动物群的结果,首次提出异议,指出四排页岩可能系“小山砂岩”的相变,而属于中泥盆统的底部。  相似文献   

7.
广西钦州地区硅质岩及其放射虫化石组合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玉净 《科学通报》1994,39(13):1208-1208
在桂东南钦州地区的小董、板城一带,有一套以各类硅质岩、硅质页岩和泥岩为主的地层,面积约数十平方公里,呈北东东向条带状分布,其西北面和东南面分别有两条花岗岩带将其与相邻的沉积相区分隔(图1).这套硅质岩与上覆上二叠统底砾岩不整合接触,在砾岩之  相似文献   

8.
库车盆地-天山边界的晚第三纪断层活动性质与应力状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清晨  张仲培  林伟 《科学通报》2003,48(24):2553-2559
对库车盆地-天山边界的野外考察表明, 以羊布拉克为界, 西部见中生界不整合在古生界岩层上, 三叠系底部不整合面上下发育了向盆地方向倾斜的正断层; 羊布拉克以东, 见第三系与古生界被断层隔开. 对盆山边界上发育的带擦痕断层的构造要素进行了观测和研究, 获得了25组360条有效数据, 古应力状态反演计算结果表明, 晚第三纪时盆山边界的总体应力状态以伸展为主, 局部叠加了走滑断层的影响. 盆山边界处的变形特征可归因于天山垂向隆升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关于湖北江汉盆地跑马岗组的时代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伟同 《科学通报》1985,30(11):855-855
湖北江汉盆地跑马岗组是一套以棕红色泥岩、粉砂岩为主的陆相沉积。多数学者历来认为其时代为晚白垩世晚期。不过,也有人主张部分属早第三纪。但是,白垩、第三系的界线具体在哪里,其间有无古新统,如果有,古新统究竟包括多大范围,至今没有人明确过。 江汉盆地上白垩-下始新统沉积连续,发育良好,出露较佳,富含轮藻化石,是从轮藻角  相似文献   

10.
云南澜沧老厂-拉巴的互冲推覆构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根耀 《科学通报》1991,36(1):44-44
互冲(interdigitation)是指两个大陆块体碰撞时因低角度的逆断层活动而发生的相向推覆构造。云南西部澜沧县老厂-拉巴一带(图1)盖层中即发育此类构造。 老厂矿区1985年进行二十万分之一区调时所建地层层序为:中-上泥盆统硅质岩及砂页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板块震旦系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备  郑海飞  姚海涛  李永安 《科学通报》2002,47(22):1740-1744
对取自库鲁克塔格震旦系的102个灰岩、泥岩、页岩和冰碛岩样品做了碳同位素分析.震旦系内4个组为冰期沉积,其δ^13C值差别较大(-14.7‰— 4.2‰),δ^13C出现3次明显的负漂移,支持前人提出的该地区出现过3次冰期沉积的观点,只是具体时间上存在差别.下震旦统下部贝义西组δ^13C值总体为正值,可能代表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有关的大陆裂谷岩石记录.全部地层的δ^13C曲线有3次明显的变化,第1次是贝义西组从底部正值变为顶部-5‰左右;第2次从下震旦统上部阿勒通沟组的0‰—3‰左右变为特瑞爱肯组的—3.4‰——14.4‰。第3次是从上震旦统下部扎莫克提组的正值到汉格尔乔克组顶部冰成纹泥的负值。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中段长6~长8段发育6组高角度天然构造剪性缝,组成3组共轭裂缝系统,分别为走向60°和120°的共轭剪裂缝,最大主应力为E-W向;走向150°和75°的共轭剪裂缝,最大主应力为NWW-SEE向;走向30°和90°的共轭剪裂缝,最大主应力为NEE-SWW向.由于延长组地层的各向异性,走向约75°的裂缝为延长组中段的优势裂缝.地震各向异性计算和成像测井识别得到的裂缝走向玫瑰图均显示:和长6与长8相比,长7中的优势裂缝走向顺时针偏转了约5°.而各层的平面裂缝分布图也显示各层的裂缝密度分布发生了改变.根据常规测井曲线计算划分岩性,分别统计成像测井的图像识别结果中泥页岩和砂岩中的裂缝.走向玫瑰图结果显示,同一构造背景下,砂岩中的优势裂缝走向和泥岩相比较,逆时针方向旋转了约10°,和野外露头的节理测量结果一致.由常规测曲线的值带入公式和前人总结的经验数学关系中,计算得到泥岩的内摩擦角较砂岩的大18.6°,因此泥岩的剪裂角较砂岩小约9.2°.根据库伦破裂准则,一组共轭剪裂缝的锐角平分线方向与最大挤压应力方向一致,剪裂缝和最大挤压应力的夹角为剪裂角.而延长组地层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近水平,成像测井中识别的剪性天然构造张开缝均为高角度近垂直,由于优势裂缝走向约75°,对应的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WW-SEE向,因此砂岩中的NEE至E-W向的裂缝较泥岩中的向逆时针方向发生偏转.根据单井中自然伽马值(GR)的分布具有正态分布的特点,进行了各层砂泥比计算:长6砂泥比0.72;长7砂泥比0.24;长8砂泥比1.04.将长7作为纯泥岩段,长8作为砂泥互层段,计算得到的剪破裂角和成像识别出的裂缝走向差异一致.  相似文献   

13.
研究地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的阿拉山口附近,约东经82°10′~82°40′,北纬44°50′~45°20′.构造上处在巩乃斯板块东北缘,北东以艾比湖断裂为界与准噶尔板块毗邻,走向北西的艾比湖断裂为上述两板块间的博罗霍洛山缝合线的一部分,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出露在研究区以西约100km的温泉县附近,研究区内主要出露泥盆系和石炭系地层,花岗岩类分布广泛.本区泥盆系玄武岩产于上泥盆统,与红色放射虫硅质泥岩互层,主要有两层,厚约0 .5和35m,岩石化学分析表明为海相碱性系列钠质类型玄武岩(刘因,1995),石炭系玄武岩产于下石炭统,夹于陆相碎屑岩和酸性火山岩中,厚15m,气孔构造发育,为陆相喷发产物,属低钾拉斑玄武岩,显然自晚泥盆世到早石炭世,玄武岩产出环境从深海变化到陆地.石炭系样品P154,~(87)Rb/~(86)Sr=0.0389,~(87)Sr/~(86)Sr(O)=0.70427±2,~(87)Sr/~(86)Sr(t)=0.7041;~(147)Sm/~(144)Nd=0.1159~(143)Nd/~(144)Nd(O)=0.513062±7,εNd(t)=±11.8,样品P201的相应值为:0.0799,  相似文献   

14.
湖南益阳元古代科马提岩发现鬣刺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禧砥 《科学通报》1988,33(4):286-286
湖南省益阳市南郊石咀塘-桃花岭一带,元古界冷家溪群下部发育2000余米厚的变质基性火山岩系,出露面积达20km~2。该火山岩系以熔岩为主,呈岩流产出,其次为凝灰岩、层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屑凝灰岩;两个喷溢旋迴,第一旋迴出露完整,第二旋迴多被第四系沉积物所覆盖;并与其顶底的沉积变质岩系呈整合接触关系。第一旋迴火山岩系熔岩具典型的水下喷  相似文献   

15.
江南造山带东段高压变质蓝片岩及其地质时代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舒良树 《科学通报》1993,38(20):1879-1879
在江南造山带东段,笔者曾发现高压变质岩石的零星露头,分布在德兴一弋阳一带,以蓝闪石片岩最为典型.近年研究表明,它们出露在九岭构造区与赣浙皖边境火山岛弧的交接处,产在赣东北断裂带内的晚元古代蛇绿混杂岩中(图1).  相似文献   

16.
湘西武陵源晚二叠世长兴期珊瑚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建伟 《科学通报》1995,40(16):1491-1491
湘西武陵源区东南慈利县高峰乡康家坪一带出露的上二叠统长兴组灰岩含群体丛状珊瑚Waagenophyllum、刺毛类Tabulozoa、海绵和水螅,其中大量的Waagenophyllum呈原地生长状态或未经搬动的倒卧状被保存,密布珊瑚丛体的岩石厚达50多米,形成珊瑚障积岩礁.Tabulazoa、海绵、水螅和藻类生物主要被保存在滩相沉积中,起粘  相似文献   

17.
湘中泥盆-石炭系界线划分的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方晓思 《科学通报》1993,38(8):732-732
中国的泥盆-石炭系界线研究历时已久,其传统的下石炭统剖面位于贵州省独山城南五里桥与黑石关村之间.俞建章(1931)在此曾建立2个珊瑚带:下部革老河组Cystophrentis带和上部汤耙沟组Pseudouralinia带,并将以上两个珊瑚带与英国Avon Gorge剖面的Z带与C带进行对比,认为中国南部泥盆—石炭系界线划在Cystophrintis带底.1965年,侯  相似文献   

18.
何秀彬  徐备  袁志云 《科学通报》2007,52(1):107-113
新疆柯坪地区新元古代晚期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的碳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 奇格布拉克组和苏盖特布拉克组上亚组碳同位素组成总体以正δ13C值为主, 并且在奇格布拉克组下部出现了一个明显的 δ13C正漂移; 在寒武系与奇格布拉克组之间、苏盖特布拉克组上亚组顶部及底部等3个层位出现了3个δ13C负漂移. 这些特征与华南三峡地区新元古代晚期碳同位素变化特征相似, 表明苏盖特布拉克组上亚组和奇格布拉克组分别相当于三峡地区的陡山沱组中、上部和灯影组. 其中苏盖特布拉克组上亚组顶部的δ13C负漂移对应于三峡地区陡山沱组顶部的负漂移, 而苏盖特布拉克组上亚组底部的δ13C负漂移可同陡山沱组中部以及库鲁克塔格地区汉格尔乔克组冰碛岩顶部的δ13C负漂移对比.  相似文献   

19.
汪训一 《科学通报》1985,30(7):528-528
一、地质概况茅茅头山(又叫光明山)位于桂林市西北桃花江右岸,是峰林平原上的一个峰簇(即由若干锥状蜂体联座所构成的小型峰丛),由上泥盆统融县组亮晶砂屑灰岩、残余微晶砂屑灰岩和泥晶灰岩所组成。山体投影面积为0.92平方公里,相对标高为250余米。山体中自南而北已发现有芦笛岩、大岩、飞丝岩和穿岩四个洞穴(表1),其中芦笛岩就是我国有名的一个游览洞穴。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早石炭世异珊瑚的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英铴 《科学通报》1994,39(8):738-738
1 地层本文描述的异珊瑚化石系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北20km的锡林高勒附近.采集于巴参2井钻孔的岩芯标本(化石产地见图1),其层位为下石炭统臭牛沟组.该组厚度为173m,下部岩性为灰黑色泥岩夹灰色薄层的生物碎屑灰岩;中部为灰色砂、泥岩互层;上部为深灰色含生物碎屑灰岩.异珊瑚主要产在上部深灰色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内.臭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