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实验室收集保存的25种野生兰科植物的菌根结构进行显微观察,并采用常规分离方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及菌落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实验室保存的兰科植物具有典型的菌根形态;从菌根中共分离获得82株真菌菌株,分属于镰孢属(Fusarium Link)、毛壳属(Chaetomium Kunze exFr...  相似文献   

2.
我国部分兰科植物菌根的内生真菌种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产于我国云南和福建的36种兰科植物菌根的内生真菌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隶属于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yphomycetes)真菌菌株102个,包括在13个属内;腔孢纲(Coelomycetes)真菌菌株1个,属盘多毛孢属(Pestalotia)。文中对已定名及未定名各种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3.
对莲瓣兰的菌根结构和真菌类群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达到保护莲瓣兰种质资源,开发和利用莲瓣兰的目的。采用徒手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根的基本结构,并对莲瓣兰的菌根组织进行真菌分离。莲瓣兰具有典型的兰科植物菌根构造,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菌根真菌从根被侵入,通过外皮层通道细胞进入到皮层薄壁组织,在皮层薄壁细胞内形成菌丝团。通过三次分离,共得到196个菌株,这些真菌绝大多数属于半知菌和子囊菌,共计29属,其中色串孢属(Torula)占30,10%,花顶孢属(Idriella)占11.22%,为绝对优势菌。  相似文献   

4.
从三种濒危植物的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了分离于12个属的78株真菌,其中,青霉属,镰孢属和假葡萄孢属真菌是三种蕨类植物根际土壤中的共有类群,三种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类群各自不同。  相似文献   

5.
云南西双版纳几种热带兰菌根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云南西双版纳不同生境下的14株热带兰菌根中分离到19株真菌,分别鉴定为9个属,其中优势菌为镰孢霉属(Fusarium)9株占47.37%;组丝核菌属(Phacodium)3株占15.79%.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分析兰科(Orchidaceae)植物与菌根真菌专一性关系,以便更好地利用菌根技术实现兰科植物的规模化栽培和野生保育,本文从专一性关系的定义、影响因素、兰科菌根研究方法及共生机制等方面对兰科菌根专一性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概括出胶膜菌科(Tulasnellaceae)、角担菌科(Ceratobasidiacea...  相似文献   

7.
杜仲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药用植物杜仲中分离到41株内生真菌,综合运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明确其分类地位,分别属于粗糙脉孢霉(Neurospora crassa)、曲霉属(Aspergillus)、小菌核属(Sclerotium)、盾壳霉属(Coniothyrium)、离蠕孢属(Bipolaris)、白僵菌属(Beauveria)6个属,并进行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48.8%的内生真菌对植物病原菌有生长抑制作用,除1株白僵菌属菌株外对G+、G-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玉米穗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玉米穗腐病致病菌的组成与分布,在玉米成熟期从河南及周边5省36地市玉米产区采集玉米穗腐病样品204份,通过组织分离、病原纯化,共分离到698个分离物,经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发现镰孢菌是该地区玉米穗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其中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平均分离频率达到47.8%,为该地区玉米穗腐病的优势病原菌;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和禾谷镰孢(F.graminearum)平均分离频率分别为22.5%和17.6%,为该地区玉米穗腐病的常见病原菌.另外,还分离到了少量的尖镰孢(F.oxysporum)、藤仓镰孢(F.fujikuroi)、木贼镰孢(F.equiseti)以及木霉属(Trichoderma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青霉属(Penicillum sp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等病原菌.  相似文献   

9.
2010 -2011年从福建省蝴蝶兰腐烂根部及周围介质中分离鉴定出8个属12种真菌,分别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茄病镰孢Fusarium solani、尖孢镰孢F.oxysporum、禾谷镰孢F.graminearum、康氏木霉Trichderma koningii:、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哈茨木霉T.harzianum、盘多毛孢Pestalotia sp.、多主枝孢霉Cladosporium,herbarum、常现青霉Penicillium frequentans、拟青霉Penicilomyces sp.和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立枯丝核菌、茄病镰孢和尖孢镰孢为优势菌,分别占分离物总株数的26.19%、15.71%和10.95%.伤口接种实验表明,3种优势真菌均能侵染蝴蝶兰根系引起腐烂.  相似文献   

10.
从酿酒葡萄(Vitis vinifera.L)植株的各组织中共分离得到462株内生真菌,通过形态鉴定、排重、按比例缩取从中选取出64株内生真菌.采用ITS排序、系统树构建的方法对64株真菌的种属地位及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植物病原真菌生长抑制能力进行了测定.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酿酒葡萄内生真菌分布于20个属,其中交链孢霉(Alternaria)17.24%,青霉(Penicillium)15.52%,镰刀菌(Fusarium)10.34%,曲霉(Aspergillus)、Discostroma、赤霉菌(Gibberella)、Passalora、Pestalotiopsis各5.17%,交链孢霉、青霉、镰刀菌是其中的优势种群.对植物病原真菌有抗性的菌株分布于15个属,其中镰刀菌属的6株菌对3种指示菌均有抑制作用,镰刀菌是酿酒葡萄植株主要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物质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