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动物无论对阐明发病机制还是对基于机制的新药研发和评价都不可缺少。但任何实验动物都不可能与人完全一样。因此,从动物实验结果外推到人的可信度(临床预见性)在某种程度上要取决于实验动物与人的相似度,即“类人性”。资料显示,在啮齿类动物实验有效的药物最终仅有5%左右能用于临床,主要原因在于啮齿类动物与人在遗传,生理生化及代谢等方面差异都很大。而非人灵长类由于其与人类遗传和生理上的高度相似性,是人类健康与疾病研究的理想,甚至是不可替代的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07,(16):33-33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特别是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后,使得我国传统的医药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作为国际医药市场的一部分,必须与国际医药体系早日接轨,包括药物的研发、生产等环节,但至今尚未建立规范的药效学评价体系。为了推动此项工作,“十五”期间药效学评价平台的研究工作被列入国家863重大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旨在加速实现我国新药研制从仿制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创仿结合的战略性转轨,提高我国新药研究和开发的综合实力,加快创新药物研究和国际化进程,为我国医药产业应对入世后的战略性调整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3.
新药临床前生殖药理毒理学规范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课题介绍 我国研发上市的药品一直未能进入欧美市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临床前评价体系不规范,为此,我们开展了《引进美国新药安全性评价技术,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评价体系》研究,同时将其运用于药理学评价之中,如《建立并完善抗前列腺疾病药物临床前评价技术服务平台》等。  相似文献   

4.
本课题属于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下的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之一。为适应国内外迅猛发展的儿童临床试验需要,在国内建立起儿科中药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该平台突出儿科和中医特色,和其他平台共同形成支撑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创新能力与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如何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创新药物研发与评价系统的理论平台,并使之与创新药物注册申请日益国际化发展相适应,一直是药品审评中心在不断进行体制与机制创新、探求与国际新药评价体系接轨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为此,在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创新药物技术评价支持系统研究"课题于2003年度正式列入国家863计划,并资助研究经费150万元.该研究旨在探索并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药品技术评价支持系统,为创新药物的研发和评价服务.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21,(1):25-26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以科技推进中药创新研究和产业提升,研制出"有效、优质"的中药新药,是解决和保障临床疾病治疗需求的根本目的.长期以来由于缺少中药创新研发的理论和科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药研发水平和产业化效率.因此,如何面对中药的复杂性,开展新药的成药性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评价-产业化转化-上市后临床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G蛋白偶联受体(GPCR)超家族是数目最多并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一类受体,其功能紊乱与许多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据统计,世界上约45%的临床药物直接靶向GPCR及其信号转导途径。当今,全球新药研发进入低谷,针对靶点的药物研发遇到瓶颈,如何有机整合GPCR领域的最新进展,有效衔接以GPCR为药靶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药物研发是该领域继续引领全球生物医药发展的关键。鉴于GPCR在重大疾病研究中的作用及发展前景,重大疾病导向的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功能和配体发现研究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药药效学的研究已深入到基因、蛋白等分子水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其研究结果与中医临床评价仍有较大的距离,难以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用药特点。针对上述问题,在5项国家课题的资助下,本项目在思路、模型、技术、方法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创新研究,构建了源于中医临床的中药药效学评价体系,并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11,(22):65-66
人类全基因组序列为解析人类的生理和病理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蓝图。然而,现有的研究表明,仅仅依靠全基因组序列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人类的生理和病理的发生发展现象。因此,其背后应该有更复杂的原因存在。蛋白质组的研究正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缺,旨在真正解析人类各基因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12,(3):25-25
月经又称作月经周期。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发生在一些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人类与其他人科动物之间。其他的哺乳类动物则是经历动情周期。育龄妇女和灵长类雌性动物,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老化是血管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在老化过程中,内皮功能失调、基质金属蛋白酶调控失常、炎症分子表达增加、氧化应激增加和端粒长度缩短等因素引起了管腔扩张、内膜中层厚度改变等血管结构和僵硬度增加等功能的改变.这些改变使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脑卒中等与年龄相关的血管性疾病易于发生.因此,抑制年龄相关的分子表达可能是干预血管性疾病的有效途径.哺乳动物SIRT1是一种NAD+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近年来,对于SIRT1在血管性疾病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我们的研究,阐述了SIRT1在血管老化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并提出SIRT1可能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年龄相关血管性疾病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08,(7):50-50
重庆前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位于重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一家以专门从事以抗艾滋病病毒新药为主的生物制品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研发型外商投资企业。公司自创建以来,坚持技术/产品创新,以其独特的多肽药物设计技术平台为支撑,抗艾滋病新药为突破口,针对国际市场开发重大创新药物,加强企业新药创制平台建设与新产品发展。经过五年的发展,公司建立了一支技术过硬、锐意进取的核心团队,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07,(22):46-46
“十五”期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的“新药博士基金”课题,主要针对中药成分分离、心血管活性体外筛选一体化问题进行研究。课题完成后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08,(7):45-45
抗菌素是人类战胜感染性疾病的有力武器,但同时也给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医源性公害:临床上使用广谱抗菌素治疗时,往往引起患者非感染部位微生态菌群失调,而导致抗菌素伴联性疾病(如阴道炎、肠胃炎等);衣牧业、水产养殖业大量使用抗菌素,导致各种农产品中残留抗菌素,危害人类健康制药企业、大型医疗机构任意排放的含抗菌素废水,既污染了环境,又加速了环境中耐药菌出现和传播。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人群中胆囊结石患者和无胆囊结石者大网膜、皮下脂肪组织中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和相关性,为新疆维吾尔族胆囊结石病高发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如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238例新疆维吾尔族、汉族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和非胆囊结石患者大网膜、皮下脂肪组织脂联素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收集体重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血压(BP)、空腹血糖(FPG)和血脂等。研究结果为:维吾尔胆囊结石组网膜和皮下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非胆囊结石组,其皮下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网膜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汉族胆囊结石组网膜和皮下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非胆囊结石组(P﹤0.05)。维吾尔族、汉族胆囊结石患者网膜和皮下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两个民族皮下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网膜脂肪组织。研究结果为:新疆维吾尔、汉族胆固醇结石患者脂肪组织中脂联素表达水平降低,脂联素可能在维吾尔、汉族两民族胆固醇结石形成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07,(16):55-55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然病理过程,是肝硬化防治的关键点。肝纤维化的治疗是一个国际难题,目前西方医学尚对此缺乏理想的临床药物。丹参酚酸B盐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有效水溶性成分。国家863计划“丹参酚酸B盐片抗肝纤维化临床试验”(编号:2005AA2Z3F10)课题组在既往研究发现并通过长期基础药理研究证实有显著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新药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1 项目背景 卒中是当前人类生命的第三杀手,在脑血管疾病中尤以缺血性卒中发病率最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开发防治缺血性脑损伤的药物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河北医科大学首创合成、受国家专利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一类新药——双苯氟嗪(dipfluzine)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ZL 200310109642;ZL 200810079447.7),在多方面符合理想的抗脑缺血药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2):19-19,23
以替代、修复或再造人体各种组织为特色的再生医学是医学研究领域的前沿学科,为使我国再生医学研究和应用的整体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加速实现干细胞、组织工程产品和组织器官代用品的产业化,急需建立对再生医学产品的有效性评价的技术平台,该技术平台建立的基础和难点在于建立各种常见疾病的动物模型。因此,寻找合适的动物模型对人类重大疾病进行深入、有效地探索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观察临床科研制剂“糖脂平”对2DM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1,(9):65-65
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遗传学疾病和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这类疾病进行快速、灵敏的诊断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临床治疗效果,然而目前临床检测手段存在耗时长、操作繁琐、检测条件苛刻等不足,不能完全满足临床检验的需要,亟需研发一种快速、灵敏、高通量的检测新方法.本项目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863计划课题等支持下,历经10余年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