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阳明作为中国古代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心学修养理论,详尽而系统地阐述了道德养成中知,情,意,行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特别是在道德养成的高难环节,即道德的自律与践行两方面畅发其意,赋予了主体巨大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抓住了道德养成问题在理论上的重点和实践中的难点,其心学修养理论具有不可移易的超时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和基础,是中华美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伦理的基本精神。诚信价值观教育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理论资源和教育方法的充足养分。通过梳理传统儒家文化中的诚信修养内容,文章首先理清了蕴含其中的诚信修养理论体系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接着分析出儒家文化中立足道德践履,融知、情、意、行于一体的道德教化体系,最后对传统诚信修养内容与教育方法的现代性转化进行了探讨,以期推动传统儒家文化在提高诚信价值观教育实效性中焕发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及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作为大学本科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它的开设对任课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纲要”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教师的专业水平、理论修养、心理素质、道德水准、言行风格、教学技能等内容。“纲要”课教师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改变学习观念、改善学习途径,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以不足5万字的<宋元戏曲史>不仅确立了元曲作为一代文学之宗的地位,构筑了自己的戏曲理论,而且宣布了戏剧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使<宋元戏曲史>成为中国戏曲史学的经典之作.这固然与他作为一代国学大师具备的深厚扎实的国学修养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更重要的在于他先进的、有独创性的学术观:他倡导文学应该有脱离政治、道德之外的独立的价值;要有开放的学术视野,以一种开放、博大的胸襟容纳古今中外一切先进的思想和方法;要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其学术观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5.
顾颉刚的疑古史观是我国史学由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转变的桥梁。它反对封建意识,运用近代科学研究方法,为中国现代史学的建设提供了思想和方法论基础;它以历史进化论为指导,将历史辩证法运用于史学研究。疑古史观还体现了对史学主体意识和主客体关系的重视,为史学理论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我国史学家很早就提出了“史家四长”之说,即认为“史德、史才、史学、史识”是所有史学家都应具备的四种修养,每种修养的具体内涵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理论研究广泛开展,“史家四长”理论日益完善,但仍有美中不足之处,即没有把历史学自身的学科理论明确地纳入“史识”范畴,忽视了它在“史识”中的核心地位。因此,有必要对“史识”作出新的界定。  相似文献   

7.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指引下务必要求其知识传授者要具有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而知识与技能往往通过教师的言行表达出来,职业道德也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过程当中.在高职院校教师师德修养的过程中,"慎独"是一种重要的师德修养方法,更是师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一种师德境界.高职院校师德修养的实质,决定其修养的根本途径只能是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8.
"修辞立其诚",语出<周易·文言传>.这一论述,被后代学者不断地阐释和发挥,从而使古代文论中,延续着优秀的思想传统--重视创作主体人格品质的修养,强调作者应具有高尚的情操,美好的道德,诚信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李芳芳 《科技咨询导报》2013,(6):194-194,196
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及《形势与政策》,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该文从分析目前高职院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现状入手,讨论新的历史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措施,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习惯,为国家、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排球教学的实际,在高校排球课中做了教学实验,结果显示:该教学方法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对排球技能的掌握,在教学效果上好于传统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