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责任意识、责任情感和责任意志是影响大学生集体责任感形成的三个心理因素。导致当代大学生集体责任感淡薄的主要原因是集体责任意识缺失、责任情感培育不够和责任意志缺乏磨练。大学生集体责任感的培养应该遵循心理发展规律,有效整合知、情、意、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社会责任感与大学生成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责任感是个人对自己所应履行的各种义务及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自我意识,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觉悟。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大学生从道德人格、能力发展、政治修养等方面促进自我完善与成材。文中对高校如何开展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王炜烨  孙丹 《科技信息》2011,(20):87-87
针对目前学生家庭责任感不强、家长提升子女家庭责任感能力水平不高的现状,我们尝试开展"家庭责任感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缺失"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三部分:家庭责任教育的现状、家庭责任教育存在的问题、加强家庭责任教育进行分析。本文旨在唤起全社会对家庭责任感教育的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责任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发生的较有代表性的三起"因言获罪案"的共性是政府超越权力边界,滥用行政权;然而政府应该是一个合理界分权利与权力、合理界分权力的政府;政府应该恪守权力边界,加强对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法制教育,完善我国的行政程序制度,建立规范的行政问责制度,建设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5.
张建明 《科技信息》2007,(22):56-57
公务员精神是一种由多种品质构成的价值共同体。追求公共利益是公务员精神的本质要求,它要求公务员在公共领域作为"公共人"而非"经济人"存在,以公共利益为信仰,以谋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职业标准;强化责任意识是公务员精神的制度约束,它要求加强作为外部控制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和作为内部控制的道德法则等自律建设,使信仰与责任统一;维护社会公正是公务员精神的路径选择,它要求公务员保证公共权力的公共性,指向公共善;培育高尚人格是公务员精神的理想升华,它要求公务员具有鲜明的荣辱观,无论是在公共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具有较高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6.
我国行政问责实践存在的问题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文光 《科技信息》2010,(1):371-372
通过分析我国行政问责实践中在法律制度、制度机制、问责主体等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完善法律制度、健全政府责任体系、实施行政首长问责制、完善问责机制程序等四个方面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90后"大学生已成为大学的主体,作为国家未来的中坚,他们应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但由于家庭教育的"失位",学校教育的"失力"和社会教育的"失范",他们先天责任意识缺乏。为此,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增强责任意识和责任认知;深化责任体验教育,发挥责任主体作用;净化校园环境,营造负责任的行为环境。以此来培养"90后"大学生的责任素质。  相似文献   

8.
2003年在大陆地区以"SARS"为导火索、以原北京市市长孟学农和原卫生部部长张文康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央和地方的官员被问责,触动了官员和公众的神经,标志着中国的行政问责制度的诞生。近年来,我国自中央到地方,广泛掀起了"行政问责"的热潮,尤其是2008年的问责风暴,堪称是"问责年"。一时间"行政问责"这四个字已成为新闻媒体和各大报刊杂志的焦点和热点。行政问责制度已成为我国新一轮政治体制改革的亮点。任何一项制度,都要经过产生、孕育、发展和成熟的过程,都要历经实践的检验。行政问责制度在我国经过9年的实践和发展,正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行政问责制度是西方政党政治的产物,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虽然发展快,但是起步较晚,正处于长期的探索阶段,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这其中暴露的各种问题足以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矿工认为上层管理者是煤矿安全第一责任主体,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与收入分别与煤矿安全责任主体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矿工的事故责任的认知与影响因素的判断是受到惯习、外在制度和需求影响的,基于此,笔者制度煤矿企业应重视加强煤矿安全责任制度建设、了解矿工惯习与提升矿工责任意识、满足矿工多层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袁珏 《科技信息》2013,(13):442-442,467
环境的公益性决定了政府应当对环境负责,为此各国法律均规定了政府的环境责任。2006年2月20日,监察部、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我国首个环境问责规定。然而由于环境保护责任的缺失以及问责机制的不健全,环境问责的有关规定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我国已进入环境污染高发期,环境污染事件的频繁发生,全国掀起了"环境保护行政问责"风暴。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问责主要是风暴式的,随意性较大,势必出现问责结果的不公。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分析目前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制度中的问题,以及上海在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实践中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根据BEC考试要求,提出一套全新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目的在于通过四年的培养,使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具备世界500强企业所需的人才素质,使他们获得BEC证书,成为跨国企业、大型国企也迫切需要的复合型的商务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12.
大学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公共教育机构,大学的教育必然要关爱人的幸福。幸福与责任是紧密相联的,在关爱人们幸福的视野下,大学要树立人才培养方面的责任意识、科技创新方面的责任意识、知识传播方面的责任意识。因此,大学既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强大的责任心去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又要更好地进行科技文化创新,更加致力于为国家为人民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3.
根据调查,出身农村的下层中产者的民主意识已达到一定程度,不仅选举要求强烈,选举技能合格;而且已具有较高的责任意识。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主体意识、监督意识偏低,对民主政治的基本常识的了解也不够。要提高他们的民主意识,必须在加强宣传教育等多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从泰戈尔莫言现象看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戈尔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东方乃至世界文坛有着深远影响。他们文学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因于在本土文学话语处于弱势地位的背景下坚守的文化自觉;而这种文化自觉的关键是在文化杂糅时代对本民族文学的扬弃和对外来优秀文化的认同,本土与外来的结合,使他们作品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在读者面前;而具有普世价值的人性书写则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对其民族文学拔秀于世界文学之林具有非凡的意义。泰戈尔和莫言现象为我们重新思考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文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在中国梦语境下提出民族高校国家认同教育的宏观保障与现实需求。宏观上要大力发展和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经济,切实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与资源,积极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成就感;现实中急需建立心理认同检测体系,加强教材整合,注重深入浅出,促进合拍共振。  相似文献   

16.
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严峻的形势下,指出求职意识不够强烈、专业知识体系理解不够、职业观定位不准确和对职业素养理解不到位是影响求职能力培养的因素,为此采取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梳理知识体系、加强职业意识培养、加强求职技巧学习、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和良好心理的调适能力等对策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求职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公民意识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民意识是政治民主化的必备内容之一。公民意识相对于臣民意识而言,指民众有独立的人格和理性精神,神圣的法律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积极主要的政治参与热情。我国民众尚不具备现代公民意识,原因是我方面的,既有历史传统的影响,又有现代客观条件的限制。培育公民意识是我们艰巨的任务,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入手。只有培育出现代公民意识,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目标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浅谈儿童、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林 《科技信息》2008,(12):157-157
讨论儿童文学翻译,涉及很多相关问题,例如,谁是儿童?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如何思考,思考什么?爱好为何?关于文学阅读有何能力?等等.本文踏进儿童的神秘世界,与儿童进行亲密接触,以进一步了解儿童与文学的关系,儿童文学及儿童文学翻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安忆的《启蒙时代》叙述的是南下革命干部子弟与市民社会相遇的故事。它细腻地表现出革命后新的时代语境下市民社会的特点。革命在中国城市的目标首先体现为“将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清除与劳动者无关的滋生堕落的消费场所和空间。也因此,上海在1960年代发展出新的市民生活方式,以前的资产阶级趣味蜕变成一种含蓄的生活情趣和美学上的享受,特殊经历和经验转化为一种颇具魅力的气质。而相形之下,那种抽象精神,似乎没有什么魅力可言,那些秉承这类抽象精神的干部子弟们投入到市民社会的汪洋大海中,摆脱了抽象的纠缠,获得一个自然的、人性的自我。如此,革命似乎不是为了超越市民社会,相反,在某种意义上,革命是为了回归市民社会。革命和启蒙是什么样的关系?谁“启”谁的“蒙”?《启蒙时代》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校学报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高校学报是否要讲求特色?学报的同质化是否不可避免?如何避免高校学报的同质化?结合编辑工作实践对地方高校学报特色化的途径作了一些探讨,认为面对学报的同质化,编辑应树立精品意识、发挥主体性策划作用、加大组稿力量、强化学术自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