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徽州民居室内外空间时刻都是以人的行为为尺度,体现着人的本性意志,是自然和社会的人双重意义的物化空间。分析徽州民居传统建筑空间观念,重视空间环境和城市设计,吸取传统建筑空间精华,以人为本,创造现代人性空间。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调研,综合文献资料,对传统民居进行分析研究,力图从自然因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揭示传统民居形态形成的更深层次的内涵,以期从建筑整体机制上把握宁波民居聚落发生、发展的演化规律,并为宁波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人居环境提供了可鉴的思路和启迪。  相似文献   

3.
民居是村落传统文化的物质承载体,苗族民居蕴涵着苗族的丰富的宗教信仰、族群历史、伦理道德等文化精神。通过对苗族民居建筑空间功能的分析,以神龛、退堂、美人靠等苗族建筑文化特点,结合起居空间布局,剖析苗族建筑空间秩序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客家民居建筑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在中原的客家人因客居地区不同,其民居建筑因地而异。如梅州的围龙屋,福建南靖的圆土楼,始兴的方形围屋等。来自中原的“本”与在客居地的“变”如何统一成今天丰富多彩的客家民居化?通过多次赴粤闽赣客家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结合相关的资料研究,从客家民居建筑的起源、宗法观念、理水思想、装饰艺术几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山西传统民居影壁的形制多样,题材包括趋吉辟邪、出仕升迁、山水诗赋等,文化内涵深厚。构图呈现分层配置、圆形、注重“开合“”虚实“”疏密“”动静“”情趣”等多元特征,表现了一定的时代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6.
传统民居研究之贵州青岩古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洁 《科技信息》2007,(13):198
青岩镇曾是明清时期集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军事文化为一体的商贸重镇,是贵州省保存较完整的一座文化古城,古镇的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合理,石雕、木雕工艺精湛,蕴含着许多神话传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7.
粟敏 《科技信息》2010,(32):I0283-I0283
建筑初始产生是为了人类避风遮雨、驱虫避兽,而本质的是把人类与外界的自然空间分割开来,帮助人类抵御外界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场所。包裹这个活动空间的建筑外表皮成为内外空间的分割面及连接面,它发挥着类似于动物表皮的功能,使人们通过作用于建筑表皮来庇护自身以及达到适应外部自然环境的目的。无论是在发掘最早的原始人类的非洲,还是其它人类活动历史比较短的大洲,  相似文献   

8.
王素芳 《科技信息》2007,(24):459-460
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传统文化的特点。我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观、家庭伦理观念及"风水"观念,在我国古民居中都有所体现,而民居中的装饰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态的表征。  相似文献   

9.
阿图什市的少数民族的聚居特点使得这里至今保持着浓郁的传统少数民族风情,其地理和人文因素对建筑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尤其突出地表现出南疆鲜明的地域特色,造就了阿图什维吾尔民居的特殊性。根据阿图什地区的地质气候条件,分析其地区民居建筑设计和空间布置的特点和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0.
民居中的交往空间是邻里最简单、最基本的联系形式,本文从空间角度探讨清真寺和街道在喀什高台民居中的节点和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前,住宅节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十分重大.文章通过对皖南传统民居建筑与空间的生态适应性分析与研究,从民居建筑单体的空间设计与布局和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布局这两大方面分析皖南民居的生态适应性设计,以期对当代建筑"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发展提供极有价值的经验和依据,更好服务于人类.  相似文献   

12.
传统民居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形式的准确把握应站在对文化本质更为透彻理解的基础之上,本文以山西传统民居为例,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血缘与宗法,风水及阴阳理论3个方面论述了传统居住文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3.
浅谈山西传统民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晓丽 《山西科技》2010,25(3):143-143,145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地区,历史悠久。山西民居独秀一枝,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其中,乔家大院既是建筑艺术的宝库,又是民俗的堂殿。山西民居建筑不仅具有我国北方封闭式四合院的空间特色,而且其木框架结构也富含传统特色。  相似文献   

14.
吴小宝 《工程与建设》2012,26(3):335-337
文章以三河古镇为研究对象,从街巷空间结构、街巷空间形态构成要素、街巷空间形态属性特征及街巷的比例与尺度五个方面研究三河传统街巷的空间形态构成,以此发掘三河传统街巷风貌的构成特征。  相似文献   

15.
胶东半岛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北线起点,一直以来都有着发达的海上运输和繁荣的海上贸易,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促使了山东海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山东海商文化是鲁商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建筑形式等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试从胶东民居建筑装饰的形成和发展的视角,分析海商文化的基本特征,结合具体实例,阐述海商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民以居为安,居以门为首。平遥民居大门不仅造型优美,而且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着时代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传递着地域文化的信息变迁。从建筑视角,通过对明清时期平遥传统民居大门的位置、类型、体量、材质、构造与色彩等方面的研究,探寻晋商文化在传统民居大门中的体现,进一步挖掘晋商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17.
碛口古镇聚落与民居形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发展状况、选址、群体布局、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等方面介绍了碛口古镇建筑的特点,并分析了碛口古镇作为商业中转集镇的独特之处。碛口古镇兴起于明末清初,鼎盛于清康乾时期,是当时著名的商贸中心、水陆运输中转中心。在选址与布局方面,碛口古镇具备3方面的特征:1.镇子的走向,使其形成了商业流通的序列;2.镇子的位置,使其获得了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景观;3.村落的布置、院落组织与山形互相呼应,形成较好的街道排水条件。碛口古镇民居形态特征鲜明,为砖窑与木构相结合。砖木结构的窑洞建筑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在砖窑外侧加上木构架檐廊,或者在砖窑的顶部加建木构架的房屋。建筑形式多以砖拱顶(窑洞)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  相似文献   

18.
以豫西南山区淅川县土地岭村传统石板民居为例,在大量实地勘察测绘基础上,从村落选址、聚落、空间组织、院落平面布局、结构特征及材料构成几方面,论述豫西南山地传统民居的聚落空间和建筑特征.对豫西南山地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民居的营造与自然环境融洽度高,对应生成了诸多以调适居住环境为目的的设计方法与营造经验。以一种斜向门道空间为例,从空间营造与使用角度出发,遴选室内、院落和巷道3种代表性空间形态,对其进行风环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斜向门道空间对民居建筑微环境能够起到有效调节作用,改善场域风环境,提升活动空间整体舒适度。将传统营造经验通过现代科学方法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加客观地认知传统建筑自身所蕴含的绿色营造智慧,为传统民居在当下的新发展提供多样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当今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保护存在的问题现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的恰恰是历史上遗留下的规模庞大的民居群体,改革开放之后,破坏消失状况更为严重。所以在许多文章中用"手下留情""争分夺秒"、"抢救"、"救救古民居"等激情的字眼来表达危急的心情。造成这种现象有多方面问题。突出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