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街巷空间见证着村落发展的演变,是传统村落重要的构成元素.瑶里古村是该地区较为典型的传统村落.通过对其街巷空间进行实地调研,从村落整体风貌,街巷空间界面围合形式,空间尺度以及重要空间节点等角度进行了研究,分析其街巷空间要素的构成特色和空间特征,以期为该地区传统村落街巷空间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留客村的选址与聚落空间形态两方面研究了驿道文化对留客村的影响,并运用量化方法计算了留客村聚落边界的形状指数和聚落公共空间的分维数,然后从聚落边界、街巷空间、公共建筑、重要节点四个方面研究了驿道文化对留客村形态特征的影响,从而得出了驿道文化对留客村空间形态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即聚落边界的形态、街巷尺度、重要节点的位置及排列方式、异姓家族的组团聚居.  相似文献   

3.
在实地调查和文献考释基础上,探讨福州琴江村水师旗营建筑遗存的建筑组群.从4个层面:选址、建筑类型与分布、街巷节点形态、街巷空间形态,分析琴江水师旗营建筑遗存的组群特征.  相似文献   

4.
李阳 《工程与建设》2012,26(3):341-342
位于皖中地区的三河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传统民居的建筑空间也自成体系,有着丰富的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刘同兴隆庄建筑空间分析,对三河古镇传统民居建筑空间从具体和抽象的角度进行了解读,从特有的建筑空间关系中总结出三河古镇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偏岩古镇街巷景观空间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偏岩古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从古镇街巷景观建筑布局、沿街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街巷空间界面的尺度比例、街巷界面分析、古镇典型街巷与环境的关系、街巷空间处理手法等几个方面对偏岩古镇街巷景观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从调研中明确古镇景观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保护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北京前门地区保存有良好的历史街巷肌理,是北京传统商业区和文化精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空间句法分析前门地区的空间形态,并与商业店铺点位的核密度分析结果相叠加,探讨历史街区的空间结构与商业发展关系。同时,利用跟随调查方法,探究前门地区人流移动轨迹选择与吸引物、街巷空间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前门地区的形态优化、业态提升和街巷活力的协调发展提供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前门地区文化景点与商业店铺大致沿可达性高的道路呈线性集聚,但仍有部分文化景点集聚分布在可达性较低且商业店铺尚未形成集聚的胡同街巷,商业店铺的空间集聚则极大影响着人流移动的行为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采用图形分析法分析了1980年以来上海市南京西路片区各个街区城市肌理和城市空间特征值的演变.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对街区空间拓扑参数进行了定量计算,并结合城市空间特征值对片区空间形态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估.结果表明:以商业化为主导的大城市中心城区更新运动使街区空间形态向肌理粗糙、街巷稀松、高强度和相对孤立特征演变,并且不同的更新程度对街区空间形态产生的影响不甚相同.最后,提出在城市中心区更新过程中应注意空间多样性建设和对城市传统文化和传统业态的保育.  相似文献   

8.
以皖南传统聚落的杰出代表宏村为主要线索 ,对皖南传统聚落的街巷空间、形态、水环境等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并对其景观作了静态与动态的分析 ,以期能对当代建筑设计与城镇规划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9.
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徽州传统村落街巷视觉景观质量,从街巷景观分类入手,将其按照空间旷奥度不同分为开敞型、半开敞型、封闭型街巷景观空间。根据视觉景观评价中的7类视觉吸引元素,将街巷视觉质量的历史、功能以及美学价值作为评价标准,对3类视觉空间分别构建评价体系,利用Matlab计算视觉吸引诸要素在各类型景观评价体系中的权值,并进行排序分析,从而提出徽州传统村落街巷保护建设的重点,为徽州传统村落街巷视觉景观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省泉州市的传统街巷为研究样本,通过空间量化技术探究泉州街巷形成的大致演变过程与形成逻辑;然后,采用等级、功能与宽度3个因子辨析街巷,并生成一套适用于泉州传统街巷空间的风貌改造策略.结果表明:泉州街巷的主要差异在于等级、功能与宽度的不同,同时等级、功能与宽度的变化也会导致街巷类型的转变,街巷的属性能够通过等级、功能与宽度共同组成的复合评价体系进行辨析;最后,通过梳理泉州现有的街巷格局,并针对街巷分别提出相应的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11.
探讨黔东南堂安侗寨的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特征,为侗族村寨传统空间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选取道路、节点、标志物、边界、区域等建筑外部空间形态构成要素,分析堂安侗寨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的特征。研究显示:堂安侗寨形成依山就势的整体建筑外部空间形态;分为公共、生活和生产3大功能空间;形成以鼓楼为中心的向心性建筑外部空间布局意象;村寨由寨门、风雨桥等形成明显的界域;各构成要素相互融合,形成村寨典型的"点-线-面"建筑外部空间布局形态。提出保护与传承侗族村寨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传统街巷反映着历史城市的总体格局,同时被人们的空间体验所感知,是重要的遗产资源。以福州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传统街巷为研究对象,强调景观叙事性、解析肌理与步行空间、关联社区,探索历史景观建构的策略形成街巷的整体保护。主要方法包括:通过主题显化加强历史景观叙事性,形成场所的文化语境,为大众触及、记忆;以传统路网结构的织补、重构延续传统肌理结构,赋予形成历史景观连续性、完整性的基础;重塑传统街巷空间,以尺度和界面为重点要素,考虑整体氛围的形成;作为社区的主要生活街巷,通过功能的复合、社区场所的塑造形成特色活力区,呈现历史景观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13.
张洪涛  董静 《科技信息》2010,(23):J0195-J0196
通过对菏泽古城聚落的历史沿革、选址、自然特征的描述,进一步对边界、中心、道路、街巷、坑塘水系等空间要素进行分析.揭示黄泛平原区传统聚落环境的空间特征,为当前人居环境建设寻求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空间形态构成是设计学中以三维造型和形态的空间表现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文化语境的变化,设计的形式、形态和含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空间形态构成所研究的内容与方式也不断地深化与变革.基于对构成深入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对空间形态构成发展重思维、重数字化实践,应用计算机设计加强人机交互与体验以及知识深入挖掘的空间形态构成研究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聚落是由社会空间、功能空间与意识空间构成三位一体,重层结构的统一形态。聚落在历史中不断发展与更新而形成文脉,聚落形态因持续的演变而体现着发展,并与当代发生关联。聚落形态表现为三维空间,带有时间因素。文章通过对传统聚落形态的内涵、发展、演化、发展策略的分析,希望对传统聚落的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幅员辽阔的黄河流域集存着众多保护完好的传统聚落,呈现着丰富而独特的地域特征。本文以山西省孝义宋家庄为研究对象,试对这一聚落及其民居的结构布局、空间组织和形态特征等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为我国传统聚落的规划技术和实践的研究提供可参考的资料。聚落形态特征分:“择水而居、择平地而处“的选址原则;“注重整体、层次分明“的布局特征;“主次有序、秩序井然“的街巷组织;“外筑高墙、堡中设堡“的防御模式。就民居形态而言,其建筑形式多以砖拱窑洞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体现了秀丽古朴的民居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南方传统民居大多是围绕天井的组合方式,天井的尺度和形态特征对民居内部环境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该文以孝感地区小河镇现存明清古民居为例,研究天井的形态特征对民居内部光环境的影响.通过对大量传统民居的测绘和空间分析,总结天井尺度和空间形态的共同特征,分析室内光环境照度分布与眩光影响,探讨其在中庭式公共建筑中的应用,阐述现代中庭式建筑通过借鉴传统民居天井尺度与空间形态能实现优良的室内光环境,提出中庭式公共建筑中庭空间的适宜高宽比及理想的中庭剖面形式.  相似文献   

18.
以几个不同类型的古镇作为研究对象,以古镇交通网络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历史文化、古镇交通、网络空间形态的解析,建立一个以交通网络为基础的保护与更新体系。本研究将街道网络空间形态分为街道网络空间拓扑结构和街道网络空间几何形态两个分系统,分别进行剖析。以空间句法理论为基础,运用Arcgis、91卫图、空间句法等软件,对街道网络空间形态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贵州省古镇街道的形态规律及相互作用原则。从视觉和美学的观点对街道的空间形态进行构成要素、节点要素、景观要素等的研究,分析其空间序列与组织布局原则。通过对街道网络的空间形态与空间特征进行研究,实现对街道网络空间形态的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9.
徽州古聚落中的街巷空间承担着为居民提供交通往来、驻足停留、开展社交活动的使命。其空间结构清晰、有序并且等级分明,具有强烈的围和感,呈现出较强的私密性和包容性。在城镇化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推进下,古聚落中的街巷正面临着风貌异化、环境破坏、文化缺失、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徽州古聚落街巷空间的保护与优化,应遵循绿色可持续发展原则,力求通过完善空间连续性、优化街巷内部可达性、提高街巷空间辨识度、增强街巷空间包容性等方式,在保护街巷空间丰富尺度关系的同时,改善居民生活、出行、交往需求,提升游客在聚落中游玩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方传统城市广场型公共空间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广场型公共空间概念界定下,归纳了中国传统城市广场型公共空间的类型.从空间结构、空间功能、空间形态和空间文化方面进行东西方比较研究,探讨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而总结出中国传统城市广场型公共空间的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