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传 《科学大观园》2009,(20):76-76
美国宇航局新一代运载火箭“战神1号”9月10日通过了重要的发动机点火试验。这种新型火箭承担着将宇航员最终送上月球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新的前沿制造技术已经对太空探索的未来产生了显著影响。J-2X火箭发动机的主承包商——美国普惠·洛克达因公司近期就正利用先进的"选择性激光熔凝"(SLM)3D打印工艺,制造用于发动机的排气孔盖,SLM利用激光束,将金属粉末熔合成一种特殊形状来建造排气孔盖,这是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的一个重要维护口。该零件已于3月7日,在恶劣环境下进行了火箭发动机点火试验。试验期间,排气孔盖暴露的极端温度和环境下,在发动机点火正常运转后,试验操作者打开发动机的排气孔盖检查涡轮泵上的转矩,并查看排气孔盖本身。初步结论认为,排气孔盖运行与预期一样。这是首次在全尺寸发动机试验中进行SLM零件点火试验。尽管排气孔盖在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1,(22):24-24,27
微夹持系统是微执行器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用于完成微小目标的夹持、移动和组装等动作。研究和开发适用于微型零件操作和装配的微夹钳,是实现微系统技术产业化的一个关键环节。从研究现状看,人们发明了大量的基于不同的驱动方式的微夹钳。电热驱动与其它驱动比起来控制简单、操作方便,能提供大的输出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1999,(6):28-29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点火器主要是为462Q2型微型车用四缸汽油发动机配套研制的.其点火组件是以磁传感器、点火控制模块来取代传统分电器的白金点火系统.  相似文献   

5.
FHO轻柴油     
一、主要技术内容 FHO轻柴油以重柴油为基础油,充分利用石油有关馏份,加水乳化而成.主要是攻克了微乳化工业化技术、特效添加剂、稳定剂、调节剂等研制技术,改善十六烷值,调节凝固点的综合效能,所开发的产品可长期贮存,无分离变质现象,产品符合现行0#轻柴油国家标准,燃烧成分明显优于国际同号柴油.所研制的生产工艺新颖合理,操作简便,特别在微乳化工业化方面有明显的创新和突破.经查新,FHO轻柴油研制技术,在国内外乃属空白.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4,(13):23-23
面向水环境监测国家重大需求,针对无线网络微传感器芯片系统急需解决的领域前沿问题,围绕着三维微纳结构传感效应及尺度效应、敏感材料与载体相互作用机理及表面增强效应、多靶标可逆特异性响应机理与信号转换机制、能量产生及耗散机理与自循环复合换能机制等核心科学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深入研究和认识敏感机理,探索和研究新的敏感效应和敏感方法,获得提高微纳生物化学传感器灵敏度、选择性、稳定性的科学方法与技术途径;发展微纳加工、集成与封装新方法,研制出水环境监测关键微传感单元、微弱信号检测与传输极低功耗电路、环保型长效微型电源;通过微传感单元、极低功耗集成电路、微型电源的集成,结合样品预处理微流控芯片,实现水环境监测无线网络微传感器芯片系统,突破和解决水环境现场、实时、网络化自动监测关键技术。获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前沿性成果,造就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队伍,营造不断创新的环境,为使我国在传感技术领域进入国际先进和领先水平,为我国信息技术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孜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谦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9):25-28
本文对特色香辛料作物——孜然,在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孜然油高效技术与组成分析及其抑菌活性研究等产业化关键技术领域的国内外文献报道,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微氧技术的产生与作用机理,综述了微氧技术在污泥消化、改善出水水质、生物脱氮、降解难降解物质和消除中间代谢产物的抑制作用等5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本项目主要以贵州省油料研究所白育的优质高油份黄籽杂文油菜晶种“黔黄油21号”为技术核心,围绕该品种进行亲本保优繁殖技术、优质高产制种技术和高产、尚效、安全眦套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解决当前优质油菜生产上存柱的产茸较低和油产品质量退化问题,从源头和生产过程中保征和提高油菜产品的品质,充分发挥优质油菜品种的牛产应用和综合利用价值,提高农民和油脂加工企业的收入,发展我国绿色经济和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0.
低温微量润滑技术足将低温切削与微量润滑技术相结俞的一种切削加工冷却润滑方法。该技术将低温气体与微请润滑油雾混合,喷射到加工区,代替大量切削液对切削区进行冷却和润滑。其既可以有效控制加工温度,又可以人人减少“刀具一工件”和“刀具一切屑”之间的姆擦,起到抑制温升、降低刀具磨损和提高工件加工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3,(5):20-21
该课题针对目前杜仲生产存在的经营模式单一、栽培技术落后等突出问题,紧密结合工业原料林产业化开发,开展杜仲主要活性成分的变化特点和规律,杜仲树体营养和土壤营养调控技术,杜仲雄花鲜花保鲜技术、杜仲亚麻酸油抗氧化保鲜技术,通过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07,(14):56-56
国家863重大专项“微咸水与再生水高效安全利用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2AA224061、2004AA224090),于2005年10月11日通过了科技管理部门的专家验收,研究成果得到了验收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3.
微纳制造技术是从纳米材料制备到器件应用的核心技术。面向微纳器件制造和系统集成,发展不同于传统微纳加工技术的低成本、高精度、绿色环保的纳米结构制造技术,是未来新型纳米结构器件的重要发展方向。绿色印刷技术作为增材制造方式,能耗少、材料普适性高,可望对新型纳米结构器件制造技术产生变革性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印刷制造技术与纳米结构器件系统集成应用"项目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技术是煤炭实现低碳排放的主要途径,但目前CO_2捕集能耗与成本过高、地质利用途径有限、封存长期安全性不确定以及缺乏CCUS全链集成方法等技术瓶颈严重阻碍了CCUS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应用。针对上述瓶颈问题,在2016年首批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CO_2低能耗捕集与地质封存利用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项目以低能耗CO_2源头捕集技术、CO_2增采非常规油/气/热技术和安全地质封存构成的新一代CCUS技术为目标,致力于破解加压富氧燃烧中反应与能量传递不协调、化学链燃烧与煤分级气化中燃料化学能释放与碳组分调控难耦合、CO_2非常规油/气/热增产和封存机理不清、CO_2对封存构造的长期影响规律不明确等关键基础科学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在该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下,本研究团队在CO_2地质封存、CO_2非常规油/气/热增产机理和规律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提出CO_2地质封存长期安全性评价和CO_2驱致密油、页岩气和开采深层地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纳米科学与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尤其注重极端条件下生物体系的潜力。作为工业生物技术科学的一个分支,现代酶技术广泛探索如何极大限度地使酶在细胞外长期保持活性,并能有效地适应非生态环境的条件。纳米科学的迅速发展为酶的稳定和高效催化转化带来了新的机遇。纳米材料和酶技术结合可制备纳米酶催化剂,其纳米结构不仅能使酶在不同体系长期保持活性稳定,而且能提高水相、有机相、油.水界面的催化效率,并使多酶体系催化反应和辅酶再生成为可能。纳米颗粒的高曲率能降低酶固定化时的变构,纳米颗粒的布朗运动使纳米固定化酶和底物频繁碰撞,大幅度提高催化效率。同样,纳米纤维和纳米孔均能很好地保持酶的活性。用合适的纳米颗粒和纳米纤维修饰酶,可使酶自组装于油-水界面,不仅加速了油-水界面反应,而且使酶在油-水界面保持稳定。纳米孔还使伴随辅酶再生的多酶催化体系成为可能。深入研究纳米结构对酶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从而根据酶的特性设计最佳的纳米结构是今后的挑战。利用多酶催化体系的工业生物技术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前瞻性的发展方向。同时,微反应器的设计使纳米酶的回收利用成为可能,将带来更大的工业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6.
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是缓解我国油气资源紧张状况的有效途径。本项目以化学复合驱油技术的重点,以研制廉价、高效、环保的驱油剂为突破口,力求在基础理论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使化学复合驱形成生产力,得以大规模应用,从而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化学复合驱油技术的驱油机理、物化现象及影响因素等异常复杂,许多基础理论问题尚未解决,因此距工业化应用仍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重点介绍项目拟解决的四个关键科学问题。即驱油体系的物理化学基础、驱油体系与油藏物理化学环境的相互作用、油层物理及油藏细描述以及驱油体系在油层中的物渗流与数值模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8,(10):59-59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通过科研攻关,已经掌握了把潲水油、酸化油、植物油清洁成生物柴油的关键技术,不产生工艺废水,产品达到GB/T20828—2007标准。本技术已经申请专利4项。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07,(7):54-54
多分支井技术是继定向井、侧钻井、水平井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在一个井眼里钻出若干个支井的钻井新技术,可以增大泄油面积,提高油井产量,全面减少油藏开发成本。多分支井的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分支井眼与主井眼的分支接口处,其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接口支撑、接口密封和支井重入三个方面。世界上各大石油公司和专业服务公司在多分支井技术上的竞争就在于实现多分支井连接性、分隔性和可进性等技术上是否更简单实用、更先进可靠。  相似文献   

19.
微操作机器人与宏微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机器人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一门纯技术的科学,机器人一词首先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它的发展与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紧密相连。本文从作者“微操作机器显微视觉的研究”中引出了宏观与微观的辩证思考;进而将宏微观引入一般的系统分析和经济生活中,联系宏-微操作,用宏微观的分析方法对客观世界进行了“宏微”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1999,(11):33-34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炉是以柴油为燃料,经汽化燃烧的烹调设备,适用于宾馆、酒楼烹调和蒸饭.具有无黑烟、耗油少、热效率高、点火易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