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科技术语研究》2008,(4):16-18
草地利用率 use rate of rangeland维护草地良性生态循环,在既充分合理利用又不发生草地退化的放牧(或割草)强度下,可供利用的草地牧草产量占草地牧草年产量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2.
草地利用率 use rate of rangeland维护草地良性生态循环,在既充分合理利用又不发生草地退化的放牧(或割草)强度下,可供利用的草地牧草产量占草地牧草年产量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3.
本项目将植物营养生态学的理论知识与稳定同位素技术引入青藏高原退化草地的恢复与重建研究中,定量测定多种高寒牧草根系对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和无机氮的吸收程度和生态位分化的程度。根据种间分化程度越高、种间竞争越小的原则,筛选适于搭配的牧草组合和优化配置技术,进行小区混播种植示范。丰富和发展了退化草地恢复重建的指导理论,为退化草地的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22,(3):76-77
牦牛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主导畜种和珍贵的遗传资源,利用了其他牛种无法利用的20亿亩高寒草场资源,为牧民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对维系整个青藏高原社会发展以及国家生态安全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由于家畜超载过牧和气候变化,导致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和畜牧业的格局、过程与功能发生改变,草地生态系统和畜牧业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急需...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少且集中,发展人工牧草节水灌溉对于保护草原生态,发展牧区生产,加强提高农村基础建设水平十分重要。该项目以甘肃省天祝县披碱草、燕麦为对象,详细研究了该地区人工草地SPAC中不同界面水势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摸清了水分运移机理和水分运移的定量关系以及连续体内水分运移的调控机制。研究认为:人工草地土壤基质势与牧草叶水势之间存在10~20倍的水势差,而叶水势与当地近地层小气候之间存在近100倍的水势差,正是这种水势差的存在,才维持了系统的水分运动。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少且集中,发展人工牧草节水灌溉对于保护草原生态,发展牧区生产,加强提高农村基础建设水平十分重要.本项目以甘肃省天祝县披碱草,燕麦为对象,详细研究了该地区人工草地SPAC中不同界面水势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摸清了水分运移机理和水分运移的定量关系以及连续体内水分运移的调控机制.研究认为:人工草地土壤基质势与牧草叶水势之间存在10~20倍的水势差,而叶水势与当地近地层小气候之间存在近100倍的水势差,正是这种水势差的存在,才维持了系统的水分运动.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少且集中,发展人工牧草节水灌溉对于保护草原生态,发展牧区生产,加强提高农村基础建设水平十分重要.该项目以甘肃省天祝县披碱草、燕麦为对象,详细研究了该地区人工草地SPAC中不同界面水势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摸清了水分运移机理和水分运移的定量关系以及连续体内水分运移的调控机制.研究认为:人工草地土壤基质势与牧草叶水势之间存在10~20倍的水势差,而叶水势与当地近地层小气候之间存在近100倍的水势差,正是这种水势差的存在,才维持了系统的水分运动.  相似文献   

8.
2006~2010年,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承担内蒙古自治区重大项目“毛乌素沙地人工牧草水分高效利用机理与技术研究”,项目组全体人员历经5年艰苦的田间试验和数据分析研究,按计划圆满完成任务。主要研究工作包括:毛乌素沙地沙漠化概况及防治对策研究;毛乌素沙地人工草地SPAC运移消耗规律及其模拟研究;人工牧草亏水灌溉补偿效应与精准调亏灌溉技术研究;人工牧草水肥耦合效应及水分生理调控技术研究;毛乌素沙地土壤、植被空间变异性及草地生产力响应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13,(5):67-68
甘肃省天然草地面积2.69亿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9.4%。其中可利用面积2.41亿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5.39%,草地面积居全国第六位。在现有天然草地中带有荒漠化性质的草地比重高达38.5%。天然草地严重“三化”面积高达1.07亿亩,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4.4%。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1,(13):58-59
1研究背景 国家近些年虽然立项了有关水资源、草地资源和沙化防治等方面的科研项目,但以“水-草-畜”系统平衡为核心内容,综合考虑区域性水资源、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遏制草原沙化、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和提高牧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项目几乎处于空白状况。  相似文献   

11.
全球一半以上的土壤有机碳贮存在深度超过30cm的底层土壤中,底层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当前全球变化生态学的研究焦点之一. 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冯晓娟团队利用青藏高原海北站的长期增温控水实验平台,结合添加13C标记凋落物的土壤培养实验,揭示了增温和干旱对高寒草地底层土壤微生物过程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研究人员通过微生物活体和残体标志物13C与胞外酶活性分析发现,与对照相比,5年的增温和干旱处理显著抑制了底层土壤中有机氮水解酶的活性,降低了无机氮素的可利用性,从而增强了微生物氮限制.  相似文献   

12.
以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已有的“阴山北麓低山丘陵荒漠草地植被修复综合技术体系”研究成果为基础,在500亩的示范区内应用围封、灌木林营造、松土补播牧草、节水灌溉、谷坊等生物和工程修复技术,恢复草地生产能力,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具体内容包括:坡面保护技术;坡底水土保持技术;沟道防治技术;水土保持、生态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21,(2):46-47
周青平,青藏高原牧草育种专家,是高寒牧区牧民的知心朋友,他长期带领研究团队深入牧区从事牧草育种栽培、生态环境治理、科技扶贫攻坚等研究工作,将牧草良种及全新科学技术带入牧区,为牧区草牧业发展和草地生态保护作出了卓越贡献,在高原牧区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3,(10):17-17,24
若尔盖湿地是高寒湿地的典型代表,是青藏高原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横跨三省区六县,总丽积近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若尔盖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高寒沼泽湿地分布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4,(10):25-26
1课题总体概述 针对我国草种质资源丰富,但研究基础薄弱、优异牧草种质资源发掘利用不足、优异新品种缺乏、良种繁育技术落后等问题,从我国草原生态建设和现代草业发展的需求出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08,(3):59-59
国家火炬计划项目“高寒牧区良种肉羊胚胎移植”,根据当前国内外养羊业发展的新趋势,为提升高寒牧区养羊业水平,畜牧业增产增效和农牧民增收,计划引进优良绵羊胚胎500枚,胚胎移植妊娠产羔率达到47.6‰以当地绵羊为主进行经济杂交18.5万只,产优质杂种羔16万只。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广西面积开发牧草基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08,(24):59-59
国家863、973计划项目资金支持的“中国北方草地监测管理数字技术平台”项目于近日顺利完成,该项目针对我国草业产业化发展对数字化监测与管理技术的需求,构建了草地信息采集、更新、监测和决策服务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技术集成体系,在草地监测管理数字关键技术方面获得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9.
本项目以2009年国审的高产、优质、抗病“克力玛猫尾草”新品种为核心,配套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合理施肥、防除杂草、应时刈割和科学干草调制等科学生产技术措施,率先在吉林省东部山区三个不同类型草地进行了5030亩的试验示范,平均亩产干草410.25公斤,总产干草263.29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62.23万元,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新品种及配套生产技术达到高度熟化,操作性强,为区域草地生产力的提高和畜牧业发展,以及我国北方适宜气候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范式。具有高价属性的优质猫尾草草产品作为国内外奶牛、肉牛和赛马等的优质饲草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高寒地区冬季日光温室生产中存在光照弱、棚内温度过低等问题,如果不进行辅助加温,于元旦前就不能生产出喜温蔬菜,阻碍了日光温室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