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我国钾肥资源十分短缺的问题,该项目研制出了无公害枸溶性矿物钾肥——“绿村”钾镁肥,并介绍了该项目的创新点及其主要技术指标,最后分析了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一种新型的钾肥--钾镁肥日前在广西鹿寨化肥总厂试产成功. 土壤缺钾是导致我国农作物产量偏低、品质不高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能用于生产钾肥的可溶性钾矿资源贫乏,钾肥长期依赖进口.到90年代中期,我国在利用丰富的不溶性钾矿生产钾镁肥的技术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其成果也列入了国家星火计划重点推广项目,但一时难以形成规模生产.此次广西鹿寨化肥总厂生产的钾镁肥一次转化率稳定在95%以上,其含氧化钾大于8%,含氧化镁在10%左右,且易溶解、易吸收,使用方便.在等钾量的情况下,其性能优于硫酸钾,对粮、棉、油、水果等农作物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广西鹿寨化肥总厂首批2500吨钾镁肥已经产出,这表明该厂已经具备年产30万吨钾镁肥的规模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3.
肥料对农作物的增产作用是相当大的,钾肥作为基本肥料的三大要素之一,非常重要.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钾在农业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其通常以KCI的形态提供,然而,氯对许多种作物有害;许多作物,如象烟草、亚麻、棉花、茶叶、无核水果、瓜类、豆类等,都需要施用低氯肥料.  相似文献   

4.
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缺钾严重时植物无法完成生活史。我国大部分耕地土壤严重缺钾,而我国的钾矿资源又极端匮乏。因此,农作物生产中作物钾营养不良、钾肥施用比例严重偏低的状况已成为限制我国农作物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陆生高等植物通过其根细胞膜上的多种  相似文献   

5.
水溶性钾盐是中国最为紧缺的非金属矿产,现有探明钾盐储量折合K2O为2.1亿吨(2010),仅占世界储量约2.20%。而非水溶性钾矿石资源量估计高达2000亿吨以上,折合K2O超过240亿吨。因此,研究非水溶性钾资源制取钾盐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对于保障中国经济战略安全和建设现代化高效农业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1999,(18):51-52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项目系国内首创的活性磷钾复合肥,是将磷肥、钾肥、有机物、活性微生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经发酵堆制而成.其具有活性磷、钾,可保护磷、钾不被土壤固定,可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发育,抑制作物病害,改良作物品质,促进早熟等多种功能;而且长期贮存不结块、不潮解;所用活性微生物抗逆性强、生长繁殖快,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该项目生产工艺简单,产品成本低,便于贮存、运输、施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08,(1):57-57
木薯是我国初具产业化规模、加工技术比较成熟、经济可行的热带淀粉和生物质能作物之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品资所)是我国木薯科技研究和推广的主力军之一,从1959年开始研究推广木薯。1998年至今,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哥伦比亚、巴西、泰国、越南、印度等国际组织和国家,进行了长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同期,获得我国“948”项目、“农业科技跨越计划”、“成果转化”、“南亚热作专项”和国家“科技扶贫”等项目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根据现代农业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物的高排放、物质和能量的低利用,导致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而提出的农牧结合循环农业,使农业高效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试论技术预见理论的基本假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认为由政府主导的技术预见是在技术预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预见之所以不同于技术预测就在于它们各自所依赖的不同的理论假设,此即技术预见理论体系是建橡在“资源稀缺论”基本假设之上的,技术预测理论是建构在“社会契约论”基本假设之上的,借此我们可以从根本上将技术预见与技术预测给严格地区分开来,以助于人们在从事技术预见理论研究和实施技术预见工程时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两个概念所蕴涵的不同理念。  相似文献   

10.
1双方已建立的联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与捷克布拉格作物生产研究所在植物遗传育种方面的科研合作已有8年历史,8年来在国家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双方的合作,特别是油菜遗传育种方面的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国家4次资助,共先后有7位捷克农业官员及专家来华参观和考察、指导工作,其中有捷克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捷克布拉格作物生产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2,(18):F0003-F0003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在农业物联网技术方面,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和北京市相关课题,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是国家“物联网发展战略规划研究”重大咨询研究专项的主要成员之一,是我国农业传感器技术标准制定参与单位,目前拥有“农业物联网技术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和“农业物联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两个研究平台。在农业信息感知、无线传感器网络布没、物联网信息服务平台等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应用方面已形成较好的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发展带来了契机。美国是世界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最早的国家,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各类生物技术和相关产品已经在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国家农情遥感监测与信息服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主持的国家863计划“国家农情遥感监测与信息服务系统”(2003AA131020)研究,旨在建立基于遥感技术的国家级农情业务化监测系统,实现全国范围主要农作物(冬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大豆)面积、长势、灾害、产量和草地资源等农情信息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4.
人们通常把湖水含盐量大于海水平均含盐量3.5%的湖泊叫盐湖。盐湖中蕴藏着巨大的盐类矿物资源,如石盐、芒硝、钾、锂、硼等,以及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与科学意义的嗜盐藻及盐卤虫等特异生物资源。盐湖资源不仅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且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如何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是西部大开发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分析了2000~2008年河北省农业科技资源状况,通过构建农业科技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杈一层次分析法对河北省农业科技资源进行评价研究,从而掌握了解河北省农业科技资源整体实力,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7):73-74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农业用水占全社会总用水量70%,水稻在农业用水中所占比例达65%左右。从传统的淹水栽培方式看,它的耗水量远大于其它作物。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是目前仅有50%的秸秆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其中,约有28.2%的秸秆用于还田,剩余近50%的秸秆在农田直接焚烧或者废弃。为了达到秸秆养分资源高效利用、作物高产稳产、耕地质量提升和农田环境改善的目标,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在安徽省科技项目“秸秆资源养分循环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国家农业“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的支持下,组织联合有关单位开展了“水旱轮作制下秸秆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模式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3,(4):38-39
设施栽培作物以其早熟、高产、增效快等受到农民普遍欢迎,是最有活力的农业新型产业,它在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是具推广性的作物栽培方式之一。但是,由于其生长期短、产出量大、需肥量多,从而要求土壤肥力具有高消耗、高补充的特点,设施栽培作物很容易出现氮、磷、钾、铁、镁等比例失调,土壤障碍和缺素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先”。农业是人类进步的物质基础,农业的发展更是关乎一个国家的命脉。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农业的发展随着中国历史的脚步辉煌了几千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农业的发展也在逐步实现现代化,同时对农畜产品的品质安全提出更高要求。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的彭彦昆教授就是一位致力于农畜产品检测研究的专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7,(10):62-62
球化白口铁及其钾/钠变质剂,1988年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自工厂应用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脆性很大的高铬铸铁,加入变质剂后,韧性会大大提高,耐磨性也有很大提高;在脆性更大的高硅铸铁上使用,也取得很好的结果。难度很大的高速钢、模具钢,用钾/钠变质剂可省去精炼、重熔的过程,锻造成品率为100%,耐磨性和加工性也大为提高,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