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攀 《凉山大学学报》2002,4(1):117-118
藏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与汉族的关系渊远流长.本文从藏族群居的地理环境和考古发现角,论述藏汉之间的交往与共性,及其形成的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借助考古、神话、岩画对古羌乐舞进行考证和分析。认为舞蹈纹彩陶盆、陶鼓和陶哨,是古羌乐舞最早的实物见证;昆仑神话中的描述是古羌乐舞最早的记载;岩画是古羌乐舞的影像再现;古代文献中的"连臂踏歌"是古羌乐舞的发展记录。提出了古羌乐舞与藏族舞蹈一脉相承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潘攀 《凉山大学学报》2002,4(1):117-118,123
藏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与汉族的关系渊远流长。本文从藏族群居的地理环境和考古发现角,论述藏汉之间的交往与共性,及其形成的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藏羌古碉集中反映了藏羌地区在当地的自然环境下,从古至今的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民众心理、建筑艺术等各方面的变化,被赋予了内容丰富的文化观念,有着历史文化、建筑、民俗、宗教文化信仰及艺术美学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成为纪录这些时代藏羌地区的各族人民生存状态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与西藏岩画联系最为密切的文献资料应该是敦煌古藏文苯教写卷,这些写卷中记载的苯教传说与仪轨内容,隐晦而曲折地反映了早期羌人西迁、开发藏北草原(藏语“羌塘”)的历史过程;而西藏岩画则以生动而写实的画面,直接表现了羌人西迁及开拓“羌塘”的壮举。研究西藏岩画,不能不特别涉及到苯教仪轨文献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滇西南拉祜族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学术界普遍认为云南拉祜族源于古氐羌系统,属于古羌遗裔之一[1]。这里的拉祜族能歌善舞,吹、拉、弹、唱样样备全。葫芦笙是这里拉祜族主要的传统吹奏乐器,它几乎伴随着男人们的一生。他们把葫芦笙作为传承文化、抒发感情、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拉祜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羌绣面临的问题与灾后产业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县1996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羌绣之乡",而且2006年取得了羌绣、羌绣之乡、羌绣故里文化产权注册商标。羌绣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族民间刺绣植根于古老的民间历史文化,在那单纯的形式中,负载着丰富的内涵。可以说,羌族民间刺绣艺术是羌族文化的形象载体,是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直观性、审美性的象征表现。近年来,随着阿坝州旅游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阿坝州羌族刺绣文化高高树起了羌族特色民俗文化的旗帜,特别是汶川、理县、茂县等地旅游区的成功开放,赢得了世人的极大关注,作为羌族文化的一个代表,羌绣成了阿坝州重要的文化旅游商品,生产的羌绣也开始多了起来,规范羌绣的产业发展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王熠 《科技信息》2010,(29):148-148
当代羌族有语言而无文字,且羌语势微;上古羌族先民既有语言又有文字,古羌文融入汉文;以走拼音化的道路新创羌文,在羌区推行羌语文、汉语文双语教学,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全新媒体形态,借助新媒体时代高效的参与互动性、个性化的信息源、多媒体的信息组合等特点可以提升中原文化的内涵和时代价值.但新媒体是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原文化要积极利用新媒体这一有效平台,从着力推动中原文化的认同机制、深入推进中原文化传播的创新机制、建立健全中原文化的长效传播机制、逐步健全中原文化传播的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实现中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自觉,推动中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两宋交替时期,中原人大规模随北宋王室渡江南迁,以北宋东京为代表的中原文化迅速南传,给江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突出体现在饮食文化、文娱活动、节日及城市管理等方面。本文结合历史文献,着重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原文化南传对江南文化生活的影响,进而表明了南宋政权在对中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问题上仍起到积极作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西藏大学学报》2012,(4):187-188
滇川藏地区的石棺葬与纳藏两族源流之关系 在历史上藏族和纳西族迁徙之路和当代两族聚居区发现了大量的石棺墓葬群。通过分析这些丰富的考古资料,加上汉藏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论述了滇川藏横断山脉地区所发现的石棺葬与藏族和纳西族这两个民族的先民之间的关系。另外,通过在这些地区的石棺墓中所发现的绿松石等器物,对藏族、纳西族共有的一些宗教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认为这些地区发现的石棺葬习俗与作为藏族和纳西族共同祖先的古羌人中的牦牛羌、白狼羌以及苯教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先秦时期,广西文化与中原文化就开始有了一定的交流。灵渠开凿之后,对广西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广泛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这种文化交流主要表现在物质文化交流、商业文化交流和教育艺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在双方的交流中广西文化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13.
陕甘川毗邻区域祀神活动中的美术文化,体现出鲜明的氐、羌民族本原文化特色,是氐羌民族传统文明和文化变迁的活化石。首先,祀神活动中的服饰、道具及其面具中的图饰符号,是氐羌族系生息繁衍的祥瑞符和祭天仪式的原始图腾。其次,无论区域内庙宇的建筑形制还是神祗造像的装饰彩绘,在"多民族文化共生"的状态下,传承着氐羌文化的历史脉络。第三,祀神活动仪式中的程序及其符号语言,被赋予了"神性"的权威的,传达出古氐羌民族本源文化特有的意趣。因而,该区域内的许多民间文化习俗,特别是祀神活动保持了氐羌民族原有的文化神韵。  相似文献   

14.
所谓"面具",指人们利用自然物或人工物,模仿人面或兽头而制作的各种狰狞的、滑稽的、英武的或和善的人格化的角色象征,它们往往被赋予超自然之力,在祭祀仪式或相关表演中用以近神远鬼、乐神娱人。傩面具在社会生活中以信仰的、审美的、风俗的和艺术的方式发挥着多重的文化功用,及至当代,仍发挥着辟凶除害、迎年祈福、表演陈列、装饰商卖等功能作用。功能决定了傩文化在时间向度上的存废消长,也决定了其在空间向度上的传承与应用。自泰伯奔吴之后,江南土著的荆蛮文化便与中原的商周文化混融,形成食稻米、重商贾、好祭祀、习水善舟、好勇轻死、讲求工巧的吴文化,在巫风气息下,从中原传来的傩文化得到了立足和发展。直到现在,在苏南地区,还见傩祭和傩舞传承,面具仍然是其信仰与活动的中心。从形制方面说,苏南傩面具分为脸壳、套头、魁头三种基本形式;从结构方面说,苏南傩面具有单层面具和开合面具两种;从应用方面说,主要有传统应用和当代应用两类,主要用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以及追求生存之外的精神满足和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的西南指以云南为中心,包括川西南、桂西、黔西。该区为古羌人族系、古越人族系、古濮人族系的交汇地,他们与今之藏缅语族各族、壮侗语族各族、孟高棉语族各族有着渊源关系。清楚地认识这些渊源关系,对国家的稳定及民族学科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南方荆楚文化和北方中原文化由于多种原因产生了迥异的人文特征,从历史渊源、地理空间、文风不同、风俗迥异四个方面,介绍了南北两地不同的表现,并指明了在新时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楚辞研究中,有关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这一争论贯穿了两千年的楚辞研究史.我曾长期关注于中原文化、楚文化与闽南文化研究的状况,从而意识到,可能从族群心理研究的角度,能够解开楚辞研究中长期争论不休的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关系之谜.  相似文献   

18.
三星堆考古发现,揭示了殷商时期古蜀青铜文明的辉煌。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造像,具有鲜明的古蜀地域文化特色,说明古蜀王国在社会结构、礼仪制度、崇尚观念等诸多方面,都与黄河流域殷商王朝不同,在满天星斗多源一统的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进程中写下了神奇的一页。古蜀与中原有着长期的交往,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不失主体的文化交流中吸纳融汇了许多外来文化因素。三星堆青铜文明对西南夷与滇文化,都产生过相当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契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最能反映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和发展水平。敦煌西域出土的古藏文文献中有着丰富的契约文书,根据学界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其中也包括数十篇雇用契约。这些雇用契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活动状况,以及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劳务输出和交换关系等。文章以敦煌出土的一份比较完整的古藏文雇用契约为例,在考证和释读这份契约文书内容的同时,分析和研究其行文格式和习惯用语等,并对照同时期的汉文契约文书,分析和研究汉藏契约文书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实际状况,进而揭示汉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20.
焦作恩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保存了一批古代建筑。其中祖师庙在建筑布局、屋顶形式以及建筑装饰等方面均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关系,是等级文化的具体体现。探讨恩村祖师庙建筑形制隐喻的等级文化是我们了解中原古代建筑文化的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