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庹必新 《遵义科技》2005,33(3):33-35
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有机肥、氮、磷、钾肥相同的情况下,亩施钾肥25公斤增产效果最佳,亩产可达1056.7公斤/亩,比对照不施钾肥亩增543.3公斤,增收384.72元。其次为亩施钾肥20公斤,亩产达970公斤/亩,亩增456.7公斤,增收320.56元。亩施钾肥30公斤,亩产达840公斤/亩,亩增326.7公斤,增收201.36元。以施钾肥25公斤投产比最合理,为1:3.52。  相似文献   

2.
涂层尿素以亩施36公斤一次施入增产增糖效果最好,其次为36公斤分三次施入.建议在甜菜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喷施增甜液 取硼砂30克、蔗糖1公斤、氯化钙5克配水50公斤混合溶解后,在苗期和花期选晴天下午各均匀喷施一次,亩用量25至40公斤。可增产15%,增甜1.5度左右。 施用甜叶菊 用甜叶菊500克、水25公斤、加黄豆10公斤先泡胀再煮至水干后,倒入5公斤复合肥中拌匀备用。当西瓜苗开花座果时,离苗根4寸远,每株深施50克熟黄豆,施后7天浇一次水,可使西瓜大而甜、增产10%,含糖量提高2.5%。  相似文献   

4.
甜菜新品种在新疆石河子地区适应性以及它的高产高糖性 ,经过试验表明 :5075产量每公顷73.35吨 ,比新甜6号(CK)增产37.5 % ;9412产量每公顷67.95吨 ,比CK增产27.5 % ;5075每公顷产糖7832.5公斤 ,比CK增糖10.6 % ,9412每公顷产糖8943公斤 ,比CK增糖19.3%。但5075和9412含糖均低于CK ,分别低2.75和0.9度 ,都不抗褐斑病  相似文献   

5.
对旱地玉米进行氮肥不同施肥量试验,根据土测值及目标产量,确定亩施肥量,以亩施农家肥1500kg,磷酸二铵6kg、硫酸钾4kg为等量标准.亩施尿素5kg、10kg、15kg为变量标准,亩施尿素12kg为习惯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旱地玉米亩施优质有机肥1500kg、磷酸二铵6kg、硫酸钾4kg的条件下,亩施尿素15kg产量最高.增产效果明显,可作为节肥推荐施肥量。  相似文献   

6.
甜菜多倍体品种是近年来国内外甜菜品种的主流。在我国东北、华北、宁夏、新疆等甜菜产区已大规模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张掖地区农科所引进甜菜多倍体品种“中甜——双丰309”,1990—1993年累计推广种植12.8万亩,占四年全区甜菜种植面积的35.5%,平均块根亩产量4240公斤,含糖率19.6%,比对照品种甘糖一号增产3.3%,提高含糖2.01度,亩产糖量853公斤,比对照提高12.7%。该品种由轻工部甜菜糖业研究所培育,具有加工品质优良,稳定性好、抗褐斑病、耐根病的特点,充分表现了多倍体甜菜品种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势,1993年通过张  相似文献   

7.
以金鹏1号番茄为材料,研究了增施不同生物有机肥(对照、豆柏、纯羊粪和菌肥)对番茄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进而探究不同生物有机肥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增施3种生物有机肥均能提高番茄幼苗的光合速率.增施菌肥和纯羊粪能显著增加番茄幼苗的叶长、叶绿素含量、蒸腾作用、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施菌肥对番茄幼苗的株...  相似文献   

8.
茶叶是勉县农业的优势产业之一,全县现有茶园面积7.1万亩,采摘茶园面积5万亩,年产高中低档茶叶425.0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茶叶产品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但茶园施肥不合理,不科学是造成茶叶中有害物质超标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大量施用和偏施氮肥会造成茶叶品质下降,亚硝酸盐含量增加,铅、汞、铬、砷等有害重金属含量超标。因此,推行科学施肥和增施有机肥,是确保茶叶产品的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甜菜施用钾肥,对块根产量有增产效果,能提高块根含糖率,增幅15.7%-3.4%。随着钾肥用量增加,钾肥利用率呈逐渐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0.
1998-2000年分别在广西的崇左县、南宁市郊区、来宾县等地进行甘蔗、龙眼、玉米施用不同缓释(或长效)氮肥的田间试验研究。试验采用常规肥料试验方法,甘蔗、玉米均设5个处理:对照(不施氮肥)、普通尿素、涂层尿素、长效碳铵、缓释尿素;龙眼除不设不施氮肥处理外,其余处理与甘蔗、玉米相同;各试验均设4次重复。结果表明,涂层尿素、缓释尿素分别比普通尿素增加原料蔗11.7%和5.3%,每公顷增糖1262kg和497kg,增糖率13.6%和5.3%;甘蔗当季对涂层尿素与缓释尿素中氮素的利用率分别此普通尿素高7.50%和2.85%(绝对值)。施用涂层尿素、缓释尿素和缓释碳铵的龙眼幼年树生长量与普通尿素处理无显著差异(F>0.01);施用涂层尿素的龙眼果实产量比普通尿素增产2.5%-13.6%。玉米施用缓释氮肥比施用普通尿素增产337.5-525.0kg/hm^2,增产率5.36%-7.74%;玉米施用缓释尿素、涂层尿素的氮素利用率比普通尿素分别提高5.14%、4.39%(绝对值)。缓释氮肥对甘蔗、龙眼、玉米有良好的供肥性,适用于氮素淋溶强烈的广西土壤。  相似文献   

11.
施肥能显著促进母树生长,每株施50公斤厩肥,7~12年生树高生长量提高2.5~7.1%,施0.25公斤尿素,7~9年生树高生长量提高2.6~6.5%,提高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小,施肥能促进树体生长,而母树树体大小与球果产量呈正相关关系;在10年生前,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球果产量28.8~77.6%;灌水对母树生长和结实未见有促进作用,除在建园之初为保嫁接苗成活外,樟子松种子园一般不需灌水;间种豆科作物、牧草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而且以耕代抚,提高经济效益;应经常调整园内密度的动态关系,在15年生左右,樟子松、落叶松种子园每公顷大致保持400~625株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阚磊  王永龙 《扬州科技》1997,5(6):20-21
经两年的专题研究,将有机废弃物--锯木屑进行堆制腐解为有机肥,并与无机配方肥溶为一体,加工生产有机复合肥。这种复合肥经小区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推广,都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亩增粮食54~74.7公斤,亩增收入44.7~113.0元,氮肥利用率提高了4.4~18.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一、试验目的 为摸清撒可富15-25-5在玉米施用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特安排本试验。 二、试验地点、供试作物及设计 1、试验地点:设在察右前旗推广中心基地.土壤肥力中等,土质轻壤,前茬菜茬,能灌溉.去秋深耕耙磨,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公斤。  相似文献   

14.
试验结果表明,油菜育苗床增施复合调理剂,能为土壤消毒杀菌,增肥,有效地培育油菜壮苗,促进早发,提高抗逆能力,促进个体和群体协调发展,实现良好的角,粒,重结构,亩产达197.8公斤,比对照亩产178.85公斤,增产10.6%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5.
“滴力”液肥配施“地福来”生物肥能促进棉花生长发育 ,减少蕾铃脱落 ,提高伏桃比例 ,增加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 ,促进棉花早开花 ,早结铃 ,早吐絮 ,早成熟。棉花666.7m2(1亩=666.7m2)增籽棉30 .25公斤,增产幅度11.45 %。  相似文献   

16.
玉米SC704密度从550株/亩依次增加到7000株/亩后,其株高、稳节位、果稳数、茎粗、成穗率、穗长、穗粗等值有规律的变化。穗粒数,百粒重变化幅度不大,增密后都比5000株/亩增产:7000株/亩增产11.86%,6000株/亩增产5.37%。但是综合分析种植密度以6000株/亩最佳。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45年化肥工业在世界上进入极盛时期以张。世界各地大量施用化肥,由于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乳所以科学施肥显得愈加重要。1987年我国化肥施用量已达1.999万吨(折纯量)平均每亩耕地施化肥13.9公斤(我省为23.9公斤)。超过世界每亩平均6.3公斤的1倍多.据近33年测算.化肥已从施肥量的0.27%增加到44%;有机肥从99.7%下降到53%.平均6~7年有机肥下降10%.70年代末与60年代相比,化肥年产量增加了近10倍,而粮食仅仅增产30~40%.  相似文献   

18.
试验采取大区简比试验方法,探讨研究了杂交水稻沼液浸种、清水浸种以及大田配套的施肥方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沼液浸种和大田施沼液肥配少量化肥的处理A产量最高,亩产为687.5kg。其次为清水浸种和大田施沼液肥配少量化肥的处理B,亩产为653.7kg,最低是清水浸种和大田只施化肥的处理C,亩产为598.4kg。沼液浸种A比清水浸种B亩增产33.8kg,增产5.2%,沼液浸种A比大田施化肥C亩增产89.1kg,增产14.9%.清水浸种B比清水浸种大田施化肥C亩增产55.3kg,增产9.2%,由此看来,采用沼液浸种,能提高水稻的秧苗素质,增加水稻的产量,水稻大田施肥采用沼液肥施用,效果好。可作为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甜菜不同定苗期,对其产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自播种后45天起开始定苗,此时幼苗植株高度10.0cm左右,真叶在2对左右,是甜菜定苗最佳时期。含糖率提高1.56度,根产量增产22.4%,产糖量增产27.1%。  相似文献   

20.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7年定点试验结果认为 ,土壤增施有机肥 ,可提高地力 ,改善土壤结构 ,平衡土壤养分 ,是种植业高产低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