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多处提到消炼五石铸造阳燧。对于王充所说阳燧的材质,学术界的看法存在分歧,一种认为阳燧是玻璃透镜,另一种认为是铜凹面镜。文章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出土材料考证出汉代五石是丹砂、曾青、雄黄、石、磁石五种矿物,指出《论衡》所载用五石铸造的阳燧是铜镜,不是玻璃透镜,并从社会文化因素和技术发展因素两个层面对古人用五石铸造阳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定位星是我国早期砂模铸造的重要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通过对南朝刘宋时期古钱币的研究,发现一个特异的现象──“定位星”。经过排比分析,认为定位星是为解决砂模铸造中母钱的定位而专门设置的一道工艺措施。研究“定位星”现象对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砂模铸造的历史,特别是早期的历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峡江地区部分青铜器的成分与金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峡江地区129件青铜器的金相组织与成分分析,初步了解峡江地区战国中晚期至秦汉青铜技术水平。所分析129件青铜器均为锡青铜和铅锡青铜,93%是铸造组织,有6件为热锻组织,3件是热锻后又经过冷加工。有1件是青铜淬火组织。从成分含量、金相组织整体审视这批样品,兵器与工具代表了当时巴地乃至峡江流域的青铜工艺技术的较高水平。技术分析结合型制研究,初步判断峡江出土青铜器以本地制作为主,少量属于外来的。该地区青铜制作技术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与周边不同步的自身发展仍是该区域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20):20-20
1课题简介该课题研究目标为:对我国现有相关监测体系的采样布设、数据获取、管理、处理、分析和服务的内容、技术、方法、标准、规范等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生态系统科学、“3S”技术、群团抽样等现代技术与地面调查等传统技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古代玻璃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成分体系的确定是中国古代玻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采用外束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PIXE)、感应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等技术对中国古代玻璃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其他学者对古代玻璃研究的现有成果,从科技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古代玻璃(主要是东汉以前)研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指出:应加强对西周到战国时期中国出土的釉砂、玻砂、镶嵌玻璃珠(含陶胎镶嵌玻璃珠),以及伴随古代玻璃同时出土的绿松石等文物的科技研究,并结合对中国古代陶瓷和冶金技术的研究,以进一步探索中国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一种利用MEMS技术制作加工的电容式微型真空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p++硅自停止腐蚀技术和硅-玻璃键合技术制作,形成了硅-玻璃-硅的三明治结构,使得该传感器结构简单、灵敏度高。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放大、处理,实验数据表明,传感器的电容值与真空度成线性关系,满足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我国花生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40%以上,是世界花生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超标现象日益严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项目针对花生中抑制黄曲霉毒素产生和消除机理不清、有效防控及去除技术落后、检测技术及装备缺乏等突出问题,开展植物精油抑制黄曲霉毒素产生机理研究,建立花生黄曲霉毒素高效防控贮藏技术及去除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存在量变与质变现象,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累积性过程和非连续发展的革命性过程的统一.随着技术累积的发展,必然会产生技术累积效应,从而对技术本身以及自然和社会等带来一定的影响,并最终导致在量变的基础上产生质变--技术革命的发生.文章从累积效应入手,分析了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累积效应并由此而带来的技术革命,以期能揭示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量变质变现象--累积效应与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思科诉讼案”为契入点,对现代高新技术领域普遍存在的公共技术标准私有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分析了这些现象产生的技术原因、制度原因和社会原因,并且探讨了这一现象对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1999,(11):28-29
一、主要技术内容 消失模铸造技术是一项新的铸造工艺,是我国中小铸造企业技术改造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3,(23):29-29
该项目采用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弩利技术,形成以煤为原料制备乙二醇(煤制乙二醇)用系列催化剂规模化制备技术,为20万吨级煤制乙二醇工业示范提供催化剂技术支撑;研发新型高效催化剂,为煤制乙二醇用催化剂技术的优化和升级换代提供新的技术储备;在万吨级煤制乙二醇中试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放大和系统集成,形成与系列催化剂最佳性能相匹配的20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成套技术,实现20万吨级煤制乙二醇工业示范装置的高效、稳定运行,乙二醇产品质量达到国标优级品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07,(1):62-62
由于燃料电池技术能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因此,该技术的研究已成为世界能源、电力行业及军事领域极为重视的课题之一.也是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新兴能源行业之一。燃料电池技术将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技术成果的核心是:以价格低廉、强韧性高的铸钢材料作为零部件的本体,在普通铸造生产条件下,采用"特殊铸造工艺"直接生产耐磨耐腐蚀零部件,在零部件的浇铸成型过程中,在工件的磨损、腐蚀承受面的特定部位形成一层耐磨性极其优异、耐腐蚀性能优良的特殊合金层,达到"好钢用在刀刃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课题将借助珍珠岩膨化技术研制陶瓷保温板成套技术,以珍珠岩膨化技术为参考,膨化珍珠岩、页岩、蛭石等各种易膨化矿物,然后将其改性,加入各种结合剂和添加剂成型,烧成能满足外墙保温使用效果的产品;以瓶罐等模制废玻璃为原料研制泡沫玻璃保温板,进一步提高其保温性能;通过提高酸度系数、改性粘结剂等措施,提高岩棉保温产品的强度、憎水性为主要研究内容;达到板材导热系数0.03~0.06W/m·K,防火A级,强度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5.
技术伦理面临的困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讨论技术伦理研究中面临的多种困境.在提出技术伦理涵盖的三个层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道德多元现象带来的基本伦理原则之间的冲突与对抗,技术进步与社会进步之间的矛盾等现象,而现代技术所具有的单一性、创新性、功能潜在性与发展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则决定了传统的伦理准则无法提供对这些特殊之处的解决办法.在以上意义上,可以说技术伦理的意义并不在于它能够提出什么样的答案,而在于它本身体现了(包括了个人在内的)人类社会对自己的活动的反思、说明、辩护、批判,说明我们发明了技术,在使用着技术,但我们本身不是技术.在更大的程度上,它说明了人类意识到技术发展是可以被控制的,是可以按照人的设计发展的,是社会自信力的表现.对技术伦理的关注宣告了技术决定论的结束.  相似文献   

16.
本课题瞄准制造业实际生产面临的技术难题,将多学科领域先进技术应用于数控制造装备和数控制造过程控制技术研发。课题研究将流程装备工艺的过程控制思想引入离散工艺装备的数控制造过程控制,采用先进的在线测控技术,通过数控制造过程一体化信息处理方法,实现包括零件加工、测量、补偿在内的全数控工艺制造。课题研究不仅为制造业提供了一种新的、系统化、实用化的全数控工艺制造技术,而且为数控制遣企业提供了一种自主研发的编程技术。课题已经为多种数控制造装备开发了工件测控系统、模具自修复控制系统、误差补偿系统等,课题技术开发成果为整体提升制遣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做出了显著贡献,课题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重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13,(21):25-25
依托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人:王歆华 该课题属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模拟与风险控制技术的子课题,课题针对突发性空气污染事故具有形式多样、发生突然、不宜进人事故现场的特点,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傅里叶红外被动遥感的大气污染物远程检测技术,研发和集成被动红外遥测设备,开发被动红外遥测可视化自动分析软件,并通过外场模拟实验检验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该课题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粤港澳水量与水环境遥感监测应用系统”(2012BAH32B00)的课题之一,研发与集成复杂条件下的水质水量遥感及相关技术,建立多云多雨及复杂地形与大气条件下的地表水水质水量遥感模型、近岸海域水质遥感模型及粤港澳地区水质遥感分类体系与评价标准,实现粤港澳地区水质水量遥感监测;对大气环境、工农业与城市化发展及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质水量的影响进行遥感研究,为地区水质遥感及其成因分析提供陆地信息支持。在此基础上建立粤港澳水量与水环境遥感监测示范系统,并以珠江三角洲为示范区进行应用示范,为粤港澳水量与水环境遥感监测的业务化打下基础。最终实现对粤港澳地表水水质水量实施遥感监测,与常规监测相配合,使该地区水环境监测的效能产生跨越式的提升,为该地区水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07,(24):52-52
由同济大学材料学院生物工程与信息技术材料研究所黄文显教授主持的国家863计划“内辐射治癌用玻璃微球”课题研制的内辐射玻璃微球是一种新型治癌药物载体。用介入治疗的方法,将这种微球植入肿瘤部位,微球携带的纯B射线对肿瘤有显著的杀死杀伤效果。据海外报道,用内辐射玻璃微球治疗肝癌,患者三年的生存率可达50%以上。目前,国内用该微球治疗癌症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已有报道的临床试验260多例,应用方面的论文达30余篇。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7):8-8
1课题目标该课题的总体目标是开发4~35t/h系列先进煤粉工业锅炉系统及关键技术。实现低氮燃烧和高效除尘,锅炉效率达86%以上;形成4~35t/h中小型煤粉工业锅炉系列产品,实现中小型燃煤工业锅炉技术更新换代。课题通过技术研发、工业应用示范及运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