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人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对祈雨展开探讨。其中祈雨习俗的研究主要涉及到祈雨仪式的发展演变、特点、目的功能等方面。祈雨文学研究则对涉及祈雨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探讨,挖掘其思想及文献价值。同时,文章对祈雨文学研究发展寄予了新的展望,强调关注祈雨文学的文学性,在坚持"文学本位"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多学科交叉型研究。  相似文献   

2.
从民俗角度对祈雨进行探究的文章屡见不鲜,而以诗歌为踏板,透彻表现祈雨意蕴的论文却所见不多。通过对宋代祈雨题材诗歌的研究,对其内容展开具体分析,可以反映出祈雨前后宋代社会的真实情况,同时可深入了解到宋人的精神世界,了解其独具特色的祈雨观。  相似文献   

3.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风调雨顺是确保农事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宋代时旱灾频发,举行祈雨仪式成为官方和民间抗击旱灾的重要方式之一。江浙地区就曾盛行过"以鳗祈雨"的习俗,这种祈雨习俗在官方和民间均有所体现。鳗鱼被选择为祈雨对象并非偶然形成,这种现象不仅是在鳗鱼、水稻、旱灾三者的叠合时间中促成的结果,而且是巫术思想、阴阳五行思想、民间信仰因素和宗教信仰因素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之下的产物。通过对于"以鳗祈雨"习俗的分析,有利于补充宋代祈雨习俗的研究,也有助于呈现中国的鳗鱼文化。  相似文献   

4.
曹禺的《雷雨》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文化魅力并深受作者自己的喜爱,一个未被人们发掘出来的原因是它再现了一个古老的原型——祈雨仪式。在无意识的驱使下,曹禺以现代话剧的形式把古老的祈雨仪式再现在人们面前,不仅让人们重温了祈雨仪式中蕴涵的人类文化精神,也为人们树立了一个在人生旅途中必须不断审视自我、拯救自我、完善自我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仪式是传统的"储存器",储存了民族的历史与历史深处最真实的记忆,无法看见的宗教与神话信仰在仪式歌的"真情诉说"中成为真实的"存在"。由于干旱一直是对关中农业社会危害最大又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所以为禳除旱灾举行的祈雨祭祀是关中地区重要的仪式风俗,伴随着祈雨仪式流传下来的祈雨歌是农耕民族在与旱灾抗争中谱写的悲壮乐章。祈雨活动在营造宗教氛围之同时,又根据现实生活之需要使仪式成为最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民俗活动,事实上,神话性与宗教性只是祈雨仪式的显性结构标志,其本质是对民生疾苦与现实社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咸丰朝以降,晚清官方的泰山祈雨(雪)礼出现了明显的变异.这一祈雨礼不再配有皇帝亲撰的祝文,从而在国家礼仪体系中逐渐被边缘化.由于泰山祈雨的结果不能及时如愿,清廷开始试用西方传来的农业灌溉技术,由此开启了泰山从神圣走向世俗的去魅之路.然而,从此泰山祈雨礼逐渐沦为地方官员借以谋取私利的工具,遮蔽了“礼治”体制承载的君恩与公义.晚清泰山祈雨礼呈现的“去魅”与离心,表明“神道设教”之道难以应对当时中国面临的实际困境,而政治文化信仰的陨落隐然成为晚清“礼治”的深层危机.  相似文献   

7.
论《邶风·简兮》为祭祖祈雨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邶风·简兮》是一首祭祀殷商先祖以祈雨的诗。从地理角度而言,邶为殷商故地;从文本分析出发,《邶风·简兮》中写的“万舞”是殷商族的传统祭祀求雨乐舞,“西方美人”之语则显示了殷人对自己族系先祖的怀念。  相似文献   

8.
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由密州徙任徐州知州,到任即遇黄河决道,元丰元年(1078年)又逢春旱,苏轼按照朝廷颁布的祀龙祈雨之法,前往徐州城外的石潭求雨、谢雨,在这期间创作了著名的《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5首。这5首词不仅生动描写了北宋的农村场景,而且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苏轼的谢雨和村民们的社祭活动,其中“猿猱闻鼓不须呼”一句中的鼓声并非来自苏轼的谢雨祭祀活动,而是来自村民们在水灾后祈求丰收而举行的社祭。关于“麋鹿”与“猿猱”的不同解释,则是后世读者阐释焦虑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甘肃蕨麻猪实验动物化利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前言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进一步恶化,可用于医学研究的灵长类动物品种、数量如报、猩猩等越来越少,有的已濒于灭绝,因而极大地限制了灵长动物的广泛使用[2,7],目前急需开发新的非灵长类动物资源,替代灵长类用于医学实验动物.国内外实验证明,猪的解剖学和生理学与人极为相似,同时猪又来源广泛,价廉易得,是大自然赐于人类的理想的“替难者”[2,3,4].但猪如何更好地为医学服务,则又是我们实验动物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认为甘肃该麻猪很有开发利用前景。二、概述熊麻绪又称合作猪…  相似文献   

10.
《潍坊学院学报》2019,(4):68-70
此祷雨碑位于嘉祥县青山寺碑廊内,立碑时间为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内容兼有祷雨祭文和祈雨诗,在同类碑中比较少见。该碑对于研究元代基层官员的祈雨活动、证补地方史志等有较为重要的史料意义,并且兼具文学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我省武威,临夏培有的甘肃白猪,在省畜牧厅主持下,经过专家鉴定.给予了较高评价。这是我省在猪种培育上,继甘肃黑猪之后,培育成功的又一新的猪种.甘肃白猪全身被毛为纯白色,体型外貌一致.性状遗传性稳定。具有生长发育快,瘦肉率高的特点,主要经济性状达到:产仔猪平均9.59头,45日龄断奶窝重平均65.2公斤,后备猪6月龄平均体重达70公斤以上,成年公,母猪体重分别为170公斤和150公斤,20~90公斤肥育期日增重600克以上.每增重1公斤需混合料3.8公斤,胴体皮薄,脂少.屠宰率为75%.瘦肉率在52~54%之间.在全国已经培育成的几个肉用型猪种中亦属高瘦肉率品种.同时还有4个各具特点的品系结构单位,符合全国猪新品种选育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LiCl沉淀法提取了猪垂体总RNA,经。oligo(dT)-cellulose柱亲和层析,分离纯化了猪垂体Poly(A)+RNA.用自制的兔网织红细胞体外翻译体系鉴定,表明该Poly/(A)+RNA具有较高的翻译活性.SDS-PAOE,放射自显影分析翻译产物提示,在制各的猪垂体Poly(A)+RNA中,编码猪生长激素前体的mRNA占有较高的比例.  相似文献   

13.
应用血清学方法对大武地区猪的7种传染病进行了检测。结果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为4.08%,口蹄疫、猪瘟、猪水泡病、猪囊虫、猪形虫病等未检出。  相似文献   

14.
用体外获能的家猪精子穿透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试验(SPA),制备出了长白猪和成华猪的精子单倍染色体,出现精子单倍染色体的百分率为25.1%。对家猪精子单倍染色体自然畸变率进行了分析,畸变率为6.4%,其中亚单倍体率为4.1%,超单倍体率为2.3%,并对家猪精子单倍染色体进行了G-显带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5.
用体外获能的家猪精子穿透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试验(SPA),制备出了长白猪和成华猪的精子单倍染色体,出现精子单倍染色体的百分率为25.1%,对家猪精子单倍染色体自然畸变率进行了分析,畸变率为6.4%,其中亚单倍体率为4.1%,超单倍体率为2.3%,并对家猪精子单倍染色体进行了G-显带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应用Catalan及Lillie氏油红O染色法和Baker氏酸性氧化苏木精染色法,对猪卵母细胞生长成熟过程中脂质成份的改变情况进行了染色研究,把生长卵泡按其直径:0.8~2.4mm(S组)、2.5~4mm(M组)、>4mm(L组)分为三组,分别取其中的卵母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另外,还作了卵巢冰冻切片的染色观察.结果表明,在卵泡腔形成之前的猪卵母细胞中就含有大量的脂滴,在卵泡形成时,卵母细胞内的脂滴有所增加.脂滴中含有中性脂肪和磷脂.  相似文献   

17.
猪肉糜在不同温度下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猪肉糜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变特性,建立了猪肉糜的流变模型方程,并分析了猪肉糜表观粘度随温度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猪和鱼卵透明带抗原的免疫交叉反应性,应用免疫印渍术对其抗原组分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鱼卵透明带抗原与已知具有精子受体活性的猪ZP3抗原,甚至猪全ZP抗原均没有交叉反应.提示鱼卵透明带不含有与猪和人等哺乳类的透明带免疫学相类似的抗原决定簇.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博览》2009,(11):9-9
1.流感病毒存在于不同物种的体内。图中的猪明显同时感染了来自禽类、人类和猪本身的不同流感病毒,并产生了变种。  相似文献   

20.
用190万条家猪随机读序分别比对人和小鼠的基因组,除去已知基因的外显子和新预测的人的编码区,得到大量含有保守非编码区的家猪序列。11.05%的家猪读序含有“猪—人”保守的非编码区序列,3.13%的家猪读序含有“猪—鼠”保守的非编码区片段,1.86%的家猪读序包含“猪—人—鼠”三者保守的非编码区区域。三者保守的非编码区序列跟人的相似性明显高于跟小鼠的相似性。另外,很多人、小鼠的非编码RNA基因跟上述含有保守非编码片段的家猪序列至少比对上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