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同一地点同一时刻观察到的太阳所处的位置随季节而变化。这种变化,除了纬 度变化之处,经度也在变化,本文着重揭示这种经度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根据一维有效势能,推导出圆形轨道稳定的条件,对于引力与距离的n次方成反比的情况,提出n〈3圆形轨道才是稳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计算结果表明,从地求在公转轨道上的近日点到远日点,第三宇宙速度的值单调增加,获得相应的速度值所需的火箭推进剂量的增加幅度约达10%,从而在理论上指出了这一问题中减轻火箭重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尽可能接近近日点发射  相似文献   

4.
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和自转的数据,计算出临界点,进而定性地阐明了人们在早晨、中午和傍晚看太阳远近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影响最大、讨论最多的“宇宙定律”莫过于17世纪的“第谷-开普勒-牛顿三部曲”。事隔300余年,依然觉得有一些旧话值得一说。  相似文献   

6.
计算结果表明,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近日点到远日点,第三宇宙速度的值单调增加,获得相应的速度值所需要的火箭推进剂量的增加幅度约达10%,从而在理论上指出了这一问题中减轻火箭重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尽可能接近近日点发射.  相似文献   

7.
王鸣阳 《科学世界》2005,(12):90-91
大多数太阳系内的大行星的自转轴的方向都近似与自己的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垂直。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轨道而垂直方向(公转轴)的偏角,叫做黄赤交角。大行星的黄赤交角,以水屋为最小,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Udwadia-Kalaba理论对天体运动进行了研究(尤其针对开普勒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我们用一种创新的方法表明天体的运行轨道可能是圆,椭圆,双曲线或抛物线.并且,在UdwadiaKalaba理论基础上,运用运行轨道约束(椭圆,圆环,双曲线或抛物线)以及角动量守恒约束核实了任何天体运动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基于Udwadia-Kalaba理论,我们首先考虑无约束离散动态系统,其运动方程可应用牛顿力学或拉格朗日力学以广义坐标形式写出.然后推导各类约束的二阶约束方程.最后将额外的广义力约束(从二阶约束方程获得)施加到无约束系统上.对多体系统使用此建模方法,我们总能推导出Udwadia-Kalaba方程的显式解析形式.Udwadia-Kalaba方程可用于解决完整或非完整约束问题以及理想或非理想约束问题.如果质量矩阵奇异,Udwadia-Kalaba方程也适用.  相似文献   

9.
10.
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决赛于2002年10月24日结束,本文作者参加了理论试题的评卷工作.本文给出了考生在考卷中容易丢分的地方、评卷老师与标准答案意见不同的地方、评分标准、评卷老师对评分标准的修改意见等,供各位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世界》2003,(8):46-46
  相似文献   

12.
《杭州科技》2012,(2):3-3
直径44米小行星2013年接近地球当心2012!幸好,这一次这颗小行星2012只是路过。根据计算,它将于2013年2月15日从很近的距离上飞掠地球,距离仅2.4万公里左右,届时它的轨道高度甚至将低于一些人造卫星。  相似文献   

13.
《少儿科技》2012,(10):8
宇宙中的恒星多数不像太阳那样"孤独"地运转,而往往伴有另一个恒星,并且两者相互环绕运转。天文学家已在这些双星系统中发现围绕它们公转的行星,但数量都没有超过一个。不久前,美国天文学家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他们首次观测到一个双星系统中有两个行星围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2008,(2):6-6
日前,绕水星轨道运行的美国宇航局“信使号”飞行器拍下了人们先前未看到的水星另一半球的详细照片。 “信使号”飞行器在距水星表面125英里内飞行时拍下了1200张高清晰度的图片,天文学家首次可以看到水星“暗的半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人造地球卫星在不同运行高度所受重力的变化情况,并与地球引力作比较,讨论了赤道轨道卫星的受力及运动情况,对有关人造地球卫星的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居敬 《少儿科技》2014,(4):10-11
<正>地球,可不是独生子。与地球长得像的行星有许多,有的在太阳系内,有的在太阳系外,天文学家预测银河系里的地球的兄弟可能有88亿个。如,科学家新近发现的系外行星开普勒-78b,体积约为地球的1.2倍,质量约为地球的1.7倍,平均密度据推算为每立方厘米5.3至5.57克(地球平均密度约为每立方厘米5.5克),与地球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17.
数年前当彼得·沃德和唐纳德·布朗利合著写下《稀奇的地球》之时,也正是学术界激辩地球是否是宇宙间唯一生命载体之时,两人用当时所能掌握的科学理论,通过定量、定性的研究,再加上大量确凿的实践证据,给这场辩论画上了一个逗号。他们在著作中指出,生命的存在是个偶然,地球的温度海洋、地外条件太过独特,别的星球难以仿制,因而地球和人类成了宇宙间的孤独者。  相似文献   

18.
关于“变质量”问题的讨论李康云(贵州师大物理系贵阳550001)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通常写作也可写作在牛顿力学范围内,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1)式与(2)式是等同的。若将(2)式展开得(3)式的右端一项是与物体速度变化有关,另一项是与物体质量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两小儿辨日”中,两小儿从太阳的大小和凉热出发,辩论日出与日中太阳与观测者距离的远近。文章从天文学的角度探析了日地距离的变化,计算了距离变化对太阳视大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多少的影响,结果显示距离的变化不是引起太阳视大小和冷热变化的原因。视觉因素是造成太阳早晨中午视大小不同的主要原因。地表气温的差异直接导致观测者对太阳冷热感觉的差异,而太阳高度(太阳相对于水平面的仰角)和太阳穿过大气层厚度的不同则是造成地表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相比于其它颜色的光,红光因波长较长而被大气散射的较少,因此当太阳早晨穿过更厚的大气时,剩下红色光较多,从而造成早晨的太阳发红。  相似文献   

20.
从对热力学第二定律成立条件的分析以及基于现代科学知识对宇宙特征(不涉及有关宇宙有限与无限之争论)之论证,我们得出热力学第二定律不能应用于宇宙系统以及宇宙“热寂”是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