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雎》包含着“中和”的儒家精神。这种“中和”的精神就是要求情感表达适度,体现中和之美、中正之美。它对于培养儒者完善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关雎》得到孔子及历代儒者的推崇和喜爱。  相似文献   

2.
以“和”为美,以“中”为尺度的“中和”之美,是我国古代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作为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它以其深厚而独特的美学内涵影响了古今几千年中国人的审美思维。作为一种美学理论。它以“适中”、“时中”为美学原则,以“和谐”为美的理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中锋·中庸·中和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锋是书法中最重要的笔法。其间有技术和艺术的原因,更有文化观念和审美观念的主导。透过中锋笔法,可以领略到中国文化的整体性与同构性,一以贯之的“道”的无所不在。儒家所倡导的中正平和思想,是“中和”之美的哲学依据。社会内容的制约,历史文化的渗透,哲学观念的统领,使作为“技”的书法获得了“道”的支撑,从而成为非凡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以“和”为美,以“中”为尺度的“中和”之美,是我国古代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作为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它以其深厚而独特的美学内涵影响了古今几千年中国人的审美思维。作为一种美学理论,它以“适中”、“时中”为美学原则,以“和谐”为美的理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5.
人文价值取向作为中和之美的意义域长期以来被忽视。作为中国三代以“中”为正确的审美方法,以“和”为审美内涵的普遍的和谐观,它具有一定的辩证精神和人文色彩;它集哲学范畴、审美理想和伦理学目标于一体,从而构成其丰富的人学内涵。作为一种普遍和谐的人文精神,对于想摆脱生存困境、艺术困境和精神危机的今人来说,它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清末民初的著名书家,杨守敬在清代碑学和帖学的兴衰中,站在历史的高峰上观察时变,客观、全面地对待碑帖,以中和持平的观点,提出“碑帖并重”的思想,主张“合之两美,离之两伤”,从而促使晚清碑帖两大流派的合流。  相似文献   

7.
徐玉诺“月亮女神”型的诗歌散发着“爱”和“美”的梦幻、浪漫气息,游离于文学研究会倡导的写实风格之外。诗人称自已有一颗“遇见悲哀便美化了的心”,但与王统照、谢冰心对“爱”和“美”的玄想相比,他笔下的“爱”与“美”浸透着更多的苦涩意味。诗文中的“她”意象则是诗人将悲哀愁苦之情美化、浪漫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可以概括为美不自美、中和之美、致用之美、无言之美和创造之美。这五者可以衍生出当今大学美育的五重逻辑,即美不自美:在意识中肯定美;中和之美:在辩证中理解美;无言之美:在体验中感受美;致用之美:在生活中表达美;创造之美:在实践中生发美。  相似文献   

9.
30年代现代诗派的崛起有着诗歌艺术发展的原因,同时代风尘亦促成了它的产生。以此为基础,现代诗派创作呈现出三个基本特征:一、反常化手法的使用与晦涩朦胧之美;二、非逻辑化的生存体验与青春病的书写者的身份获得;三、通过他们所倡导的“现代词藻”,现代诗派将本土的“直观神秘主义”植入“象征主义”的形式,于现代气息之中有着醇味悠远的古典情结。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音乐的"中和"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和”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有很大影响。传统音乐的“中和”之关,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自然和谐、人和、“和而不同”以及对比统一。  相似文献   

11.
舞蹈艺术是体现真、善、美的艺术,它所具有的功能是可与其他艺术相媲美的。舞蹈美,美在“舞外之情、情外之意”。只有用心去舞蹈,用心描绘动态美,用心体验意蕴美,用心塑造神韵美,才能真正创造和展现舞蹈之美。  相似文献   

12.
徐玉诺“月亮女神”型的诗歌散发着“爱”和“美”的梦幻、浪漫气息,游离于文学研究会倡导的写实风格之外。诗人称自已有一颗“遇见悲哀便美化了的心”,但与王统照、谢冰心对“爱”和“美”的玄想相比,他笔下的“爱”与“美”浸透着更多的苦涩意味。诗文中的“她”意象则是诗人将悲哀愁苦之情美化、浪漫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3.
“童心说”是李贽美学思想的核心。李贽从“童心说”的观点出发,以绝假纯真为审美原则,提倡“自然之为美”,反对“中和之为美”,主张无意为文,反对有意为文的美学思想。这些关学思想,无论在理论上和创作上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美育,要求教师以美启真,以美怡情,以美育人。倡导老师积极“引”,学生细心“观”,耐心“品”,用心“创”,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美、体悟美、塑造美,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初步具有对语言、文字、文章乃至文学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中和”哲学内容博大精深,浸润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它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作用。一、传统“中和”哲学的意蕴及发展脉络;二、传统“中和”哲学思想的精华;三、传统“中和”哲学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发愤书”理论在清代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1.鲜明的时代性。清初,许多作家借“发愤”说发民族之义愤;鸦片战争以后,发仇恨帝国主义、振兴中华民族之感情。2.范围的拓宽。不少作从学理论与创作实践的结合上,把它应用于小说创作中。3.“发愤”之作冲破“中和”思想,表现出与世抗争的精神。清代发愤说,对“五四”以后的新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论孟子"充实之谓美"的美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美学中的“充实之谓美”命题所包含的审美意蕴是丰富而深刻的。它在美善不分或美善合一的先秦时期,明确地将“美”置于“善”之上;它把孔子内省式的悦神悦志过渡到形神统一的“充实”的概念,并突破了孔子温柔敦厚的主张,高扬了阳刚之美;同时,它显示了一系列的生命特征,其总体过程暗含的发展过程与自然的生命节律是相契合的。此外,“充实之谓美”还具有“与民同乐”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18.
黄以明的书法最能体现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风貌,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它“无色而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堪称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最典型地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是中华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19.
宋伟光 《科技信息》2003,(3M):24-26
如果将我们感知道的“美”表现成为作品,那么必然离不开“表现人”(艺术家或艺术爱好者)和表现手法了。不过美的广义性决不会使其仅限于“纯艺术的手段”之范畴。如陶瓷艺术,便是陶艺家们将自我情感以陶瓷的科技工艺来实现的“工艺美术”。因而它在很大程度上透射出的是一种科技之美。  相似文献   

20.
侯洁 《科技咨询导报》2012,(31):250-250,252
贯穿整个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审美形态主要有中和、气韵和意境三方面,本文重点围绕中和这一审美形态的特征并结合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说明中和在我国审美形态中的重要意义与它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