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老舍早期创作的研究中,长篇《二马》始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较之前作,《二马》在创作心态上有显明的发展和超越,这便是创作动机的明确而深刻;忧世伤生作为其创作心理的主导型因素,已牢牢锲入其创作心态,成为推动写作进程的恒定力量。《二马》创作动机和心态上的“新变”趋向,不但意味着文学观念的提升和成熟,而且深深制约着《二马》的文本操作方式,使之在叙事方法和技巧上出现了空前的“革命”色彩:在这个意义上,《二马》应该作为老舍小说创作历程的第一座“界碑”而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2.
第四纪的时间跨度约250万年,是地球演化史上的一个崭新时代。这一时期地球的中高纬度地区经历了寒冷与温暖、干旱与湿润的气候变迁,即冰期与间冰期气候的交替,森林、草原和荒漠随着气候的变化而扩展或萎缩。早期地质学一般采用在地层中发现真马属E quus、真象属E lephas和真牛属B os的化石地层来确定第四纪的开始,即按化石断定第四纪地层的“毫格线H ang's line”。一般而言,真马属等现代哺乳动物类群的出现是第四纪陆地生物界的显著特点。值得关注的是,我们人类的祖先也于第四纪从猿类进化为早期原始人。因此,第四纪又可称为“灵生纪”或…  相似文献   

3.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春秋》、《孟子》等儒家典籍中就有关于麒麟的记载,这表明我们祖先对麒麟的认识最迟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就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一说;而《春秋·公羊传》中也提到:鲁哀公十四年,在  相似文献   

4.
骡子的杂侃     
说起骡子人们并不陌生,大多数都知道是驴马杂交所生。但要问骡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几种,还有什么家畜也是杂交所生?说得清楚的恐怕不多。要说这是一项古老的科技成果,更未必有人认可。因此,重叙这一课题,可以让人们进一步认识,我们祖先在这项科研上所作的贡献。骡这类动物在自然界本来没有,是我们祖先在两三千年前,采用动物有性杂交方法产生的。由于人们习以为常,有人竞把骡马混为一谈,不善分辨。在80年代末,有位大学毕业、参加工作20多年的工程师,指着一匹骡子对我说:“这马的膘头不错。”听了挺吃惊,便说:“你好好看看,那是马吗?那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的经典中,流传最广的莫过于《圣经》,它几乎是家家必备、人人必读的“圣书”。据1981年统计,已有275种不同文字的译本,加上方言翻译和不完整的版本,竞达1710种之多。《圣经》对西方世界的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等影响是不可估计的。我们常在影视片中看到手抚《圣经》宣誓的场面,但最重要的《圣经》也是一座文化宝库,其中的成语、典故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语言,成为英语中的精华。 《圣经》(The Bible)分《旧约》和《新约》两部分。The old Testament多为希伯来文,记载了天地的开辟、人类祖先的创造及希伯来族(Hebrew)家长制时期的历史。其中有许多故事、象上帝六日之日造人,亚当(Adam)与夏娃(Eve)偷食禁果、挪亚方舟等,已家喻户晓。“遮羞布”、“和平鸽”、“橄榄树”、“替罪羊”、“迦南地”等也进入了汉语语汇。The New Testement主要包括《四福音书》及《使徒行传》。记述了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我国古代数学,在秦汉的基础上,得到了新的发展。据《隋书·经籍志》的记载,当时的数学书已达二十七种之多。魏晋时期的刘徽不仅用“析理以辞,解体用图”的科学方法,重新整理了我国古典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对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从他所创立的“割园术”中,已经可以看到现代积分学思想的萌芽。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关于园周率的计算,有效数字已经达到七位,这是当时世界上的最高水平;他所得到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这是对我国过渡时期的革命实践作出的科学总结,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首先是由马克思提出的。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马克思深刻地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  相似文献   

8.
头匹     
“头匹”两个量词连用,可同时计量不同的牲畜,在南北朝文献中已见用例。《世说新语·雅量》篇,梁代刘孝标注引《谢车骑传》曰:“(东晋淝水之战)俘获数万计,得……牛、马、驴、骡、驼十万头匹。”刘世儒先生在研究南北朝时期的量词时,注意到了这个例子,但他认为“头匹”连用是“一种过渡时期语言内部某些部分暂时失调的现象”(见《论  相似文献   

9.
对偶辞种种     
对偶辞从表面上看,是句调的反复;从内容上看,多半是两件事物互相映衬。因此,曾有人把它并入“反复”辞格,或“映衬”辞格。其实它给人们的突出的印象是对称感,具有对称美,而内容也并非完全由互相映衬的句子构成,故对偶在修辞学上终于独立为一格。对偶辞历史悠久,六经诸子早已用之。《易·系辞》“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等就用此辞法。对偶辞应用普遍。我国有个传统习惯:在春节、寿诞、婚嫁……时,喜欢张贴、悬挂对联,公园、书室各种场所也往往有对联。对联就是运用对偶辞法写的。各类文章包括书信、文告等应用文中,也常常夹有一些对偶辞。曾经风行于南北朝时期的骈体  相似文献   

10.
《石油地质学》是研究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油气藏的形成以及油气田分布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石油地质勘探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我们专业从一九六三年停办九年多,没有对过去使用的旧教材作任何修改。文化大革命后,石油地质勘探专业又上了马。遵照毛主席“教材要彻底改革”的教导,为了编写适应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  相似文献   

11.
一、世界上最早开凿水井的国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与我何有哉?”这是我国极早的一首歌谣——《王壤歌》。它不但生动地描绘了古代劳功人民怡然自得的风度,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在那个时捩,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凿井,开采和利用地下水了。  相似文献   

12.
对《论语译注》中的三个句子“斯害也已”、“末之也已”、“其终也已”的解释与杨伯峻先生有不同的看法。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对《论语》和《左传》中所有“也已”句分析后认为在《论语》时代,“也已”已经结合为一个语气词,它们不应拆开解释;其二,“已”的演变过程告诉我们,“也”与“已”的结合处在动词“已”逐渐虚化的过程中;第三,“也”置于主语后表提顿只限于特定的句子,而论语中这三句都不符合这一条件。  相似文献   

13.
脉诊,是中兽医的具有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早在唐,李石等著《司牧安骥集》中就有“夫马医者,须知病源,察其根本,按审筋脉”、“血脉内连于心脏,心家有病脉不停”,“口内如花脉带洪”等记载。这些记述虽极为简略,但仍可看出当时在诊察马病时就已开始施用脉诊了。到公元一六○八年在喻氏昆仲所著《元亨疗马集》一书中,总结了自唐以来的诊疗经验,对马的切脉部位,脉诊与脏腑的关系等都作了较详细的论述,迄今也还为一些中兽医所沿用,但是,无庸讳言,由于中兽医脉诊在实施上的困难和问题,在临床实践中,它没有或者很少有发挥其作为中兽医的具有特色的诊断方法的作用。更有甚者,在临诊中则根本  相似文献   

14.
《蚕马》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冯至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是被朱自清先生誉为“五四”新诗中“堪称独步的四首叙事长诗中有代表性的一首。”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新诗史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蚕马》取材于我国古代传奇小说《女化蚕》。关于《蚕马》的内容,有论者认为长诗是“叙写”了古代传说中一个“幽婉动人而又凄清迷离的爱情故事‘骏马求爱,女儿化蚕’”,“写了一匹马对一位少女的坚贞不渝的爱。”它“为自己深爱的少女跑遍天涯,将她的父亲找回,父亲却残  相似文献   

15.
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识别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据文献记载,我国古代民族识别产生很早,夏商时期就已有民族区分的观念和称谓,如《竹书纪年》、《尚书》和《诗经》中就有“夷”、“西戎”、“蛮”、“狄”的记载。殷虚出土的甲骨文和商周时期的金文,也有同样的字眼,而且已具有族称的意义。周朝除夏族外,四方还有夷、狄、戎、蛮等民族集团,这在历史文献记载中是很多的。周平王东迁以后,王室衰微,结果列国内乱,诸侯  相似文献   

16.
“鼻回粪水”是马骡多种消化道疾病的一种危险症状。在我国兽医古籍《元亨疗马集》中多处提及,如:《论马起卧观形状分别脏腑者何也》中有:“起卧者,腹中痛也,有三十六般,各有形证定之……,鼻回粪水,回头右顾者,胃气痛也”;《三十六起卧图歌、第二十三大肚伤病源歌》,有:“马患需看大肚伤,卧时不起汗淋浪,喘粗鼻咋兼肉颤,鼻内时流粪水浆,哽气之时胃必损,便有灵方病也亡”;《七十二症形图论歌治法·马患草噎第四十七》中有:“草噎者,咽膈噎塞也,……。伸头缩颈,鼻口回涎,喘粗气促,空嗽连声”。《马患肠断第六十五》中有:肠断者,弩伤肠胃也……。令兽浑身肉颤,汗出如浆,鼻回粪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插枝生根为园艺上繁殖树木花卉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类在利用这种技术的历史是很悠久的.Theophrastus 在纪元前300年在他的“Enquiry into Plants”一书中已指出树木可用插枝法繁殖.在我国的文献中后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公元537—544)中亦指出了我们祖先也早已掌握了插枝技术.但长时期中在插枝技术改良上并没有什  相似文献   

18.
一、脉取桡动脉的意义几千年来,中医通过传统的脉诊方法,用指面的感觉细胞从患者桡骨上方的一小段桡动脉上,提取诊断疾病的信息。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位置呢?《内经·经脉别论篇》认为:“食气入胃,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生死;”《难经·一难》认为:“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这段桡动脉信息量很丰富。从近代生物医学工程的角度来看,这一段桡动脉位于桡骨的上方,复盖的组织没有其他部位厚,便于检测,易于固定探头,并因此减小了呼吸和静脉所引起的测量上的误  相似文献   

19.
李湘涛 《大自然》2015,(2):60-63
2015年是中国传统的羊年,从古至今,象征善良、知礼和仁孝等美德的羊一直为中国人民所喜爱,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中国古代造型艺术中更有突出体现。在中国传统的十二属相中,羊虽然没有龙的神秘、虎的威仪、马的气势和猴的机敏,但羊秉性善良温和,所需微薄、奉献最多,其朴实柔顺的性格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人们生活和平、安居乐业的象征。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狩猎、游牧和农耕时期都与羊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羊在未被驯化之前,已是原始先民主  相似文献   

20.
马是奇蹄目马科马属,是家马和野马的通称。化石证据表明,马科动物在6000万年以前起源于北美。最早的马祖先化石是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始新世地层中发现的,称为始祖马,被认为是马科动物的祖先。考古发现证实马成为驯养动物的时间比较晚,但人类何时、何地开始驯养野马的,科学界至今仍无定论,并存在争议。起初马的驯化是为人类提供奶、肉、皮革和挽畜等,随着马在古代战争中显示了速度上的优势,其身价倍增。马被选做古代运输和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后,马的大量驯养和广泛的使用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成为人类文明历史进步的承载者。经过了人类几千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